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技术》课程标准
(共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使用)
一、课程设置
1
、设置依据
《推拿技术》
是针 灸推拿技术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
是临床治愈
疾病、
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 ,
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
实用性、
可持续发展性。
《推拿 技术》的课程内容同时兼顾中高级按摩推拿师资格考试要
求,符合学生的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 需要。
2
、课程定位
《推拿技术》
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一,
符合针灸推拿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
毕业生任职要求,开设于第
3
、4
学期,
272
学时。分别在第
3
学期开设《推拿
手法 学》
96
学时(理论
36
学时,实践
60
学时)
, 第
4
学期开设《推拿临床治疗
学》
176
学时(理论
88< br>学时,实践
88
学时)
。在课程体系中,前修课程《人体
解剖学》、
《中医基础学》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提供基础理论,为后续的《小儿推
拿技术》
、
《保健推拿技术》等临床应用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设计思路
(
1
)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①依据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
以推拿岗位任职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高技能
应用型 人才为目标,
注重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根据推拿岗位操作流
程和工作任务 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②基于典型服务设计学习项目:
围绕职 业能力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的安排
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 过程”为依据,以临
床推拿治疗的典型服务为载体,
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
设计
6
个项
目
,
若干项任务。项目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一步一 步地完成,让学生在完成
任务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体会完整的工作过程,
使学生 在工作中完成学习。
③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教学中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出发,< br>使学生先学会做,
在逐步学懂弄通,实现课程实施从“知识中心”向“任务中心”转变。实践操作
用理论知识支撑,
理论知识以实践操作为依托,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创新教学模式,
强化工学交替,
以 项目教学为载体,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以能力训练为主线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整体课程设计 ,
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创
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
学习了相关 的知识,
练就了解决问题的
能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 教”与学生
“学”一体化。
)
(
2
)教学模式与方法应用
采用工学交替、
教学做一体、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
运用案例引入、
启发引导、
示范、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 教学方法。
(
3
)考核方式选择
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评定,
采取过程性考
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br>突出过程性考核,
考核过程由简单到复杂,
考核
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相 接轨。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
1
)掌握人体骨骼、肌肉的构成及经络、腧穴的知识
(
2
)掌握各类推拿技术的操作方法、操作要领、主治特点及操作禁忌
(
3
)掌握各种推拿技术的主治特点及操作禁忌
(
4
)掌握各种推拿技术的技能训练方法
(
5
)熟悉各种按摩器械的名称、作用、特点及使用方法
(
6
)了解推拿技术各种流派、地区的差异
(
7
)熟悉国内外各种按摩术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作用及注意事项
(
8
)掌握小人生长发育的过程、体质特点及小儿特定穴的定位、主治
(
9
)掌握各种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要点及与成人推拿技术的区别
(
10
)掌握足部解剖知识、反射区的定位及主治
(
11
)掌握骨伤科疾病的检查方法、诊断要点及临床特征
(
12
)掌握中风后遗症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方法
