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瘤
百科名片
脂肪瘤
脂肪瘤
(lipoma)
是由增生的成熟 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
40
~
50
岁的成年人。
瘤体质地 柔软,圆形或分叶状,位于皮下,可以推动;瘤体大小不等,小的如枣大,用手摸
方能触知,大的可隆起 皮面,但表面皮肤正常。肿瘤单发或多发,见于体表的任何部位,以
肩、背、腹部为多见。多无自觉症状 。血管脂肪瘤为一特殊类型的脂肪瘤,以年轻人较为多
见,好发于下肢,可自觉疼痛,触之亦有压痛。< br>
临床症状
脂肪瘤有一层薄的纤维内膜,内有很多纤维索,纵横形成很多间隔,最
比较小的皮下脂肪瘤
常见于颈、肩、背、臀和乳房及肢体的皮下组织,面部、头皮、 阴囊和阴唇,其次为腹膜后
及胃肠壁等处;
极少数可出现于原来无脂肪组织的部位。
如 果肿瘤中纤维组织所占比例较多,
则称纤维脂肪瘤。
脂肪瘤大小不一,
大多呈扁圆形或分叶,
分界清楚;
边界分不清者要提防恶性脂肪瘤 的可能。
肿瘤质软有弹性(注意与较大的囊肿区别)
,有的可有假性波动感。肿瘤不与表皮粘连 ,皮
肤表面完全正常,基部较广泛。检查时以手紧压脂肪瘤基部,可见分叶形态。皮肤可出现
< br>桔皮
状。肿瘤发展甚缓慢,大多对机体无严重不良影响,恶性变者甚少。
此外另有一类多发性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状脂肪瘤,
常见于四肢 、腰、腹部皮下。肿瘤大小及
数目不定,较一般脂肪瘤略硬,压迫时疼痛,因而称为痛性
巨大的纤维脂肪瘤
脂肪瘤或多发性脂肪瘤。
脂肪瘤一般无疼痛等不适感觉。脂肪瘤生长缓慢,多发性脂肪瘤一般瘤 体较小,质地较软,
可有假囊性感。
脂肪瘤常在多个部位发生,有家族史。如无明显症状可以不 作任何处理。只
有在出现如下情况,
并有恶变可能时,才需要手术切除:
局部有疼痛不 适;
瘤体较大影响美
观或瘤体影响了四肢的活动功能;瘤体生长加快、
增大,
怀疑有恶变;
单发性脂肪瘤长在较
深部位。
脂肪瘤不是脂肪肉瘤,脂肪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其生长迅速,
瘤体较大,
质地
较硬,多为单发。
颈部脂肪瘤
< br>脂肪瘤发生在颈部的脂肪瘤可为单发性、
多发性或弥漫性生长。
一般生长缓慢,
多无自
觉症状,常无意中或体检时发现。弥漫性脂肪瘤可压迫神经,
引起神经受压症状,
或引起颈
部活动受限,甚至影响呼吸及吞咽功能。
。
手术并发症
1
.麻醉意外,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2
.手术中损伤周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3
.脂肪瘤切除后
“
综合征
”
:引起的一系列临 床症状,并发率约为
20-30%
,具体症状有:顽
固性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厌 油等消化不良症状及全身乏力、面色苍白、神情倦怠等营
养不良症状,这类并发症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br>
4
.手术中损伤周围相邻脏器,从而造成相应脏器的 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引起致命后果。
类型
脂肪瘤
(lipoma)
通常被认为是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一种常见良性软组织肿瘤。由于 绝
大多数的脂肪瘤不导致直接的症状和并发症,
诊断也无困难,
因此对脂肪瘤性质的研 究未能
引起重视,进展较慢。脂肪瘤包括以下
4
种类型:
脂肪瘤
--
错钩瘤
①通常最常见的脂肪瘤是普通的皮下 脂肪瘤。
由成熟的脂肪及少量间质组织组成,
可以单发,
也可以多发,表现为皮下或深 部的质软肿块。
②其他类型的特殊脂肪瘤。
如血管 脂肪瘤、
肌肉脂肪瘤等,
在临床或病理上与普通的皮下脂
肪瘤有所不同。
③异位脂肪瘤。
此类可能是错构组织,
在发生部位上 与皮下脂肪瘤有所不同,
如肌肉间脂肪
瘤、血管肌肉脂肪瘤、神经纤维脂肪瘤等。
④
良性棕色脂肪瘤
病因
从发病机理上并结合现代生物分子学理论,终于总结出各 种类型脂肪瘤形成的根本原
因,
“
脂肪瘤致瘤因子
”
在患者体细胞内 也存在一种致瘤因子,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
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
,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
作用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的活性处于活跃状 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机体内的淋巴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 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
再加上体内的内
环境改变,
慢性炎症的刺激、
全身脂肪 代谢异常的诱因条件下,
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
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结合 ,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的脂肪细
脂肪瘤
胞与 周围的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
导致脂肪组织沉积有关,
并向体表或各个内脏
器官突出的肿块,称之脂肪瘤。
一、过度饮酒,经常进食肥肉、动物内脏、无鳞鱼或蛋黄等人 群。因为进食过多肥腻之品,
