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
1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
1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寒
凉抑制,痛阈值和惊厥值高,温热促进)
2
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温热
药增加细胞内
cAMP
水平,降低
cG MP
水平,寒凉药相
反
3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 促进)下丘
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下丘脑
-
垂
体
-
性腺
4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下丘脑
-
垂体
-
甲 状腺轴功能,钠泵
含挥发油、生物碱类中药性多数温热药,含皂苷、蒽苷
等苷类成分 及薄荷脑的中药性多数寒凉
5
:寒凉药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寒凉 药长时间给药
: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酪氨酸羟
化酶抑制,其余均降低。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五味
酸味
主要
有
机
成分
酸,
鞣
质
苦味
甘味
辛味
挥
发
油
、
苷
类
、
生
物碱
咸
味
无
机
盐
挥发油,主要为
L-
麻黄碱。
利尿
解热抗炎、镇痛
d-
伪麻黄碱作用明显
伪麻黄碱作用最强
抗病原微生物;兴奋中枢;降血糖、强心、
升压、抑制肠肌收缩
镇咳、祛痰
麻黄挥发油有祛痰作用
柴胡:
1
解热
有效成分
:
柴胡 皂苷,
皂苷元
A
,
挥发油
{
丁香酚、
己酸、
γ
-
十一酸内酯和对
-
甲氧基苯二酮
}
机制
: 体温调节中枢,
抑制下丘脑
cAMP
产生和释放,
抑制体温调定点上移而降温 ;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和杀
灭作用。
2
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内毒素
;
3
抗炎;
4< br>促进免疫
功能:柴胡多糖(无解热作用)
;
5
镇静、镇痛、镇咳、抗癫痫;
6
保肝、利胆、降血脂,醋炙柴胡利胆作用最
强(挥发油)
;< br>7
对内脏平滑肌作用;
8
影响物质代谢,
抗肿瘤,抗抑郁,对
肾脏
影响;
应用:发热,病毒性肝炎,咳嗽,高血脂症,流行性腮
腺炎
葛根
:
(无抗炎作用)
1
解热
--
有效成分:葛根素
机制
:
a
阻断中枢部位
β
受体
使
cAMP
生成减少;
b扩张
皮肤血管
,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加强。
2
降血糖,降血脂
--
葛根素
1
抗心肌缺血○< br>2
抗心律失常○
3
扩
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4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
5
改善脑
血管,降血压○
循环,改善学习 记忆能力
4
应用
--
偏头痛,
突发性耳聋,
冠心 病,
心绞痛,
高血压
症,感冒,头痛,发热,麻疹初起发热,疹出不畅
桂
枝
:
主
要
成
分
桂
皮
醛
,
1
扩
张
血
管
-
温
经
通
脉、
促发汗
(桂皮油)
,
2
抗病原微生物,
3
改善心血管,4
改善心血管功能,
5
解热镇痛,
6
抗炎(机理:抑制前
列腺素
E
的合成与释放,清除自由基、抑制核转录因子
nf-kB
信号通路 和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
、抗过敏,
7
镇
静抗惊厥,
8
利尿 ,抗肿瘤,利胆抑制血小板聚集,促
进胃蠕动
八
清热药:
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
a
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真菌、< br>病毒)
b
抗炎
c
解热
d
调节免疫系统(多数提高,某 些
抑制)
e
抗肿瘤
f
抗病毒(拮抗外毒素、降解内毒素)
清热药抗菌成分
:
a
黄连,黄柏,三颗针
--
小檗碱
b
苦
参
--
苦参碱
c
连翘
--
连翘酯苷
d
板蓝根
--
色胺酮
e
鱼腥草
--
癸酰乙醛
黄连:
(小檗碱)
a
抗病原体
特点:广谱抗菌,对多种细 菌,真
菌,病毒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抑菌,
高浓度杀菌
(消除耐药菌株
R因子,
生
物
氨基
碱,
苷
酸和
糖
咸味药高铁、高锌、高钠,辛味药低锌、低钙,甘味药
高镁 ,苦味药高锂高钙,酸味药低铁
升降浮沉
的现代研究
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能选择性提高兔、
犬离体或在体子宫肌的张力。
麻黄性辛、温属升浮,具有发汗作用。
附子辛、
热属升浮,
有强心、
抗寒、
抗休克作用。
浙贝性苦寒属沉降,有镇咳平喘的作用。
羚羊角咸寒属沉降,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
血压作用。
七
解表药:
解表药主要药理作用:
发汗
解热
抗病原微生物
抗菌
镇痛,镇静
抗炎
调节免疫
抗过敏
麻黄
:
发汗
发汗强度依次递减:
生品麻黄、
蜜炙
麻黄、清炒麻黄
有效成分:麻黄挥发油、麻黄碱、
L-
甲基麻黄碱
机制
:
1.
