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子宫穴
子宫穴,经外穴名,出《
针灸大全
》。原说在< br>“
中极
两旁各二寸
”
,今据
《针灸大成》
定
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
4
寸,中极旁开
3
寸。有腹内、外斜肌,腹横肌;胸 壁浅动、静
脉,髂腹下神经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
阑 尾炎
,
盆腔炎
,睾丸炎等。
子宫穴
【标准定位】在下腹部 ,当脐中下
4
寸,中极旁开
3
寸。
【取穴】患者卧位,在脐下
4
寸,旁开
3
寸处取穴。
【功用】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主治病症】
子宫下垂
,月经不调 ,
痛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炎
,
不孕症
等。
有腹内、外斜肌,腹横肌;胸壁浅动、
静脉
,髂腹下调经及其伴行的动、
静脉
。主治
妇女不孕,月经不调,
痛经
,
阴挺
,及阑尾炎, 盆腔炎,鼻丸炎等。直刺
1.5-2
寸,孕妇禁
针。
艾炷灸
3-5< br>壮;或
艾条
灸
5-15
分钟。
1
、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
、
月经痛:
子宫穴配中极穴、
关 元穴、
气海穴、
带脉
穴、
八髎穴
(
《建议针灸疗法》
)
,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
中指
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 ,以酸胀为度,操作
5
分钟,以
腹腔
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 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
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3
、血崩漏下:子宫穴配
中极穴
(《针灸大成》)。
4
、
女人子宫久冷、
女子不孕症:
子宫穴配照 海穴、
中极穴、
三阴交穴
(
《针灸大全》
)
。
5
、
慢性盆腔炎:
子宫穴配关元穴、
血海穴、
阴陵泉穴
(
《针灸学》
,
上海中医学院编)
。< br>
6
、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
隐白穴
(
《中国针灸学》
)。
7
、子宫脱垂:子宫穴配维胞穴、
足三里
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8
、前列腺炎:子宫穴配归来穴、
关元穴
、 筑宾穴、三阴交穴(《新医疗法手册》)。
八邪穴
八邪穴位于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 缘后方
赤白肉际
处,左右共
8
个穴位。
位于手指背侧,微 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
8
个穴位。
2
取穴
编辑
患者握拳取穴。
编辑
八邪穴
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5
主治疾病
编辑
1
、手指
关节疾病
,
手指麻木
。
2
、头痛,咽痛
6
刺灸法
编辑
向上斜刺
0.5-0.8
寸,或用
三棱针
点刺出血;可灸。
7
寻找方法
编辑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 俯掌的姿势,指间穴位于手背,各个手指的分
叉处,稍靠手背侧之处。
8
治疗手脚冰冷
编辑
指间穴
为人体手部的重要 穴道。主治疾病:
指压
指间穴,可以治疗
手脚冰冷
。
[1]
八风穴
编辑词条
该词条缺少
基本 信息栏
、
词条分类
,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立刻编辑
>>
八风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五趾间,趾蹼缘后方
赤白肉际
处,一侧四穴,左右共
八个穴位。
编辑
位于足背侧,第一~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个穴位。
2
取穴
编辑
患者正坐位或仰卧位,于足五趾各趾间缝纹头尽处取穴。
3
解剖
编辑
穴下有皮肤、
皮下组织
,第三、四趾的趾长、短伸肌腱。分布 有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
4
功用
编辑
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5
主治疾病
编辑
1
、牙痛,
胃痛
,足跗肿痛。
2
、月经不调等。
6
刺灸法
编辑
< br>向上斜刺
0.5-0.8
寸,或用
三棱针
点出血,可灸。
[1 ]
7
临床应用
编辑
八风
穴(
EX-LE
)属
经外奇穴
,又名
“
阴独八穴
”
《针灸集成》
、
“
八冲
”
《曹氏灸经 》。
出自《
素问
.
刺疟》篇:
“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 发者,先刺之。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
阳明十指问出血。
”
当时足有位无名。
1
定位取穴
八风穴
取正坐位或仰卧位。
第
1~
5
趾间,
足背趾蹼缘后方缝中亦白肉剂处。
一测四穴,
左右共 八个穴位。《
千金方
》:
“
在足十趾取趾奇一分,两足凡把穴,正坐或仰卧取 穴
”
。
2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
皮下 组织
,拇趾近节
趾骨
基底部与第
2
趾骨头之间。布有
腓深神 经
的趾
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第二趾至第四趾是在长、短伸肌腱闻。浅层分布有趾背神经,足 背
神经;深层分布有腓深神经,足背动、静脉。第四趾与小趾间浅层分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足 背静脉网。
3
临床功效
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清热解毒。
4
穴位主治
脚气病< br>(维生素缺发症),脚背红肿,足跗肿痛,脚弱无力,足背麻木,足趾青紫症,
毒蛇咬伤
,疟疾,头痛,牙痛,风湿病,妇女月经不调等。
5
常用
配穴
< br>八风穴配八邪治疗
末梢神经炎
,
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上肢
痹证
用八些配曲池、
手三里
,下肢痹证可用八风配解溪、
足三里
; 八风穴配用足三里、
三阴交
、
阳陵泉
配伍治疗
湿脚气
、关节 肿痛。
6
古代文献选粹
《
针灸大成
》:八风八 穴,在足五指
歧骨
间两足共八穴,治脚背红肿。《针灸集成》:
阴独八穴,主妇人月经 不调,须持经定为度。
《针灸孔穴及其治法便览》:八冲,奇穴。主
治交杯红肿、脚气;亦治头 痛、齿
神经痛
、
间歇热
、肺出血。
《千金方》
:凡脚气初得 脚弱,
使速灸,
……
其足十趾去趾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极下气有效。
7
治疗疾病种类
(
1
)毒蛇咬伤
< br>被毒蛇咬伤后一定要促进蛇毒的排出及破坏,伤口较深并有污染者,
应彻清创。首先促进局部排毒 ,消毒后应以牙痕为中心,将伤口作
“
+
”
或
“
++
”
形切开,使
残存的蛇毒便于流出,用清水冲洗患部。
但切口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血 管。
咬伤的部位在足
部时,
可用蜂针刺入风穴,也可用三陵针或刀尖在八风穴点刺,加 速蛇毒的排出。
伤口扩大
后,还可用蜂针围刺,或用各种药物作局部的湿敷或冲洗,以达到破坏 或中和蛇毒的目的。
(
2
)脚气病
脚气病即
维 生素
B1
缺乏病
,主要累及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和水肿及
浆液渗出。
临床上以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
常发生在以精白米 为主
食的地区。症状表现:常有乏力、
精神萎倦、
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伴腹痛、
腹胀、
体重减轻
、
生长发育
滞迟等。
可早期出 现下肢踝部水肿,
甚至延至全身,
或伴发心包、
胸腔、
腹腔积液
,严 重时会发生昏迷惊厥,或突发心力衰竭。处方:八风穴为主穴,足三里、三阴
交、阳陵泉、悬钟、丘墟为 配穴,采用蜂针点刺治疗。穴位交替进行,初期宜小量,平稳度
过
过敏反应
期后,再逐 渐加蜂针的量。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出生医学证明查询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00: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6696.html
-
上一篇:中医妇科学方歌大全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下一篇:相面诊病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