高胆固醇食物,可造成脾胃湿热,痰湿内生,运化失调,即新生脂肪组织过 多,使体内过多
的脂肪细胞异聚,变硬。治疗原则是:解热除湿,健脾和胃,软坚散结。
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经常生气的人。因为肝气郁结,气血不 畅,经脉不通,可造
成正常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长时间可形成结缔组织包裹脂肪细胞,形成脂 肪瘤。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过治疗打通经脉,疏通经血,消散脂肪瘤。
三、经常熬夜,想问题过多的人。因为伤及脾胃,使脾失健运,阴 阳失调,这样人体对脂肪
的分解能力下降,
原有的脂肪组织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
形成异常的脂肪组织,
即
“
脂
肪瘤
”
,治疗原则:益气健 脾,调理阴阳平衡,软坚散结。
病理
组 织病理学检查时,
在瘤体内除了可见大片成熟的脂肪细胞外,
还可见到多数增生的血
管 ,整个瘤体的境界清楚。脂肪瘤极少癌变,一般无需治疗;若瘤体较大,影响活动,或近
期内突然增大或 发生破溃,则应手术切除。
脂肪瘤
该瘤多发生于皮 下,
瘤周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囊,
内有被结缔组织束分成叶状成群的正常
脂肪细胞。
有的脂肪瘤在结构上除大量脂肪组织外,
还含有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
即形成复
杂的脂肪瘤。
分型
根据脂肪瘤的数目可分为有孤立性脂肪瘤 及多发性脂肪瘤二类。
此类肿瘤好发于肩、
背、
臀
部、
四肢、
腰、
腹部皮下及大腿内侧,
头部发病也常见。
位于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瘤大小不一,< br>大多呈扁圆形或分叶,
分界清楚;
边界分不清者要提防恶性脂肪瘤的可能。
单个 称为孤立行
型脂肪瘤。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称为多发性脂肪瘤。
按部位不同可分为皮下脂 肪瘤和血管平滑
肌脂肪瘤(又称错钩瘤)
。根据脂肪瘤发生的部位皮下脂肪瘤为扁平或分叶状、 质软,边界
清楚的皮下限局性肿物。质软,可推动,表面皮肤正常,发展慢,数目多达数百个,常在皮< br>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钩瘤多发生于各个器官(肾脏,
肝脏较为多见)的毛细血管的平滑
肌组织之间的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肝错钩瘤)
。
依据脂肪瘤生长状况的不同,将其分为三型二期,即
PNM
分类法。他们根据脂肪瘤的临床
症状的有无、病程时间的长短、伴发的相关疾病、脂肪瘤的生长速度、形状、位置、大小、
并发 症的不同,
将脂肪瘤分为三型二期。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意义在于不同的临床分型及分期,
在治疗过程中有其特殊性,
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脂肪瘤的不同分型及分期,
才能更准确有效地< br>治疗此病,并让治疗更明细化。
临床诊断
据了解,
体表肿物多数不会无限制地长,
但有些体表肿物可能会出现变化,
如 何判断其
吉凶祸福。
看肿物的生长速度:
肿瘤细胞有生长的趋势,
良性的肿瘤 细胞长得慢,
肿物一旦
出现生长速度加快,短期内,比如一两个月、两三个月比以前大多了,成 倍或几倍地长大,
可能是恶变的表现。这个生长速度没有绝对值,主要是相对以前的比较。
脂肪瘤
--CT
片
摸肿物的形状:肿块形状 规则,边缘清楚,大多属良性;相反,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表
面凸凹不平的,多为恶性。如乳房上的 肿块,是脂肪瘤还是癌,脂肪瘤摸上去光滑、完整,
推得动,
跟皮肤不粘连,
癌肿表面 不光,
形似毛刺状,
肿块跟皮肤是粘住的。
看肿物的硬度:
肿物越硬,
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看肿物的活动度:良性肿物活动度较大,即与周围组织
分离,比如脂 肪瘤,很软,用手推得动;而恶性肿块活动度小,甚至不活动,与皮肤及基底
部粘连。看肿物表面有没有 溃烂:体表肿物若发生破溃,
除了结核或伴局部感染,
应怀疑恶
性肿瘤。对照以上几种 方法,如果有疑问,就要引起警惕了。脂肪瘤是脂肪代谢性疾病,所
以身体富含脂肪的部位均为脂肪瘤好 发部位。
其中,
以肩、
背、
上臂、
臀部和膝关节处多见。
瘤 体往往大小不等,小的似黄豆,大的可重
20kg
以上。该肿块发展缓慢,呈扁圆形,质软富有弹性,边界清楚,触之有分叶感,患处皮肤颜色正常。如手紧按其瘤体基底部,由于纤
维束牵拉 ,可见皮肤表面起皱而凹陷,呈
“
橘皮状
”
。还有一种脂肪瘤为多发性,以对 称性分
布全身各处,但以背部及四肢多见,小的象黄豆,偶可大如指尖,边缘清楚,可以推动,与
皮肤有轻度粘连,压之疼痛。脂肪瘤容易和什么病相混淆脂肪瘤很常见,一般不需要治疗。
然而如果把 其它恶性瘤误诊为脂肪瘤,
就会延误病情,
筹成大错。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将该病
与其它相似肿瘤相鉴别:脂瘤(皮脂腺囊肿)该瘤体体积较小,多数形如豆粒,形圆质软,
外有包囊,
破口后则流出污秽豆渣样物质,且有臭气。另外,
发病前病变部位不存在长期结
块现象 。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肿物空阔,
指压更为明显,
并伴有特殊的雀斑样痣和智力低下等< br>有关症状。
1
.诊断该病主要依据症状及体查。尤其是肿块体表特征。
2
.为了与其他疾病鉴别,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
“B”
。
a.
