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皮肤科-
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讲座
———
如何解决亲子冲突
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放下工作、放弃休息,百忙中来参加这次讲座,我表示
热烈地欢迎与衷心地感谢!< br>
我们在感恩父母的同时,别忘了感恩孩子,是孩子爱的邀请,让我们为人
父为人母,让 我们有机会把爱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灵,让我们有机会见证每
一次生命的成长与绽放,让我们有幸成为 孩子最亲最爱的人,也让我们更加深
刻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
“知女莫过父,知儿 莫过母”,父母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
但是,
现实中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很多家长评价自 己的孩子总是“不听话、不懂事、
管不了、没辙、没长大”,难道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不听话” 的?你
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所以说
沟通很重要,父母与 孩子的沟通更重要。什么是亲子沟通呢?父
母与孩子的沟通。沟通上是需要技巧的。“一句话说得人笑, 一句话说得人
跳。”看看我们是怎样与孩子说话的:有一天,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对你说:
“我 们老师不公平,我和小明的数学作业都没有完成,为什么老师只批评我不
批他?”
各位家长,当你听了孩子的话,你会怎么跟孩子说呢?
听了大家的回答,我非常欣慰 地告诉大家,你们今天来对了。你们今天听
完我的讲座,你们就知道你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到底怎样与 孩子沟通,沟通
的技巧到底有多重要。
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孩子的 逆反心理
.
孩子为什么会有逆
反心理?有的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 ,同意这句话的请举
手!好,手放下!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句话是错误的!孩子在任何年龄阶
段都不一定非要出现逆反心理不可,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一定是我们与他的沟
通出了问题。父母不知道 怎么去与孩子沟通,不知道沟通需要技巧的,更不用
说掌握这些技巧了。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孩子放学回 家后,你对孩子说:“孩
子,你能不能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
,
然后就可以毫无顾 虑、尽情地其玩。”
这是第一种说法;如果我再换一种说法,这样说:“今天你必须先把老师布置
的作业完成,不要找任何借口,不管你高兴不高兴,只有你做完了作业才能
玩。”大家来判断一下,哪 一种说法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第一种还
是第二种?(第二种)。
孩子学会 你对他的沟通技巧,他不仅会这样与你沟通,还会用这样的技巧
与同学沟通,与老师沟通,以后还会与他 的同事沟通、领导或下属或员工沟通,
你的孩子的人际关系会很好,不论到哪里人缘都很好,都很受欢迎 ,这样的孩
子将来可能会更有成就。
这套亲子沟通的技巧首先让我们明白亲子沟通的 目的是什么。
大家来思考
一下我们与孩子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在各种答案之中,肯定是要保持亲 密和谐
良好的亲子关系。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只要是人与人在一起,时间
长了一定会 有冲突,即使是父母与孩子这样的亲密相处,发生冲突也在所难免。
要不要化解冲突?(要!)这就是亲 子沟通的一个目的:化解冲突、让孩子自
主成长。
如何化解冲突这方面的内容。
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为冲突;第二,需求冲突;
第三,观念冲突。我重点与 大家交流如何化解行为冲突。
我们首先来看看行为冲突。所谓行为冲突,即因对方的行为而引发的相互
冲突。
在行为冲突中,我们与孩子沟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要
达到这个目的,有两个核心 问题:一是正确区分行为与评价、二是确认问题归
属。
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概念,什 么是行为?有几句话是做父母常说的,比如:
“我的孩子很任性、很淘气。”这讲的是不是行为?“我的 孩子总是好动,注
意力不集中”,
这是不是行为?“我的孩子很听话,很讨人喜欢” ,这是不是
行为?再来一句“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就爱看电视”,
这是不是行为?我 来统
计一下,认为刚才那几句话都是行为的请举手!认为有的是行为有的不是行为
的请举手!认 为都不是行为的请举手!好,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以上都不是
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感觉,是对 孩子的评价。
那么,什么是行为?简单地讲,行为一定是具体的,能看得见,听得到的,比如说,这有一台摄像机,有一台录音机,凡是能够拍摄下来的,凡是能够录
下音来的,都是行为, 比如:孩子让你给他拿袜子,这就是行为,孩子让你给
他叠被子就是行为,那你说孩子懒,这是你的感觉 、评价,就不是孩子的行为。
再比如:孩子吃饭时,只挑猪肉吃,这是行为;那你说孩子偏食,这是评价 ;
再比如: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或者去玩玩具,这是行为,那你说孩
不爱学习,这是 你的感觉,是评价。
比如:孩子早上起床,让你给他拿袜子,又让你给他叠被子,这些事情你
当然不想做,但你不做,他宁愿不穿袜子,他宁愿让被子堆在床上,所以你耐
着性子给他拿了袜 子,又叠了被子,他又让你给他收拾书包。这时候,你终于
忍不住了,你会怎么说?试试看,如果有一天 你的孩子就这么干,你会怎么说?
