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合
1
岁宝宝的玩具
1
、积木:孩子在玩积木 的过程中,熟悉了图形,学会了分类把握了序列。他们
用积木块组装正方体、长方体及
“
大楼
”
,大人还可教他把积木块正确分类,培
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先按大小,长短把 积木块分成组,按红、黄、蓝、绿
2
、滑梯、童车和牵拉玩具、用柔软材 料诸如橡皮、塑料或泡沫材料等制成的各
种球类。
3
、颜料、简 单的游戏拼图、简单的建筑模型、旧杂志、篮子、带盖的食管或容
器、橡皮泥、活动玩具,如小火车、小 卡车、假想的劳动工具和厨房用品、各
种角色的木偶、适合搂抱的玩具动物或玩具娃娃。
4
、玩具电话:孩子在玩玩具电话的过程中,可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技能和文明用语。一岁半至两周岁的孩子,可以自己亲手拿电话,连续按上几个号码,并能
说出:
“喂
喂,你好!再见!
”
到两岁半后,在大人帮助下,就能给妈妈打电话
了。
5
、假手枪:通过玩带扳机的玩具手枪,锻炼手劲。开始玩 硬塑手枪,食指不用
多大劲儿就能勾得
“
咋、咋
”
响。到一岁半后, 可换玩塑钢手枪,用食指很费劲
才能勾得
“
咋、咋
”
响。到两周岁后 ,还可换玩不锈钢手枪,比较重,打响之
前,需费很大劲儿用手拉开枪栓,然后才能用手指勾响。这样孩 子的手和手指
可锻炼得越来越有劲。
6
、骑童车:通过骑童车, 锻炼腿劲。童车是孩子的最好玩具之一,既可以锻炼
身体,又可使手、眼、脚的动作协调一致,把握平衡 和控制的能力。
7
、各种球类:玩球可锻炼全身。一周岁起开始玩球,先 是玩小皮球,用手拍。
接着就是玩小排球,小足球,羽毛球,用手打,用脚踢。一岁半至两岁半期
间,还可玩标准型少年小足球,连踢带跑,锻炼了全身各个器官,并使全身动
作协调发展。
8
、发展感官的玩具。不同颜色(红、黄、蓝、绿)不同外形的积木、大小不同的球、各种叫声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以及各种颜色的小果
(苹果、鸭梨等),练 习多看、多听、多摸,多尝尝真的水果。
9
、发展动作的玩具。练习独立 行走的小推车、小拉车,练习跑、跳、攀登、投
掷等动作的玩具,如大皮球、沙包。发展手的动作可用能 捏响的小动物、小
人、串珠、套塔、套桶等套叠玩具。
10
、发 展语言和熟悉能力的玩具。会走后,扩大眼界,熟悉和玩更多的玩具,
增加小动物如熊猫、长颈鹿、小马 、小牛等,交通玩具如车、飞机、船等,各
种积木、木珠,布的、橡胶的、塑胶的、塑料的等不同材料的 玩具,使小儿会
说出以上玩具物体的名称外形等,让儿童多观察,注重看、多听、多说。
11
、音乐娱乐玩具。蛇螺、电动声控玩具、母鸡下蛋、猴子爬杆等;玩沙玩水的玩具及辅助材料小桶、小铲、漂浮的小船、小鸭子等玩具;小铃、小鼓等乐
器。
12
、复合外形盒:这是练习小孩观察物品外形的玩具,通过这种玩具,孩子可以熟悉一种外形的开口只容许同一种外形的物品通过。通过玩具让孩子了解各
种不同的外形。而这类 玩具对
18
个月大的婴幼儿比较合适。
13
、娃娃:< br>1
岁多的幼儿已经能表达自己的喜爱和厌恶。假如有了娃娃玩具,
宝宝就可能像妈妈对待 自己那样,为娃娃洗脸、穿衣、喂食、赞扬或责备娃娃
了。
有一句话说得 好
合适就是最好的
,就象我们不能让刚出生的婴儿吃他们不可
消化的 大鱼大肉一样,幼儿的学习也有适合他的内容、方法、途径。
尊重孩子学习特点,引导孩子快乐发展
.
