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作业答案(
1-4
)
说明:
1
、每题后面附有该答案的页码,如有异议请参考教材内容。
2
、阐述题的答案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字体部分为阐述时的参考答
案,可在理 解的基础上自行选择部分文字加以阐述说明。
3
、作业评讲
3
和< br>5
是实作题,请根据你园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整、设计。
一、名词解释
1
、营养
P5
营养是人体为了满足机体生 长发育、
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等正常生理、
生长和免疫
功能的需要,从外界摄入、 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养分的生物学过程。
2
、保育
P8
保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保育就是教育,
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促使婴
幼儿的个体社会化的实践活动。
狭义的保育是指对婴幼儿身心的保护和养育,
即为其提供适< br>宜的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提高生存能力。
3
、教育
P6 教育是两方面含义的合成,
从教的角度讲,
它是对人的成长施加影响,
人为干预成 长过
程;从育的角度讲,它是将人自身的潜质引发出来,通过个人内部的原动力来不断发展。
4
、生长发育
P36
生长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测量出来的变化 ;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
器官和系
统功能的成熟。
5
、内分泌系统
P34
内分泌系统由许多内分泌腺和分散在机体各处的内分 泌细胞构成,
它是人体重要的调节
系统。主要有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 腺、胰腺、性腺等。
6
、生长发育形态指标
P39
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以测出的各种量度。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婴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
B
)
P5
A.0
至
3
岁
B.0
至
6
岁
C.3
至
6
岁
D.0
至
7
岁
2.
营养和保育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C
)
P9
A.
营养和保育是同一个概念
B.
营养是保育的第一阶段
C.
营养和保育是不可分离的
D.
保育是营养的一部分
3.
下列列出的生长发育中的生理功能指标正确的是(
D
)
P41
A.
身高、体重、头围
B.
身高、体重、脉搏
C.
血压、脉搏、头围
D.
脉搏、血压、肺活量
4.
乳牙出齐的时间为(
D
)。
P33
A
.
1
岁
B
.
1
~
1
.
5
岁
C
.
1
.
5
~
2
岁
D
.
2
~
2
.
5
岁
5.
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是(
A
)
P37
A.
神经系统
B.
淋巴系统
C.
生殖系统
D.
运动系统
6.
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
A
)
P32
A.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
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
时常忽快、忽慢
D.
时常停止
7.
婴幼儿认知发展包括(
A B C D
)方面。
P49
A
.感觉
B
.记忆
C
.注意
D
.思维
E
.人格
8.
儿童在(
B
)岁开始会逐渐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更高 级、复
杂的社会性情感)。
P61
A.8
个月
B.1
岁半左右
C.2
岁
D.2
岁半
9
、
筛查性测验包括以下哪些(
A B C D E
)。
P77
A
.丹佛发育筛查试验(
DDST
)
B
.图片词汇试验(
PPVT
)
C
.绘人试验(
Drawing-a-person Test
)
D
.
50
项智能筛查量表
E
.
