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试大纲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2 21:54

倍力乐-

2021年2月22日发(作者:乳糖不耐症)


《中药学专业知识
(

)
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 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
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
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这
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 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





现< br>执








和< br>业







根据执业药师相 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
上,
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
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
常用中药的来源、
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
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
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
;
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 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
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1.
神农本草经

2.
本草经集注

要点







(一)历代本草着作



5.
本草纲目

6.
本草纲目拾遗



4.
经史证类备急本
3.
新修本草




学术价值






























(二)中药性能



7.
中华本草


1
)药性理论的内容

1.
中药性能理论


2

中药防治疾病的机



1

确定四气的主要依





2.
四气


2

四气与所疗疾病的
关系


3

寒凉性所示的效用


4

温热性所示的效用


5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
意义


1

确定五味的主要依



2

五味与所疗疾病的
关系


3
辛味、
甘味、
酸味、
苦味、咸味的效用与临
3.
五味









床应用


4

气味配合的原则与
规律


5

气味配合与疗效的
关系


1

确定升降浮沉的主
要依据


2

升降浮沉与所疗疾
病的关系



3
)升浮性所示效用



4
)沉降性所示效用



5
)顺其病位用药



6
)逆其病势用药

4.
升降浮沉


7

依据气机运行特点
用药


8

升降浮沉转化的条




1
)归经的理论基础


5.
归经


2
)归经的确定依据


3
)归经的表述方法


4

归经对临床用药的
指导意义


1
)“毒”的特性


2

确定中药有毒无毒
的依据


6.
有毒与无毒


3

使用有毒中药的注
意事项


1
)功效的认定

1.
功效



3
)功效的分类


2.
主治病证



1

功效与主治病证的
(三)
中药功效与主治

病证

3.
相互关系


2
)性能特点、功效主
治、配伍应用的关系

关系

主治病证的表述


2
)功效的表述

1.
配伍目的

配伍的目的


1
)七情配伍的内容


(四)中药的配伍

2.
单味药配伍


2

七情配伍的应用原



1
)功似配伍

3.
中成药配伍


2
)功异配伍

1.
方剂与治法的关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的治法


(五)方剂与治法



2
)组成变化(药味加
3.
方剂的组成

减、药量加减、剂型更
换)


“八法”的内容与应用


1
)组成原则(君臣佐
使的内容)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一)
中药化学成分的
1.
结构类型与理化

分类与性质

性质


1
)结构类型











2
)理化性质与作用

2.
提取分离与结构

1
)提取分离方法

鉴定


2
)结构鉴定方法


1

化学成分与药效物
3.
化学成分与质量
质基础

标准、
药效物质基础


2

化学成分在质量控
制中的作用


1
)生物碱的分类

1.
生物碱的分类和

2

生物碱在自然界中

分布



1

吡啶类、
莨菪烷类、



(二)生物碱








异喹啉类、吲哚类和有
机胺类生物碱的结构特



2
)生物碱的性状、旋
的分布

2.
结构特征和理化
光性、溶解性和碱性

性质


3

生物碱的沉淀反应
与显色反应













1
)苦参、山豆根、麻
黄、黄连、延胡索、防
己、洋金花和天仙子中
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
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


2

川乌中所含主要生
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

毒性及其在炮制过程中

的变化


3.
含生物碱的常用

3
)马钱子、千里光和
中药

雷公藤中所含主要


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与
毒性


4
)上述中药在《中国

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








3
)糖的氧化反应、羟



1
)糖的分类

1.
糖的分类、
结构特

2

常见单糖和二糖的
征和化学反应

结构特征










2.
苷的分类和水解
(三)糖和苷

反应

基反应和羰基反应


1

苷类化合物的分类
及结构特征


2
)苷的水解反应

苦杏仁、桃仁和郁李仁
3.
含氰苷类化合物
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质量
的常用中药

