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2:27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光过敏)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既是青年 的延续,又是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
内脏器官、生理功能开始减弱。 尤其是被称为身体之砖的细胞分裂、再生减少,功能开始
衰退。据科学家估称,
30
岁 以后身体功能每年大约丧失
0.8%
。因此,中年人出现许多新的
生理特点。


首先,中年人的神经、精神活动比较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像青少年那样剧烈。< br>但由于通过大脑的血流量减少,用来合成脑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基本处
于停滞状 态,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机械记忆力下降,对各种反应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
青年人敏捷。中年人的中 枢神经抑制过程减弱,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入睡难、容易醒。


其次,在基础 代谢方面,
30
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下降
0.5%
,进食量往往仍较高 ,
质量也比较好,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发胖。


第三,在消化方面, 胃肠粘膜变薄,肌纤维弹性减弱,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
功能降低。大肠感觉迟钝,肠蠕动减弱, 易发生便秘。


第四,在心肺功能方面,中年后心脏自律性逐渐降低,心输出 血液量从
30
岁到
80
岁,
50
年间约减少
30%
。同时,伴有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大约每
10
岁血压增加
1.33
千帕(
10

米汞柱)左右。肺张力减弱,肺活量降低,供氧量不足,尤其在劳动或运 动时常感喘不过
气来。


中年人应根据以上这些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推迟衰老,促进健康

中年期生理、心理适应及自我调节


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每个人都 必须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
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中年期的工作和生活。< br>


中年期是指
35

55
岁年龄段,来 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调查资料都显示出中年是婚
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关系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在婚 姻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除了最
初几年离婚率极高之外,中年期的离婚率也偏高。人到中年,对时光流逝 的意识逐渐加
强,飞逝的时光让我们感叹生活,追悔过去。社会文化、身体健康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1
)对身体变化的适应 。对身体的变化,中年人一般不易觉察,不重视也不情愿看
到身体的变化。因此通常适应得很慢。然而中 年人必须承认并正视身体的变化,要及时
觉察并认识自己的身体毕竟不象青年时期那样健壮,功能也不如 以前那么好了。中年人
必须接受生殖能力下降或消失,同时性欲和性冲动也随着降低的事实。就象青年男 女必
须抛却童年期的幻想以接受现实长成的自己,
并取得适应一样。
中年人对于他所不 喜欢、
甚至象征着岁月不饶人的生理变化,也必须加以适应。如果中年人不能接受青春已逝或
青 春将逝的现实,往往会发展为一般性的反抗作用,对工作、配偶、朋友以及从前的种
种娱乐产生一种抵抗 情绪。




2
)对家庭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再适应 。当人进入中年期时,一般来说子女都
已长大,有的离开家门去外地求学、工作,有的则成家以后自立门 户。因此一些中年夫
妇就得单独生活,
互相依赖着过日子。
对家庭关系的这种变化,< br>如果夫妻本来就很亲密,
便能及时达到成功的适应。倘若做妻子的觉得自己为了料理家务,照顾老 人而牺牲自己
的兴趣和爱好;或是因丈夫的收入少,家庭经济拮据而埋怨丈夫无能,这就容易导致中年夫妇的矛盾。同时,如果做丈夫的在事业上、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挫折而不愉快,一
回到家里就向 妻子发泄,这通常是导致中年夫妻关系紧张,以致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性的适应对中年夫妇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虽然性适应不良不一定会导 致痛苦的
婚姻或离婚,但却是中年人对婚姻感到失望的因素之一。中年期随着年龄的增加,性高
潮的达到也费时较久、而女性到达更年期后,由于阴道趋于干枯,性生活时有时会产生
疼痛的感觉,容易 产生性冷淡。调查表明,夫妻性生活的不和谐是导致中年离婚的一大
因素。




4
)中年期的丧失不管是由于死亡还是离婚,都会造成适应上的麻烦。中 年期的一
些人可能在不断的遭遇丧失,
父母、
家人、
朋友的疾病及死亡使中年 人的死亡意识加强。
中年丧偶或中年期再婚的人,
也会面临丧失或夫妻之间、
生活方式 的再适应问题;
此外,
中年人还面临着对子女及其配偶、对年老父母关系的处理与适应问题;再 者,中年人在
工作中,由于职务的升迁或工作类别的变化,也存在着一个适应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



可见,中 年人所面临的、需要适应的问题是很多、很艰巨的。要对这些新情况达到
和谐的适应,首先,中年人要加 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点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中年期
的特点,才能对这些变化进行自我调节,达到适应 的目的。其次,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
状态是良好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中年人如果能合理地安排自 己的生活,在工作
或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时多朝积极的方面想,乐观开朗,使自己胸襟开阔舒畅,适应便
比较容易。另外,中年人还应多发展一些兴趣,多参加一些身体允许的活动和简单的体
力劳动, 多与年轻人交往。总之,中年人要适应变化了的内外环境,必须面对现实,接
受再社会化,这样才能达到 身心的和谐、平衡。


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万福妇产的专家总结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br>对于对人体来说是身体的一个转变时期,

从充满活力的青年阶段进入迟缓、衰退的中年 阶段。这时,身体出现一系列生理改变,
假如
不认识、不重视这些改变,就可能导致疾病,危害健康。
如果能正确对待和重视此期的生理
变化,
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渴望,以及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注意合理的饮食和煅炼,
就一定能
永葆健康的身心和充满朝气的生 命活力和魅力。那么中年女性在生理上有哪些改变呢
?
(1)
骨骼肌肉和 体型:一般来说,进入中年后,甚至更早一些,在
30
岁以后,人体的多
种机能便开使 减退,
大体上每增加一岁,
减退百分之一。
如骨骼密度降低,
脊椎骨略有压缩 ,
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
有研究表明,
35
岁以后,
肌肉 力量每十年可递减
10%

