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十二病方》记载的推拿手法有按、摩、抚、蚤挈、中指搔、刮、捏
7
种;我国推拿
史上最早的药摩与膏摩及形式多样的推拿工具。
2.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被认为是最早的推拿专著。
3.
晋·葛 洪《肘后救卒方》记载了掐人中治疗昏厥,指按胃脘治疗“心卒痛”等手法运
用。
4.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生篇·推拿法》记有“老子推拿法”
42
式,即将导引与
推 拿相结合,扩大了推拿的
范畴,开拓了保健推拿的领域。
5.
宋 金元时期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由政府编著的《圣济总录》对推拿手法
与摩法的区别进行了 阐述。“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雍蔽者以之发散,
抑遏则剽悍者有所归宿。”
6.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有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牵引整复的多种方法,例如肩关节脱位的坐凳架梯法、髋关节前脱位的倒吊复位法和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
7.
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形成独立体系,成人推拿形成一些流派。明·杨继洲《针灸大
成·按摩经》是现存最 早的小儿推拿著作。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
推拿手法归纳总结为“摸,接,捏,按 ,摩,推,拿”八法。提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
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的技术要求,对后世影响较大 。
8.
明清时期,以手法为特色形成的流派主要有点穴推拿、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等。
9.
手法的命名,根据手法动作形态用直观描述法来命名,绝大部分手法是采用这一命名方法。
10.
手法的分类主要按其动作形态特点、主要作用部位,用力方向及应用 对象等进行划分。
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摆动类,如一指禅推法、扌衮法、大鱼际揉法。
摩擦类,如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
振颤类,如振法、颤法、抖法。
挤压类,如按法、压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拨法、踩跷法。
叩击类,如拍法、击法、叩法。
运动关节类,如摇法、扳法、拔伸法、背法、屈伸法。
手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分类:
松解类(一定压力作用于软组织),除运动关节类的绝大多数都是。
整复类(一地的那个的的技巧力作用于骨关节),运动关节类手法和部分按法。
按跷,按,抑按肌肉。跷,捷举手足。
手法的作用力的方向:
垂直用力类:按法、压法、点法、掐法、一指禅推法、扌衮法、踩跷法、拍法。
平面用力类:摩法、擦法、推法。
对称用力类:拿法、捏法、拧法、挤法、搓法、捻法。
对抗用力类:拔伸法、扳法。
复合用力类:摇法、脊柱旋转扳法、背法。
手法的应用对象:小儿推拿手法、成人推拿手法。
11.
松解类手法的基本 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力量是基础,功力和技巧力
需要通过功法训练和手法练习才能获 得。
12.
整复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稳、准、
巧、
快
。巧,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运用巧力,
1 / 5
以柔克刚,以巧制胜,即所谓的“四两拨千斤”,不可使用蛮力、暴力。
13.手法刺激强度的把握:软组织损伤的初期,局部肿胀,疼痛剧烈,手法的压力宜轻;宿
痛、劳损,或 感觉迟钝、麻木者,手法刺激宜强。久病体弱,用力以轻为宜。
14.
手法操作过程 中的施力原则,就一个完整的手法操作过程而言,一般应遵循“轻—重—
轻”的原则。
15.
滑石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介质。
16.
易筋经即是一种 强筋健骨、增强内力的锻炼方法。易,改变;筋,指与骨关节相连的组
织结构;经,方法。
< br>17.
摆动类手法是通过腕关节有节奏的摆动,使手法产生的(或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体表施术部位的一类手法。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扌衮法和揉法。
18.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偏锋或罗纹面着力,通过腕关节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
通过拇指持续不 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
~
。
操作: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体表 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拇指自然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
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 运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地左右摆
动,使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端或罗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 术部位或穴位上,
手法频率每分钟
120~160
次。一指禅偏锋推法的操作方法:以 拇指偏锋部着力,拇指自然
伸直并内收,余指掌指部伸直。腕关节微屈或自然伸直。其运动过程同一指禅 推法,唯其
腕部摆动幅度较小,有时仅为旋动。
一指禅屈指推法的操作方法:拇指屈 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指
背上,余指握拳。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力于 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其运动过程懂一
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沉肩
肩关节放松,肩胛部自然下沉,不要耸肩用力,以腋下空松能容一拳为宜。
垂肘
肘关节自然下垂,略低于腕部。肘部不要向外支起,亦不宜过度夹紧内收。
悬腕
手掌自然垂曲,在保持 腕关节放松的基础上,尽可能屈腕至
9
0
°。腕部在外摆
时,尺侧要低于桡侧 ,回摆到最大时,尺、桡侧持平。
指实掌虚
拇指端自然着实吸 定于一点,切忌拙力下压,其余四指及掌部要放
松,握虚拳。前臂摆动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轻重交替作用 于体表,外摆和回摆
时坐立轻重为
3:1
,即“推三回一”。
紧推慢移
在体表操作时,前臂维持较快的摆动频率,即频率为
1 20
——
160
次每分钟,但
拇指端或罗纹面移动的速度要慢。
< br>适用部位:各部经络腧穴。一指禅偏锋推法多用于颜面部;一指禅屈指推法多用于颈项部
及关节骨 缝处。
19.
扌衮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 伸运动和前臂的旋
转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术部位上作持续不断地滚动,称为
~
。
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无名指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
9
0
°,手背沿掌横
弓排列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 为支点,
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部在施术
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地滚动。手法频率每分钟
120
~
160
次。掌指关节 扌衮法的操作与扌衮
法相似,即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以小指、无名指、中指及食指的掌指关节 背侧
为滚动着力面,腕关节略屈向尺侧,其余同扌衮法。拳扌衮法的操作方法:拇指自然伸
直, 余指半握空拳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节指背着力于施术部位上。肘
关节屈曲约
20~4
0
°左右,前臂主动施力,在无旋前圆肌参与的情况下,单纯进行推位摆
动, 带动腕关节做无尺、桡侧偏移的屈伸活动,使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节指
2 / 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1: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942.html
-
上一篇:推拿学的心得体会
下一篇:推拿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