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恶露多久干净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操作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4 08:35

-痛经该怎么办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汗管瘤的治疗方法)
一、病史采集与病历分析

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采用计算机阅题,口述作答。

(一)病史采集(现病史和有关病史)

根据下列提供的主诉进行病史采集,并提出可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牙痛:

①病史采集要点:●询问疼痛的性质、剧烈程度、持续时间。

●引起牙痛的因素。

●是否有牙痛和反复肿痛的病史,是否先痛后肿。

●是否知道牙痛的部位,疼痛时是否扩散到其他部位。
●是否有牙松动和食物嵌塞史。

●是否伴有开口受限、吞咽痛等其他症状。

②应考虑的可能疾病和鉴别诊断:





●慢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





●龋病:





●急性第三磨牙冠周炎:





●牙本质过敏症:





●牙隐裂:





●慢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牙周脓肿:





●急性龈乳头炎:





●三叉神经痛:


●上颌窦炎:


●心源性心痛:

2.
牙松动:

①病史采集要点:●其他部位有无牙松动的情况。
















●有无牙龈出血的情况。
















●有无牙齿剧痛史或其他感觉异常。
















●有无进食时疼痛或疼痛加重。
















●有无食物嵌塞及口腔异味史。
















●有无外伤史、牙周手术史或正畸治疗史。
















●是否妊娠期、月经期或长期服用激素类避孕药。
















●是否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
















●家族史情况。

②应考虑的可能疾病和鉴别诊断:

●牙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牙周脓肿:

●咬合创伤:

●糖尿病:


1

●牙外伤:

●颌骨肿瘤:

3.
牙龈出血:

①病史采集要点:●询问何中情况下出血、出血量及持续时间。

●询问是否吸烟、营养、睡眠等生活习惯相关内容。

●有无牙松动及食物嵌塞病史。

●有无拔牙或外伤史。

●口腔内其他部位牙龈或粘膜情况。

●有无做过血液检查及结果如何。

●有无全身系统性疾病。

●有无全身用药情况。

●是否全身其他部位常有出血不止或出现瘀斑等。

②应考虑的可能疾病和鉴别诊断:





●牙龈炎症:





●妊娠期龈炎及妊娠期龈瘤:





●牙周炎:





●具有剥脱或糜烂性的牙龈疾病:





●白 血病、高血压、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慢性肾衰竭等全身系统性疾病。
4.
牙龈肥大:




①病史采集要点:●是否伴有牙龈出血及牙痛、口臭等症状。

●肿胀的部位有无变化。

●询问何种情况下出血、出血量及持续时间。

●询问家族史及发病或者加重年龄。

●询问既往及当前服药史。

●有无近年消瘦、发热、疲惫等全身其他症状。

●是否妊娠期。

②应考虑的可能疾病和鉴别诊断:


●增生性龈炎:





●药物性牙龈增生:





●妊娠期龈炎:





●青春期龈炎: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Kaposi
肉瘤:

5.
口腔粘膜及皮肤窦道和瘘管:




①病史采集要点:●是否有牙痛、牙松动及反复肿痛史。

●是否有张口困难史或症状。

●瘘口形成前是否有面颊部反复肿胀。

●脓液的颜色、是否稀薄。

●炎症与下唇麻木的先后顺序。

●是否有发热、口臭、下唇麻木等症状。

●抗生素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有放射治疗史、外伤史。

●是否拍摄
X
线片。


2

●询问治疗史。

②应考虑的可能疾病和鉴别诊断:


●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冠周炎、颊皮瘘: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中央性
/
边缘性)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咬肌间隙感染:

6.
口腔粘膜溃疡:




①病史采集要点:●是否有周期性反复发作史。

●可否自愈及病程平均持续时间。

●询问溃疡好发部位、数目、面积、是否伴有疼痛及疼痛程度。

●询问生活习惯及近期精神状况。

●询问既往史及用药史。

●身体其他部位有无糜烂或溃疡。

●有无发热、乏力、淋巴肿大等全身其他症状。

●溃疡前有无粘膜水疱出现。

②应考虑的可能疾病和鉴别诊断: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轻型阿弗他溃疡:

