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无力的症状
一)
实验室要求:
1
实验室环境应清洁、卫生、安静,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和饮食。
2
实验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
工作服
经常洗涤、消毒、保持清洁。
3
操作前后或离开实验室必须用肥皂或
消毒液
洗手。
4
发生菌液污染台面或地面,应立即用
3
%甲醛或
5
%碳酸等
消毒液
由外向内倾
覆其上,
1
小时后再擦拭,如为
破伤风梭菌
,则应隔夜后再擦洗。
5
工作衣、帽、
口罩
受到菌液污染时,应 立即脱下使污染部位包裹在内部,高压
灭菌后再清洗。
6
如有传染性
培养物
污染手部,应先用
75
%乙醇棉球擦拭,再
浸入
01
新洁尔 灭消毒液
内泡手,然后再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干净。
7
接种环
( 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
火焰灭菌
,冷却后方可接种
培养物
,
接种带有蜡质、
油质的
培养物
或菌苔残留多时,
不应立即在火焰上灼烧,应先在
内焰里将油质培养物烘干后再移至火焰上灭菌,
以免活菌外溅污染环境及感染操作者。
8
带菌的
吸管
应浸泡在
5
%
甲酚
消毒液内
24h
后取出清洗,带菌的试管或培养物
应在
121 ℃高压灭菌后再取出清洗。
9
在接种霉菌、
放线菌
时应在铺有浸 过消毒液的纱布上操作,
防止
孢子
散落传播。
10
凡带活菌的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清洗,严禁污染
下水道
。
(二)
无菌操作
要求:
无菌操作
是指在无菌 的环境条件下,
使用无菌器材,
防止
微生物污染
的操作技术。
即保持 待检样品在操作时不被污染,
又要防止被检的
微生物
及
阳性对照
菌在 操作
中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人员。
从事无菌及
微生物
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
无菌技
术
及基础
微生物学
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培训才具备上岗操作的资 格,
微生物专业检
验
人员也不应该频繁地变换工作岗位。
1无菌室
应每次使用前后用
01
新洁尔灭
消毒液或
2
%甲 醛液擦拭
工作台
面及可能
污染的
死角
,湿拖地面,打开无菌
空气过滤器
及
超净工作台
的开关
30
分钟,
紫
外线 杀菌灯
照射
1
小时。
2
操作人员用肥皂洗手后进入缓冲间 换拖鞋,
用
75
%乙醇棉球擦手,
穿戴工作衣
帽、
口罩。将所需物品剥去
牛皮纸
及外包装,从
传递窗
移入操作间,再用
01
新
洁尔灭
泡手后进入操作间,在乙醇(或
煤气灯
)火焰区(火焰 高度
3
-
5cm
)操
作。
3
供试品表面消毒,如为
安瓿
先用
砂轮
划痕后用
2
%碘酒棉球擦 拭,再用
75
%乙
醇棉球擦拭、待干,也可以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4
操作者
勿用
嘴直接吸吹
吸管
,
防止
致病菌感染操作人员及口中的杂菌污染
供试
品
。
5
在
无菌操作
中切勿大幅度或快速动作、拖行,以免搅动空气中尘埃微粒。
6
注射器
如需回抽时,应对着火焰吸入无菌空气。
7
所 用的器材如
培养基
、
稀释剂
配制后经湿热灭菌
121℃20
分钟,
吸管培养皿
等
均应洗涤,干燥,包扎后经
干热灭菌
160℃2
小时才能使用。
(三)仪器设备
实验室所用的各种仪器,如
培养箱
、电热
恒温水浴
瓶、
电热恒温干燥箱
等,均应
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均应按计量要求定期检测,并做好检测与维修记录,
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br>无菌操作
净化工作台
要定期检测
洁净度
,
应达到百级。
净化
工作台
的
高效过滤器
应根据使用情况
(四)
培养基
的管理
培养基
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 繁殖的生物营养物质,