0
~
6
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
三、简答题
(
一
)
简述营养和保育的关系。
P8-9
(1)
营养是保育的物质基础
婴幼儿的发展离不开营养物质,
离开了营养物 质,
基本的生存活动都难以维持,
就更谈
不上发展了。从这个角度讲,营养保障了婴幼 儿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
(2)
保育是营养实现的保障
良好 的营养需要生理和心理的协调,
促使二者协调的关键是环境,
而营造婴幼儿发展的
良好 环境的过程就是保育的过程。
在目的性上,
营养和保育是一致的,
它们都是 为了促进婴幼儿的生存和发展,
但是在促
进婴幼儿成长的方式上,
二者又各有侧重,< br>营养侧重于对婴幼儿成长的物质基础的保障,
而
保育侧重于对婴幼儿成长环境的营造。< br>营养为保育提供了营造环境的前提和依据,
而保育又
为营养目的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
二
)
简述保育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P15
(1)
系统的专业知识;
(2)
熟练的专业技能;
< br>(3)
良好的心理品质:执着的事业心、坚强的意志、聪敏的认知能力、鲜明的自信和自
尊、良好的形象等
(
三
)
简述婴幼儿骨骼的特点。
P29
(1)
骨膜比较厚
(2)
全是红骨髓
(3)
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未完成
(
四
)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P42
(1)
等级评价法;
(2)
指数评价法;
(3)
生长发育监测图法(直观评价);
(4)
粗略的评价方法;
(5)
综合评价法。
(
五
)
简述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一般特点。
P51
(1)
婴幼儿的感知觉是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独立行走和摆弄、操作、使用各 种物体的动作,对于扩大视野、进一步发展各种感知觉
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2)
从近距离感觉逐渐转向远距离感觉。
儿童出生后,首先发展的是以肤 觉、味觉为中心的近距离感觉,随后逐渐发展以视觉、
听觉为中心的远距离感觉。
(3)
从不分化到逐渐发生分化。
婴幼儿常出现联觉现象,
这是各 种感觉未能分化的表现,
随着儿童抑制功能的发展,
逐
渐达到各种感觉的分化。
(4)
各种感觉从单独起作用到相互结合。
(
六
)
简述幼儿期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P70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2)
人际关系的建立;
(3)
性别行为的发展;
(4)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四、论述题
(
一
)
为什么说婴幼儿阶段是人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P8 婴幼儿是人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其无助和虚弱性使教育者在给予刺激时应该特别注
重刺 激的强度和时机,因此“教”被换成了“保”字,保有保护的意思,也就是说,给予刺
激的首要目的是保 护婴幼儿原始本性的存在,
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发展的可能。
因此,
对于婴
幼儿 的成长促进而言,保育更为合适。
(
二
)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P10
从婴幼儿身心发展对环境需要的角度,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工作任务主要分为五个方
面:
1
、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量肥肉和荤油
5
)食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2
、构建婴幼儿良好的进食氛围;
1
)吃饭时情绪波动太大
2
)吃饭时精力不集中
3
)饭前疲劳过度
4
)饭前吃的零食过多
3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1
)注重食物的外观
2
)注重食物的体积大小
3
)注重食物的趣味性
4
、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预防营养失衡;
5
、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心理发展。
主要任务是使学员掌握婴幼 儿营养与保育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
了解婴幼儿各阶段身
心发育的基本知识和营养素 的基本构成;
熟悉并掌握婴幼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
喂养的基本
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br>学会各阶段儿童的膳食配制;
认识和掌握与喂养不当相关的疾病以及相
应的食疗方法和预 防方法,
以便合理安排婴幼儿的膳食与喂养,
为进一步学习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及从事学 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意识和能力,
使学员能分析和运用婴幼儿 营养与保育知识,
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学前教育教学
和管理工作中,
并使学 员在对婴幼儿营养与保育基础知识了解的前提下,
明确其实践应用方
法。
(
三
)
为什么要进行婴幼儿营养与保育。
P16
1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是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①为婴幼儿建立特殊环境的重要性
在自然界中,
对于动植物的幼体而言,< br>在生命之初都是非常脆弱的,
虽然有些物种的生
长很快,但总的来讲,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还很差。
由于婴幼儿自身的虚弱性,
其独立地面对自然和社会环境还有很大困难。< br>设置一个特殊
的环境,
使婴幼儿避免直接面对外部环境,
而在这个为其设置的特 殊环境中获得最初成长所
需要的安全、营养和护理,加速其生长和发育,不仅是提高婴幼儿生存机会的需 要,同时对
婴幼儿的心理发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营养与保育对婴幼儿个体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失去了营养与保育的情况下,
婴幼儿因其自身的虚弱性和本能的缺乏,
其对外部环境
的适应能力很低。因此营养和保育对婴幼 儿个体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2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是促进家庭和谐的需要
①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助于提前发现一些疾病,减少因婴幼儿疾病所带来的困挠。
②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助于降低婴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减少家庭悲剧。
③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关系。
3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 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婴幼儿期成
长发展的质量,
将决定一个人一生的 发展高度。
由此,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对国家人才的大量
培养、人才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 的意义。
①营养与保育有助于增强未来人才的物质基础。
②营养与保育有助于形成未来人才良好的人格基础
