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百合知母汤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01:49

痛经-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呕吐死)
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
)
百合
25

知母
15~20g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百合沫出,去其水,更以
泉水

200ml
煮取
lOOml

去滓;
别以泉水
200ml
煎知母,

lOOml


去滓;后合和,煎取
150ml
,分温再服。





注:原方煎法加泉水,用泉水者,更助益阳生津之力。
但在

城市难寻,只可用自来水。当然有条件者,尽量从之。



(
功效
)
养阴清热,润燥除烦.



(
主治
)
百合病误汗,汗后伤阴,以致口渴,烦躁不安,脉

微数。





注:百合病:病因病机一一由于肺经心经阴虚燥热,影
响到

百脉平和,精神魂魄不定而引起。阴虚生内热,百脉不利,
魄气

变幻,所以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脉症一一除了表现的如寒


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常默默等证候各异以
外,

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证是它的主要辨证要点.





(
临证加减
)



1.
百合病误汗,若夜不能寐,加酸枣仁、合欢花;喜悲伤

欲哭,加浮小麦、甘草、大枣;惊悸不宁,加龙骨、牡蛎;
善太

息,加柴胡、白芍。
[
金匮要略方义
]


2
.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若兼气虚加太子参、西洋参、


门冬;阴虚较重者,加玄参、生地黄;心烦不安,加阿胶、
鸡子

黄。
[
金匮要略方义
]




3
.外感余热未尽,舌津不足,口干饮少者与泻白散合

(
桑白皮、地骨皮 、粳米、甘草
)
治之。





4
。肺结核阴虚咯血,加白芨、仙鹤草、三七粉等。





5
.百合知母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症见失眠,

忘,
多梦,
心悸不安等属阴虚津亏,
热扰心神。
药用百合
18, --


45g
,知母
6~12g
,生地黄
12 ---20g
。随症加减,每日工剂,


煎服.结果疗效较好。
[
浙江中医杂志。
1981

cll


514]




6
.百合病之命名:魏荔彤的解释是可取的,因为中医
学多

从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方的发现和疗效的肯定,是
由古

代劳动人民在和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百
合用

治百合病有较好疗效,故以此百合名之。





滑石代赭汤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
)
百合
30~50g

滑石
10,--,15g(



)

代赭石
15g(
打碎
)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


200ml
,煮取
lOOml
,去滓;别以泉水
200ml
煎滑石
(

)
、代


石取
lOOml
,去滓;后合和重煎 ,取
150ml
,分温服。



(
功效
)
清润心肺,利湿除热。



(
主治
]
百合病误下后,阴虚气逆,神志恍惚,惊悸不安,

口干作渴,时时呕哕,口苦,小便短赤,脉微数。





(
临证加减
)




1
.百合病若心烦呕吐,呃逆较重者,可加淡竹茹、法
半夏、

芦根,或与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方.





2
.百合病若小便短赤较重者,酌加猪苓、淡竹叶、鸭
跖草、

通草等以强化清心利尿之力。





3
.百合病口渴甚者,酌加麦门冬、沙参、石斛等以生


止渴。



4
。百合合剂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用百合、藕 节各
12g
,木

9g
,冰糖
12g
。各药用量为 成人一次量,儿童酌减,用开
水适量炖

服。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尿闭、小腹满拒按刺痛,服药
15
分钟后

尿出如注;肾盂肾炎,尿频急,浑浊,小腹微胀,服
1
剂后
尿量

正常,
2
剂诸证消失;尿道疼痛,排便时更甚,小便淋漓,
每日
< br>10~20
次,服一剂即痊愈。
[
福建中医药,
1965
,< br>c6


40--41]




5
.滑石一两,芒硝、甘草各五钱,琥珀二钱半。共为
细末,

每二钱,空心以灯心草煎汤调下。治小便赤涩不通,名透泉
散。

[
医宗金鉴
]




6
.滑石、寒水石、冬葵子各一盏,水十盏,煎至五盏,


心分二服。治脬转八九日,不得尿,名二石散.