▲重型阿弗他溃疡: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创伤性溃疡: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


●药物性溃疡:


●白塞氏病:


●结核性溃疡:


●梅毒、
AIDS
等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


●癌性溃疡:


●天疱疮: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7.
修复后疼痛:




①病史采集:●询问疼痛部位,是牙齿还是软组织疼痛。

●疼痛的牙齿何时、做过何治疗。

●义齿佩戴是否稳固、合适。

●义齿每日配戴时间。

●何种情况下疼痛或疼痛加重。

●疼痛是否放射到其他部位。

●是否有基牙松动及食物嵌塞病史。

②应考虑的可能疾病和鉴别诊断:


●义齿设计不当:


●牙本质过敏:


●龋病、牙周炎等牙体牙周病变:


●软组织损伤、炎症或溃疡:

(二)病例分析

模拟口腔疾病的标 准化病例,
每个病例至少包括2种疾病。
病例分析包括诊断、
鉴别诊断和

3
治疗设计。

1.
龋病



诊断方法
:

A

视诊:黑褐色或白垩色,有无腔洞















B
探诊:腔洞是否变软、酸痛、过敏,有无剧烈探痛















C
温度刺激试验:















D

X
线
:














E
透照
:



诊断标准:
A
.浅龋:

●窝沟龋:
色泽变黑,
黑 色色素沉着区下方为龋白斑,
白垩色,
粗糙





















●平滑面龋:白垩色点或斑,可变为黄褐色或褐色斑点



















鉴别诊断:

●釉质钙化不全:白垩色,表面光洁,可出现在牙面任何部位

●釉质发育不全:黄、褐色损害局部硬而光滑,病变对称

●氟牙症:白垩色至深褐色,对称,有地区性















B
.中龋:黄褐色或深褐色,有主观症状,酸甜敏感,冷热酸痛,刺激痛















C
.深龋:嵌塞痛,冷热及化学刺激进入龋洞后产生疼痛,且较中龋剧烈



















鉴别诊断:


●可复性牙髓炎:冷测牙面时即出现一过性敏感,无自发痛


●不可复性牙髓炎:有自发痛,温度测验反应重,时间长,后期
偶有轻度叩痛


●牙本质过敏症:对机械和化学刺激更敏感



治疗设计:
A
.非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窝沟封闭

B.
手术治疗

2.
牙髓炎:



①急性牙髓炎:

A.
分类:急性浆液性牙髓炎、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B.
疼痛特点:
●疼痛性质:
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呈放射性剧烈痛;
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呈跳痛。

●疼痛时间:自发性、阵发性疼痛 ,夜间加重。浆液性,疼痛时间短,
间隔时间长;化脓性,疼痛时间长,间隔时间短。

●温度刺激:浆液性,冷热刺激,疼痛加重;化脓性,热痛冷缓解。

●定位:均不能自行定位。

②临床体征:●患牙可查到深龋或非龋等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组织损害。


●龋洞探诊多有剧痛,有时可探及小穿髓孔,并可见少许脓血流出。


●温度测验:患牙敏感或表现为激发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
化脓期,热痛冷缓解 。


●牙髓炎晚期,患牙有叩痛。

③鉴别诊断:●三叉神经痛:▲疼痛非常剧烈,似针刺、刀绞、电击。


▲有“扳机点”



▲疼痛时间短暂,一般在几秒钟,很少在夜间发作。


▲温度刺激不引发疼痛。

●龈乳头炎:▲疼痛性质为持续性胀痛。


▲对温度测试的反应仅为敏感,一般不会导致激发痛。


▲对疼痛能定位。


4

▲牙龈乳头红肿、触痛明显。

●急性上颌窦炎:
▲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患侧的上颌前磨牙和磨牙可同时受
累且均有疼痛。


▲无牙体及牙周组织疾患。


▲上颌窦前 壁有压痛,
同时患者还可有头痛、
鼻塞、
脓涕
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④治疗原则:●保存活髓:年轻恒牙的早期牙髓炎,可酌情选用盖髓术或活髓切断术。


