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2020
年四川省内江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胃要求的)
1
.
(
6
分)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器逐渐消失,细胞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下 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中细胞器的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B
.哺乳动物红细胞中细胞核的排出方式为自由扩散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D
.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的过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
.(
6
分)
非洲猪瘟病毒
(
ASFV
)
主要在猪 的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中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合成
ASFV
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宿主细胞
B
.
ASFV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 br>C
.利用
DNA
酶和
RNA
水解酶可判断
ASFV< br>核酸的类型
D
.猪感染
ASFV
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不会
3
.
(
6
分)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具有绿色的管状叶(甲叶)和 紫色的鳞片叶(乙叶)
。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
.可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甲叶中的色素
B
.不能选用乙叶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
C
.可选用甲叶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D
.可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估测乙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4
.(
6
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胰岛素分泌不足,脂肪的利用比例可能会增加
B
.人可以屏住呼吸体现了脑干对脊髓的分级调节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够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D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运输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5
.< br>(
6
分)种粒少而小的狗尾巴草经过人类长时间的驯化,逐渐转变为穗大、籽粒饱满的小 米,小米具有
很高的营养价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人工驯化,狗尾巴草种群中不会出现穗大基因
B
.小米和狗尾巴草性状差异较大,故二者不属于同一物种
C
.人工驯化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狗尾巴草的基因型
D
.人工驯化会使狗尾巴草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6
.(
6
分)
为了研究线粒体
RNA
聚合酶的合成,
科学家 采用溴化乙啶
(能专一性抑制线粒体
DNA
的转录)
页
1
第
完成了下表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处理
用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
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
霉
A
.线粒体
DNA
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实验结果
链孢霉线粒体
RNA
聚合酶含量过高
链孢霉线粒体
RNA
聚合酶含量正常
B
.
RNA
聚合酶可与
DNA
上的特定序列结合,驱动转录过程
C
. 由实验可知,线粒体
RNA
聚合酶由线粒体
DNA
控制合成
D
.由实验可知,线粒体
DNA
转录的产物对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 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
7
.
(
10
分)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 但固定
CO
2
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两
者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 强度变化的趋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素主要吸收
光,固定
CO
2
酶分布在
中。
(
2
)光照强度低于
p
时,限制两种水稻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在
p
点时突然增
加光照强度,
其他条件不变,
短时间内曲 线甲所代表植株叶绿体内
(
填
“
AIP
和
C
3
”
、
“
NADP
和
C
5
”或“
ATP
和< br>C
5
”
)的含量会升高。
(
3
)图中代表突变型水稻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
,判断理由是当光照强度
(填
“高于”
、
“等于”或“低于”
)
p
时,由于突变型
,使其 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故光合
作用强度低于野生型;
当光照强度
(填
“高于”
、
“等于”
或
“低于”
)
p
时,
由于突变型
,
故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野生型。
+
8
.
(
9
分)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
PD
﹣
L1
蛋白可与
T
细胞表面的
PD
﹣
1
蛋白结合,导致
T
细胞不能全
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
而使用抗
PD
﹣
l
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
这种治疗方法叫做癌
症免疫疗法。回答下列问题:
(
l
)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抑癌基因 的主要功能是
。
(
2
)若较长时间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正常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癌细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
(答出
2
点即可)
。据大量病例 分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
页
2
第
5
~
6
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 特征,由此推测癌症的发生是一种
效应。
(
3
)
癌细胞表面的
PD
﹣Ll
蛋白可与
T
细胞表面的
PD
﹣
1
蛋白结合 ,
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抗
PD
﹣
1
抗体是癌症免疫疗法药物的关键成分,该药物不可以直接口服,原 因是
。
(
4
)
“化疗”
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抗代谢药是一类化疗药物。
某 种抗代谢药可以干扰
DNA
的合成,使肿瘤细胞停留在分裂
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9
.
(
10
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唐代诗人描写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诗句。回答下 列问题:
(
1
)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人因大量流汗,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
刺激,
继而使下丘脑合成分泌的
增加,最终导致尿量
(填“增加”
、
“减少”或
“不变”
)
;
同时兴奋还会 传至
,并在此产生渴感,引起机体有意识的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
2
) 长时间的劳作,人们虽出现了饥饿症状,但机体内的血糖浓度却能维持正常水平,这与胰高血糖
素的调节 作用是密不可分的。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
,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10
.
