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图片-
重点名词解释
绪论与小儿生长发育
1.
婴儿期
:
婴儿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一周岁,包括新生儿期。
2.
幼儿期
:自满一周岁至三周岁。
3.
上部量
: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4.
生理性体重下降
:
新生儿出生
3~4
天内体重下降
3%~9 %
小儿营养及营养性疾病
5.
肥胖症
:小儿能量摄入长期超过 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
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6.
赫氏沟:
肋膈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
7.
佝偻病串珠
:
佝偻病患儿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膨大而形 成钝圆形隆起,以
两侧第
7-10
肋最明显,上下排列如串珠状,因此向胸腔内压迫肺 组织,容易引起肺炎。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8.
足月儿
:大于或等于
37
周,小于
42
周的新生儿。
9. < br>适于胎龄儿
: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
10
至第
90
百分位数之间的新生儿。
10.
小于胎龄儿:
出生体重在同龄胎儿平均体重 的第
10
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11.
呼吸暂停
:新 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
20
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
15
秒 ;或呼吸停止不超过
15
~
20
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 张力减低。
12.
中性温度
:是指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 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对
新生儿至关重要。
消化系统疾病
13.
累积损失量
:
发病以来累积损失的液体量
17.
迁延性腹泻: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
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
个月~
2
岁婴
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程
2
周~
2
月为迁延性腹泻
18.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
6
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
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
没有 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
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呼吸系统疾病
19.
咽
-
结合膜热:
腺病毒
3
、
7
型所致,常发生于春夏 季,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
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 膜炎,可在儿童中集体流
行。为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是指由 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夏秋季,特点为高热、咽痛、流诞,咽腭
弓、软腭处可见疱疹。
20.
肺大疱:
先天性多见于小儿,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粘膜皱襞呈瓣膜状, 软骨发育
不良,引起活瓣作用所致。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1.
脓 气胸:
儿童脓气胸
(
pyopneumothorax
)
多继发于肺 部细菌感染如肺炎、
肺脓肿、
脓胸。
感染使肺部边缘的肺泡或小支气管破裂,
形成支气管瘘,
气体进入胸膜腔,
形成气胸,
如胸
膜腔内有脓液,即形成脓气 胸。
循环系统疾病
22.
蹲踞现象
:
一种特 殊的强迫体位,
多见于先心法洛四联症的患儿。
表现为患儿行走或游戏
时候,出现双腿 屈曲、蹲下片刻的特殊体位,后又恢复正常行走,蹲踞反复出现。
犀牛角图片-
犀牛角图片-
犀牛角图片-
犀牛角图片-
犀牛角图片-
犀牛角图片-
犀牛角图片-
犀牛角图片-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23: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