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什么是急性阑尾炎止痛四针+腹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4 00:39

-大脚骨图片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b胡萝卜素)
谢永刚今年(
2010
)已
86
岁高龄,身体尚健,是四川省名老中医,针灸副主任医师,曾任四川省针灸学会理事,德高
望重,曾荣获两项省级科研成果奖,一项 是针灸开阖枢学说
的研究,
一项是走罐选点挑针法的临床应用。
父亲亲切教诲,
我自幼耳闻目濡,喜爱针灸。经过父子两代刻苦钻研,多年
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 疗方法。我父常
说:我们针灸医生必须具有高度的整体观念,善取远端,善
用痛外治痛,若只针 患处,必是庸医。



谢老总结毕生宝贵经验,治疗痛症有一绝招,取手 足远
端四穴针治一切痛症,其效甚著,即三间、后溪、太白、束
骨四穴,左痛取右,右痛取左, 若遇剧烈疼痛、顽固疼痛及
左右均痛,则左右共八穴皆取之。常用直刺,傍骨缘下方进
针,针入
1
寸深,针刺手法用雀啄刺与上下提插相交替,留
针半小时至一小时,每隔
1 0
分钟须提插雀啄
2
分钟,针刺
时嘱其活动患处,每日针治一次。无论肩颈腰 腿疼痛还是头
胁胸腹疼痛,多能应手而效,疼痛越剧其效越显,此法命名
为谢氏止痛四穴。


89
年我对北京卢鼎厚教授斜刺法甚感兴趣,卢老之法是
在痛处局部及邻近斜刺,我灵机一动,突发奇想,斜刺法可
否用于远端止痛穴?如改用斜刺法针刺谢氏 止痛四穴,其效
如何?遂试用之。方法是向上方(即腕踝方向)斜刺
30

左 右,针入
1.5
寸,疼痛剧烈者可针
2
寸深,针刺手法仍用
雀啄刺与 上下提插相交替。结果大获成功,与直刺对比,疗
效之速远超老针意料之外,止痛疗效更为快捷,针入痛 止,
常有患者当场破涕为笑。若遇特别顽固之痛症,也可斜刺法
与直刺法相结合,每穴两针,其 痛必减。



我从医至今四十余载,虽早已退休,至今仍最喜用此四穴,屡用屡效,绝对经得起临床重复验证。



有一患者突发头痛, 连呼痛如刀砍斧劈,剧烈难耐,抱
头呻吟不止,老针为其针刺谢氏止痛四穴,一次大减,次日
如 法再针一次,头痛若失。



一位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左臂丛神经痛患者, 左侧项背肩
臂剧痛难忍,入夜更甚,不能入睡,中西药皆无效,各处求
医,其痛依旧。老针为其 针刺谢氏止痛四穴,针入痛减,再
如法针治,每日一次,二周而愈。



一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右侧腰腿痛剧烈,不能活动,
不能翻身,稍动则痛甚,日夜呻吟,入 夜更剧,不能入睡,
中西医治疗皆无效,老针为其针刺谢氏止痛四穴,次日疼痛
稍减,继续针治 ,每日一次,治疗期间嘱其遵循“三少一多”
静养,所谓“三少一多”即少走少坐少立多卧,共针三周, 疼
痛逐渐消失,未复发。



有一位晚期肝癌患者,还有一位晚 期食道癌患者,都受
剧痛折磨,生不如死,多次注射杜冷丁后产生耐药性,药效
递减,仅能短暂 止痛,老针为其针刺谢氏止痛四穴后,疼痛
均有明显缓解,两位患者均称针刺之疗效超越杜冷丁,虽无< br>力回天,谢氏止痛四穴减少了癌症痛苦,提高了临终前生存
质量。



腹针疗法的
经络理论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任何 的组织均需要经络
供给气血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的
认为:经络是人体 最早的全身调控系统。

根据上述的理论,在母体内胎儿是通过母体供给的气血逐渐
成 形的,而母体供给胎儿气血的最早通道是脐带。因此,脐
带是经络形成的最初始的通道和调控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脐带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
仅是供给营养的通道而且在组 织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后会控
制供给某些组织的营养量,有效地对所有的组织和系统进行
控制,使 人类的遗传能得到有序的延续。故而,我们可以断
言:以脐带为核心的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和全身 营养
的供给系统。在中医的理念中可称为:先天经络系统。大家
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医经络系统 的概念既包含调控的作用又
包含供给营养的作用。因此,经络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
诊断而且 可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

薄氏早在1993年的《北京中医》4期上,便发表文章认
为腹部存在着先天经络,
提出“以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还拥有
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 统”。
先天经络系统的提出
完善了经络系统的理论,使针灸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
的临床资料和理论的依据,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薄氏在对腹部经络分布特点经过二十余年的临 床研究后认
为:腹针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先天经络对全身的调控
作用和腹部经络系统对全 身的影响是首要的条件。腹针疗法
治疗时强调取穴准确,针刺深浅合理,操作严格规范是取得
临 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同时证实了腹部经络系统有序分布的
客观性和与全身经络分布的相关性。为揭示经络 的特性和科
学地对经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使腹针疗
法成为能够满足时代需要 的无痛、安全、高效、快捷的,具
有广泛适应症的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方法。

2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施治部位,每个穴位都是在 体表的标准定
位点,穴位的穴性是根据不同的穴位在临床上的不同功能确
定的,每一个穴位都具 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任何穴位都是
已知的定位点,而决不是任意点,这是腹针疗法对穴位的认
识和基本的理念。因此,准确的定位取穴和对每个腹部穴位
的穴性进行了解是学习腹针的基础。腹部穴位 有“差之毫厘,
缪之千里”的特点,必须严格执行腹针的定位标准和操作规
范。

1.
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大脚骨图片


-大脚骨图片


-大脚骨图片


-大脚骨图片


-大脚骨图片


-大脚骨图片


-大脚骨图片


-大脚骨图片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00: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6768.html

止痛四针+腹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