好发于颈、背、肩胛及前臂等处,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
b.
多见于成年人。
c.
多数为多发性,少数为单发性。
脂肪瘤示意图
d.
肿块大小不一,呈扁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皮色不变 ,质地柔软,少数坚硬触之不痛,
而有假性波动感,典型的用手紧捏肿物,表面可出现分叶状,肿块生长 比较缓慢。
诊断依据
(1)
好发于颈,背,肩胛及前臂等处,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
(2)
多见于成年人。
(3)
多数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性。
(4)
肿块大小不一,呈扁圆形或圆形,边界不清,皮色不变,质地柔软,触之不痛,而有假
性波动感,典型的 用手紧捏肿物,表面可出现分叶状,肿块生长比较缓慢。
粉瘤、脂肪瘤、
神经纤维瘤,
是体表常见良性瘤。
粉瘤,
又称皮脂腺囊肿。
位于真皮内,
有完整包膜,
内贮留豆腐渣样分泌物,
伴臭味。
黄豆大、枣大或更大。
面部、
耳后、
背、
臀部为好发部位。
夏季易感染化 脓。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堆积而成。多在躯干、上
肢发病。
单个多,
大小不等,
个别的有拳头大。
扁圆形或圆形,
呈分叶状,
有完整的薄 包膜。
质地柔软,
切面淡黄色。
神经纤维瘤系显性遗传性疾病,
有家族史。源 于身体各处的神经干
或神经末梢,位于皮下,多发是特点。瘤体小,可推动,质地坚韧,界线清楚,没有 包膜。
切面灰白色、半透明状。
中医辩证
皮下脂肪瘤 在中医称为
“
痰核
”“
肉瘤
”
之名出《千金要方》
。多因郁滞伤睥,痰气凝结所致。
以皮下肉中生肿块,大如桃、拳,按之稍软,皮色不变,无痛为主要表 现的瘤病类疾病。本
病常见于西医学所指的脂肪瘤。
脂肪瘤中医不主张手术。
因其只能 治其标,
不能治其本。因
人是一个不可分割而相生相克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只有在脏腑 机能正常的状态下才能维持着
人体的生理正常功能。一旦某一脏腑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其它脏腑。不论病因何来,
都是
如此。
就中医来讲,
任何脂肪瘤都不可怕,均是由气 血壅滞瘀阻不通坏死所致。即或因寒湿
阴邪凝滞,或阳热温毒积聚等引起的机体气、血、津、液、经(脉 )络等阻滞不通,所造成
的瘀滞。为中医外科症型。如病因可分气、血、寒、热、痰、湿、阴毒凝滞瘀阻 、阳毒炽盛
等瘀久败腐而致。整体调治,不失为余。痰生百病,
“
痰气
”无处不到,无处不行,无论滞留
何处即成痰核(此痰气非指咳吐之痰)
。其痰核为瘤多发, 形壮大小不一,分部在全身各个
位置。有的遍身起筋块如瘤如粟、皮色不变,或痛或不疼等。
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
脂肪瘤 多发生于皮下,所以又叫皮下脂肪瘤,起源于皮下脂肪组
织,
属于良性肿瘤。
一般的皮 下脂肪瘤不需要治疗,
如果瘤体较大的话可采用中医保守治疗。
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以健脾益气 、理气化痰为主,
再配合一定的食疗、
保健措施,
能取得很
好的疗效。
鉴别诊断
粉瘤、
脂肪瘤、
神 经纤维瘤,
是体表常见良性瘤。
粉瘤,
又称皮脂腺囊肿。
位于真皮内,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3: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104.html
-
上一篇:脂肪瘤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下一篇:皮下脂肪瘤介绍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