4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是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①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利于形成人类社会的多样性。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能够为婴幼儿 实现很好的发展,
使每一个婴幼儿都不至于因各种原因
造成大的伤害和死亡,
从而也就 尽可能多地保存了人类的个体差异性,
有利于人类今后的发
展。
②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利于积累人类的智力资源。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与保育是人类智 力开发的基础,
加强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助于提高全
人类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保证人 类社会长远发展。
(
四
)
试观察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并 结合实际谈谈婴幼儿语言发展的保育。
P58
(
1
)创设有利于婴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
首先,
宽松和谐 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体现了家长对孩子人格的尊
重,这样才能促使孩子有 话愿说。其次,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有计划地带领
孩子直接观察、
直接接触外界 物体。
最后,
教师或成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引导幼儿说普通话。< br>
(
2
)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
通过为幼儿提供丰富 的生活内容,如听、看、触、摸、尝、闻等等,积累对周围环境的
感性经验。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 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
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 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
3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
一日生活中,
幼儿 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
家长应关注幼儿的想法,
满足其需要,
抓住生活中各种 表达的机会,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使幼儿有话愿说。
家长还可
以 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
4
)经常与家长和同伴对话交流
婴幼儿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 br>和大人不断地进行对话,
通过这种对话不断增强语言表达
能力
。家长 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家长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
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让幼 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
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家长要为幼儿 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
机会。教师或家长通过反复说某个词汇,帮助婴儿掌握 新词汇,扩大词汇量。同伴之间的相
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
5
)逐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 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发
展的过程,
而思维的发展又 促进语言构思能力、
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家长要以身
作则,说话做事情要有 条理性,为孩子做出榜样,慢慢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一
、名词解释
1
、营养素
P92
营 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
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人体所
必 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水等六类。
2
、必需氨基酸
P98
必需氨基酸
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 不能满足人体需要,
必须从食物中
的蛋白质来提供的氨基酸叫
必需氨基酸。
有 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
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等
8
种。< br>
3
、微量营养素
P92
人体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每日需要量相对较少,故称为微量营养素。
4
、混合喂养
P147
当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喂饱婴儿时,
可用一些牛奶、
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代乳品
代替一部分母乳,此种喂养称为混合喂养。
5
、营养配餐
P124
营养配餐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
根据食物中 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
设计一天、
一周或一
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
合理,即达到平衡膳食。营养配餐分为个人营养配餐、群 体营养配餐。
6
、膳食制度
P125
膳食制度是指把全天的食 物按一定的数量、
质量、
次数、
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的一种制度。
二、选择题
1.
维生素
C
缺乏时可导致(
B
)
P117
A.
脚气病
B.
坏血病
C.
佝偻病
D.
夜盲症
2.
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
C
)
P110
A.
钙
B.
锌
C.
碘
D.
铁
3.
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D
)
P114
A.
维生素
A B.
维生素
B
C.
维生素
C D.
维生素
D
4.
与人的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的维生素是(
A
)
P113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5.
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是
(A )P96
A.
蛋白质、脂类与碳水化合物
B.
矿物质、脂类与碳水化合物
C.
蛋白质、糖类与碳水化合物
D.
维生素、脂类与热源
6.
下列哪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
D
)
P101
A.
谷类
B.
玉米
C.
绿豆
D.
黄豆
7.
幼儿每日需食牛奶或豆浆(
A
)
P156
A.250-500
克
B.200
克
C.100-150
克
D.100
克
8.
不属于婴儿添加辅食目的的是
( B )P148
A.
补充乳类的不足
B.
促进生长发育
C.
为断奶做准备
D.
为早萌乳牙做准备
9.
因母乳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喂 奶,
须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
这属于
(
A
)
P147
A.
混合喂养
B.
人工喂养
C.
母乳喂养
D.
