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灵-
幼儿缺乏安全感的教育随笔
如今时代更迭,变换无常 ,可有的情感或者说病症一直存
在。幼儿是稚嫩的,可爱的,活泼的,无邪的,但是很多幼儿都
缺乏安全感。幼儿的安全感来源很多,比如父母的关心,长辈的
关心,同学的友谊,老师的呵护,他们是 敏感的,害怕被别人抛
弃。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幼儿缺乏安全感的教育随笔》
,
欢迎阅读。
幼儿缺乏安全感的教育随笔
【第一篇】
:
过早入园的孩子没有
安全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能让孩子 输在起跑线上”已经
成了众多父母的坚定信念。
无论是早有计划还是跟随大流的,
都< br>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
孩子越早接受教育,
身心成长就会越快越
好。
于 是,
很多刚刚才满
2
岁甚至连基本表达能力都不足的孩子
就被送进了幼儿园的 小小班。
这样一来,
他们受教育的时间比那
些
3
岁入园的孩子早了许 多,
但这是否真的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的
身心健康呢?
2
岁童心理承受力差较难适应入园转变
从幼儿教育专家的角度来看, 判断孩子何时入园合适,最科
学的办法是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具体细分。
但就现实情况而< br>言,
“家长们都希望把孩子早早送来幼儿园,
又有谁愿意自己的
孩子比其他人上 学晚呢?所以要细分孩子的入园年龄是不可能
的事。”华南师范大学幼儿园副园长吴冬梅说。
她表示,绝大部分家长都只想让孩子早入园,早受教育,很
少考虑孩 子是不是能适应,
心理承受能力够不够强。
“现在多是
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到幼 儿园以后受关注和照顾少了,常
常会觉得不安和痛苦。
而
2
岁的幼儿心理发育 不成熟,
语言发展
有局限性,而且不懂调节情绪,不能像成人那样逃避痛苦、平复
心情 ,就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缺乏安全感、不敢与陌生人交
往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还可能有心理疾病。 ”
为慎重起见,一些幼儿园在每年入园报名后都会组织面试、
家访、
亲子活动日等等,
由此了解孩子和其家庭的育儿情况。
“孩
子起码要能表达自 己的需要,
并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如果孩子
不会说‘我想干什么’
、
‘我喜欢什么’
,吃饭要喂,不能自己穿
脱衣服鞋袜,建议还是不要太早入园。”
入园前要多准备培养孩子集体生活兴趣
尽管孩子不具 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多父母
却坚持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 成
长,诸多在家里养成的不良习惯也会得到纠正。吴冬梅提醒:孩
子入园之前应提早两个月做准 备,以便良好过渡。
为了让孩子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建议家长和孩子一 起
参加入园前的亲子班。
从刚开始陪孩子玩一个小时,
慢慢减为半
个小时,直 至完全不用家长陪着,让孩子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家
长应多称赞幼儿园和幼儿园的老师,
当孩子 喜欢上幼儿园,
自然
就能开心待下来。
多带孩子参加集体聚会,
并不断强化“ 和小朋
友一起玩真开心”,
促使孩子对同龄朋友和集体活动产生浓厚兴
趣。
孩子们入园后经常容易生病,吴冬梅说,孩子出生后第一次
离开家庭,面对陌生 环境,心理波动肯定表现为身体疾病。“新
生入园焦虑是正常表现,
是孩子心理第一次经受锻炼 。
家长要有
正确认识,不要表现得更为关心、照顾,要让孩子了解上幼儿园
是应该做的 ,
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正常。
如果家长动不动就担
心,会加重孩子焦虑的程度。”吴 冬梅还不主张孩子春季入园,
因为这个季节容易生病,在幼儿园很难得到特殊的照顾和护理。
幼儿缺乏安全感的教育随笔
【第二篇】
:
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
感
前不久,我接手了一个儿童安全感方面的个案,这是一个
10
岁的女孩叫小静。最近,她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里总是不断地
