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第二章
一.思考题
1.
为什么要严格保持细胞工程操作环境和物品的无菌?
答: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培养 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然而
各种杂菌同样也可以在上面迅速生长,
所以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现象经常发生。培
养基一旦被污染,
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培养 物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生长的
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2.
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要先配制母液?
答:
1.
方便配置其他培养基;
2.
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取
第三章
一.思考题
1.
胚状体与合子胚有何异同?
答:异:体细胞胚又称胚状体,是指离体培养 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而形成的胚胎
类似物。
子胚是指由植物的雌雄配子融合形成的合子继而发育形成的胚,经过受精作用。
同:都含有一整套遗传信息
,
都可以发育成新一代生物个体
.
二.练
习
一、单选题
1
、植物组织培养是建立在
___
理论基础上的。
(B)
A
进化论
B
植物细胞全能性
C
基因决定论
D
细胞多样性
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不含
___
。
(C)
A
含
N
物质
B
碳源
C
血清
D
生长素
3
、过滤除菌适用对象
___
。
(D)
A
玻璃器皿
B
塑料器皿
C
金属器皿
D
易被高温破坏的材料如抗生素、激素等试剂
4
、将
__ _
重新转移到成分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
(B)
A
外殖体
B
愈伤组织
C
生根苗
D
幼苗
5
、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A
)
A.
形成层细胞
B.
韧皮部细胞
C.
木质部细胞
D.
叶肉细胞
6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
C
)
A.
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B.
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
C.
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
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三、判断题
?
1
、非胚性愈伤组织与胚性愈伤组织具有同样的再生能力(×)
?
2
、一个细胞由分生状态转变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
(×)
?
3
、所有的植物培养材料都必须高压灭菌锅灭菌
121
℃、
1 5
分钟。
(×)
?
4
、继代培养的最适时间是愈伤组织的生长达到高峰期时。
(×)
?
5
、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均是控制胚状体同步化的方法。
(×)
第四章
一.思考题
1.
为什么试管苗在转移到土壤的过程中需要炼苗
?
答:
试管苗和 一般的田间幼苗不同,
试管苗长期生长在培养容器中,
与外界环境隔离,
形成了一个恒 温、高温、高湿、弱光、无菌的独特生态环境。由于试管苗在培养
瓶中与温室的条件差别很大,转移到土 壤的过程中由异养变为自养,由无菌变为
有菌,由恒温、高湿、弱光向自然变温、低湿、强光过渡,这一 变化十分剧烈,
为了使试管苗适应移栽后的环境并进行自养,
必须要有一个逐步锻炼和适应的过
程,
这个过程叫驯化或炼苗。炼苗的目的在于提高试管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
性、提 高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促使试管苗健壮、最终达到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
的目的。
2.
为什么浓度为
70~75%
的酒精消毒杀菌效果最好
?
答:
酒精能够消毒杀菌是因为它渗入细菌体内,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 。当使用
95%
的纯酒精消毒时,
高浓度的酒精与细菌接触,
就能使得菌体表 面迅速凝固,
形成一层薄膜,组织了酒精继续向菌体内部渗透,细菌内部的细胞没能彻底杀
死。 而有的细菌遇到高浓度酒精时,会迅速产生防护反应,形成有坚硬外壳的
孢子,
以对抗酒精的伤 害。
待到适当时机,
薄膜内的细胞将重新复活。
因此,
使用浓酒精 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使用
70
%—
75
%的酒精,
既能 使组成细菌
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能形成薄膜,能使酒精继续向内部渗透,而使其彻底消毒
杀菌。 若酒精的浓度低于
70
%,也不能彻底杀死细菌。
二
.
练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
1.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
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 毒的种苗,
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
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 细胞的(
C
)
A.
有丝分裂
B.
分化
C.
减数分裂
D.
全能性
2
、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
质中,
并 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下列与人工种子形成过程无关的是
(
D
)
A
.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B
.细胞的全能性
C
.细胞有丝分裂
D
.细胞减数分裂
3.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A
)
①
细胞全能性
②
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
根,芽
④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
素
⑤
生长素和乙烯
⑥
愈伤组织
⑦
再分化
⑧
脱分化
⑨
植物体
A.
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
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
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
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4.
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植物,其中选择培养的组织细胞来自
(C)
A.
韧皮部
B.
嫩叶
C.
茎尖
D.
花瓣
5.
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全能性最高
B.
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C.
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D.
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6
、胚状体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哪一阶段上获得的
(
B
)
A
.愈伤组织
B
.再分化
C
.形成完整植株
D
.取离体组织
二、判断改错题
?
1
、无病毒苗(脱毒苗)就是植物体已没有病毒感染了(×)
?
2
、茎尖外植体越大,脱毒效果越好。
(×)
?
3
、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分化(×)
< br>?
4
、污染、褐变和玻璃化现象都是因无菌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
?
5
、褐变现象是由于培养条件不适应引起的而与培养物本身无关(×)
< br>?
6
、一般的植物组织培养体系中,培养物是异养生长的(
?
)
第五章
一.思考题
1.
复习:什么是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答:初级代谢产物:通过初级代谢产生 的维持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
苷酸、多糖、脂质、维生素等。在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初 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
相同。
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大多是分子 结构比较复杂的小分子化
合物,并非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如酚类、香豆素、生物碱、萜类等。大多具有生
物活性
,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
2.
为什么要采用两步法培养?