(
10
分)某雌 雄异株植物的宽叶和窄叶受图中Ⅱ﹣
2
片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F
、
f
控制,显隐性未知。
研究人员用一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作亲本杂交得到
F
1< br>,
F
1
中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
株=
1:
1
:
1
:
1
.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该植物的种群中,Ⅱ﹣
1
片段是否存在等位基因?
(填“是”或“否”
)
(
2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判断,宽叶和窄叶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判断依据是
。
(
3
)研究人员将
F
1
中窄叶雌株和 窄叶雄株继续杂交,发现后代总是出现
的宽叶。进一步研究发现,
宽叶和窄叶还受常染色体上另 一对等位基因
E
、
e
的影响,据此推测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4
)综上分析,亲本中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
三、
【生物一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
15
分)
11
.
(
15
分)黑加仑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浆果之一,黑加仑果加工得到的果汁富含
Vc、花青素等,每年有大
量的出口,国内还有黑加仑果汁加工的软糖。果渣中的种子经加工提取得到的 种籽油有防治动脉硬化、
降低血脂等作用,因而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相关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 题:
页
3
第
(
1
)生产黑加仑果汁时,加入的果胶酶包括
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其作用是将果胶分解
为
,从而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
2)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需对果胶酶或产生果胶酶的细胞进行固定化处理。若
针对产
生果胶酶的细胞而言,
应选用
(
“化学结合法”
、
“物理吸附法”
或
“包埋法”
)
进行固定化处理,
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
(
3
)从黑加仑种子中提取种籽油较为简便的方法是
。提取种籽油后余下的饼粕还可用
于
。
(
4
)
黑加仑种籽油的主要成分 是
γ
﹣亚麻酸,
其稳定性极差,
容易氧化,
故在贮存时可采用
等
方法减少其氧化。
(至少答出两种方法)
四、
【生物一 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15
分)
12< br>.
2019
年
6
月
17
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 放“大招”
:
“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新突破》
,屠呦呦
团队近期提出应对 “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
方面取得新进展。某 课题组为得到青蒿素产量高的新品系,让青蒿素合成过程的某一关键酶基因
fps
在
野 生青蒿素中过量表达,其过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
1
)
酶
1
和酶
2
分别是
。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 应体系中的模板
DNA
解链为单
链的条件是加热至
90
﹣
9 5
℃,目的是破坏了
DNA
分子中的
键。在构建重组
Ti
质粒的过程中,
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
Ti
质粒的
中。
(
2
)
检验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青蒿素基因组,
可以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做成分子探针与青蒿
素基因组
DN A
杂交。
理论上,
与野生型相比,
该探针与转基因青蒿素
DNA形成的杂交带的量
(填
“较多”或“较少”
)
。
(
3
)据图分析,农杆菌的作用是
。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检测转基因青蒿素
植株中的
。
页
4
第
2020
年四川省内江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胃要求的)
1
.
(
6
分)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器逐渐消 失,细胞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中细胞器的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B
.哺乳动物红细胞中细胞核的排出方式为自由扩散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D
.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的过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红细胞在发育早期是具有细胞核的。在发
育成熟过程 中,红细胞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红细胞核逐渐退化并排出的意义是为携带氧气的
血红蛋白腾出 空间。
【解答】
解:
A
、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因此 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器的消失与
溶酶体有关,
A
正确;
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细胞核的排出方式为胞吐,
B
错误;
C
、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C
正确;
D
、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的过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D
正确。
故选:
B
。
【点评】
题考查红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
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
.
(
6
分)
非洲猪瘟病毒
(
ASFV
)
主要在猪的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中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合成
ASFV
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宿主细胞
B
.
ASFV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 br>C
.利用
DNA
酶和
RNA
水解酶可判断
ASFV< br>核酸的类型
D
.猪感染
ASFV
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不会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 立的生
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 生命
活动。
【解答】
解:
A
、合成
ASFV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
ASFV
,
A
错误;
B
、
ASFV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
B
错误;
页
5
第
C
、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
D NA
酶和
RNA
水解酶可判断
ASFV
核酸的类型,
C正确;
D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因此在猪感 染
ASFV
后,非特异性免疫和
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下降,
D
错误。
故选:
C
。
【点评】
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 ,要求考生熟记病毒的结构、生命活动等知识,明确病毒的起源与细
胞之间的关系。本题的关键是要求学 生明确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吞噬
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 能发挥作用。
3
.
