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方解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0 15:42

牙结石的危害-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准分子激光多少钱)
血府逐瘀汤


【方剂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 通脉并引血下行,
3
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 柴胡、枳壳、
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配方组成】:

当归
9
克、生地黄
9
克、桃仁
12
克、红花
9
克、枳壳
6
克、赤芍
6
克、川芎
5
克、柴胡
3
克、 桔梗
5
克、牛膝
9
克、甘草
3
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
或内热烦闷、 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

1
.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
.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 ,
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


【方剂歌诀】: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

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 虚,故辅以当归补
血养肝,
和血调经;
再以白芍养血和阴、
川芎活血行气,< br>畅通之血,
使补而不滞,
营血调和,
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 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

熟地黄
15
克、当归
10
克、白芍
10
克、川芎< br>6
克。

【使用方法】:

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

1
.本方证兼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以补血生气,可加 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
血祛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湿养血脉;血虚有热加黄苓、丹皮、 熟地易生地,以清
热凉血;欲其行血,则以白芍易赤芍;欲其止血,则去川芎加入阿胶、棕榈炭等。




2
.血虚血滞痛经,而见月经血淡,经行不 畅,少腹作痛,可加香附,延胡索以行气解
郁调经止痛。





3
.血虚头痛、头晕、可加白芷、藁本以祛风止痛。

【注意事项】:

脾胃阳虚、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逍遥散

【方剂歌诀】: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共为 方中主药;白术、
茯苓健脾和中,
为方中辅药;佐薄荷、生姜助本方疏散条达之力;
炙 甘草调和诸药为方中使
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弱得健,则诸症自愈。

【配方组成】:

柴胡
12
克、白芍
12
克、当归
12
克、茯苓
12
克、白术
12
克、炙甘草
6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亦可将上药共为散,每次
6< br>克,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汤冲服。日
3
次。

【功效和作用】:

肝郁血虚脾弱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 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脉弦而虚者。

【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 于辩证属肝郁血虚脾弱的慢性肝炎、
胃肠功能紊乱、
神经官能症
,
月经不调等 病症。

【注意事项】:

斟酌。


四君子汤

【方剂歌诀】:

四君子汤和中义,参苓术草四般施,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方解】:

本方为治脾胃气虚的基本方。
方中党参甘温扶脾养胃,
补益中气,
使脾胃健旺、
增进运化力,
资生气血为主药。脾虚易生湿、白术苦温、能健 脾燥湿,扶助运化为补药。茯苓甘淡,助白
术健脾利湿为佐药。炙甘草甘温,补中和胃作为使药。

【配方组成】:

党参
12
克、
炙甘草
4.5
克、
茯苓
9
克、
白术
9
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脾胃气虚、运化力弱。症见面色萎黄、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脉细弱。

【临床应用】:

1
.本方长于补中气、健脾胃、很多补益方都从此方加减化 裁而成,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胃功
能减退,消化力弱,各种慢性病出现的脾气虚弱均可加减应用。





2
.脾胃虚弱兼有气滞,胸腹胀闷不舒,可加陈皮 理气化滞,称为导功散,如小儿食少
便溏,消化不良的脾气虚适用。





3
.脾胃气虚兼有痰湿,咳嗽痰多,痰清稀,气短者可加半夏、陈皮理气 化痰称六君子
汤。





4
.脾胃气 虚,寒湿滞留中焦,脘腹胀痛,呃逆嗳气,呕吐腹泻,舌苔白腻等加陈皮,
法半夏、木香、砂仁可以行气 止痛、降逆化痰,名为香砂六君子汤。


柴胡疏肝散

【方剂歌诀】:

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方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为主药;香附、芍药助柴胡和肝解郁,陈皮 、枳壳行气导滞共
为方中辅药;川芎理气活血止痛,为方中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 用,
具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配方组成】:

柴胡
6
克、芍药
9
克、枳壳
6
克、炙甘草
3
克、陈皮
6
克、川芎
6
克、香附
6
克。

【使用方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效和作用】:

肝气郁结,证见肋胁疼痛,善太息,脉弦。或兼见寒热往来,脘腹胀满,纳呆食少。

【临床应用】:

常用于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失笑散

【方剂歌诀】:

失笑蒲黄灵脂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方解】:

本方所治诸痛,均为瘀血内停,血行不畅所致。方中五灵脂、蒲黄相须合 用,活血祛瘀,通
利血脉,而止瘀痛。用酽醋煎熬,取其活血脉,行药力,加强活血祛瘀止痛之效。古谓 病此

‘心腹痛欲死’

之人,服药后,
‘不觉诸症悉除,只可以一笑而置之矣’,故以失笑为名。

【配方组成】:

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

【使用方法】:

上药研末。每服
6
克,先用酽醋
30毫升,熬药成膏,以水
15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热服。

【功效和作用】:

血瘀内阻所致之月经不调,小腹急痛,以及产后恶露不行。

【临床应用】:

用于小肠气及心腹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现用于心绞痛、胃痛、痛
经、 产后腹痛、宫外孕等属于瘀血停滞者。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血虚者及无瘀血者也不宜应用。