影响下
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引起体温调定点下移,启动散热过< br>程,引起汗腺分泌,促进发汗;
2.
兴
奋中枢
有关部位和外周
ɑ
1
受体及阻
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导
致汗液分泌增加而 发汗
平喘
平喘作用依次递减:
蜜炙麻黄、
生品
麻黄、清炒麻黄
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
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球菌等对
其易产生耐药)
机制:
1
—
破坏细胞结构。
2
—
抑制细胞糖代谢。
3
—
抑制和酸蛋白质合成。
抗病原微生物
抗菌,抗病毒
抗炎,解热、镇静催眠
降血糖
特点:不仅降糖,对糖尿病并发症
也有一定作用,与胰岛释放等因素
无关。对四氢嘧啶致糖尿病 小鼠有
降糖作用。
机制: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保
护胰岛
β
细胞;抑制糖醛还原酶
对
心
血
1
—
正性肌力作用:
钙离子内流 ,
使
管
功
能
心肌收缩力增强
的影响
2
—
抗心律失常:降低心肌自律性,
消除折返冲突,
延长 动作电位时
程及有效不应期等
3
—
降血压:
机 制:
○
1
减慢心率○
2
降
低外周阻力○
3
阻断血管壁
α
受
体
4
—
抗心肌缺血。
5
—
抗血小板聚集
对消化系统影响
止泻、抗溃疡、调节胃
肠运动、抗肿瘤
金银花:
(绿原酸,异绿原酸)
清
热
抗病原微生物(抗菌 ,抗病毒;绿
解
毒
原酸,异绿原酸)
,
抗内毒素
-
里热
作
用
证
,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功能、
体现
保肝利胆、抑制血小板聚集
知母
:
解热
活性成分
:菝葜皂苷元和知母皂苷
特点
:缓慢,持久
< br>机制
:抑制细胞膜上
N
a
+
,K
+
-ATP
酶
,
使产热降低;抑制
单胺氧化酶
活性,
减少
5- HT
的代谢,影响体温调节中
枢;抑制
COX
,减少
PQ
的 合成
改善学习记忆、抗病原微生物、抑制交感神
经
-
β
受 体功能、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
青蒿:
抗
疟
有效成分:青蒿素
原虫
特点:高效,速效,低毒。
缺点:
复发率高
机制
:
1.
选择性作用于疟原虫的
膜系
结构
,
破坏 其食物
包膜及线粒体膜
,
使核内染色质形成自噬泡,从而导
致疟原虫体结构的 全部瓦解;
2.
铁介导的
过氧
裂解所产生的
自由
基
,抑制疟虫蛋白的生长或破坏膜
系结构,导致疟原虫死亡;
3.
抑制
疟原虫的
PfATP
6
酶
抗
肿
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
瘤
阻滞细胞周期;
通过
Fe
2+
介导的细胞
毒作用
解热、抗炎、调节免疫、抗心律失常、抗组
织纤维化
九
泻下药:
泻下药主要药理作用:
泻下
○
1
刺激性泻药
:大黄,番泻叶,芦
荟(结合型蒽苷)
。牵牛子 (牵牛子
苷)
。巴豆(巴豆油)
,芫花(芫花
酯)
○
2
容积性泻药
:芒硝(硫酸钠)全
肠管
○3
润滑性泻药
:
火麻仁,
郁李仁
(脂
肪油)
利尿
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
N
a
+
,K
+
-ATP
酶
抗
病
大黄,芦荟对细菌,真菌,病毒,
原体
阿米巴原虫均有抑制作用
抗炎
大黄,商陆,抑制炎症早期水肿及
后期肉芽组织增生
抗
肿
大黄,芦荟,商陆,芫花,大戟抑
瘤
制癌细胞蛋白质合成
大黄:
泻
有效成分:结合型蒽苷。以番泻苷
A
下
作用最强
特点: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口服后
6-8
小时产生泻下作用
机制
:○
1
刺激肠壁神经丛○
2
兴奋平滑
肌
M
胆
碱
受
体
○
3
抑
制
肠
平
滑
肌
N
a
+
,K
+
-ATP
酶
保肝利胆
胃
黏
膜
促进
PG
生成
保护
抑
制
胰
治疗
急性胰腺炎
的常用药,
大黄
酶
酸对胰激肽释放酶抑制作用最
强
利尿
抑制肾髓质
N
a
+
,K
+
-ATP
酶
对
血
液
○
1
止血和活血
系
统
作
○
2
改变血液流变性
用
○
3
降血脂
抗