孩子的学习特点是由与其相关心理特点决定的。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特点主要有:
1
.行为的有意性低 。即幼儿的许多行为处于无意状态,如无意注意、无意
记忆、无意想象等。有意注意在
3
岁阶段只能维持
3-5
分钟。
2
.情绪性 强。即幼儿的许多行为受情绪控制,这件事愿意干就干,不愿意
干就不干,或者是感兴趣就干,不感兴趣 就不干,只有到了
5
岁以后才逐渐理
智起来。这与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化、注意的广度 比较窄有关。
3
.感知觉是主要的信息输入渠道。感知觉的发 展始于胎儿
6
个月,而语言
的发展始于
1
岁左右,即幼儿的语言发展 要大大落后于他的感知觉发展,因
此,幼儿认识事物的信息渠道是感知觉为主,语言为辅。随着幼儿年龄 的增
长,特别是儿童入小学后的不断
锻炼
,语言信息逐渐成为其认识 事物的主要
信息源,感知觉退为辅助信息。
4
.思维 的具体形象性。因为幼儿词汇贫乏,语言能力不够发达,所以他们
在思维的时候往往以头脑中的表象进行 思维,而非如成人以语言、概念的形式
进行思维。而且幼儿也不能理解许多概念。
孩子以上心理特点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有其特质。
1
.学习的切入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是学习的切入点。然后成人把他向教
育目标方向引导, 使他获得合目的的发展。
2
.学习的途径:在生活、游戏中学 习。因为幼儿的注意多是无意注意,因
此你就不能让他坐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以后再开始学习,只能在生 活、游戏中
进行渗透式学习。
3
.学习的层面: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而非能够用语言表述的准确知
识。
4
.学习的内容:发展各种能力,而非书本知识。
5
大 领域,既健康领域
(身体、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基本动
作 ;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语言领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
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喜欢 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社会学习领域
(情绪积极;会与他人交往;遵守能理解的行为规则;初 步认识周围环境)、
科学领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认识常见的
动物、植物及生活用品;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
领域(感受和喜爱环境、 生活、艺术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自
己的情感和体验)。学习内容极为丰富。尊重了幼儿 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幼儿才能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成功感和胜任感,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对< br>周围的信任。
这只是孩子学习方面的,智力的培养只是孩子培 养的一个方面,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比如意志、情绪情感等培养也非常重要,家长也不能忽略,这是伴随 他
们一生的财富。
11(*^
﹏
^*)
旻
回答采纳率
:46.7% 2010-06-15 15:45 1.
注意孩子的天生的感悟
力
不要认为孩子还小,看不出个阴晴 冷暖来,其实人的感悟力和交流能力天生就
存在了。也许小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他已经可以通过你的语音 和表情来感知喜
悦还是忧伤,比如笑脸和高昂快速的声音一般都代表快乐的情绪,当宝宝感受
到 愉悦的信息时,他也会感到快乐。
2.
采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宝宝的年龄越小,我们给予他鼓励的方式就越要多元化,这样他才能从感官上
得到最 大程度的接受,比如鼓掌、微笑、拥抱、眼神的交流、说“你真棒”等
等,动作和语言相结合的话,效果 会更好,因为宝宝会感觉到更大力度的鼓
励。
3.
鼓励要发自内心
虽然鼓励并不需要额外花费什么,但是请记 住,所有的鼓励和赞美都要是发自
内心的真诚的鼓励,一味地鼓励个不停并不一定都是正向的积极的鼓励 ,反而
可能让孩子对大人产生质疑和不信任感。
19
个爱心鼓励,让宝宝顺利成长
以下我们提供
20
种绝妙好招,父母可以用这些方法来鼓励您的宝宝,请在具体
运 用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让宝宝在爱和鼓励的环境中开心成长吧。
1.
满足基本需求
对于婴幼儿而言,满足他的基本需求是最重要 的。在人生的最初阶段,要给予
宝宝持续稳定的爱,尽量满足宝宝一切的身心需要,这将有助于发展良好 的亲
子关系。一般来说,生理上的需要如哭闹、大小便、肚子饿等等,只要马上处
理,就可让宝 宝立即得到满足,而心理上的需求则比较耗费时间,比如情感上
的满足,宝宝的年龄越小,对大人的依赖 就越强,这就要求大人要不间断地频
繁地出现在宝宝身边,随时向宝宝传递这样的信息:“宝宝,我在乎 你。”
2.
随时来个拥抱
当宝宝需要拥抱 的时候,记得要随时张开双臂,全心全意地将宝宝抱在怀里。
要知道,宝宝要求拥抱是在寻求安全感,是 想通过和爸爸妈妈的身体接触来获
得一种亲密的感受。拥抱之时交流的不仅仅是体温,更重要的是无形的 情感交
流。
3.
大声说“我爱你”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7:0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