●保存患牙:不宜保存活髓者,或保存活髓失败者和急性化脓 性牙髓炎,
宜进行根管治疗保存患牙。


● 无菌、无痛原则:急性期应先行应急治疗,以缓解症状;尽量在局麻下
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

●尽量保留牙体组织,恢复牙体的形态、美观与功能。

3
.
根尖周炎: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A.
诊断要点:持续性跳痛;骨膜下脓肿时,根尖部红肿明显,叩诊剧痛;粘膜下脓肿

时,肿胀明显而局限。

B.
鉴别诊断:●急性牙周脓肿:感染来源为牙周袋内病原物;牙周袋形成,袋口溢脓

牙槽骨吸收,牙松动;有长期牙周炎史。




慢性根尖周炎:

A.
诊断要点:●
X
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


●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病史及牙冠情况。

B.
鉴别诊断:●非牙源性的颌骨内囊肿: 牙髓活力正常,
X
线片示根尖部牙周膜间隙
与根周其他部位的牙周膜间隙是一连续、规 则的透射影像。

4.
慢性龈炎:




诊断要点:自觉症状、牙龈色泽、牙龈外形、牙龈质地、龈沟深度、龈沟探诊出血、

龈沟液量增多;龈缘附近牙面有明显的菌斑、牙石沉积。




鉴别诊断:●早期牙周炎: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

●血液病引起的牙龈出血:血液学检查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龈乳头和边缘龈坏死,有自发痛

●艾滋病相关性龈炎:游离龈呈明显的火红色线状充血带

5.
慢性牙周炎:
(早期牙周炎与牙龈炎鉴别)


牙龈炎症

牙周袋

附着丧失

牙槽骨吸收

治疗结果


早期牙周炎



真性牙周袋

有,探及釉牙骨质界

水平吸收:牙槽嵴顶吸收

垂直吸收:硬骨板消失

炎症消退,病变静止,已破坏的支持组
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牙龈炎



假性牙周袋





病变可逆,组织恢复正常

6.
复发性口腔溃疡:





轻型阿弗他溃疡:溃疡中央凹陷,基底不硬,周边有约
1MM
的充血红晕带,表面覆有
浅黄色假膜,灼痛明显。



重型阿弗他溃疡:弹坑状,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边缘整齐清晰。


5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直径小于
2MM
,小而多,散在分布于粘膜任何部位。


MjAU
癌性溃疡

结核性溃


中青年

创伤性溃疡

坏死性涎腺化


男性

年龄性别

中青年

老年

青少年

溃疡特征

深在

周边炎症

周边整齐

底部微凹

有假膜

深或浅

浸润

周围硬

边缘不整齐

底部菜花状

深在

周围轻度
浸润

呈鼠噬状

底部有肉
芽组织

深或浅

周围炎症不
明显

边缘可隆起
形态与损伤
因素契合

底部平或有
肉芽组织

深及骨面

周围界限清楚

充血

边缘可隆起

底部有肉芽组


好发部位

口腔后部

舌腹、舌缘、
唇、前庭
唇、 颊、舌、
硬腭、
软硬腭交
口角、
软腭复
沟、牙槽粘
颊脂垫尖



合体



郎汉斯巨
细胞

肺结核体


慢性炎症



小涎腺坏死


弱或较好

病理

全身情况

慢性炎症

较好

细胞癌变

恶病质、
体弱

自限性

7.
口腔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唇炎




念珠菌性口角炎



慢性粘膜皮肤白色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急性红斑型


●慢性肥厚型

●慢性红斑型

⑤艾滋病相关性白色念珠菌病:

鉴别诊断:●球菌性口炎:粘膜充血水肿明显,有成 片的灰黄色假膜,表面光滑致密,
易被拭去,遗留糜烂面而有渗血,区域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全身反应。

●白斑、扁平苔藓:为慢性病程,白色损害不能拭去。

8.
牙外伤:





牙震荡:



牙脱位:
A.
部分脱位牙:局麻下 复位,结扎固定
4
周术后
3

6

12
个 月复查,若发
现牙髓坏死,应作根管治疗。

B.
嵌入性牙脱位:复位后2
周应作根管治疗。不可强行拉出复位。任其自
然萌出。

C.
完全脱位牙:
0.5
小时内再植。

●根尖发育完成的脱位牙:复位及时,术后
3-4
周行根管治

6
疗。
2
小时后才就诊的,在体外完成根管治疗,根面和牙
槽窝刮治后,再将患 牙植入,固定。

●年轻恒牙完全脱位:复位及时,不需拔髓。

预后:●牙周膜愈后。

●骨性粘连。

●炎症性吸收。

③牙折:
A.
冠折:●未露髓。

●已露髓:▲牙根发育完成者。


▲年轻恒牙。

B.
根折:●根尖
1/3
:▲牙髓未坏死:夹板固定。

▲牙髓已坏死:及时进行根管治疗。

●根中
1/3
:复位,固定,牙髓坏死,行根管治疗,用玻璃离子粘固
剂将 钛合金桩粘固于根管中。若根尖部断块已去除,常
插入钛合金根管骨内种植。

转归:▲断端由钙化组织联合,与骨损伤愈合相似。

▲结缔组织将各段分开,断面上有牙骨质生长,但不联合。

▲未联合的各段由结缔组织和骨桥分开。

▲断端由慢性炎症组织分开,根端为活髓,冠端牙髓坏死。

9.
智牙冠周炎
:




诊断:A.
临床表现:●急性:患侧磨牙后区胀痛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
时疼痛加重 。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放射性痛。张
口受限。

●慢性:轻度压痛,不适。冠周软组织发红,肿胀,相邻第二磨
牙可有叩痛。



鉴别诊断:●下颌智牙冠周炎合并面颊瘘或下颌第一磨牙颊侧龈瘘,应与第一磨牙 根
尖周炎鉴别。

●下颌第二磨牙根尖周炎。

●下颌第三磨牙区牙龈的恶性肿瘤。



治疗原则:●急性期: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为主。


●慢性期:不能萌出的阻生牙应尽早拔除。

10.
颌面部间隙感染:


①眶下间隙感染(眶下蜂窝织炎)



●诊断要点:▲多来自上颌尖牙等的牙源性感染,也可来自上唇或鼻侧的感染。


▲感染发生于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局部表情肌之间。


▲局部表现为眶下区红肿、疼痛。下眼睑髓肿致睁眼困难。上唇肿胀,
鼻唇沟消失。


▲上颌前牙前庭沟处红肿,常可查见病源牙。


②咬肌间隙感染(咬肌蜂窝织炎)



● 诊断要点:▲感染发生在下颌骨升支外侧骨壁与咬肌之间,主要来自下颌智齿冠周
炎及下颌磨牙的尖周感 染。


▲以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腮腺部红肿、疼 痛;由于炎症刺激,咬肌处于
痉挛状态,致使局部发硬、张口受限甚至牙关紧闭。


▲即使脓肿已经形成,早期时波动也不明显,且不易自行穿破,因此应
及时切开引流。


7

▲若不能确定脓肿是否成熟,穿 刺检查有助于诊断。若延误治疗,未能
及时切开引流,致使感染扩散,可能引起下颌骨骨髓炎。


③下颌下间隙感染(下颌下蜂窝织炎)



●诊断要点:▲感染发生在颌下三角区,临床上较常见。


▲多来自下颌磨牙的感染,亦可由颌下淋巴结炎引起,后者尤多见于小
儿。


▲局部表现为颌下区红肿、疼痛,皮纹消失、皮肤发亮,下颌下缘可因
肿胀而不明显。严重的颌 下蜂窝织炎可蔓延至邻近间隙或颈部。


④口底多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



●诊断要点:▲ 口底多间隙感染可由下颌牙齿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下颌骨骨髓
炎或口底外伤继发感染而引起,较少 见。感染侵犯口底多个间隙,是
口腔颌面部严重感染疾病之一。