20%

还常常出现关节不舒服的种种感 觉,
同时易发生骨折和颈椎病等。
因此进入中年以后,
应该
增加适度的体育锻 炼,以延缓骨骼、肌肉的衰退性改变,提高机体的机能。中年发胖,体重
增加,
已好像是一种不 可避免的现象了。
有人曾研究指出,中年人两头不长中间长,在青春
发育期人体的脂肪只占体重 的
10%

到了中年则上升到至少占
20%
以上,
而且大部 分积聚在腰
腹部。这需要用减少进食量、增加活动量来纠正。此外,由于肌肉软弱、骨质疏松也可能逐< br>渐出现,可导致脊柱后凸
(
驼背
)
、胸廓畸型、肩部前突、左右肩胛距 离增大等体型改变。体
育锻炼有利于保持健美的体型。

(2)
心脏 和血管:心血管的机能在青春发育期的末尾,便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之后就
渐渐减退。心输出量从30
岁到
80
岁,约减少
30%
;血压
(
收缩 压
)
在中年以后每增加
10
岁约升

10
毫米汞柱
(
这不是病
)

中年以后,
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减退,
因而容易出现高血压
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久蹲之后突然站立时,可出现头晕、眼前发黑 ,以至晕倒的现
象。
因此,
人到中年一定要意识所能负担的运动量和劳动强度都不及青 年,
过重的体力负荷
或高度的精神紧张,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骤停,这是中年人发生猝死的重 要原因之一。

(3)
呼吸功能:人的肺泡和小支气管的口径随年龄的增长而 扩大,同时肺血管数目又有
所减少,这都是不利于气体交换的。加之,肺泡间质纤维量增加,肺的可扩张 能力下降,肺
活量减小,
最大通气量减小,
都使中年人的呼吸功能低于青年。
这也是中年人所能胜任的体
力劳动不如年青人的重要因素。

(4)
消化和代谢:进入中年以后,消化和代谢率明显下降。进入
50
岁以后,因消化液的
下 降,
其消化能力比青年时下降三分之二;
基础代谢率
30
岁以后平均每年以< br>0.5%
的速度下降。
因此,
无论是从热量需要还是从消化功能来看,
中年人都要注意逐渐减少进食量。
中年以后
若不注意
(
即适当减少
)
食量,不仅会更加发胖,而且容易消化不良。另外,
由于代谢能力下
降,胰岛素的分泌 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5)
生殖系统:
女性于
45

55
岁,
卵巢开始萎缩而且月经失调,
出现妇女更年期的表 现,

75%
的妇女可能出现面部潮红、
胀热、
出汗、
头痛 、
手麻、
情绪不稳定、
血压升高等表现
(

年期综合症)
,一般为时
2
年,症状可自然消失,约有
25%
的患者需要治 疗。此后,月经完全
停止,不再排卵,生育能力丧失。


由此可见,
中年期一方面是稳定而健全的时期,
另一方面也是进入了某种生理的衰退过
程。正确认 识这种自然过程,采取一些积极的防患措施,则可以有效的延缓这种衰退。



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上走向衰退


30< br>岁以后,人体的多种机能便开始减退,大体上每增长一岁,减退
1
%。如骨骼和肌肉逐渐
减弱,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骼有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
减弱 ,从
30
岁到
60
岁之间约减弱
10
%。由于骨骼中的矿物 成分增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
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物理强度下降,关节凝结不活,转动幅度缩小 ,同时骨质易于增生,
容易发生骨折和骨关节病,如颈椎病等。


因 此,进入中年之时,应该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延缓肌肉骨骼的衰退性变化,提高
机体的机能。
心血管的机能在青春发育期的末尾,
便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
之后就渐渐减退。
心输 出量从
30
岁到
80
岁,约减少
30
%,收缩压在中年以后 ,每增加
10
岁约升高
10
毫米汞柱。
另外,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 力也减退,容易出现高血压病。血液胆固醇含量,从
30
岁以前

180毫克%,每
10
年平均递增
38.3
毫克%。血压的升高和血脂的升高, 都是冠心病、脑血管
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而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是中老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进入中年以后,消化功能和代谢率均明显下降。
50
岁后消化能 力可下降三分之二多,
30
岁时,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以
0.5
%的速度下降 。
无论从热量的需要还是从消化功能来看,

年人都要注意减少进食量。中年人若不注 意调整食量,
不仅会更加发胖,
而且容易闹胃肠病。
人的排泄功能和生殖功能也随年龄 的增加而降低。

(二)心理能力不断增长

1.
心理发展日趋成熟。

一般说来,人到
30
岁已成家生 儿育女,生活方式初步定型,思想也安定下来,不再像青年时
期那样充满憧憬,而是满怀信心,脚踏实地 创立事业,故称“而立”之年。人到
40
岁,知识
增多,见识日广,认识问题有了相当 力度、深度,不再为表面所迷惑,遇事冷静,即使复杂
事物也不致摇摆不定,故也称“不惑”之年。至< br>50
岁,经验更丰富,学识愈深广,处世更加
稳重妥善,故又称“知天命”之年。所以, 中年时期是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

此外,
性格特征基本定型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一大 表现。
即从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2: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607.html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