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性-
2015
年幼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
答: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
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 病,多发生于学龄
前儿童,尤以
3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二、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
答: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 源,隐
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
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 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
?
答: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
1
)儿童 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
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
(
2
)
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
(飞沫)传播;
(
3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
播;
(
4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
四、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
答: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 br>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
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 状。部分病例仅表现
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部分
病例表现不典型 ,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病
例(尤其是小于三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
1
—
5
天
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
(
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
)
、脑脊髓炎、
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
活病例可 留有后遗症。
五,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
答: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 持疗法为主,绝大多
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根据卫生部《手足
口病诊疗指南》
(一)普通病例
1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 休息,
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
.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1.
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2.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3.
恢 复
期治疗。
六、哪些手足口病病人可能发晨成为重症病例
?
答: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
3
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
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
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色性-
色性-
色性-
色性-
色性-
色性-
色性-
色性-
本文更新与2021-02-22 17: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4045.html
-
上一篇:婴儿喂奶作息时间表
下一篇:关于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