-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预防和护理措施在
CT
增 强扫描中
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4
年
5
月―
2014
年
10
月在我院做
CT
增强检查 者
20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
将其划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
1000
例,
A
组在进行
CT
增强
扫描 时不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
B
组在进行
CT
增强扫描时给
予适当的预 防和护理措施,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不良反应
的情况。结果:
A
组轻度不 良反应者
19
例(
1.9%
)
,中度不
良反应者
4
例(
0.4%
)
,重度不良反应者
2
例(
0.2%
)
;
B
组
轻度不良反应者
4
例
(
0.4%
)
,
中度不良反应者
2
例
(
0.2%)
,
重度不良反应者
1
例(
0.1%
)
。通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
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出,中、重度不良反应差异
不显著,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但轻度不良反应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
B
组被检者轻度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明显低于
A
组。
结论:
在进行
CT
增强扫描检查时,< br>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不仅降低了造影剂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
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CT
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护
理措施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多发于药物注射
1 0min
以后,多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和皮疹,若仅有周身发热、
喉头发热的现象,属于生理 反应,则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嘱
被检者张口深呼吸以缓解其的紧张情绪,之后症状会自行减
轻。 轻度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有红斑、头晕、头痛、恶心、
呕吐等;中度不良反应:以颜面部水肿、荨麻疹、 胸闷、呼
吸急促、
窒息感为主要症状,
其次还会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
发抖、 痉挛、喷嚏、流泪等;重度不良反应:以喉头水肿、
呼吸困难最为严重,还可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 脉搏细
弱、
皮肤温度降低、
血压下降、
中枢性抽搐、
休克等症状[1]
。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
2014
年
5
月―
2014
年
10
月在我院
做
CT
增 强检查者
200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1021
例,
女性
979
例;年龄
17
~
68
岁,平均年龄
49
岁 。研究对象的
排除标准
[2]
:碘过敏及其他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肝、肾衰
竭者;
急性胰腺炎者;
老年痴呆者;
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者;
哮喘患者;多发 性骨髓瘤等异质蛋白血症者;急性血栓性静
脉炎;精神障碍者;认知障碍者。随机将
2000< br>例研究对象
划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
1000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A
组:不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
B
组:给予预防和护理
措 施,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1 .3CT
增强扫描方法:由于
CT
的扫描速度较快,所以造
影剂要快速注入体 内,注射速率在
2.5ml/s
~
5.0ml/s
间,注
射血管的弹 性要好,且须避开红肿、破损、瘢痕的血管。在
注射前要告知被检者及家属当注射部位出现渗出和疼痛时 ,
立即报告并停止注射,嘱咐被检者按照指令屏气配合检查者,
并严密监测高压注射器启动后的 情况
[3]
。
1.4
预防措施< br>[4]
:⑴检查前应向被检者解释造影剂注射
的作用和必要性,以消除被检者紧张、焦虑 的情绪,做好心
理护理,以配合检查;⑵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看被检者是
否有过敏史,要求患 者或者家属签“碘造影剂使用知情同意
书”
。⑶
CT
增强扫描前强调水化,让 患者多饮水,或通过输
液达到水化的目的。⑷受检者在接受检查前须禁食
4
~
6h
,
以防造影剂注射过程中因恶心呕吐导致食物反流,若反流物
进入气管,会引起窒 息;⑸因特殊情况不配合检查者,可注
射镇静剂;⑹若受检者年龄较高或者病情危重时,应特别重
视,需要有家属和护士陪护在身边方可进行检查,且根据被
检者的自身情况调整造影剂注射的速度和剂 量,必要时行心
电、血压监测;⑺备齐抢救的药物和器械,制定全方位的抢
救措施。
1.5
护理措施
[5]
:当出现不良反应时 ,应根据不良反应
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措施。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9: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219.html
-
上一篇:CT增强扫描时间
下一篇:各部位CT增强扫描延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