辅助喂养
三、简答题
(
一
)< br>分别简述钙、铁、锌和维生素
A
、维生素
D
的食物来源。
P108
钙的食物来源
:
奶和奶制品,小虾皮,连骨头一起吃的鱼虾类,海藻类,豆 类。
铁的食物来源
:
动物的血,肝脏,瘦肉,鱼贝类,大豆类,绿色蔬菜。
锌的主要食物来源
:
高蛋白的食物含锌较高,尤其是海产品如牡蛎、海鱼、贝类、芝麻、< br>南瓜子。
生素
A
的食物来源
:
动物肝脏,鱼肝油, 蛋黄,牛奶,南瓜,胡萝卜,波菜,辣椒,西
红柿,芒果,菠萝等。
维生素
D
的食物来源
:
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奶油,海鱼等。
(
二
)
简述水的生理功能
P117
(1)
构成机体的基本成分;
(2)
参与机体物质代谢;
(3)
调节体温;
(4)
起润滑作用。
(5)
保持着人体一定的血溶量。
(
三
)
什么叫做合理营养,其内涵是什么?
P119
合理营养指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
素和水等,不仅数量上符合人体的需要,
而且各种营养素相互之间保持着适合人体需要的合
适比例。也 就是说,食物中供给的营养与人体的营养需要保持平衡。
(
四
)
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P164
因没有母 乳或母乳极少以及其他原因不能用母乳喂养,
而全部改用其他乳类、
乳制品或
豆制代乳 粉等喂养的方式,称为人工喂养
。
人工喂养应注意:
婴儿喝剩的奶在室温存 放
1
小时以上应扔掉;
调制好的配方奶在冰箱
中存放不应超过
24< br>小时;不要用微波炉热奶,以免局部过热诉奶水烫伤婴儿口腔;人工喂
养的喂奶间隔可以比母乳自 然喂养时间间隔稍长一些。
2.
解答要点:
(
1
)营养成分及所产热量应接近人乳;
(
2
)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配方奶粉;
(
3
)注意奶具的消毒
,
配奶时注意卫生。
(
五
)
培养婴幼儿饮食习惯的原则是什么?
P175
(1)
定时性原则;
(2)
定量性原则;
(3)
独立性原则;
(4)
愉悦性原则;
(5)
整洁性原则。
(
六
)
培养婴幼 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目的与要求是什么?
P172-173
1
、目的:
《幼儿 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培养婴幼儿饮食习惯的目的是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增强身心健康。
2
、具体要求:
(1)
饮食要定时,每次进食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
要防止边吃边玩或边听故事、边看电
视。吃饭过慢不能迁就,要及时撤食。
(2)
进食要定点。
最好在饭桌旁喂食,幼儿可与大人一起在桌上用餐。
< br>(3)
饮食要有一定的饱腹量。
保证吃好正餐,
不随意给零食、
糖果。
但在正餐间可给
1
~
2
次点心。年龄小的给
2
次点 心,
2
岁以上给
1
次。
(4)
适时训练婴幼儿自 己使用杯、勺、碗、筷。
1
岁左右可以训练幼儿自己拿杯子喝水,
1
岁半开始 训练幼儿自己用匙吃饭,
2
岁可以独立进食,但成人应予以协助,
3
岁左右可 学
会用筷子吃饭。
(5)
饭前应做好准备。
如收玩具、入厕、洗手 、休息片刻,振奋食欲,可避免幼儿感到
突然而拒食。
(6)
进餐时保持精神愉快,不责骂孩子。
(7)
鼓励孩子吃多样 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贪食,少吃零食,保持正餐有旺盛的食
欲。
(8)
家长和老师用简单的语言介绍餐桌上食物的有关知识,既可增长知识又促进幼儿食
欲。
(9)
要保证幼儿有旺盛食欲。
必须让他们游戏好、休息好、睡眠好和定时吃饭好。
(10)
家长要以身作则。
幼儿模仿性强,
家长要以旺盛的食欲影响幼儿 吃好正餐,
吃饭时
要避免大声说笑,以免幼儿呛食。总之,旺盛的食欲是促进消化吸收的重要因 素,而良好的
饮食习惯是保证合理营养的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
(一)简述婴儿期几种喂养方式的特点?
P141- P148
1
、母乳喂养
P141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
母乳喂养有以下好处:
1
)母乳新鲜、干净、温度适宜、喂哺方便、不易污染、无须消毒。
39健康-
39健康-
39健康-
39健康-
39健康-
39健康-
39健康-
39健康-
本文更新与2021-02-20 05: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