温经汤


【方剂歌诀】:

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方解】:


【配方组成】:

吴茱萸

三两
[45g]
当归

二两
[30g]
芍药

二两
[30g]
川芎

二两
[30g]
人参

二两
[30g]



二两
[30g]
阿胶

二两
[30g]
牡丹皮

二两,
去心
[30g]
生姜

二两
[30g]
甘草

二两
[30g]
半夏

半升
[100
毫升
]
麦冬

去心,一升
[200
毫升
]
【使用方法】: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效和作用】: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
入暮发热,手 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临床应用】:

1
.本 方为妇科调经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
以月经不调,小腹冷 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





2
.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


寿胎丸

方歌: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

妊娠中期小腹坠,固肾安胎此方资。


【处方】菟丝子
120
克(炒炖)桑寄生
60


川续断
60


真阿胶
60


【制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
0.3
克。

【功能主治】补肾,安胎。治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用法用量】每服
20
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气虚者,
加人参
60
克;
大气陷者,
加生黄耆
90
克;
食 少者,
加炒白术
60
克;
有寒者,
加炒补骨脂
60
克;有热者,加生地
60
克。

【方解】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 ;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
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四药相配,共 奏补肾安胎之功。


临床应用:治妊娠中期,腰酸腹坠,或见阴道下血,头晕耳鸣, 小便频数,甚至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弱等症。


两地汤

方歌: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

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组成


生地、地骨皮、麦冬、阿胶、玄参、白芍。

功效


养阴清热。

主治


治虚热内扰所致的经水先期而至,量少,色红,手足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方解:

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滋液,凉血清热,地骨皮泻肾火,除骨蒸;阿胶、 白芍养血
益阴。配合成方,共奏滋阴补血,凉血清热之功。

补肾固冲丸

方歌:

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萸芍茜草施;

海蛸倍子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处方】
菟丝子
250g
川续断
90g

白术
90g

鹿角霜
90g

巴戟天
90g

枸杞子
90g

熟地
150g
,砂仁
150g
,党参
120g
,阿胶120g
,杜仲
120g
,当归头
60g
,大枣
50< br>个。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补肾固 冲,
补气健脾,
养血安胎。
主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有先兆症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
6-9g
,日
3
次,连服
3
个月为1



右归丸

组成:
熟地黄八两山药四两

山茱萸三两枸杞子三两菟丝子四两

鹿角胶四两

杜仲四两

肉桂二两

当归三两制附子二两

功用: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 :
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证。
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
畏寒肢冷,
腰膝软 弱,
阳痿遗精,
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配伍意义:
方中附子、肉桂、鹿角胶三药并用,培补肾中元阳,温里祛寒,是为君药。< br>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是
为臣药 医
|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强腰膝,配以当归养血和血,共补肝
肾 精血,是为佐药。诸药合用,以温肾阳为主,而阴阳兼顾,肝脾肾并补。

方歌: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二仙汤

方歌:
水陆二仙金樱芡,精遗带下都能祛。

方解】:

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 当归温润养血,
调理冲任。
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
以适应阴阳俱虚 于下,
而又有虚火上
炎的复杂症侯。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主,故名

二 仙汤



【配方组成】:

仙茅
9
克、仙 灵脾
9
克、
巴戟天
9
克、
当归
9
克、黄柏
6
克、
知母
6
克。

【使用方法】:

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

【功效和作用】:

温肾阳,
补肾精,
泻肾火,
调冲任。< br>主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
周期或前或后,
经量或多或少,
头眩耳鸣,腰酸乏力, 两足欠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舌质淡,脉沉细者。现用于妇女更
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 它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临床应用】:

用于更年 期综合征
(
妇女绝经前诸证,头目昏眩、胸闷心烦、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
郁、 腰酸膝软等
)
,高血压病、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病见有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

【注意事项】:

1.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加苏子、丹参、沉香、白薇;治疗 男、女更年期综合症伴有高血压、
性功能减退、抑郁头痛、潮热等;




2.
抑郁症:加用菖蒲、夜交藤;懒言少动、表情呆滞者,重用菖蒲、加郁金,心烦 不寐
者,重用夜交藤,加用酸枣仁;纳呆畏寒者,去黄柏,加用干姜;情绪极度抑郁、难以入眠
者,加合欢皮、茯神;

丹栀逍遥散

方歌:
更有丹栀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药物成分】:

牡丹皮
、栀子(炒焦)、
柴胡
(酒制)、
白芍
(酒炒)、当归、茯苓、
白术
(土炒)、
薄荷

甘草(蜜炙)。

【功效与作用】:

舒肝解郁,
清热调经。用于肝郁化火,
胸胁胀痛,
烦闷急躁,
颊赤口干,
食欲不振或有潮热,< br>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乳房与少腹胀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

9
克,一日
2
次。
(*
详见说明书
*)
【注意事项】:

1.
少吃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品。




2.
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3.
服药一周后,症状未见缓解,或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
孕妇慎用。




5.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的危害-



本文更新与2021-02-20 15: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930.html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方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