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义-
幼儿敏感期
根据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幼儿敏感期
正是成人的职责。
孩子从呱呱落地後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
……
,孩子一切从无开始,是如
何完成这件
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以适应这 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
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
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
人
或其他有知觉的生
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 ,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
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 强弱,
我们称之为
敏感力
。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
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 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
会消逝。我们称这段时期为
敏感期
,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
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
·
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 后来,
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
原理 ,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各种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0---3
岁)
0---- 3
岁
潜意识吸收敏感期
此时期是潜意识接收外界给予的阶段。在 《吸收性心智》一书中讲到,人类到
3
岁以
前吸收获得的知识,相当于大人花
60
年拼命学习后所获得的总量。这样的比喻告诉我们,
3
岁以前的孩子拥有一份超强 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大脑生理学家也认为
3
岁以前幼儿的脑神
经已完成
60%
的配线工作。这个数字说明,在这段时期里,孩子会以惊人的速度将所看到
的、
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事物一一吸收。
教育学家就曾以照相机中的感光作用来形象地比喻孩
子记忆 的速度之快。
语言敏感期(
1.5----3
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
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
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 感期。
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
然所 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
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
< br>反问
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後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
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
帮助孩子完美成长,
3
个月
----2
岁
舌头的敏感期
这个时期的儿童渴望用各种不同的方 式去发现环境中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表现为
有时用手去摸东西,有时用口去咬东西,特别 是从
3
个月起突出以舌头去探索周围环境的
兴趣,
喜欢用舌头去舔,
借以了解环境中事物的特质。
人的舌头与手比身体其他部位和智能
有着更直接的关联,所以称舌 头与手是
“
人类智慧的工具
”
。
秩序敏感期(
2 ----4
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 、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
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 、哭泣,甚至
大发脾气。因而确定
对秩序的要求
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 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未< br>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
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当孩子
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1
个月
-----2
岁
顺序敏感期
由 于儿童成长的需要,
对许多事物喜欢有顺序。
根据对儿童的观察发现儿童排列物品的方式
在习惯上有三种。
第一,
如果发现物品摆放的位置或排列的顺序符合他喜欢的顺序,
便显得
非常兴奋;
第二,看到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排列顺序不合其意,
便会恼怒不悦,严 重时会打散
推倒物品以示不满;
第三,对于喜欢的物品可能不停地排序,
反复排列,而 且不喜欢别人干
扰,做完了还会自动物归原处。
1----2
岁
细节敏感期
一岁半左右的儿童,
对身边会动的东西会 觉得很好奇而被深深吸引。
这一现象是从一个
一岁零三个月的小女孩身上发现的。
< br>对细小事物及动物体发生强烈的兴趣与关心,
是儿童细节敏感期和手部敏感期的表现。
例 如,
看到树上的小虫子、
地上的蚂蚁都要观察好长时间;
掉到桌子上或掉在床上的饼干 渣也要去
捏呀捏;
一个扣子、
一段丝线也会聚精会神地玩上一段时间。
这个时 期儿童有他独特的欣赏
能力,
喜爱一些他认为是神秘有兴趣的东西。
这是儿童在运用智 力细节敏感功能去探索环境
中的奥秘。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
应避免看 电视里的恐怖片,
也不宜常常到
大的场所去,
如去动物园看老虎、
长颈鹿等,
因为老虎个头较大,
不适合细节敏感期的孩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一定要给他们看小的物 品和图片,
先了解图片上的老虎,
因为图片比较稳定,
适合孩子的视野。
1.5----2
岁
同一性敏感期
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对事物进行对比,注意力集中在
“
这个和那个
”
的相同之处,例如妈
妈的手和爸爸的手一样,
他的手和妈妈的手一样;
大人 的衣服和他的衣服有哪些是一样的地
方;
这个东西和那个东西的相同之处;
这本书和那 本书里有同样的文字;
这首歌和那首歌里
有同样的音符等等。儿童从认知的角度通过
“
比较
”
、
“
区分
”
、
“
并列”
、
“
集合
”
、
“
对应
”
和
“
分析
”
等过程,整理和认识着
“
一样
”
的概念。
1---4
岁
运动敏感期
1
岁至
2
岁半,称行走敏感期;而大肌肉运动敏感期的高峰期是在
2
岁半至
3
岁之间。
专家说:
“
小宝宝透过走路来 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且确认自己的存在。他走得很慢,
没有和谐的步伐,也没有目的地,只是身旁 的事物驱动他不停向前。如果大人想帮忙的话,
应该放弃自己的节奏与目标。
”
她说:
“
不可抗拒的冲动促使孩子行走,通过行走是对自然的
一种征服,是第二次降生。”
儿童行走敏感期的到来,标志着无助阶段的结束,其表现为不
喜欢让大人牵着、扶着, 喜欢自己歪歪扭扭,扭扭歪歪,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好象一个观
察家、探险家,走到哪里并不是目的, 走的过程才是目的。因此儿童在练习走路时,成人不
要在他的前面保护,应该在后面,以免挡住孩子的视 野。
4
个月
----3
岁
手的敏感期
人类的双手依靠智力的指导而运用,同时
“
手也是表现智慧的工 具。
”
儿童从出生
4
个月
至
3
岁都可以说是双手发 展的敏感期。手是孩子最主要的老师。不用手,儿童的智力可以
发展到某个水平,但是,
如果有 了手的活动,
智力会达到更高的层次,
儿童的人格也会得到
更好的发展。
< br>4
个月左右,
儿童视觉发展到可以看清物品的轮廓,
这时他第一个想用手的迹象 就是想抓握
东西;
一旦注意到自己的手能抓握东西,
他的动作就不再是本能的反射动作 ,
而是心智活动
了。
10
个月左右,儿童会按着自己的意愿重复地 尝试,特别是对有洞的物品产生兴趣,如用手
去挖耳朵、抠自己的鼻孔和妈妈的鼻孔等。抓、拉、丢、投 或能摇出声音的东西,都会引起
孩子用手的兴趣。
1
岁半至
2
岁的阶段,儿童喜欢用抱拿的方式去搬动物品,用手协助攀爬等。
2
岁至
3
岁的阶段,儿童喜欢动手模仿成人的工作,去抓、舀、夹 、扫、切等。
李德义-
李德义-
李德义-
李德义-
李德义-
李德义-
李德义-
李德义-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20: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942.html
-
上一篇:婴儿身体尺寸
下一篇:27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