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接触性 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
如化纤衣着,
化妆品、
药物等等
而发生的 炎性反应。
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
轻者为水肿
性红斑,较重者 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
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作适当处理,可以速 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 很多。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有致敏性,在高
浓度时有刺激性和毒性。按其性质可分为
3
类,
1
、动物性:动物毒素,昆
虫分泌物、毒毛等。
2
、植物性:花 粉、植物叶、茎、花及果实等。
3
、化
学性: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 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
香料等。
根据病程分 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此外还有一些病因、临床表现等
方面具有一定特点的临床类型
1
、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较急。皮损多局
限于接触部位,少数可蔓延或累及周边部位。典型 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
皮损形态与接触物有关(如内裤染料过敏者皮损可呈裤形分布;接触物若
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
其上有丘疹和丘疱疹,严重者 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后者疱壁紧张,
内容清亮,破溃后呈糜烂面,偶可发生组织坏死。常自觉瘙 痒或灼痛,搔
抓后可将致病物质带到远隔部位并产生类似皮损。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
有全身症 状。去除接触物后经积极处理,一般
1~2
周内可痊愈,一流暂时
性色素沉着。交叉过 敏、多价过敏及治疗不当易导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或转化为亚急性和慢性。
2
、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如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皮
损开 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长期反复接触
可导致局部皮损慢性化,表现为皮损 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
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 超敏反应,属于Ⅳ型超敏反应,通
常是由于接触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如油漆、燃料、农药、化妆品和某些 药
物(磺胺和青霉素)等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
原,经朗格汉斯细胞 摄取并提呈给
T
细胞,使其活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
机体再次接触 相应抗原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
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抗 原诱导的
T
细胞免疫应答。
本病发病急,在接触部 位发生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
等的水疱;疱壁紧张、初起疱内液体澄清,感染后形成脓疱 ;水疱破裂形
成糜烂面,甚至组织坏死。接触物若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
露部位, 如手背、面部、颈部等,皮炎境界不清。有时由于搔抓将接触物
带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阴、腰部等,也 可发生类似的皮炎。机体若处于
高度敏感状态,皮损不仅限于接触部位,范围可很广,甚至泛发全身。自
觉症状轻者瘙痒,重者灼痛或胀痛。全身反应有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及
呕吐等。病程有局限性 。去除病因经适当治疗
1-2
周后可痊愈,但如再接
触致敏原可再发作,反复接触,反 复发作。如处理不当可发展为亚急性或
慢性炎症,局部呈苔癣样病变。
1.
原发性刺激
该类物质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 ,且无
潜伏期,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当去除刺激物后炎症反应能
很快消失。如强 酸强碱,任何人接触一定浓度、一定时间,于接触部位均
会出现急性皮炎。另一种为长期接触的刺激弱的 物质,如肥皂、洗衣粉、
汽油、机油等,多为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所致。这和原发性刺激物的性质
和物理状态、个体因素如皮肤多汗、皮脂多、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及
环境因素有关。
2.
变态反应
主要为Ⅳ型变态反应,是细胞介导的迟 发型变态反应。当
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不立即发病,经过
4
~
20
天< br>(
平均
7
~
8
天
)
潜伏期,使机
体 先致敏,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在
12
~
48h
左右即发生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 br>物等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
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 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
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作适当处理,可 以速愈,否则可能
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9: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