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
一、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病(
TCD
编
码:
BNP150
)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
(
ICD-10
编
码:
D69.402
)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
1
)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
部分》
(
GB/T 16751.1
-
1997
)
。
(
2
)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第三版
(张之南、< br>沈悌主编,
科
学出版社,
2007
年
)
。
2.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诊疗方案”
。
紫癜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常见证候:
血
热妄行证
气不摄血证
阴虚火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
癜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诊
(四)标准住院日为≤
21
天
。
疗
(五)进入路径标准
方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病
(
TCD
编
码:
B
NP150
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CD-10
编
案
)
码
:D69.402
)的患者。
”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
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 断的临床
及
中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华< br>中
医
药
学
会
《
中
医
内
3.
难治性
I
TP
和
重症
I
TP
患
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
+
血细胞形态学、尿常规、便常规
+
隐血
(
2
)骨髓细胞学
(
3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
4
)凝血功能
(
5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
(
6
)胸部
X
线
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髓活检、染色体检查、相关病原
体检查、血小板膜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血小板生成素水平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
1
)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2
)气不摄血证:补脾益气,摄血止血。
(
3
)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
对症治疗。
4
.基础治疗。
既往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维持治
疗并逐步减停。
5.
护理:辨证施护。
(九)
出院标准
出血症状改善或血小板
计数有所升高。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病情加重,演变为重症
I
TP
,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
.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或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
殊处理者,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
.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或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标准住院路径表单
适
用
发病时间:
对
年
月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天
象
标准住院日:≤
21
实际住院日:
天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时间
(第
1
天
)
(第
2
~
7
天
)
第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诊断,
根据病情调
主要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一
诊疗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整治疗方案
□判定中医证型
□讨论检查结果,并予相应处理
诊
工作
□确定初步治疗方案
□完善必要检查
□下达医嘱、开具化验及检查单
断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并签署
□防治并发症
为
告知书
紫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血液病护理常规
癜
□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
病
□普食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对症治疗
免
□对症治疗
□基础治疗
重点
□基础治疗
疫
医嘱
临时医嘱
性
临时医嘱
□血常规
+
血细胞形态学、尿常规、便常规
+
隐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血
血
□对症处理
□骨髓细胞学
小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板
□凝血功能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
减
□胸部
X
线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其他检查项目
少
□对症处理
性
(
TCD
编
BNP150
,
ICD-10
编
码
:D69.303
)
患者姓名:
□遵医嘱执行诊疗措施
性别:
年龄:
□入院介绍及护理评估
主
要
码:
□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护
理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岁
门诊号:
住院号:
工作
□健康宣教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
情
□无
变
异
□有,原因:
记录
1.
2.
责
任
护
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无
□有,原因:
1.
2.
时间
年
月
日
(第
8
~
21
天
)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
主要
定出院时间
诊疗
□疗效评估
□防治并发症
工作
年
月
日
(出院日)
□开具出院证明
□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制定随诊计划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重点
□对症治疗
医嘱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
要
□遵医嘱执行诊疗措施
护
理
□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工作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
情
□无
变
异
□有,原因:
记录
1.
2.
责
任
护
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服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无
□有,原因:
1.
2.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者。
一、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风(
TCD
编
码
:BWR160
)
。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ICD-10
编
码
:D69.004
)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
诊疗方案”
。
(
2
)
西医诊断标准:
参 照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第三版
(张之南、
沈悌主编,
科
学出版社,
2007
年
)
。
2.
证候诊断
参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诊疗方案”
。
紫
癜风(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
风盛血热证
阴虚火旺证
气虚不摄证
湿热蕴结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风诊疗方案”
。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紫癜风(过敏性紫癜)
。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14
天
。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
一< br>诊
断
必
须
符
合
紫
癜
风
(< br>TCD
编
码
:
BWR160
)
和
过
敏
性
紫
癜
(
ICD-10
编
码
:D69.004
)的患者。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
潜血
(
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
3
)感染性疾病筛查
(
4
)凝血功能
(
5
)心电图
(
6
)胸部
X
线
片
(
7
)腹部超声
< br>2
.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如相关病原体检查、24
小
时尿蛋白定
量、
微球蛋白、尿沉渣分析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
1
)风盛血热证:疏风清热,解毒凉血。
(
2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
3
)气虚不摄证:健脾益气,固本摄血。
(
4
)湿热蕴结证:清热化湿,宁血化斑。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
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紫癜消失或减少,未见新的紫癜。
2.
关节疼痛、腹痛消失或减轻。
3.
肾脏受累减轻或稳定无进展。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病情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
合并严重消化 系统和泌尿系统合并症
(如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和严重的肾脏
病变导致肾功不全者等)
,
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
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者,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紫癜风(过敏性紫癜)
(
TCD
编
码
:BWR160
,
ICD-10
编
码
:D69.004
)
患
者姓名:
病日期: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出院日期:
天
实际住院日:
发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4
天
时间
主要
诊疗
工作
年
月
日
(第
1
天
)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中医辨证
□确定初步治疗方案
年
月
日
(第
2
~
7
天
)
□实施并完成所有理化检查项目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根据病情
调整治疗方案
□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防治并发症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药静脉注射药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药静脉注射药
□基础治疗
重点
临时医嘱
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
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感染性疾病筛查
□凝血功能
□心电图
□胸部
X
线片
□腹部超声
□其他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按入院流程向患者做入院介绍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生活护理指导
□饮食指导,确定食谱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入院健康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检查饮食宜忌执行情况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协助病人做好日常卫生,恰当处理感
染灶,并防止院内感染
□无
□有,原因:
1.
2.
病
情
□无
□有,原因:
变
异
1.
记录
2.
责
任
护
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年
月
日
(第
8
~
14
天
)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诊断,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
案,明确出院时间
主要
□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诊疗
□防治并发症
工作
□疗效评估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重点
□普食
医嘱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药静脉注射药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对症处理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宜忌指导
主
要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护
理
□协助病人做好日常卫生,防止院内感染
工作
时间
病情
变异
记录
责
任
护
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无
□有,原因:
1.
2.
年
月
日
(出院日)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和随访计划。
□完成出院小结
□通知出院
长期医嘱:
□停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交代患者出院后康复措施
□说明出院后注意事项,
进行卫生宣
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煮、服用方法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无
□有,原因:
1.
2.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
312
—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
眼
科
中医临床路
径
目
录
白涩症(干眼病)中医临床路径……………………………………
315
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临床路径……………………………
318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路径…………………
322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临床路径…………………………………
327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332
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中医临床路径…………………………
337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路径……………………
342
—
313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1: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279.html
-
上一篇:简单记忆中药学--中药学最简单的记忆方法
下一篇:单纯皮肤型过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