百合鸡子黄汤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
)
百合
25~50g

鸡子黄
l







2
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
更以

泉水
200ml
,煮取
lOOml

去滓;
内鸡子黄,< br>搅匀,

501d

温服。



(
功效工养肺胃阴,以安脏气。



(
主治
)


主证:百合病误吐后,心悸怔忡惊恐烦死,脉虚数。



副证:手足蠕动,肢体震颤,口苦,小便赤。



(
临证加减
]


1
.百合病误吐后不能食者,加天冬、沙参、桑白皮、粳


等以养胃生津;若惊者,加龙骨、牡蛎、炒枣仁、柏子仁等
以宁

心神;若手足颤抖,肢体不安者,加鳖甲、柏子仁、钩藤以
滋阴

熄风。



2
。急性热病余热未尽,加地骨皮、桑白皮、白芷或合生


散以气阴两调。



3
.本方加沙参、生地、石斛、麦冬、人参治疗病毒性脑


伴有本方证者
(
胃阴已伤
)





百合地黄汤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
)
百合
30g

生地黄
30g


以上先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

200ml
,煎取< br>lOOml
,去滓,内地黄汁,煮取
150ml
,分温再
服。



(
功效
]
润肺滋肾,清热凉血。



(
主治
)
百合病,神志恍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坐卧不

宁,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眠不眠,若有所思,


动异常,口苦而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
临证加减
)


L
热性病高热之后,口干饮少,小溲色深,虚烦不眠者,

酌加太子参、滑石、牡蛎、夜交藤、炒枣仁等,以增强利尿,


神之功。





2
.肺燥或肺热咳嗽等证,加麦冬、沙参、贝母、甘草
等,

以增强清肺润燥之力。





3
.心火旺而阴不足,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养血补
虚。





4
.梅核气伴有百合病者,合半夏厚朴汤,以除气滞;
或合

酸枣仁汤加天冬以滋阴宁神。





5
.中医治疗百合病临床分析:本组病例证候以肢乏懒
言,

欲食不 能食,
行动时头重足轻、
头眩晕,
动则心悸者较多见,


多在各种疾病基本痊愈后发生,认为其原因乃因热病伤阴或
汗、

下、失血、失精等伤阴所致。以八珍汤加味治疗,对病因病
机,

病后虚弱之鉴别,治疗原则及预后问题等进行了讨论,认为
《金

匮要略》百合病治用百合地黄汤养阴清热,而今用八珍汤加
味似

有甘温退热的作用,疗效亦颇满意,故关键问题在于辨证施
治,

不必拘泥古 法。晰江中医杂志,
1965

f4


8]




6
.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愈癫证;女性患者,


于精神 抑郁所致精神失常,予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龙
骨、牡蛎、琥珀、磁石等重镇之剂,两剂即诸症若失 ,追踪
半年亦未

见再犯。另一女性,一旬来腰痛白带多,自言自语,精神失
常,

予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龙骨、牡蛎、磁石、琥珀、菖
蒲等

重镇及开窍 之剂,
5
剂后即精神转为正常,迄今
2
月余,未


发。
9
岁男孩,由于惊恐后,肢麻抽搐,神识不清,每日发

3

4
次不等,予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龙齿、贝齿、石


明、磁石、枣仁、茯神等养血平肝之剂
3
副,各症消失,至
今月
< br>余未再发作。
[
浙江中医杂志,
1964

c5
,< br>:
i3]




7

加味百合 地黄汤治疗癔症:
药用百合、
炒枣仁各
30g


生地、< br>竹茹各
15g

远志、
茯苓、
龙骨、
郁金各
9g

知母
12g


甘草
6g
。水煎服 ,每日
1
剂。随症加减,忌酒茶。本方具有


凉清润,养血安神之 效。
[
陕西中医,
1980

c1


i s]




8
.本方合真武汤治尿颤症。





9
.治失音症,由实火上刑肺金者,本方加芦根、桔梗、


甘草、青果,名和肺汤。
[
医方简义
]




l0
.治肺伤咽痛,咳嗽痰血,本方加热地、麦冬、芍药、


归、贝母、生甘草、元参、桔梗,名百合固金汤。
,医方集
解,





百合洗方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
]
百合
lOOg




上药以水
1000ml

渍之一宿,
用之洗身 。
洗已,
食煮饼,

勿以盐豉也。





注:
“食煮饼”者,有的学者认为用粳米或小麦粉作之
饼,

因粳米有益胃气生津之功。在《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
常配

以粳米,以顾护胃阴。但据《伤寒总病论》载:
“饼是切面
条,

汤 煮水淘过,热汤溃食之”

《活人书》

“煮饼,即淡熟面条
也”< br>;

《倦游录》

“凡以面为煮之,皆称汤饼。




(
功效
)
清热养阴,
润燥止渴。




(
主治
)
百合病,
病久不愈
口渴者。





(
临证加减
]




1
.百合洗方治疗肺结核:肺结核为慢性缓发之传染病。


见咳嗽,痰多,发热,彻夜难眠,脉数等。中医学认为是肺
阴不

足,阴虚生内热。肺热伤津,故咳嗽;肺为水之上源,肺气


降,故痰多;脉数为内有热;因咳嗽夜间加剧,故难眠。治


时,
用百合水煎滋补肺阴,
肺阴得补,
其热自熄,
肺气得降,


症自愈。肺结核为慢性痰热,故本方应多服为好。
[
古方新
用.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3