(
13
)小儿常见病的诊断要点及手法操作要领
2
、技能目标
(
1
)能熟练完成各种常见疾病推拿技术的操作
(
2
)熟练掌握各种按摩器械的操作
(
3
)能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疾病推拿术的操作
(
4
)能熟练掌握各种推拿介质的制作和使用
(
5
)能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足部反射疗法的操作
(
6
)能熟练掌握足部反射区推拿的操作
3
、素质目标
(
1
)树立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热爱中医推拿工作
(
2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
3
)培养卫生宣教能力
(
4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
(
5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亲和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基础篇:
项目
1
、成人推拿
手法
任务
任务
1
:单式手法操作
任务
2
:复合类手法操作
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知识要求:
掌握人体肌肉解剖结构
掌握扣击类、
摩擦类、
挤压类、
摆 动类、
运动关节类等单式和
复合类手法的作用;
单式手法
和复合类手法的注意 事项、
作
用部位和临床应用。
技能要求:
(
1
)熟练掌握单式手法(扣
击类、
摩擦类、
挤压类、
摆动
类、
运动关节类)
的操作、
动
作要领
(
2
) 熟练掌握复合类手法的
操作、
动作要领,
注意复合关
节手法操作时各单一手法 的
协调性
素质要求:
建议学时
52
树立专业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
推拿工作
2
、小儿推拿
手法
任务
1
:单式手法操作
任务
2
:复式手法操作
知识要求:
(
1
)掌握人体肌肉的解剖知
识及小儿的体质特点
(2
)
掌握手法操作的刺激量、
用力技巧及功能、
主治、
操作禁忌
技能要求:
(
1
)掌握小儿推法、运法、
捏拿法等推拿技术的操作
(
2
)掌握清天河水、海底捞
月等推拿技术的操作
素质要求:同上
3
、足部推拿
手法
任务
1
:常见疾病足疗推拿技
术
任务
2
:足疗保健按摩术
知识要求:
(
1
)掌握足部反射区的定位
和主治及常用推拿技术的操
作方法、刺激量及 适应部位
(
2
)掌握常见病足部反射区
选择、操作步骤
(
3
)掌握足疗保健推拿的操
作方法、
步骤、
操作时间、< br>疗
程
技能要求:
(
1
)熟练掌握常见病足疗推
拿技术的操作
(
2
)熟练掌握足疗保健推拿
技术的操作
素质要求:同上
8
20
治疗篇
项目
1
、骨伤科疾
病的推
拿治
疗
任务
任务:
骨伤科疾病的推拿技术
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知识要求:
掌握骨伤科推拿技术的手法
操作、
功能、
主治及操作禁忌
证
技能要求:
(
1
)熟练掌握作用于软组织
类手法
(摆动类、
摩擦类、
叩
击类、
振动类、
挤压类)
的操
作
(
2
)熟练掌握作用于骨关节
类手法的操作
素质要求:
树立专业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
推拿工作
2
、内科疾病
的推拿治疗
任务:内科疾病的推拿技术
知识要求:
掌握内科疾病推拿技术的 手
法操作、
功能、
主治及操作禁
忌证
技能要求:
(
1
)熟练掌握作用于软组织
类手法
(摆动类、
摩擦类、< br>叩
击类、
振动类、
挤压类)
的操
作
(
2
)熟练掌握作用于软组织
类手法的操作
素质要求:同上
3
、儿科疾病
的推拿治疗
任务:儿科疾病的推拿技术
知识要求:
掌握儿科疾病推拿技术的手
法操作、
功能、
主治及操作禁
20
24
建议学时
56
忌证
掌握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技能要求:
(
1
) 熟练掌握作用于软组织
类手法
(摆动类、
摩擦类、
叩
击类、
振动类、
挤压类)
的操
作
(
2
)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病的
推拿操作
素质要求:同上
四、实施建议
1
、教学基本要求
(
1
)师资要求
主讲教师要求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按摩师
(
或医师资格证
)
及教师 证,本
科以上学历,
具备扎实的人体解剖、
人体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推拿治疗的经
历。
校内实训教师
1
名,
要求大专以上学历。
兼职教师均为 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
能工巧匠,按专业教师数量
1:2
配置兼职教师。
(
2
)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应能满足仿真实训,满足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为各级中医院的治未病中心、按摩科、专业性按摩医院及高端
养老服务机构。
(
3
)仪器设备
按摩床、多媒 体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骨科牵引床、人体全身肌肉附内脏模
型、中医经络诊断仪
(
4
)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
PPT、教学图库、实训指导、习题、试卷、相
关网站链接。
2
、教学建议
(
1
)教学模式
①工学 交替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
分
别在校内 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或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1: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936.html
-
上一篇:小儿推拿简介
下一篇:六合肘推拿手法-陈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