病
原
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
体
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治疗氮质血症和
尿毒症(改善肾功能不全)
应用
便秘,
各种急腹症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胆囊炎,肠梗 阻)
,急慢性
肾衰竭,菌痢,肠炎,各种出血
性疾病
芒硝:
泻下
机制:硫酸根离子不能被肠道吸
收,提高肠道内渗透压,刺激肠
道
抗肿瘤、抗炎、利胆
应用
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机械性肠梗
阻,便秘,急性胰腺炎,慢性肾
衰
十
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主要药理作用:
抗
表现:
抑制急性炎症模型和慢性增生性炎
炎
症模型
作用环节:
1-
兴奋垂体
-
肾上腺皮质系 统
(秦艽,五加皮,雷公藤)
2-
兴奋下丘脑,
垂体,
使
ACTH
分泌增加,产生
ACTH
样 作用(秦艽)
3-
直接抑制炎性物质释放(粉
防己碱,雷公藤甲素)
镇
痛
对
免
疫
大多数促进
(雷公藤等)
,< br>少数抑制
功
能
影
响
秦艽:
抗炎
有效成分
:秦艽碱甲,秦艽碱甲
的双氢化合物无抗炎作用
机制:
兴奋下丘脑,
垂体,
使
ACTH
分泌增加,
增强肾上 腺皮质功能。
升血糖
特点:
给药
30min
血 糖显著升高,
同时肝糖原下降作用维持
3h
机制:促进
肾上腺素
的释放
抗过敏、镇痛、解热、镇静、保肝利胆、降
血压、抗菌、利尿
应用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流
行性脑脊髓炎,
肩关节周围炎,
小儿
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五加皮:
抗炎
减少炎症介质释放
对
免
疫
功
细柱五加皮水煎醇沉液对免疫
能影响
功能
抑制
,
五加皮总皂苷和多糖对免疫系
统
提高
抗镉致突变及抗应激、镇静、 镇痛、促进核
酸合成、性激素样作用、
降血糖
、抗溃疡
雷公藤:
抗炎
兴奋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
系统功能
对生殖系统
抗生育
有可逆性
影响
免疫抑制、抗菌抗病毒杀虫、抗肿瘤
对血管和血液系统的作用:
雷公藤能通过多
种机制调控血管的新生过程
十一
芳香化湿药:
厚朴:
调
整
胃
肠
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运动
抑
制
血
小
厚朴酚,和厚朴酚
板凝聚
< br>抗
病
原
微
对致龋齿的变形
链球菌
有显
生物< br>
著的抗菌作用,能抑制该菌在
牙平滑面上的附着
进
消化
液
厚朴所含挥发油,
通过刺激嗅
分泌
觉、味觉感受 器,或温和地刺
激局部黏膜,
能反射性地增加
消化腺分泌。
抗溃疡、抗炎、镇痛、中枢抑制和肌松、保
肝、钙通道阻、降血压
广藿香:
调
整
胃
肠
挥发油抑制痉挛收缩最强,协
运动
同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水提
物、挥发性成分是其基础物质
促进胃液分泌、抗病原微生物
十二
利水渗湿药:
利
特点:茯苓,猪苓,泽泻均有利尿作
尿
用,猪苓,泽泻作用较强
机制
:猪苓泽泻抑制肾小管对
N
a
+
重
吸收;茯苓素抗醛固酮;泽泻增加心
纳素(
ANF
) 含量
抗病原微生物、利胆保肝、抗肿瘤、增加免
疫功能、镇静
泽泻:
利尿
作用显著
机制:
○1
直接作用肾小管的集
合管,
抑制
K
+
的分泌,
抑制
Na
+
重吸收○
2
增加血浆心纳素
ANF
含 量○
3
抑制肾脏
N
a
+
-K
+
-ATP< br>酶
活性
抗实验性肾结石、抑制免疫
降血脂,
有效成分:泽泻中胆碱,磷脂
痛风石-
痛风石-
痛风石-
痛风石-
痛风石-
痛风石-
痛风石-
痛风石-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2: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896.html
-
上一篇:女性喝什么花茶比较好
下一篇: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