2
。赵锡武用百合洗方治疗肺结核:赵老年轻行医时,
常治

青少年
14~18
岁女性患肺结核,多令煮百合口服。其法:将



3

5
枚大者,洗净水煮
(
沸后变文火炖之)
。百合带汤一顿

服,每日或隔日一服,常获良效。





3
.赵锡武用百合洗方治疗脏躁及情志病。赵老嘱凡脏
躁病

或妇女情志不遂,根据其病情,将《金匮要略》百合病诸药
味混

合制方,
以百合为主随症灵活化裁用之,
但必须守方
10---- 20


以上,尤其病症重者。
[
作者录
]




4
.鲜百合泥外治脓疡疮口发炎:采用鲜百合
100
克,
冰片

少许,同捣烂拌匀,外敷于局部,每
Et
换敷工次,治乳腺炎
及骨

结核溃久创口发炎者。
[
浙江中医杂志,
1979

tn< br>,

417]




5
.治劳咳肺痿,本方加款金花研末服之。
[
红炉点雪
]




6

治肺病咯血,
新百合捣汁,
和 水饮之,
亦可煮食。
[



简方
]




栝蒌牡蛎散



(
方组 、临证参考用量
)
天花粉
(
栝蒌根
)20~30g

牡蛎

20~30g


上为细末,每服
3
6g
,日服
3
次,米汤送下;或为汤剂,
水煎徐徐服之。




(
功效
)
益阴潜阳,润燥止渴。





(
主治
)




主证:百合病,阴虚内热,虚阳上浮,口渴口干,脉微
数。





副证:神志恍惚,心烦等。





(
临证加减
)




1
.本方加元参、龟板、石斛、生地治百合病阴虚甚者。





2
.本方加百合、知母、元参、太子参、生地治神经宜
能症

阴虚火旺者。





3
。本方改为汤剂煎煮者效佳于散剂。





4
。栝蒌牡蛎散的煎服法:提倡煮散。煮散一般口服
3

4
次,易吸收,可避免剂量大而刺激胃肠,又能保持体内一定
量的

药效浓度, 节省药材,煮散药量少,一般为汤剂的
1

3

1

6

4
小时服
1
次,用法类似西医半衰期的应用法,可获良效。适
用于

煮散的方药:凡质地较松散的自主类药材如用解表、清热、


胃、泻下、祛风湿、理气、止咳、利水、理血等方剂皆宜。
颗粒


2

4
毫升米粒度最佳,成人每次
20

30g
为 宜,每日
2

3
次,重病者酌增。冷水浸渍后武火煮沸,搅拌,文火微沸
3

6
分 钟。应大力搅拌。仙东中医杂志,
1983

cs


35 1




百合滑石散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
)
炙百合
30g

滑石
60g


上二味研末为散,每服
4g
,日
3
次,米汤调下,亦可作汤

剂水煎服。



(
功效
]
滋养心肺,清热利尿。



(
主治工百合病,发热,口苦,口微渴,心烦惊悸,小便短

赤,脉微数。




(
临证加减
)




1
。外感余热未尽又有百合证者,本方加玄参、太子参、


白皮、地骨皮、白薇以清余热。





2
本方合百合地黄汤、
百合知母汤、
瓜蒌牡蛎散加减
(


合、生地、知母、滑石、天花粉、生牡蛎、汤小麦、甘草、



)
治神经官能症心肺阴虚者。





3
.本方原意为百合病变病发热而设.现代临证,可用
于热

病后期,复发热者,如发热重者,可酌加玄参、太子参、麦
冬、

地骨皮、白薇等;亦可用于神经官能症等病而见本方证者。





总之,百合病“诸治法皆以百合为主,病见于阳,加一
二味

以和其阴;病见于阴,加一二味以和其阳”

[
徐忠可
]




甘草泻心汤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
)
炙甘草
12g

黄芩
9g

干姜
9g
半夏
9g g
黄连
3g

人参
9g

大枣工
2





7
味,以水
2000ml

煮取
1200ml

去滓,
再煎取
600ml


温服
200ml
,日三服。





(
功效
]
清热利湿,杀虫解毒;补中和胃,消痞降逆。





(
主治
)
狐惑病,身微热,常默默,神疲乏力,目不得闭,

不欲饮食,干呕心烦,卧起不安,咽喉、口唇、眼睑溃破,
声音

嘶哑,或前后二阴溃破,苔黄滑腻,脉虚数;胃肠不和,心
下痞

满而硬,按之濡软,腹中雷鸣,下利频作,完谷不化,干呕


烦,苔白或黄滑腻,脉濡或弦细无力。





(
临证加减
)




