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牙去哪好
脾胃虚寒防治与饮食养生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 ,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亦
有认为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 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脾阳虚证可见纳
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 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
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 等。胃阳虚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
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 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 ,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
虚弱。胃阳虚证以胃失和降症状及阳虚证表现为 辨证要点,脾阳虚证则以脾虚失运见症和虚寒证表现为辨
证要点。
病因
< br>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等,再加上生活节
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脾胃虚寒也可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济生方
·
脾胃虚寒论 治》:
“
夫
脾者,足太阴之经,位居中央,属乎戊己土,主于中州,候身肌肉,与足阳 明胃之经相为表里。表里温和,
水谷易于腐熟,运化精微,灌溉诸经。若饮食不节,或伤生冷,或思虑过 度,冲和失布,因其虚实,由是
寒热见焉。方其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四肢不举,食欲不化,喜噫吞酸, 或食即呕吐,或卒食不下,腹痛
肠鸣,时自溏泄,四肢沉重,举多思虑,不欲闻人声,梦见饮食不足,脉 来沉细软弱者,皆虚寒之候也。
”
总括以上诸因,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导致脾胃阳气虚衰,阴寒 内盛,形成脾胃虚寒证:一由脾胃气虚发展
而来;二因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胃阳。
临床表现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 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
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若以脾阳虚衰证候为主时可见: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 稀,
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 苔白
滑,脉沉迟无力。
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 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
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 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
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
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采用温中健脾,代表方剂为理中汤。但在中医不少书籍中, 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证、理中
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 四个方证虽然相似,均表现胃
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 同症状。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 重按痛反增,
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 br>理中汤证,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脘腹痛比前香砂六君子
汤证为重。痛甚于胀是辨证要点。
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 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
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上述药方同治脾胃虚寒证,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 br>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
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
于香砂养胃丸证,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
证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
临床验方
1.
高良姜,粳米
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 粳米煮粥,空腹食之。
1
日
1
次,连服
3
~
7天。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2.
丁香,肉桂,红糖
丁香、肉桂 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
20
分钟,取汁,调入红糖,每服
5
~
10
毫升,日
3
次。
适用于感寒腹痛。
3.
小茴香,胡椒
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
3
~< br>6
克,温酒送下。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4.
猪肚
(
狗肚更佳
)1
具,粳米,丁香、肉桂、茴香
将前述各味一齐放 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
入,空腹服,日
3
次。适用于胃部疼痛。
5.
鲫鱼,生姜,橘皮,胡椒
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入鱼肚,置锅
内,加 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
2
次。适用于感寒后胃部疼痛。
6.
胡椒,肉桂,白术、葱头,猪肚,食盐
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 ,填人猪胃中,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
炖至猪肚烂熟,空腹吃猪肚,饮汤,每 次
1
小碗,
1
日
2
~
3
次。
7.
百合、丹参,乌药、高良姜、制香附,檀香,砂仁
水煎服,
每 日
1
剂,
1
日
1
次。
本方为著名中医焦树德方,< br>功能理气散寒,
温中和胃,
适用于胃脘痛。
8.
胡椒,肉桂,白术、葱头,猪肚,食盐
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 ,填人猪胃中,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
至猪肚烂熟,空腹时吃猪肚,饮汤。每 次一小碗,
1
日
2
~
3
次。
9.
草果
5
个,羊肉,大麦仁,食盐
将淘净的大麦仁放铝 锅内,加水煮粥倒出备用;再把洗净的羊肉、草果放锅内加水煎熬至肉熟;捞
出羊肉、草果,倒入麦仁粥 ,合匀,文火炖熟至沸,加入切成小块的羊肉,调入食盐,温热食。本方暖胃
除胀,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 胀痛症。
10.
白芍,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4
枚,饴糖
前5
味水煎取汁,入饴糖,文火溶匀,日
2
~
3
次温服。本方适用 于虚寒性腹痛。
11.
附片,羊肉,生姜、葱段,胡椒,食盐
将 附片装入纱布代,扎口;羊肉洗净,人沸水锅内,加姜、葱,焯至煅红色,捞出,剔去骨,将肉
切成2
.
5
厘米见方的块,再放清水中漂去白水,骨头拍破,余姜洗净拍破,葱洗净捆 缠成束;另将砂锅注
入清水,置于火上,下姜、葱、糊椒、羊肉、羊骨、附片,烧沸
30
分钟后,文火炖至羊肉熟烂
(
约
2
~
3
小时
)< br>,取出附片,分盛碗内,再分别盛人羊肉,倾入汤佐餐食。本方温胃壮阳,适用于脾胃阳虚所致的脘
腹冷痛。
12.
鸭子
1
只,丁香、肉桂、草豆蔻
葱、姜、盐、冰糖、味精、香油、卤汁各适量。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丁香、肉桂、
草豆寇放入锅中,
加水适量,煎熬两次,
每次待水沸后再熬
20
分钟,
滗出药汁,
两次共约
3000
克。生姜、
-种牙去哪好
-种牙去哪好
-种牙去哪好
-种牙去哪好
-种牙去哪好
-种牙去哪好
-种牙去哪好
-种牙去哪好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05: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7256.html
-
上一篇:脾阴虚和脾阳虚有何区别如何区分-脾阴、虚脾阳
下一篇:脸上斑分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