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常用中草药分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02:35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宝宝晚上睡觉翻来覆去)

常用中草药分类

一.

解表药

1.

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紫苏梗)
、生姜 (生姜皮、生姜汁)
、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
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胡 荽。

2.

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 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
(葛花)
、淡豆豉、浮萍、
木贼。

二.

清热药

1.

清热泻火药:
< br>生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夏枯草、鸭跖草、寒水石、决明
子、密蒙花 、谷精草。

2.

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白鲜皮、秦皮、三颗针、马尾连、苦豆子、龙胆。

3.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紫 花地丁、穿心莲、野菊花、土茯苓、鱼腥
草、败酱草、射干、北豆根
(山豆根)
、马齿 苋、白头翁、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山慈菇、
熊胆、白蔹皮、木蝴蝶、绿豆、马勃、青果、鸦胆子、重楼 、青黛、贯众、漏芦。

4.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5.

清虚热药: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

泻下药

1.

攻下药:大黄(后下)

芒硝

芦荟

番泻叶。

2.

润下药:火麻仁

郁李仁。

3.

峻下逐水药:甘遂

巴豆

大戟

牵牛子。


四.


祛风湿药

1.
祛风湿止痛药:

独活、防己、威灵仙、徐长卿、蚕沙、伸筋草、川乌、乌蛸蛇、松节、路路通。

2.

祛风湿舒筋活络药:

秦艽

、稀签草、木瓜、桑寄生。

4.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药:

五加皮、虎骨、桑寄生、千年健。

5.

祛风湿通经络药:

白花蛇、桑枝、海桐皮、络石藤、海风藤。

五.

芳香化湿药

共性:适用于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六.

利水渗湿药

1.

利水消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冬瓜皮。

2.

利水通 淋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海金沙(包煎)
、石韦、萹蓄、萆薢、瞿麦、



灯芯草、


3.

清热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

4
.既能治本(健脾)又能治标(利水渗湿)药:茯苓、白术、薏苡仁。

5.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药:地肤子、萹蓄。

七.


温里药

共性:辛热。

附子(久煎)
、干姜、肉桂、吴茱 萸、高良姜、细辛(
3
克)
、花椒、胡椒、小茴香、
丁香(胃寒,呕吐、呃逆 之要药)


八.

理气药

性味:气香,辛、苦

功能:调气健脾,行气止痛,顺气降逆,疏肝解郁,破气散结。

应用范围:气机不畅导致的气滞、气逆等证。

1.

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橘皮、佛手、木香、厚朴、柿蒂

2.

湿浊中阻所致的胸闷腹胀、纳呆倦怠、大便溏薄、
:橘皮、枳实、枳壳

3.

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胀痛、
乳房胀痛及疝气疼痛:
青皮、佛手、
香附、
川楝子
(金铃子)

玫瑰花

4.

用于食积不化:青皮、枳实、木香

5.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乌药、沉香、

6.

理气止痛,用于肝经寒凝气滞:荔枝核

7.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温通胸阳:薤白

九.

消食药

共性:消化饮食积滞,开胃,和中。

应用:食积不化导致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 心呕吐,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虚弱,消
化不良。

1.

善消米、面、谷物之淀粉性食物:麦芽、谷芽

2.

善消油腻肉食积滞:山楂、莱菔子(萝卜子)

3.

善消瓜果、蔬菜积滞:神曲

4.

能消诸食积滞:鸡内金

十.

驱虫药

1.

杀虫消积:使君子

2.

杀虫:雷丸、南瓜子、苦楝皮

3.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槟榔

4.

杀虫,清热解毒,止血,预防流行感冒:贯众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鸽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2: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904.html

常用中草药分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