1
.< br>中药治疗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
(
白塞氏综合征
)
用甘

草泻心汤如减内服,有斑疹者加用犀角地黄汤;阴部溃疡皆
用苦

参煎水外洗 。
[
中医杂志.
1979

c8


53 ]




2
.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氏综合征:白塞氏综 合征是一
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及经常引起失明的眼色素
膜炎为特

点的证候群。类似结节性红斑的皮肤血管炎、脑膜疾患都可
成为

本病综合征 一部分。药用黄芩
15g
,黄连
lOg
,干姜
15g
,半< br>夏

20g
,人参
lOg
,大枣
15g
,生 甘草
lOg
。水煎服,每日
2



用。偏湿热者 ,加佩兰
15g
,升麻
6g
,葛根
15g
,蝉衣工
2g



血瘀者,加生地
20g
,丹皮
20g< br>,当归
25g
;合并感染者,加



15g
,石膏
20g
,银花
20g
,青黛
12g
。本病为湿热内 蕴,
毒火

熏蒸,津伤正虚所致。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化湿之功。
临床

可随证加减用之。





3
。甘草泻 心汤加减治疗药物过敏:药用生甘草
40g
,黄


20g
,干姜
6g
,黄连
6g
,清半夏
6g
,泽泻
lOg
。每日
l
剂。
治疗

因服磺胺类、解热止痛类药物过敏所致咽、龟头糜烂者,均

7
日内痊愈。
[
河南中医,
1983

c4


413




4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笔者认为甘
草泻

心汤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三个主方之一。其中,寒热
夹杂

型用甘草泻心汤,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胃阴亏型用甘草一


煎。甘草泻心汤证之心烦不安,心下痞,与溃疡病的临床表
现有

相似之处.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病,不仅溃疡愈合率高,而
且副

作用少,< br>较之单用甘草制剂有明显的优越性。
[
经方应用.

川:宁夏

人民出版社,
1981

178]




5
.甘草泻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全组病例均有反复
发作

的腹痛,尤以左下腹、脐周痛为多见,伴腹胀、肠鸣、泄泻,


泻多在餐后出现,部分患者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检查
无特

殊发现,治疗方法以甘草泻心汤加减。药用炙甘草、法半夏


12g
,干姜、大枣各
lOg
,黄连
5g
,党参、白芍各
20g
。水煎
服,

每日
1
剂,一般服
4

6< br>周。哳中医,
1994


9


25]




6
.本方减干姜用量,加生姜。治水热互结,胃中不和,
症见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名生姜泻心汤。



7< br>.本方去黄芩、大枣,加枳实、厚朴、麦芽、白术、茯
苓。蒸饼糊丸。治心下痞硬,腹胀,恶食疲 倦,右关脉弦,
名积实消

痞丸。




8
.竹茹一升,人参、茯苓、甘草各一两,黄芩
三两。为粗

末,水煎,分三次服,日三次。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名
竹茹

汤。
[
备急千金要方
]




苦参汤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
}
苦参
50~lOOg


以水
100~1500m]
,煎
700g~lOOOm]
,去滓,熏 洗,每日
3
次。



(
功效
)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
主治
]
狐惑病,蚀于前阴以及阴肿、阴痒、疥癞等,可见

咽干,舌红苔黄,脉数。





(
临证加减
)




1
.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本方加
黄柏、

龙胆草、当归、蛇床子等水煎,以导湿热于下窍。





2
。周身风疹,疥疮,顽癣,麻风等,本方加地黄,地
肤子、

赤芍、白藓皮、大风子等,以祛风化湿杀虫。





3
。苦参外洗方治疗阴痒:基本方为苦参、白藓皮、蛇
床子

30g
,冰片
3g
,防风
15g
,荆芥
lOg
,花椒
20g
,透骨草
35g


外阴溃烂者加明矾
30g
;带下多加黄柏
20g
,乌贼骨
30g
;伴

部痛者加白芷
15g
。上述药物除冰片外,煎取药液,再人冰
片,

趁热熏外阴
10

20
分钟,待药液稍凉后,徐徐洗涤患处。
每日

1
剂,早晚各
1
次。
[
浙江中医杂志,< br>1986

c7


sOd]




4
.苦参治疗心律失常:用苦参片、苦参碱及苦参注射
液治

疗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取得相当疗效,尤其对合并冠心病者


好。
[
心脏血管疾病,
1976

c2

3


106]


5
。苦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167
例,结果,其中对期前收

痛经-


痛经-


痛经-


痛经-


痛经-


痛经-


痛经-


痛经-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1: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854.html

百合知母汤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