控制成分

1.
醌类化合物的分
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基













(四)醌类化合物







本结构


1
)醌类化合物的性
状、升华性、溶解性和2.
醌类化合物的理
化性质

酸碱性


2

醌类化合物的显色
反应及其应用

大黄、虎杖、何首乌、

芦荟、决明子、丹参和
3.
含醌类化合物的
紫草中醌类化合物的化
常用中药

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
成分

























(五)香豆素和木



脂素类



型和理化性质


1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
基本母核和结构



2
)豆素的性状、溶解

性、荧光性、与碱的作
1.
香豆素的结构类
用和显色反应

型和理化性质


3

呋喃香豆素的光化
学毒性

2.
木脂素的结构类
木脂素的结构特点、溶
解性和旋光性

秦皮、前胡、肿节风和
3.
含香豆素类化合
补骨脂中的香豆素类化
物的常用中 药

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

五味子、厚朴、连翘和
4.
含 木脂素类化合
细辛中的木脂素类化学
物的常用中药

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

1.
黄酮类化合物的

(六)黄酮类



结构

类型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
2.< br>黄酮类化合物的
溶解性、酸碱性和显色
理化性质

反应


1
)黄芩、葛根、银杏


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

控制成分

叶、槐花、陈皮、满山
红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
3.
含黄酮类化合物

2

上述中药 在贮存保
的常用中药

管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
的问题

1.
萜类化合物的分
萜的分类



2.
挥发油的组成和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性
理化性质




3.
含萜类化合物的
主要萜类化学成分的化
(七)萜类和挥发油

常用中药

学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

穿心莲、青蒿和龙胆中
质及化学常数


4.
含挥发油类化合
薄荷、莪术、艾叶和肉
物的常用中药

桂中主要萜类化学成分
的化学结构类型

1.
特点和分类

皂苷的分类


1
)皂苷的性状、溶解
性、发泡性和溶血性

2.
皂苷的理化性质



人参、三七、甘草、黄

3.
含三萜皂苷类化

合物的常用中药

(八)皂苷类

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
成分

麦冬和知母中 主要甾体
4.
含甾体皂苷类化
皂苷成分的化学结构类
合物

型及质量控制成分


1

强心苷苷元部分的
结构分类及特征



连接方式


2.
强心苷的理化性
强心苷的溶解性、显色
1.
特点和分类


2

强心苷苷元与糖的
胡中主要皂苷成分的化
芪、合欢皮 、商陆和



2

皂苷的水解反应和
显色反应


(九)强心苷



反应和水解反应


1

香加皮和罗布麻叶
中强心苷类成分的化学

结构类型及毒性表现

3.
含强心苷的常用

2
)上述中药在《中国
中药

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



1

胆汁酸类成分的 化
1.
含胆汁酸类成分
学结构特点

的常用动物药


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2.
含强心苷元成分
蟾 酥的化学成分及质量
(十)
主要动物药化学
的常用动物药

成分

3.
含其他成分的常
麝香、斑蝥和水蛭中的
用动物药

主要化学成分


1

桂皮酸类衍生物的
化学结构特点


(十一)其他成分


参中有机酚酸的化学结

2
)金银花、当归和丹
控制成分


2

牛黄和熊胆中主要



1.
有机酸

构及生物活性


3

马兜铃酸的化学结
构特点


4

马兜铃的主要化学
成分与毒性


1

鞣质的基本结构和
分类



2.
鞣质


2
)鞣质的理化性质


3

除去鞣质的主要方



4

五倍子主要化学成



1

蜕皮激素的结构特


3.
蜕皮激素


2

牛膝的主要化学成
分与生物活性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1.
炮制的目的

要点


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







毒性或副作用


2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
性能


3
)增强药物疗效


4
)便于调剂和制剂


5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
用的部位和趋向


1

炮制对含生物碱类

药物成分的影响



2

炮制对含苷类药物







2.
炮制与药物成分

成分的影响


3

炮制对含挥发油类
药物成分的影响

1
)酒、醋、盐水、姜
汁、蜂蜜、油等辅料及
1.
炮制常用辅料及
作用

作用


2
)麦麸、河砂、米、
土、滑石粉、蛤粉等辅








2.
常用饮片的质量


控制









料及作用


1

净度、
片型、
色泽、
气味的要求


2
)检查


3
)含量测定


4
)限量标准


1
)炒黄:牛蒡子、芥
子、王不留行、莱菔子、








苍耳子的炮制方法与作






4
)麸炒:枳壳、苍术

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5
)米炒:斑蝥的炮制
方法与作用




2
)炒焦:山楂、栀子
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3

炒炭:
大蓟、
蒲黄、
荆芥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三)
常用饮片炮制方
1.
炒法

