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陈巧玲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4 09:24

-庄岩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柚子减肥)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主要反映有无感染
,
当然作用很 多
,
这就是主要作用、

红细胞系列的主要反映有无贫血、

血小板系
列的主要反映有无血小板减少或者增多、

以上就是常用的作用、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RBC↑,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 症
,
严重脱水、烧伤、

(4

4-5
、7)×1 012/L

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
一氧化碳中毒、
红细胞计数

RBC


(3

8-5
、1)×1012/L

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新生儿
(6-
7)×1012/L

儿童
(4

0-5
、2)×1012/L



RBC↓,各种贫血、
白血病
,
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
,< br>重症寄生虫病
,
妊娠等。

血红蛋白

Hb

Hgb


120-165g/L

110-150g/L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PCV↑脱水浓缩
,
大面积烧伤
,
严重呕吐腹泻
,
尿崩症
红细胞压积

PCV

HCT

男性
0

39-0

51
女性
0

33-0

46

等。

PCV↓各种贫血
,
水中毒
,
妊娠。

MCV
MCH

MCHC
就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红细胞平均体积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


MCV

MCH

80-100fL

27-32Pg

MCHC

320-360g/L



Ret·c↑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c

成人
0

5%-1

5%

Ret·c↓ 肾脏疾病
,
分内泌疾病
,
溶血性贫血再生危

,
再 生障碍性贫血等。

↑增多
,
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
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
300)×109/L

性血 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
(2
月内
)
、急性风湿热、类风湿 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
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
(2W

)
等。
减少①遗传性疾病。②获得性疾病
,
免疫性血小板减
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
300)×
109/L

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
药物过敏等。

成人
(4-
10)×109/L

儿童
(5-
12)×109/L

增多
:
若干种细 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
,
以及大面积烧
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 细
白细胞计数

WBC

新生儿
(15-
20)×109/L

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 、肺吸虫病、白血病、
类白血病、
恶性肿瘤、
组织坏死、
各种过敏、
手术后、
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

WBC
减少
:
感冒、麻疹 、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
寒、回归热、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
贫血、再生 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
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
射 、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
抗肿瘤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 br>药、抗糖尿病药物等。

生理性增多
:
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
白细胞计数





后剧烈运动后
,
冷水浴后、日光浴、紫外 线照射、神
经过度紧张、恐惧、恶心、呕吐。

增多
:
急性与化脓性 感染
(
疖痈、
脓肿、
肺炎、
阑尾炎、
丹毒、败血症、内脏穿 孔、猩红热等
),
各种中毒
(

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 br>),
组织损伤、恶性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DC

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杆状核
1%-5%


叶核
50%-70%
减少
: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
疗、放疗。某结血液病
(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
乏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
)
、脾功能亢进、 自身免
疫性疾病等。

增多
:
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




嗜酸性粒细胞

0

5%-5

0%

液病、射线照射后
,
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
:
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
,
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

0%-1%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
(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淋巴细胞

20%-40%

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
巴细胞性白血病与淋巴瘤等
)
减少见于多传染病的急性期、
放射病、
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

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




3%-8%

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正常小 儿的基础体温为
36

9

~37

5
℃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
1
℃以上时
,
可认为发
热。其中
,
低热就是指体温波动于
38
℃左右
,
高热时体温在
39< br>℃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
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就是 指的直肠温度
,
即从肛门所测得
,
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
0

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
0
、3℃~0、5℃。

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
,
也就是的
,
退烧药才吃下去
,
不一会 就退下去了
,
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
,
如此反复。
送去医院瞧了,
验了个血
,
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
,
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 就就是
反复发烧。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
,
也没吊瓶,
只就是开了
3
针抗病毒针
,
打了
3
天果然就 没再高起来过。


若高烧
38

5
度以上
,
请立即让医生确诊就是病毒感染的
,
还就是细菌感染的
,
病毒感 染就用抗
病毒药
(

:
利巴韦林
),
细菌感染的就 用抗菌素
(
如头孢类
),
不要急于退烧
,
烧只就是表象,
要把
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就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
,
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
,
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
,
关键
就是要用对药
,
而不就是用重药。


注意就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
——
感冒
(
感冒症候群
)

咽喉痛
——
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
39< br>℃左右
,
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
——
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
,
筋疲力尽
——
中暑症
(
日射 病
)

腮腺肿胀
——
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
——
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
——
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
——
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
——
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
——
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
——
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
,
抽风——热性抽筋

严格来说
,
就是 没有细菌性感冒的
,
感冒都就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血常规白细胞一般不
升高,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
;
如果感冒引发上呼吸道细菌感染
(
可能
就就是您说的细菌性感冒
),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就会升高,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而淋巴细胞
百分比降低
(
这就是典型状态
,
也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
,
白细胞分类在参考范围
),
这就就 是
血常规的主要区别。红细胞系统与血小板一般没有太大区别。

细菌性感冒发病急
,
持续时间短

伴有发烧

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一般的抗生素就能医治。


病毒性感冒发病慢

持续时间长
,
发烧的同时

伴有浑身酸痛

四肢无力等症状

检查血常规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感 冒的类型。病毒性感冒淋巴细胞会升高
,
得此类型感冒的

,
如果抵 抗力强
,
常常可以自愈
,
一般就是
3

7

,
细菌性感冒就是
,
白细胞会升高
,
这时身体
会 发烧
,
头痛
,
咽痛
,
咳嗽
,
如果不及时治 疗
,
会引发支气管炎
,
肺炎等
,
细菌性感冒可由病毒性感< br>冒转化而来
,
也可一开始就就是细菌性感冒。

细菌、病毒及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感冒的区别

-庄岩


-庄岩


-庄岩


-庄岩


-庄岩


-庄岩


-庄岩


-庄岩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09: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7650.html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