▲临床上分化脓性和腐败坏死性
2
种,后者病情更为严重。


▲一般指双侧下颌下、舌下以及颏下间隙同时受累。炎症一般开始发生
于一侧舌下或颌下区,以 后迅速扩展至颏下及对侧。


▲当炎症波及口底 各间隙时,双侧颌下及颏下区甚至上颈部广泛肿胀。
头后仰,口半张。


▲口内可见口底肿胀、舌上抬、舌运动受限。病员语言、吞咽困难。如
肿胀向舌根部蔓延,可压 迫咽部、会厌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主要由厌氧性、腐败坏死性细菌引起,病情
发展迅速。


▲全身中毒反应严重,脉搏頻弱,呼吸短促,重者可出现 体温不升、血
压下降。局部肿、硬、皮色暗红,触诊可有捻发音。

鉴别诊断:▲化脓性淋巴结炎脓肿:◆局限于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内。


◆皮肤表面无明显凹陷性水肿。


▲潴留性下颌下腺炎:◆一般无牙痛史。


◆皮肤表面无明显凹陷性水肿。

治疗原则:

(一)全身治疗:


.
改善机体状况、增强抵抗力,选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


.
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用药剂量足够大。
< br>③
.
用药
1-2
天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者,应及时更换抗生素,或根 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


验来调整抗生素。


.
也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给以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等中药。

(二)局部治疗:


.
切开引流:●眶下间隙感染:切开一般在口 内上颌尖牙区的前庭沟底部作横切口,深达

骨面,向尖牙凹骨面分离,以达引流。


●咬肌下间隙感染:在下颌角下
1.5-2cm
处作与下颌骨平行的弧形切口,长


3-5cm
。分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及颈阔肌。然后向上暴露下颌骨下缘,
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腮腺。切开下颌骨下缘处的咬肌附着, 以长弯

血管钳紧贴下颌骨外侧向上分离引出脓液,放置引流条。


●颌下间隙感染:
在下颌骨下缘约
2cm
处,
作与下颌下缘平行切口 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后,以血管钳分离引流。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


8

●口底蜂窝织炎:切口一般从一侧下颌下到对侧下颌 下,必要时可作颏部辅
助切口,逐层切开,切断部分口底肌肉打通脓腔,放置引流条。口底腐败
性蜂窝织炎还可以用放氧剂如
1%-3%
过氧化氢或
1

5000< br>高锰酸钾液冲洗
及湿敷创面。如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应及时作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通畅。

11.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擦伤:清洗创面,去除异物,防止感染。凡士林纱布覆盖或任其结痂,自行愈合。



挫伤:止血、止痛、预防感染、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功能。



刺、割伤:早期行外科清创术。



撕裂或撕脱伤:●有血管可供吻合:立即行血管吻合组织再植术。

●无血管供吻合:
伤后
6
小时内将撕脱的皮肤清创后切削成全厚或中
厚皮片,作再植术。

●组织瓣损伤过重,
伤后超过
6
小时,
组织不能再利用时:清创后切
取皮片游离移植,消灭创面。也可使用皮瓣移植修复缺损。



咬伤:●清创后将卷缩、移位的组织复位、缝合。

●有组织缺损则用邻近皮瓣及时修 复。
缺损范围较大者,
先做游离植皮消灭创
面,待后期行整复手术。

●有骨面裸露且无软组织可供覆盖:
行局部湿敷,
控制感染,
待肉芽组织覆盖
创面后,再行游离植皮。

12.
牙体缺损: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或量的破 坏,伴随牙体生理外形的局部破坏,
表现为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磨损:
A.
咀嚼磨损:牙合面、切缘或其他牙面。

B.
非咀嚼磨损:

治疗:
A.
生理性磨损:若无症状无需处理。

B.
去除和改正引起病理性磨损的病因。

C.
有牙本质过敏:脱敏治疗。

D.
不均匀的磨损:调牙合,磨除过锐牙尖和边缘。

E.
有牙髓和根尖周病:常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

F.
有食物嵌塞:恢复正常的接触关系和重建牙合面溢出沟。

G.
磨损过重且有颞颌关节综合征:
做牙合垫或覆盖义齿,
以恢复颌间垂直距离。


楔状缺损:
A.
临床表现:●典型楔状缺损

●好发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常有牙龈退缩。

●缺损随年龄增加。

治疗:●改正刷牙方法,换用软毛牙刷和磨料较细的牙膏。

●缺损小无牙本质过敏者:无需处理。

●有牙本质过敏者:脱敏治疗。

●缺损大,牙髓无感染:充填治疗,洞深者应先垫底。

●有牙髓感染者:根管治疗后充填治疗。

●已致牙横折者:根治或拔除。



牙折(冠折)
:●仅釉质缺损:

●牙本质折,未露髓:

●牙本质折,已露髓:



龋病:●中龋:

●深龋:

13.
牙列缺损:

上颌或下颌牙列中,
或上下颌牙列内,
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

9
牙弓内同时存在着不同数目的天然牙。





KENNEDY
分类:●Ⅰ类:双侧后牙游离缺失。

●Ⅱ类:单侧后牙游离缺失。

●Ⅲ类:单侧缺牙,且缺牙区前后有天然牙存在

●Ⅳ类:牙弓前部缺牙,且跨越中线。

亚类:
是指除主要缺隙外尚有另外的 缺隙。
亚类代表缺隙的数目,
而不是牙齿缺失的
数目。Ⅳ类没有亚类。



亚类划分
8
条法则:●依拔牙后的状况分类,而不是在拔牙前。

●若第三磨牙缺失但不修复,则不在分类之列。

●若第三磨牙存在,则在分类之列。

●若同侧第二、第三磨牙缺失而不修复,则不在分类之列。

●牙弓的最后部缺失决定分类。

●决定分类缺牙区以外的缺隙作为亚类,并按数目命名。

●亚类只考虑额外的数目,而不考虑其范围。

●Ⅳ类没有亚类。

14.
牙列缺失:上颌、下颌或者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称为无牙颌;单颌牙齿全部缺失,对
颌 尚有牙齿者,称为单颌牙列缺失,亦称单颌无牙颌。

二、口腔检查基本技能

考生在离体牙、
专用模型上操作或考生互做,
在进行操作的同时,
考生对考官提出的 与操作
有关的问题给予口头回答。

全程考查无菌观念、爱伤意识、器械的正确使用和医患体位。

1.
无菌操作:


1
)六步洗手法:●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
5
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七步洗手法: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双手指相扣,互相揉搓。

●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
5
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




每步至少搓揉
5
次,充分搓洗
15S
以上。

戴手套:●用左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先将右手插入右手套内,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

指插入左手手套的反折部,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

●没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里面部分,不应碰到手套外面。已戴

手套的右手不可触碰左手皮肤,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洗干

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2
)口腔粘膜消毒:●用干棉球拭干待消毒区域。


10
●用
0.1%
苯扎溴铵或
0.1%
氯己定,由手术区 中心部向四周涂擦。
●若为感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涂擦。

●口内和面颈部都应同样消毒
3
次。

2.
口腔检查:



1
)一般检查:









全面检查:●颌面部是否对称:




















●淋巴结:




















●颞下颌关节:










A.
口腔前庭:用口镜、指套依次检查唇颊粘膜、唇颊侧牙龈、唇颊沟及唇颊系带
情况。注意有无颜色异常、 瘘管、溃疡、新生物,腮腺导管口有无
红肿、溢脓。










B.
牙及牙合关系检查:






















●牙:用口镜、镊子、探针以探诊和 叩诊的方法检查牙体组织、牙
周和根尖周等情况,是否有龋坏、缺损、探痛及牙松动等,
以及有 无缺牙或多生牙、畸形牙。






















●牙合关系:区别正常牙合跟错牙合。






















●张口度:用直尺测量上、下中切牙切缘间的垂直距离。正常:
3
横指,< br>3.7-4.5CM
。张口受限:轻,
2
横指,
2-2.5CM
;中,
1
横指,
1-2CM
;重,不足
1
横指,
1CM
;牙关紧闭。






















