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蜂胶
艾灸的产品功效
适合人群:
男性: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 力、耳鸣头晕、尿频
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
等一系列亚健康状 态;
女性:腰酸腰痛、手脚冰凉、痛经、带下、月经不调、内
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 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注意事项:
●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情形下禁灸;
●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不可内服,月经期和孕妇忌用。
【艾灸前】
1
、患者 应该清楚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如果是瘢痕灸,灸
后,
局部要保持清洁,
必要时要贴敷料 ,
每天换
药
1
次,
直至结痂为止。
在施灸前,< br>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乙醇
(酒
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
部皮肤适当温度,
防止受凉,
影响疗效;
瘢痕灸后要注意营养,
以助灸疮的< br>发起;
2
、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
不可 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3
、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
1
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
过饱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
、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在颜面部施灸时或幼儿
患者要特别注意。如有起疱时,可用乙 醇消毒后
,用毫
针将水疱挑破,外用消毒敷料保护即可,数日后可痊愈;
2
、
不可以过饱或过饥,
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
要保持心 情平静舒缓;
3
、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
可以 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4
、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5
、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 躁等,可
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开水,或针刺合谷
、后溪
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6
、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
【艾灸后】
1
、
艾灸完半小时内,
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 。
艾灸完毕,
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
、艾灸后不可以马上 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
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
或者艾灸完,
隔开几小时后再 洗澡;
3
、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
此时身体在 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4
、
灸治结束后,
必须将烧着的艾绒熄灭,
以防事故发生;
艾炙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炙、
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
施灸时
离皮肤
10~30mm
,至皮肤温热发红。
艾条灸的使用方法
1
、穴位艾炙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
10~30mm< br>处熏灸或灼
灸,一般每穴灸
10
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
致 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
(
将艾卷的
一端点燃,
对准要灸的 穴位或患处,
进行熏烧
)
、
回旋灸
(
艾
卷点燃的一 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位置不固
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 灸治
)
和雀啄灸
(
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
一定 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
。
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
温灸架等,
主要
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2
、局部艾熏
可以用
3~6
根艾条,
用胶带捆成 一排,
距离皮肤
10~30mm
,
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 ,用
6
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
2
次,一
次
30~ 40
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
可用
3~5
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
肩井
穴等穴位灸
5
分钟左右。
在艾熏 时,
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
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
腹泻等,
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
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 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
舌苔白等症状,
可以用
1~2
根艾条熏肚脐及 周围,
熏
5~10
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祛肾
寒 。
如有口臭,
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
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
并伴有 经络淤阻,可以用
3~5
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
每天
20
分钟, 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3
、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
以养生补阴。
用
3
片生姜,
10
粒红枣
(
去核
)
,
10
粒桂圆
(去核
)
,加水煮
15
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2)
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
夏季用
6
~
8
根艾条
(
冬天用
8
~
10
根
)
,捆成一排,点
燃。
(4)
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 。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
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
30
~40
分钟。
(5)
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
上下熏< br>20
~
30
分钟。
(6)
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 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
熏
30
~
50
下。
-红松蜂胶
-红松蜂胶
-红松蜂胶
-红松蜂胶
-红松蜂胶
-红松蜂胶
-红松蜂胶
-红松蜂胶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09: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501.html
-
上一篇: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下一篇:道家灸脐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