法及作用


6
)土炒:白术、山药
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7
)砂炒:马钱子、骨
碎补、鳖甲、鸡内金的
炮制方法与作用


8
)滑石粉炒:水蛭的
炮制方法与作用


9
)蛤粉炒:阿胶的炮
制方法与作用


1
酒炙:
大黄、
黄连、
当归、蕲蛇、白芍、丹
参、川芎的炮制方 法与
作用



2
)醋炙:甘遂、延胡

索、乳香、香附、柴胡
2.
炙法

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3

盐炙:
杜仲、
黄柏、
泽泻、车前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4
)姜炙:厚朴、竹茹
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5

蜜炙:
黄苗、
甘草、
麻黄、枇杷叶、马兜铃
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6
)油炙:淫羊藿、蛤
蚧、三七的炮制方法与
作用

1

明煅:
白矾、
牡蛎、
石决明、石膏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2
)煅淬:赭石、自然
3.
煅法

铜、炉甘石的炮制方法
与作用


3
)扣锅锻:血余炭的
炮制方法与作用


1< br>)
蒸:
何首乌、
黄芩、
4.
蒸、煮、燀法

地黄、黄精、人参、天
麻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2
)煮:藤黄、川乌、
附子、吴茱萸的炮制方
法与作用


3
)燀:苦杏仁、白扁
豆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5.
其他制法


1
)复制:半夏、天南星的炮制方法与作



2
)发酵:六神曲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3
)发芽:麦芽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4
)制霜:巴豆、西瓜霜的炮制方法与作



5
)煨:肉豆蔻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6
)提净:芒硝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7
)水飞:朱砂、雄黄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1
)中国药典

(一)
中药的质量标准

1.
国家药品标准






2.
地方药品标准


2
)部颁药品标准


1
)省、自治区、
直辖市中药材标准


2
)省、自治区、
直辖市中药饮片炮
制规范



1
)基源鉴定



2
)性状鉴定













2.
中药的安全性检测







3
)显微鉴定



4
)理化鉴定

1.
中药的真实性鉴定



(二)
中药鉴定的内容
和方法


5
)其他鉴定方法
和技术


1
)主要的内源性
有毒、
有害物质及检


2
)外源性有害物
质及检测:
重金属及
有害元素、
农 药残留
量、
黄曲霉毒素、







氧化硫残留量的检



1
)传统经验鉴别


2
)纯度检查:杂
质、水分、灰分、色
度、酸败度

3
)与有效性有关
的定量分析:
全草类
3.
中药的质 量评价








查、
浸出物和含量测



4
)中药生物活性
测定法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中药制剂原料的类




1.
中药制剂的原料



(一)
中药制剂的剂型
剂型的不同分类方
分类选择

2.
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

法及涉及的剂型

3.
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


1
)剂型与疗效





1.
中药制剂卫生



2
)剂型选择的基
本原则


1
)中药制剂微生
物限度标准


2
)中药制剂可能
被微生物污染的途




(二)
中药制剂卫生与
稳定性




1
)影响中药制剂
稳定性的因素

2.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2
)提高中药制剂
稳定性的方法


















(三)散剂


1
)特点


2
)分类

散剂的特点、分类与质

3
)散剂生产与贮
量要求

藏的有关规定


4
)散剂质量检查
项目与要求


1.
特点与分类


1
)特点

(一)


(四)浸出制剂


2
)分类


1
)汤剂的特点、
影响汤 剂质量的主
2.
汤剂与合剂

要因素


2
)合剂的特点及
质量要求

糖浆剂、
煎膏剂的特
3.
糖浆剂与煎膏剂

点及质量要求

酒剂、
酊剂的特点及
4.
酒剂与酊剂

质量要求


1
)流浸膏剂、浸
膏剂的特点与质量
5.
流浸膏剂、浸膏 剂、
茶剂


2
)茶剂的分类、
特点与质量要求

要求




2.
表面活性剂


1
)特点

1.
液体制剂特点与分类


2
)分类


1
)表面活性剂的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本文更新与2021-02-22 21: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4434.html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考试大纲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