●牙合平面:
以口镜柄置于患者双侧后 牙

36

46

间咬住,
观察
其与牙合 平面是否平行。










C.
固有口腔及口咽检查:用口镜依次检查舌、腭、口咽、口底及舌腭侧牙龈等部

的颜色、质地、形态、大小,有无充血、肿胀、溃疡、

新生物和缺损;舌质、舌苔的变化;舌、软腭、腭舌弓、

腭咽弓的形态、运动,有无肌肉瘫痪。舌的味觉,舌系

带和和颌下腺导管开口的情况,双合诊检查唇、舌、颊

及口底、舌下腺、下颌下腺是否存在异常肿块。







CPI
(社区牙周指数)


A.
检查器械:
CPI
牙周探针。


探针作用,检查内容:●检查牙龈出血情况。



































●探测龈下牙石。



































●测量龈沟和牙周袋的深度。









C.
检查方法:探针与牙长轴平行,紧贴牙根,轻缓插入龈沟 或牙周袋内,从远中向
近中,以短距离提插式的方式移动。
F

20
克。









D.
区段:

区段


20


15-20



15


17-14

47-44
17

16

47

46
16

46
16

46
13-23

43-33
11

31
11

31
11

31
24-27

34-37
26

27

36

37
26

36
26

36
E.
要求:
●每个区段内必须有
2
颗或
2
颗以上功能牙,
且无拔牙指征,
才能做检查


●成年人 的后牙区段,
若缺失
1
颗指数牙或有拔牙指征,
则只检查另一颗

指数牙。

















●若一个区段内的指数牙全部缺失或有拔牙指征,
则检查此区段内的所有

其余牙,以最重的一颗记分。


11
















●每颗指数牙的所有龈沟或牙周袋都须查到。

















●每个区段
2
颗指数牙检查结果,以最重者记分。

















●以
6
个区段中最高的记分作为个人
CPI
分值。

F.
记分标准:

0=
牙龈健康。

1=
牙龈炎,探诊后出血。

2=
牙石,探诊可发现牙石,但探针黑色部分全部露在龈袋外。

















3=
早期牙周病,龈缘覆盖部分探针的黑色部分,龈袋深度在
4-5MM
















4=
晚期牙周病,
探针的黑色 部分被龈缘完全覆盖,
牙周袋深度在
6MM

以上。

















X=
除外区段(少于
2
颗功能牙存在)


















9=
无法检查(不记录)





2
)特殊检查:










牙髓温度测验:

A.
原理:
突然、
明显的温度变化可诱发牙髓一定程度的反应或疼痛。
牙髓对
20-50
℃的水一般无明显反应,
10-20
℃的冷水和
50- 60
℃的热水很少引起疼
痛,牙髓有病变时,其温度耐受阈发生变化,对冷、热刺激可表现为< br>敏感或迟钝,
甚至无反应,
故以低于
10
℃为冷刺激,
高于< br>60
℃为热刺
激。

B.
注意事项:●先测对照牙(首选对侧正常的同名牙)
,再测可疑患牙。


●避免在有病损的部位以及金属或非金属修复体上做温度测验。


●用牙胶热测时,牙面应保持湿润,以防止牙胶粘于牙面。


●用冷热水时应隔离未被测试的牙齿。
若有多个可疑牙,
应从牙列

后部向前逐个测试。


●测试部位:唇颊面,中
1/3


C.
测试结果:●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


●敏感: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


●迟缓性痛:刺激去除后一会才出现疼痛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























●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




牙周探诊:

A.
工具:牙周探针。

B.
注意事项:●改良握笔法。


●可选口内支点,口外支点。


●探入时探针与牙长轴平行,
顶端紧贴牙面,
避开牙石,
直达袋底。



20-25g



●提插式移动探针。


●探查邻面要紧靠接触区探入,可稍倾斜,以便探入龈谷。


●按一定顺序进行。

C.
内容及结果:●探诊深度:袋底至龈缘。


●部位:每牙
6
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
央、远中)< br>。


●附着水平:袋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


●附着丧失的计算:▲龈增生:探诊深度
-
龈缘到釉牙骨质界的
距离。


12

-痛经该怎么办


-痛经该怎么办


-痛经该怎么办


-痛经该怎么办


-痛经该怎么办


-痛经该怎么办


-痛经该怎么办


-痛经该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08: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7601.html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操作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