找妈妈,感觉自己似乎在路 上焦急地奔跑、寻找,看到前面的人
特别像自己的妈妈,就急忙追过去,追上了才发现并不是妈妈。一次、两次……她感到非常焦急,不断地找啊找……有时候,小
静就会这样被急醒或吓醒,因此感到 非常无助和恐惧。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小静也总是担心找不到妈妈,有时
这种担心让她晚上很难入睡,
心理负担很重,
最近学习成绩也下
滑得非常厉害 。在这个个案中,问题是很明显的,小静非常缺乏
安全感。
我在与小静妈妈沟通后了解到,原来妈妈出于培养孩子
的生活独立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虑,
经常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
戏。
有时在超市里或者马路上,
母亲会在孩子不注意的时候突然
消失, 这时小静就会很着急,她不断地找啊找,直到找到妈妈。
好多次妈妈都藏得很久,
甚至能藏将近 一个小时,
她躲在后面看
着孩子如何处理。
逐渐地小静学会了走散后留在原地,
求助于警
察或者商场职员等策略,母亲也为此事而沾沾自喜,在她看来,
这个游戏非常能够锻 炼孩子。
在了解到母亲和孩子玩捉迷藏的事情之后,我对这个个案有
了基本的判断。
虽然这个游戏的确能够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
能力,
可是小静妈妈没 有掌握好尺度。
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
同的,
小静本来就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孩子,< br>母亲经常突然性地把
她放在这样一种焦虑状态里,让孩子感受到的更多是无助和恐
慌。而 且小静妈妈一藏就是很久,这让孩子更加焦虑,从而导致
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状态。
针对小静的问题,
我设计了两个游戏,
仍然是围绕着捉迷藏。
第一个:我让小 静妈妈、小静、小静的表姐一起来玩捉迷藏。地
点还是在超市里,
不同的是小静和表姐在一起藏 ,
由妈妈去找她
们。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首先小静的表姐可以作为妈妈的助手,
在实在 找不到的情况下可以配合妈妈;
另一方面是最重要的,
表
姐和小静在一起,
这 会增加小静的安全感,
保证她不会像以前那
么脆弱、无助、孤单。果然,有了表姐的陪伴,小静 放松多了,
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第二个游戏:
小静和妈妈玩捉
迷 藏,还是小静藏、妈妈找,游戏地点是在家里,因为环境很熟
悉,所以,小静没有任何担心和 害怕。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妈妈
要有意地和小静说话,让孩子体会到妈妈在为找不到她而担心,
妈妈很关心她、爱她,很想找到她。比如说:“小静宝贝,你躲
到哪里了?快出来吧,妈妈找不到你急死 了。”当然,语气要轻
松自如,不要传递焦虑和紧张。
后来,
在进行了几次游戏后,
小静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首先,孩子的睡眠明显地好转了;其次 ,在平时,她不再象以前
那样担心妈妈,不再那么容易害怕和焦虑了。我们可以看到,同
样是捉 迷藏的游戏,
当我们对游戏的模式做出一些改变后,
对小
静就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这种心理上的暗示让孩子的安全感
有了很大的提升。
幼儿缺 乏安全感的教育随笔
【第三篇】
:
缺乏安全感可能影响
孩子一生
最近看了湖南卫视推出的电视节目
《一年级》
,
这个节目用纪
实的手法真实展现了几个小朋友适应小学生活的场景。
这使得我
们可以从较为真实的角 度来观察和了解这个对于孩子最重要的
学校活动阶段。
对于小学一年 级的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学会多少知识和技
能,
而是学会适应学校生活,
完成从幼儿 园“以玩为主”到小学
“以学为主”的转变,
值得肯定的是,
节目中的孩子在学校正是
以此为主题展开小学生活的。
我仔细观看了前三期节目,
感受到新时代孩子强大的生命力,
保胎灵-
保胎灵-
保胎灵-
保胎灵-
保胎灵-
保胎灵-
保胎灵-
保胎灵-
本文更新与2021-02-22 15: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985.html
-
上一篇:各年龄阶段幼儿应知应会的安全常识
下一篇:暑假儿童安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