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活-
宝宝睡觉出汗多
www
.
儿童乘车安全的相关规定
转自
-
宝宝睡觉出汗多
http://www
./
儿童乘车安全的相关规定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
(国家标准
GB27887-2011)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儿童和车安全的强制性
国家标准。该新国标将于
2012
年< br>7
月
1
日正式出台。虽然专家均认为新国标的出台有助于提高儿童乘车
的安全性,
但是他们同时表示,
仅仅靠新国标是不够的,
更加需要的是人们的意识和接 下来强制性的法律。
儿童乘车安全存在哪些误区
误区一:家长抱着孩子 乘车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点评:因为孩子坐得
比较低,
头部 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
如果发生猛烈碰撞,
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
猛烈压下孩子的 头颈,
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
40
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 车,在惯性的作用下,
5.5
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
110
公斤。因此家长根本 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误区二:孩子自己上下车现象:家
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 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外冲。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
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 。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
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 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
车门。
误区三: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点评:
让小孩 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
有的车具有双气囊,
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
挡在人 与车体之间,
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 孩子,反而会
造成伤害。因此,
12
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误 区四: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
程中临时有事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点评:孩子 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据报道,美国一名妇
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 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
3
岁的大
儿子,把年仅
8
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
2
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
56℃,孩 子因
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误区五: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现象:一些家 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
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 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
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 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
面向后。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 椅。
误区六:让孩子
把头探出天窗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 看窗外的风景。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
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 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
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 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
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 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
误
区七:小孩绑成人安全带现象:不少家长喜 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点评:一般来说汽车
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 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
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 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
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误区八:开车时与孩子说笑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
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 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点评:
宝宝睡觉出汗多
亿活-
亿活-
亿活-
亿活-
亿活-
亿活-
亿活-
亿活-
本文更新与2021-02-22 14: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956.html
-
上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教案
下一篇:幼儿安全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