(家长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你怎么这么懒!”会不会这样说?会 !请问
你是在说孩子的行为还是在说自己的感觉?你是说的自己的感觉。
孩子的行为 ,让我们产生感觉,我们要改变的是孩子的行为,可是我们却
强调自己的感觉,结果是孩子的行为没有改 变,我们不舒服的感觉却不断地出
现,我们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觉,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指责、 训斥、
辱骂,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产生永久性的伤害。因此,父母必须将孩子的行为
与我们对孩 子的评价区分开来。
好!关于行为我们就讲这么多,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我们帮助孩子改变的
是他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为:凡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是—
—行为。当我们清 楚地知道我们帮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的时候,当我们弄明
白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 时候,就不会只强调自己的感觉,
就不会再去向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再去消极地评价孩子、 打骂孩
子、训斥孩子,就不会再去伤害孩子,当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
就清除了亲 子沟通中的第一座大山,破除了亲子沟通中的第一团迷雾。
我们刚才讲过,我们在与孩子沟通 中,有
2
个核心的问题,我们总是搞不
清楚,第一个是什么?是对孩子行为的描述。第 二个就是问题的归属,也就是
问题在谁,或者说谁有问题,当我们没有弄清楚谁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没 有
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们这里说谁有问题并不是说谁错了,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 得到满足,
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
比方说:你的孩子用一 支彩色画笔在家里的沙发上、窗帘上、墙壁上乱写
乱画。大家说这是谁的问题?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保 持家里的窗帘、沙发、
墙壁的整洁,如果被画得乱七八糟,还得要花费时间去洗、去擦,这让父母心理不舒服,对不对?当孩子的行为妨碍了父母的需求,给父母造成了不舒服的
感觉,让父母产生情绪 、困扰,我们说,父母有了问题。
孩子在窗帘、沙发上画画时候心里会不会难过,不会!他在 墙上画的时候,
会不会痛苦?不会!他心里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他有什么问题?相反,窗
帘 上画个唐老鸭,沙发上画个米老鼠,墙上画了个长颈鹿,他画的很开心,很
有成就感,所以说不是孩子的 问题或者说孩子没有问题。
我们再来判断一下,是刚开始时我们讲到的,孩子对你说:“我们 的老师
不公平,我和小明我们的数学作业都没有完成,为什么老师只批评我不批评
他。”你们认 为这是谁的问题?很显然是孩子的问题,他被批评了,与他有同
样情况的小明却没有被批评,他心理不平 衡,有不舒服的感觉,他有情绪,所
以我们说,孩子有了问题。
认清问题是解决问题 的前提,有时明明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却认为是自己
的问题,或者把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去解决, 通常来讲都解决不了,一
看皮肤科-
看皮肤科-
看皮肤科-
看皮肤科-
看皮肤科-
看皮肤科-
看皮肤科-
看皮肤科-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14: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648.html
-
上一篇:亲子沟通技巧有哪些
下一篇:外阴白斑的五大治疗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