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小儿推拿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6 11:22

-

2021年2月26日发(作者:婴儿吃完奶后打嗝)
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4
部分:小儿推拿疗法


1
范围

GB/T
×××××

的本部分规定了小儿推拿疗法的术语和定义、
操作步骤与要求、
注意
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小儿推拿疗法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B/T
×××××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部分,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B/T
×××××

的小儿推拿疗法部分。

3.1
小儿推拿
Tuina in pediatrics
通过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
调整阴阳及脏腑 功能,
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
操作步骤与要求

4.1
施术前准备

4.1.1
器具

普通诊疗床,推拿用介质如清水、滑石粉、葱汁、姜汁、食用油等。

4.1.2
环境

环境清洁卫生,室内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4.1.3
体位

选择患儿舒适、
能暴露操作部位、
便 于医师操作的治疗体位,
如坐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4.1.4
部位

根据病症辨证选取适当的治疗穴位。

1

4.1.5
医师

操作前医师双手须修剪指甲,
刚剪过的指甲要用指甲锉锉平。
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可按
证候选择介质涂抹。

操作时医师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争取患儿的配合。

4.2
施术方法

4.2.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4.2.1.1
推法

分为直推法、分推法、旋推法。

直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或用示、中两指螺纹面)
,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单
向直线 推动。

分推法:
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或螺纹,
或用双手示、
中指 螺纹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作
分向推动。又称分法。

旋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摩。

4.2.1.2
揉法

分为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指揉法:医师用拇指或 示指,或用示、中、无名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作轻柔回旋揉动。

掌揉法:医师用掌根部分,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鱼际揉法:医师用手掌大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回旋揉动。

4.2.1.3
按法

医师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或掌心在一定的穴位向 下逐渐用力揿压。操作时手法要求轻柔、
速度均匀协调、压力大小适当。

4.2.1.4
摩法

医师用手掌掌面或示、
中、
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
有节律的抚摩。动作宜轻柔而有节奏 。一般以按摩的速度和方向来区别补泻,如急摩为泻、
缓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此法在 小儿多用于腹部。

4.2.1.5
运法

医师用拇指或中指螺 纹面,
由此穴向彼穴或在穴周作弧形或环形推动。
因常用手指进行
推动,故又称指运法 。操作要求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作用力仅达皮表,只在皮肤表面
运动,不带动皮下组织。


2
4.2.1.6
掐法

医师手握空拳,用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刺穴位。操作时,
医师用指甲重刺穴位,切压不
动,以指代针。适用 于点状穴位,主要用于急救,如掐人中。本法也可用于疾病的防治,一
般轻掐后加揉,形成掐揉复合手法 ,如掐揉五指节。操作时要逐渐用力,以达到深透为止,
不宜反复长时间应用,注意在重掐时不得掐破皮 肤。

4.2.1.7
搓法

搓以转之。
操作时,
医师两手掌夹住所取的肢体或部位,
相对用力搓摩,或同时作上下
往返的移动。要求两 手用力相等、速度均匀,搓动快、移动慢。切忌用生硬粗暴蛮力,以免
搓伤皮肤与筋脉。主要适用于四肢 和胁肋部。

4.2.1.8
摇法

摇以动之。操作时,
医师一手握持住肢体或关节的近端,
一手握持住关节的远端,
做—
定幅度的摇动,如摇颈。操作者两手要协调配合,注意动作宜缓不宜急,幅度应由小到大;
不得超出关 节生理活动的范围,
摇颈时须低头位。
主要适用于关节部位,
一般根据病情决定
摇动的次数。

4.2.1.9
捏法

医师以拇指与示、中两指相对用力捏拿皮肤。捏法主要用于脊柱部,故称为捏脊。

捏 脊疗法是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
示、
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双手交
替 捻动向前推行,
本法又称翻皮肤;
或用示指屈曲,
用示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
拇指前按,
两指同力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

4.2.1.10
拿法

医师用拇指指端和示、中两指指端,或用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提拿一定部 位和穴位,
作一松一紧的拿捏。

4.2.1.11
拍法


医师以半握虚掌拍打体表。
注意用力由轻到重,
轻重适度。
也常用 作推拿治疗后的结束
手法。

4.2.2
小儿推拿复式手法

4.2.2.1
飞经走气

医师用右手拿住患儿左手四指,再用左手 四指从曲池按之、跳之至总筋,反复几遍后,
拿住阴池、阳池处不动,然后右手屈伸搓揉患儿四指。
4.2.2.2
摇抖肘法

3

医师先以 左手拇、示、中三指托患儿之肘,再以右手拇、示两指叉入患儿虎口,同时用
中指按定天门穴,然后屈患 儿之手上下摇之。

4.2.2.3
水底捞月

医师用冷水滴入患儿掌心,在掌心旋推,边推边吹气。

医师左手拿患儿四指,
掌心向上,
右手滴凉水于患儿内劳宫处,
用中指端蘸水由小指根
推运起,经掌小横纹 、坎宫至内劳宫,边推运边吹凉气。又称水中捞水、水里捞月、水中捞
明月。

4.2.2.4
打马过天河

医师先运内劳宫,然后再用左手拿患儿 两指,
用右手示、
中、
无名指沿天河打至腕横纹
止;或用示、中指沿内关、间 使、天河水一起一落打至洪池穴止。

4.2.2.5
黄蜂入洞
< br>医师用示、
中两指指端紧贴在患儿两鼻孔下缘处,
以腕关节为主动带动着力部分作反复< br>揉动。

4.2.2.6
运水入土

医师用大拇指外 侧缘自小指指腹部的肾经穴起,
沿手掌的尺侧和掌根部,
运至大拇指指
腹的脾经穴。< br>
4.2.2.7
运土入水

医师用大拇指外侧缘自大拇指指 腹的脾经穴沿患儿手掌的掌根部和尺侧运向小指指腹
部的肾经穴。

4.2.2.8
按弦搓摩

医师在小儿身后,用双掌在儿两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摩,至髂前上棘处。

4.2.2.9
二龙戏珠

医师以左手拿小儿之手,使掌心向上,前 臂伸直,右手示、中两指面自患儿总筋处,经
指头面向前按之,直至曲池穴。

4.2.2.10
双凤展翅

医师用双手示、中两指夹小儿两耳向上 提几次后,再按掐眉心、太阳、听会、牙关、人
中、承浆等穴。

4.2.3
小儿推拿取穴方法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不同的取穴方法。小儿推拿常用的取穴方法如下:

4.2.3.1
自然标志取穴


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1: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869.html

小儿推拿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