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浩
21-
三体综合征主要临床表型特征相关致病基因
基因或区域
D21S55
临床特征
智力障碍、身材矮小、肌张力低下、关节
松弛、鼻梁扁平、舌外伸、腭弓高、窄
腭、耳廓畸形、手掌宽且短、第五指短且
弯、足第
1
与第
2
趾间距宽
D21S55-MX1
眼裂宽、内 眦赘皮、
Brushfield
斑虹膜周
围小白斑、通贯手、指纹尺箕和小鱼际肌无侧环
DSCAM
、
ADNP
和
DSCR1
COL6A1/2
和
KCNE-2
D21S65-D21S55
和
D21S19-
D21S219/D21S220
D21S335-D21S337
21-
三体综合征主要临床表型特征
发生部位或系统
神经
肌肉
头
颈
眼
耳
鼻
口
心脏
手
足
生殖系统
免疫系统
临床表现
严重智力低下,智商在
20-50
肌张力低下
小头畸形、枕骨扁平、后发际低、
30
岁后
脑组织
Alzheime r
改变
皮肤赘生褶皱
眼距宽、外眦上斜、内眦赘皮
耳朵小、耳位低
鼻根扁平
张口、伸舌、流涎
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为室间隔缺损)
手短而宽、第五指只有一个指节、且桡侧< br>弯、通贯手、三叉点
t
高位(
t
’’
)
足大趾球区胫侧弓形纹、第
1
与第
2
趾间
距宽
男隐睾无生育能力,女偶有生育能力但可
传给子代
IgE
水平低,易患呼吸道感染,易患白血
病
智力发育迟缓
先天性心脏缺陷
白血病
肌张力低下
Angelman
综合征相关致病基因
1< br>、
15q11-13
区域缺失;
2
、
15
号染色体的 父源同源二倍体;
3
、印迹基因功
能缺失。
AS
是由母源染色体15q11-13
上编码泛素蛋白连接酶
E3
的
UBE3A
基因 缺失
或表达异常所致。
UBE3A
基因在印记基因调控下在人体不同组织表达具有差异 性
[9]
,正常颅脑组织内母源
UBE3A
基因表达活跃,父源
UB E3A
基因不表达
[14]
。由
于
AS
患者母源染色体15q11~13
上的
UBE3A
基因缺失或表达异常,颅内无编码泛素
蛋白连接酶
E3
的
UBE3A
基因表达,因此
AS
患者黑质 、纹状体、海马及小脑浦肯野
细胞蛋白泛素化异常
[15]
。然而泛素化异常如何导致
AS
患者一系列临床表现尚
无定论。
Mulherkar
等
[16]
认为,泛素蛋白连接酶
E3
介导了多巴胺神经元突触前
、后膜酪氨酸 羟化酶的降解,
AS
患者因为缺乏该酶,致使黑质纹状体通路功能
障碍,从而出现运动 障碍、共济失调。这一理论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揭示了泛素
化异常致运动障碍的机制。近来
Pro ville
等
[17]
提出小脑
-
皮层网络假说,认为
小脑 能发放电冲动调节大脑皮层电活动。有研究者在
AS
小鼠泛素化异常的小脑
浦肯野细胞 检测到自发性
160
Hz
电活动,这种电活动可改变大脑皮层的长时程
抑制 效应,从而破坏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而
AS
患者的智力低下、语言障
碍、癫痫发 作等核心症状均为大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因此推测,异常泛素化的
浦肯野细胞通过小脑
-
皮层网络改变了大脑电活动,导致
AS
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
表现
[18,1 9]
。该假说从电生理学角度揭示了小脑泛素化异常致智力低下、语言
障碍、癫痫发作的机制。 以上研究表明,
UBE3A
基因缺陷所致泛素化异常可通过
多种机制导致
AS
患者出现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语言障碍、癫痫发作等临床表
现。
基因缺陷分型
UBE3A
基因的缺失或表达异常由
4< br>种不同方式导致:母源
15q11~13
缺失、父
源单亲二倍体
(un iparental
disomy
,
UPD)
、印
(imprinting
c entre
,
IC)
缺
陷及突变
[9]
。近年研究发现,不 同基因缺陷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差异。
为了推动单基因缺陷病研究的发展,大量研究者对不同基因 型患者的形成原因
和临床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1,12]
。
Angelman
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共同特征
(100%)
严重发育迟缓
平衡障碍:常表现为共济失调以及四肢震颤
运动障碍:步态不稳,程度不重
行为特征:频繁大笑、明显的兴奋动作、易
激惹、常伴拍手或舞动动作、多
动
语言障碍:无或极少量词汇,非语言交往能
力强于语言能力
常见表现
(80%)
头围增长落后,随访至
2
岁仍表现
为小头畸形,多见于缺失型患者癫痫发作,
常
3
岁前起病,病情可
随年龄增长缓解但持续存在于整
个童年时期
特征性
脑电图:可先于癫痫发作出现
相关症状
(20%~80%)
枕部扁平;喜吐舌;吸吮或吞咽障碍;婴儿期喂养困难 ;巨大下颌;牙间隙宽
;频繁流涎;过度咀嚼动作;斜视;皮肤色素减退,与家人相比头发和眼睛颜色浅
(
仅见于缺失型
)
;下肢过度活动,腱反射亢进;上举或弯曲上肢, 尤其是
行走时;热敏感增强;异常睡眠觉醒周期;迷恋水;肥胖;脊柱侧凸;便秘
新生儿、婴儿期临床特征:出生时通常正常,很快出现严重的发育迟缓。幼年早期患
者发育迟缓,出现无意识发笑伴欢乐姿势、共济失调、震颤及小头畸形。
癫痫:可以始于1
岁后,但通常都于
3
岁前出现,严重程度不一,癫痫发作可在青春
期减 少或消失。
运动病态:各种运动发育标准迟缓,震颤开始于出生后
6
个月, 患者有特征性共济失
调步态伴失调前倾、双脚分开待跑姿势,提臂屈肘。
头面部畸形 :出生时面部无异常,部分患者幼时出现小头畸形,可能继发性脑组织发
育不良,大多数有后枕平坦,头 短畸形。下颌骨大小正常,但面中部发育不良,常见
上唇单薄、眼深陷、张口流涎、牙缝疏。
其他:婴儿期患儿通常手持物品,口含杂物,表现为好动症,该症状可以随年龄增大
而改善。< br>50%-70%
的患儿可见毛发、皮肤和眼部色素减退。
-尹浩
-尹浩
-尹浩
-尹浩
-尹浩
-尹浩
-尹浩
-尹浩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17: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236.html
-
上一篇: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风险的介绍
下一篇:妈妈作文之孕妈妈课堂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