答:由于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物产生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要求不同。所以在大规模植
物细胞悬浮培养中,为了提高生物量和次生代谢产物一般采用二步法培养工艺 。
二
.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下列哪种培养方法不能使细胞保持在对数生长期(
C
)
A
、连续培养
B
、半连续培养
C
、成批培养
D
、开放式连续培养
2
、与冠瘿培养技术有关的是(
D
)
A
、根癌农杆菌与
Ri
质粒
B
、发根农杆菌与
Ri
质粒
C
、发根农杆菌与
Ti
质粒
D
、根癌农杆菌与
Ti
质粒
3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细胞起 始密度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一般为(
C
)个
/mL
。
A
、
101~102 B
、
103~104 C
、
104~105 D
、
105~106
4
、细胞两相培养技术中正确的是(
C
)
A
、细胞在有机相中生长
,
产物转移至水相中
.
B
、产物能较容易地被吸附或溶解于水相中
.
C
、减少了产物的反馈作用
,
可以提高产物含量
.
D
、有机物或多聚化合物能吸收培养基中的有效成分
.
5
、通过流 态化来强化固体颗粒与流体相之间的混合、传质和传热的反应装置是(
B
)
A
、填充床生物反应器
B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C
、中空纤维反应器
D
、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二、判断改错题:
1
、
伊凡蓝染色法可使有活力的细胞吸收染料显 蓝色,无活力的原生质不吸收显示无色。
(×)
2
、利用饥饿法和热处理法可以使悬浮培养的细胞趋于同步化(×)
3、两步培养技术一般适用于植物组织次生代谢物的生长偶联型(
?
)
4
、
毛状根是根癌农杆菌感染双子叶植物后,
其
Ri
质粒上的
T-DNA
片断整合进植物细胞
核基因组中诱导产生的一种特殊表现型(×)
6
、鼓泡塔式反应器是利用从反应器底部通入无菌空气产生的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起到供 氧和混合两种作用。
(
?
)
第六章
一
.
思考题
1.
为什么原生质体在稍微高渗溶液比在等渗溶液更稳定?
答:原生质体由于没有了细胞 壁的保护,对外界条件中渗透压比较敏感,如酶解液、洗
涤液或培养液与细胞内的渗透压相差过大,容易导致原生质体涨破或过分收缩而
破坏内部结构,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在等渗溶液中,原生质体细 胞膜所受的压力
与平常细胞相当,而在稍微高水平的渗透压下细胞轻微失水
,
这样能减 轻失去细
胞壁后细胞膜的压力
,
可以阻止原生质体的破裂和出芽,也就是说高渗溶液不 会
对原生质体的结构造成破坏反而有利于原生质体保持稳定。
二
.
练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
1
、与传统的有性杂交法相比,植物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
B
)
A
.可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
B
.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可以培育出高产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D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2
、植物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
( C )
A
.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
B
.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
C
.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
D
.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3
、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都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
?
(
C< br>)
A
.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
B
.利用聚乙二醇
(PEG)
等试剂诱导
C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
D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
、要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下列哪项步骤(
A
)
A
.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B
.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杂种植株
C
.获取细胞→原生质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D
.获取细胞→原生质直接融合→组织培养
5
、植物体细胞杂交能 解决不同种植物之间由于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有性杂交的问题。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不涉及
(
A
)
?A.使用限制性内切酶
B.
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诱导两种不同的细胞融合
?D.选择有利于杂种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培
养基
6
、在培育的过程 中,需要对制备的原生质体的生活状态及活力进行检测。下列实验中
最适宜的是(
B
)
?A.观察细胞结构是否完整
B
.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快慢
?C.观察细胞周期的长短?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速率
7
、设计 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时,如果期望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不需要考虑的
是(
A
)
?A、亲本细胞生殖隔离问题
B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细胞融合的技术?D、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
8
、 驱蚊草是把天竺葵和香茅草的叶肉细胞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
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
C
)
?A.培育方法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培 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
PEG
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
?C.培育手段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它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有性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二、
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
1
)
步骤①去掉细胞壁,
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最常用的
方法是 酶解法。
(
2
)
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PEG ,
目的是诱导不同植物
原生质体融合。
(
3
)
在利 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
运用的技术
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其中步骤④相当于脱 分化,步骤⑤
相当于再分化。
(
4
)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 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
使远源杂交
亲本的遗传特征能够在新的植物体上有所表现,其根本原< br>因杂种植株获得双亲的遗传物质。
(
5
)
若运用传统有性杂 交方法能否实现这一过程?不能。
并说
明理由因为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这项研
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克服远源杂交
不亲和的障碍。
(
6
)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过程中,
遗传
物质的 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
答:否,有性生殖的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才遵循孟德尔
的遗传规律。
第七章
一
.
思考题
1.
为什么花药培养时要先进行预处理?
答:
预处理的目的是改变小孢子的发育 方向,
使尽可能多的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途径转
向孢子体发育途径(即成为具胚胎发生潜力的小 孢子)
。适当的预处理可以增强
雄核生殖的诱导效应,使绿苗产量大量增加。
2.
单倍体植株倍性鉴定??
答:
1
、直接鉴定法(染 色体计数法)
:通常取根尖、茎尖等分生组织区进行制片,采用
压片法和去壁低渗法进行染色体 标本制备,需用卡宝品红、乙酸洋红或铁矾
-
苏木精等染液进行染色、镜检和计数。
2
、间接鉴定法
?
植株形态观察法:单倍体植株瘦弱,叶片窄小,花小柱头长,花粉粒小,不结实。
?
细胞形态鉴定法:叶片保卫细胞大小、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及保卫细胞中叶绿体 的
大小和数目与倍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
此外,还有
DNA
含量测定(流式细胞仪)
?核体积测量法
?生化与分子标记鉴
定
-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18: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6165.html
-
上一篇:女人坐月子注意事项
下一篇:2018年 杭州市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