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疗法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山药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Thunb
.的根茎。生用 或
麸炒用。产于河南新乡者,称“怀山药”,为道地药材。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与应用】
1.补气健脾,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便溏或泄泻。山药补脾气,
益脾阴,且兼涩性,有止泻之功。常配 伍人参、白术、茯苓等同用,
如参苓白术散。
2
.补肺养阴,用于肺虚喘咳 。山药补肺气,养肺阴,可配伍党
参、麦冬、五味子等同用治肺虚久咳虚喘。
3.补肾固精,用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带过多。山药有
补肾之功,且能缩尿涩精止带。治肾虚 遗精,以本品配伍熟地、山茱
萸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治肾虚遗尿、尿频,合益智仁、乌药等同
用,如缩泉丸。治肾虚不固之白带过多,多合熟地、菟丝子、山茱萸
等补肾收涩之品。若白带过多因于 脾湿者,多配伍党参、白术、茯苓
等健脾利湿药同用。
4
.生津止渴,用于 消渴。山药补气养阴而止渴。可以本品大量
水煎代茶饮,对消除口渴症状有一定效果。亦可配伍黄芪、知 母、天
花粉等同用,如玉液汤。
【用法用量】煎服,
10~ 30g
;大量
60~250g
。研末吞服,每次
6~10g
。养阴生用,健脾止泻 、收涩止带炒用。
【处方用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除去外皮,洗净,晒干,
打碎用。)
山药原名为薯蓣,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故
为培补脾胃性质平和的药物。
至 于它补肺益肾的作用则较弱,
一般只
能作为辅助之品。
【方剂举例】玉液汤 《衷中参西录》:山药、黄耆、知母、生鸡
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治消渴。
【文献摘录】《本经》:「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
益气力,长肌肉,强阴。」
《大明本草》:「主泄精,健忘。」
《本草纲目》:
「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本经疏 证》:薯蓣,主伤中补虚羸,即补中益气力也。而《本
经》复言之何故,此盖当连下句读,主伤中、补虚 羸,除寒热邪气云
者,犹云补伤中而致之虚羸,除伤中而受之寒热邪气也。夫虚必有一
处为先, 他处乃连类及之者。邪之所凑,虽云其气必虚,然亦有阴阳
之分,五藏六府之异;薯蓣所主之虚之邪,须 审定其由伤中伤气,方
得无误。不然伤血及他伤亦能致虚羸、成寒热,又何别焉。《别录》
所主 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正与《本经》相印,惟下气、止
腰痛、强阴三项为特出。至于头面游风、 头风、眼眩,唐以来医家不
甚用此味,故无从参其底里,然质之仲景治风气百疾,
《本经》除寒
热邪气,亦可默会其旨矣。
【现代研究】本品含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胆碱、多糖、维生
-湿润疗法
-湿润疗法
-湿润疗法
-湿润疗法
-湿润疗法
-湿润疗法
-湿润疗法
-湿润疗法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00: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