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肉咸(
carnitine
)又称肉碱、
维生素
BT< br>,普遍存在在脊动物组织中,
也存在于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对
L
-肉碱的研究 始于
20
世纪初。
1905
年,俄
国科学家
Krinmbe rg
和
Guicuitslh
在肌肉提取液中发现了
L
-肉碱,自此以后,
各国科学家对对其生物功能、
分子结构性质、
合成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
直
到
20
世纪
80
年代,肉碱才被认为是机体必需的 营养物质
(Borum
等,
1981
;
Bat
tzell< br>等,
1987)
。并于
1993
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和世界卫生
组织认可,厂家将其加到奶粉、茶叶等中作为保健品应用。
1 995
年,欧共体批
准在各种动物饲料中作用
L
-肉碱,自此,
L< br>-肉碱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添加剂在
畜禽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多。
1
L
-肉碱的结构和性质
L
-肉碱的化学结构与胆碱和甜菜碱相似, 都具有三个甲基,且功能相似。
国外许多研究表明,
L
-肉碱不是
维生素,也不是
氨基酸
,因为
L
-肉碱并不含
有氨基结构。
L
-肉碱化学名为羟三甲胺丁酸
(
L
-
β
-羟-
γ< br>-
Butyrobetaine
)
,
含有一个可供脂肪酸酯化的羟基。
其分子量为
161.2
,
熔点为
210
~
212< br>℃,
在水
中的溶解度为
250g/L,
在
200
℃以 上仍稳定,其饱和键和极性官能因有良好的水
深性和吸湿性(O
dle
等,
1 996
)。
2
L
-肉碱的营养生理功能
2.1
起着促进
β
氧化(
β
-Oxidation)的作用
脂肪酸的氧化是在线粒的体基质进行的,
L-
肉碱作载体,以 酰基肉碱的形
式将长链脂肪酸从线粒体膜转运到线粒体基质内,
L-
肉碱是脂肪酸转动 到细胞线
粒体的唯一载体。
研究表明,
线粒体内膜上的肉碱脂酰转移酶有两种:
酶I存在
线粒体内膜的外侧,
催化脂酰辅酶A变成脂酰肉碱进入线粒体膜内,
酶Ⅱ存 在于
线粒体内膜的内侧,
使转入膜内的脂酰肉碱释放肉碱而变为脂酰辅酶A进入氧化
区 ,并将释放出的肉碱运输到膜外,使线粒体膜两侧肉碱的含量保持不变。
Kem
pen
(
1995
)报道,通过增加日粮肉碱的含量,能刺激
β
-
氧化,增 加脂肪酸的断
裂。
Kempen
等(
1993
)发现,当中等链长的 脂肪酸(作为能源)含量超过初生
仔猪代谢能量需要的
50%
时,
L
-
肉碱使脂肪酸的氧化率提高
20
%。
肉碱的这种
作用在体内能量 供应不足或特殊需要时显得更为重要。脂肪酸在肉碱的参与下,
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以维持体 温、肌肉作功、消化道蠕动等,心肌所
需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脂肪酸的分解。
2< br>.
2
满足机体对
L
-肉碱的需要,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L
-肉碱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需按
1
:
3
消耗赖氨酸和蛋氨酸 ,并需在酶及
维生
素
C
、铁、烟酰胺、吡多醇的参与下进行。合成
l g
的
L
-肉碱需消耗
2.78g
蛋氨
酸。所以,添加肉碱可 以节约蛋氨酸、赖氨酸,提高了饲料蛋白的利用率,同时
还可节约
维生素
C
、
维生素
B
,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抗病力。
2
.
3
调节线粒体内乙酰辅酶
A
/辅酶
A
的政党比例
脂肪酸氧化过程中,
L
-肉碱将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内膜后,又以酰基
肉碱为 载体,在乙酰肉碱转移酶作用下,将线粒体基质中的乙酰基运送到膜外,
调节了乙酰辅酶
A/
L
辅酶
A
的比例。如果线粒体基质内乙酰基不及时运出,乙
酰 辅酶
A
/辅酶
A
比上升,
高水平的乙酰辅酶
A
负反 馈抑制丙酮酸脱氢活性
(Fel
ler
和
Rudmam,1998),
结果使葡萄糖的降解受到抑制,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同
时转运到膜外的乙酰基,
促进能量进 一步代谢。
据报道,
在赛马饲料中添加肉碱,
可增强马的耐力,因为肉碱促进了能量代 谢。
2.4
排出体内过量的或非生理性酰基
Harpey< br>(
1990
)认为,在体内将酰基转移给肉碱从而除去辅酶
A
可看作是 脱
毒效应。
肌肉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乙酰和其它短链酰基辅酶
A
化合物往往在肌 肉细
胞中积累,
破坏肌肉细胞膜,
而酰基肉碱可移去这些些化合物,
并间接保 护肌肉
细胞膜。肌肉运动过程中,肌肉和血液中乳酸盐含量升高,引起肌肉疲劳痉挛。
L
-肉碱可减少乳酸盐生成,并防止体内酰基过量而产生毒性,从而起到生物抗
氧化作用,提高机体的免 疫力。
2.5
促进支链
氨基酸
的代谢
线粒 体内的支链酰基是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的代谢产物,
L
-肉碱作为载体把它们及时运出,
利于这些
氨基酸
的政党代谢。
肉碱可以促进支链的 酰基辅
酶
A
与肉碱结合,
减少过量的支链酰基辅酶
A
对支链 酮酸脱氢酶的抑制,
有利于
氧化利用。
2.6
对公畜/禽繁殖力的影响
Maarpuis
和
F ritz
发现,附睾和精子中含丰富的
L
-肉碱,并发现
L
-肉碱< br>对精子的成熟起重要的作用。有人证明,体外成熟精子的配合力依赖于葡萄粮、
果糖、丙酮酸、乳 酸的氯化,而精子中高浓度
L
-肉碱、乙酰肉碱能够将丙酮酸
转化为乙酰辅酶
A
,并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以维持精子活力。有报道认为,
禽类种蛋的
L
-肉碱与孵化率呈正相关。
2.7
其他功能
L
-肉 碱还有以下功能:
促进脂溶性
维生素
及钙、
磷的吸收;
褐脂组织的生 热
作用
Hahm,1975);
存储被激活的乙酰基
(Bieber,199 8);
促进
ATP
转运到线粒体内
膜(
Gavez,1986
);促进动物胃液、胰液的分泌,增强消化与吸收,提高
氨基酸
的利用率,改善动物机体的新 陈代谢功能,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动物抗病能力。
3 L
-肉碱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3.1
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2: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614.html
-
上一篇:经络减肥的原理
下一篇:生理学试卷(含答案)9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