培养基的管理在无菌及
微生物限度
检查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培养基购入后应记录名称、产地、
批号
,培养基配制记录应包 括:名称、配制
量、配制者、配制日期。
2
干燥培养基
的配制应 先量入
蒸馏水
至容器中,再称取培养基
干粉
放入水中,摇
匀,静置< br>15
分钟使其溶解,一般不要加热,避免某些营养成分被破坏。
3
培养基配制后应立即灭菌,以防长菌使营养成分损耗,高压灭菌时应防止温度
过高、时间过长,使营养成 分破坏致使实验结果出现假阴性。灭菌时间:
稀释剂
121℃灭菌
20
分钟, 含糖培养基
115℃灭菌
20
分钟。
4
配制好的培养基 应保存在凉暗处
(
2
-10℃)
或置
4℃冰箱内保存,
一月 左右使
用。
保存时间需视培养基中水分蒸发程度及有无污染而定,
用硅胶塞,
封入塑料
袋,内可延长保存时间。培养基切勿反复加热使用。
5
培养基的
质量控制
,应选用优质的
蛋白胨
,
牛肉膏
等营养成分,化学纯
以上的
化学试剂
,调配成最适的
pH
值。配制后应按规定 做无菌试验,如无菌检查用的
培养基,
需气菌、
厌气菌培养基置
30
-35℃培养
48
小时,
真菌培养基置
20
-25℃
培养< br>72
小时,应无菌生长。除此以外,还需做培养基性能的
质量控制
,
性 能试
验
:即不同的培养基接种不同的已知
标准菌株
,培养
24
小时后,
观察细菌
生长
情况,
如无菌检查培养基需做培养基灵敏度试验,< br>细菌生长良好,
说明培养基性
能可靠。
(四)实验
菌种
的保藏与管理
国内药品微生物检验所用的
菌种
菌号是
CMCCB
、
CMCCF
,
B
(Bacteria
)
代表细菌,
FFungi
代表真菌。由
中国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提供。
1
菌种保藏
基本要求
-
菌种
的保藏是
微生物学
基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用人工方法低温 、
干燥、
缺
氧、
缺营养等方法控制
微生物的代谢
,
使细胞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
繁殖受到抑
制仍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生物学特性,
以达到 保种的目的。
菌种保藏
的关键是不
变异、不污染、不死亡。
菌种保藏
分四个阶段:
①挑选特征典型的纯菌
菌落
,< br>其方法是用
接种环
挑取少许菌苔,
接种至
2ml
营养
肉汤
或
09
氯化钠溶液
中制成菌液,再取一环菌液在
营养琼脂
平板上分区划线,
培养后可见单个
菌落
生长。
②凡能产生孢子
或
芽胞
的微生物都用
孢子
和
芽孢
进行保种
VUnEI oKM
孢子和
芽胞
的代谢作用较弱,但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
.
⑸在
传代
前,将菌液管放入
80℃水浴中作用
30
分钟,杀死杂菌 繁殖体后用
芽
孢传代
。
③定期对保藏菌种进行检查、分离、纯化 ,以防菌种变异及衰退,检查项目:
菌
落
形态、染色、镜检、生化特性及
血清 学
检查。
④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及方法
2
常用菌种的保藏方法
①普通
琼脂
斜面:用于常用细菌 的
传代
。在
营养琼脂
培养基内按
05
加入
琼脂粉< br>配制而成。接种培养后,将菌种管用硅胶塞塞紧,置
4℃冰箱保存,每隔
2
-< br>3
个月传种一次。铜绿假单孢菌在冰箱中易发生菌体
自溶
而死亡,菌种可放25℃
培养箱
内保存。
-肌无力的症状
-肌无力的症状
-肌无力的症状
-肌无力的症状
-肌无力的症状
-肌无力的症状
-肌无力的症状
-肌无力的症状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10: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7738.html
-
上一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
下一篇:hp阳性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