(
6
分)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具有 绿色的管状叶(甲叶)和紫色的鳞片叶(乙叶)
。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
.可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甲叶中的色素
B
.不能选用乙叶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
C
.可选用甲叶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D
.可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估测乙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分析】
洋葱作为实验材料:
(
1
)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
①
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
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
A
、外表皮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B
、内表皮浅色,适于 观察
DNA
、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
2
)根尖分生区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
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
【解答】
解:
A
、甲中的光合色 素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甲叶中的色素,
A
正确;
< br>B
、洋葱紫色的鳞片叶不含叶绿体,因此不能选用乙叶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
B< br>正确;
C
、甲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br>C
错误;
D
、可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估测乙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D
正确。
故选:
C
。
【点评】
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
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 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
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br>
4
.
(
6
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
页
6
第
A
.胰岛素分泌不足,脂肪的利用比例可能会增加
B
.人可以屏住呼吸体现了脑干对脊髓的分级调节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够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D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运输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分析】
1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传递方式
调节方式
作用途径
作用对象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联系
神经调节
电信号(神经冲动)
、化学信号(递质)
反射
反射弧
效应器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体液运输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 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
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只有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 br>【解答】
解:
A
、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利用葡萄糖,胰岛素分泌不 足,机体对糖类的利用
减弱,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A
正确;
B
、人体可以屏住呼吸体现了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
B
错误;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只有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
C
错
误;
D
、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传送化学物质的方式 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除激素外,还有二氧化碳等其他
化学物质,
D
错误。
故选:
A
。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基质 及脑的高级功能有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
5
.
(
6
分)种粒少而小的狗尾巴草经过人类长时间的驯化,逐渐转变为穗大、籽粒饱满的 小米,小米具有
很高的营养价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页
7
第
A
.没有人工驯化,狗尾巴草种群中不会出现穗大基因
B
.小米和狗尾巴草性状差异较大,故二者不属于同一物种
C
.人工驯化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狗尾巴草的基因型
D
.人工驯化会使狗尾巴草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
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
A、若不经人工驯养,狗尾巴草种群中也可能会出现穗大基因,
A
错误;
B
、小米和狗尾巴草性状差异较大,但不存在生殖隔离,故二者属于同一物种,
B
错误 ;
C
、人工驯化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狗尾巴草的表现型,
C
错误;
D
、人工驯化会使狗尾巴草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正确。
故选:
D
。
【点评】
本题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属于简单题。
6
.
(
6
分)
为了研究线粒体
RNA
聚合 酶的合成,
科学家采用溴化乙啶
(能专一性抑制线粒体
DNA
的转录)
完成了下表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处理
用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
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
霉
A
.线粒体
DNA
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实验结果
链孢霉线粒体
RNA
聚合酶含量过高
链孢霉线粒体
RNA
聚合酶含量正常
B
.
RNA
聚合酶可与
DNA
上的特定序列结合,驱动转录过程
C
. 由实验可知,线粒体
RNA
聚合酶由线粒体
DNA
控制合成
D
.由实验可知,线粒体
DNA
转录的产物对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 作用
【分析】
分析表格: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加入溴化乙啶(专一性阻 断线粒体
DNA
的转录
过程)
,
结果加入溴化乙啶的实验组中,链孢霉线粒体内的
RNA
聚合酶含量过高,
而没有加入溴化乙啶
的对照组 中,链孢霉线粒体内的
RNA
聚合酶含量正常,说明线粒体内
RNA
聚合酶是 由核基因控制合
成的,且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据此答题。< br>
【解答】
解:
A
、线粒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
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
A
正确;< br>
B
、
RNA
聚合酶可与
DNA
上的特定序列结合, 即基因上游的启动子结合,驱动转录过程,
B
正确;
C
、实验组培 养基中加入了溴化乙啶,线粒体
DNA
的转录被阻断,而链孢霉线粒体内的
RNA聚合酶含
页
8
第
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盐城东方女子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17: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817.html
-
上一篇:小鱼游的儿歌
下一篇:八正散治疗泌尿结石\肾结石122例100%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