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宝书说药(1-234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16:25

酒渣鼻-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什么是排卵期)
宝书说药(
1-234





宝书说药(
234


石决明







石决明清肝明目,多用于治眼病。余治疗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症,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
中的明目地黄丸。
方用:
熟地黄
160
克,
山地萸
(制)

山药、 石决明(煅)各
80
克,牡丹皮、茯苓、泽泻、枸杞
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各< br>60
克。粉碎成细粉,炼蜜
为丸,
每丸重
9
克。
一次 服
1
丸,
一日服
2
次。
本方有滋肾、
养肝、明目的 作用,治疗上述眼病,效果良好。


宝书说药(
233


合欢皮











合欢皮安和五脏,故能安神解郁,可治疗心血不足
所致的失眠 、多梦、头晕、乏力,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中的夜宁糖浆。方用:合欢皮
105克,灵芝
50
克,
首乌藤
105
克,大枣
75
克,女贞子
105
克,甘草
30
克,浮
小麦
300
克。以上七味,加水煮沸后,于
80
℃~
90
℃温浸
2
次, 每次
2
小时,合并温浸液;灵芝粉碎成粗粉,用适量的
乙醇浸泡
7
天 ,压榨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药渣与其
余五味加水煎煮
2
次,每次
3< br>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
与上述两种溶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
蔗糖
830
克与适量的防腐剂,
煮沸使溶解,
滤过,
加水至
1000
毫升,搅匀,即得。一次服
40
毫升,一日
2
次。



本品有养血安神之功,用于神经衰弱见上述症状者疗效
颇佳。心火过旺引 起的失眠者不宜服用。




宝书说药(
232


天麻






天麻,平肝熄风之良药,善除风痰而定眩晕,通经络而
止疼痛 。
余治疗痰厥头痛,
咳痰稠黏,
头眩烦闷,
恶心吐逆,
身重肢冷,不 得安卧,舌苔白腻,脉弦滑者,常用《脾胃论》
中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方用:黄柏
9
克 ,干姜
3
克,天麻
9
克,苍术
9
克,白茯芩
9克,黄芪
9
克,泽泻
9
克,人参
9
克,白术
9
克,炒曲
9
克,半夏(汤洗
7
次)
9
克,大麦糵< br>面
9
克,橘皮
9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2
次分服。本方温
凉并济,补泻兼施
,
补脾燥湿,化痰息风,可用于美尼尔氏综
合征见有上述症状者。



《脾胃论》中说:
“此头痛苦 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
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
为定风草 ,独不为风所动也;黄芪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
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温甘,除湿补中益气; 泽、
芩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
滞气;大麦孽面,宽中助胃气; 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
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燥也。



宝书说药(
231


珍珠母




高血压病的症状与中医的肝阳上亢相似,珍珠母有平肝潜
阳之功,故用以降血压颇效 。余治疗肝阳上亢,血压偏高,
头昏头晕,失眠健忘等症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
清脑 降压片方,改片为丸,有较好的作用。方用:黄芩、当
归、决明子各
100
克,夏枯草 、槐米、磁石(煅)
、牛膝、
钩藤各
60
克,地黄、丹参、珍珠母各
40
克,水蛭、地龙各
20
克。研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
9
克, 每天服
3
次,每
次服
1
丸。





宝书说药(
230


远志




远志与菖蒲相伍,长于宁心安神;与川贝相伍,最能化痰
止咳。



治疗惊恐不安,失眠健忘,梦中惊跳等症,余常用《医
学心悟》中的安神定志丸。方用:石菖蒲 、远志、茯苓、龙
齿、茯神、党参各
50
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
9< br>克
重。每日服
3
次,每次服
1
丸。



治疗肺热咳嗽,见咳嗽连连,昼夜不间断,黄痰。余常
用自拟远志止咳饮。方用:远 志
15
克,百部、清半夏、杏
仁、川贝、旋覆花、黄芩、桔梗、陈皮、紫苑、款冬、白 前

10
克,甘草各
5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br>2
次分服。本方
由《医学心悟》中的止嗽散加远志、半夏、杏仁、川贝、旋
覆花 、黄芩而成,增强了清肺化痰、宣肺止咳之力,疗效更
好。




宝书说药(
229


琥珀




琥珀内服镇心安神,活血散瘀,通淋溶石,外用散血消瘀,
生肌止痛,治疮疗癣。治 疗一切癣、疥、结核,疮疖初起已
破,刀伤出血及腐烂者,余常用《急救经验良方》中的万应
琥 珀膏。方用:全当归
15
克,大黄
12
克,上血竭
12
克,
川黄连
12
克,小生地
24
克,黄芩
12
克,真琥 珀
12
克(另
研极细末)
,生甘草
12
克,大风子肉
12
克,黄柏
12
克,枯

12
克。



用好麻油
500
克,将药
10
味熬枯,油色紫红,去滓,
入琥珀末并黄蜡
60
克,候化开离火,用槐枝
1
根搅匀,冷
定成膏,不可太老,埋入土内,退去火毒,一月后取出。



用时加黄色三 仙丹(水银、牙硝、明矾)少许调匀,随
时擦之,看疮轻重加之。轻则以少为妙,重则稍多加,不可过多。金刃伤则不必加三仙丹。此膏愈陈愈妙。






宝书说药(
228


羊蹄






羊蹄,能杀虫疗癣。余治疗诸癣疮湿痒,常用《医宗金鉴》中的羊蹄根散。方用:羊蹄根
24
克(末)
,枯白矾
6
克,
共研细末,
米醋调擦癣处。
该方有杀虫、
渗湿、
消毒的作用,
涂抹之后,可立即止痒。





宝书说药(
227


朱砂




朱砂内服安神镇静,外用清热解毒。余常用《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
中冰硼 散治疗口疮。
方用:
冰片
50
克,
硼砂
(

)500
克,朱砂
60
克,玄明粉
500
克。以上四味,朱砂水飞 或粉
碎成极细粉,硼砂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
玄明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吹敷患处,每次少量,一
日数次。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
疮等症, 立见功效。注意药液不可咽下。


宝书说药(
227


钩藤







钩藤,善清 肝火,为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要药。余
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等症,常用《杂
病证治新义》中的天麻钩藤饮。方用:天麻
9
克,钩藤(后
下)
12
克,生决明(先煎)
18
克,山栀、黄芩各
9
克,川
牛膝< br>12
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
9
克。重症者,可易决明为 羚羊角。水煎服,每日
1
剂,
2

分服。



《杂病证治新义》中说:
“本方以天麻、钩藤、生决明
之平肝祛风降逆为主 ,
辅以清降之山栀、
黄芩,
活血之牛膝,
滋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以平 肝之逆,并辅夜交藤、
朱茯神,以安神安眠,缓解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晕
眩之良剂。若 以现代之高血压头痛而论,本方所用黄芩、杜
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
镇静精神、降压缓痛之功。




钩藤凉肝定惊,善治小 儿夜啼。治疗小儿脾虚,面青肢
冷,大便清稀,神不安宁,时有夜啼,余常用《医宗金鉴》
中的 钩藤饮。方用:川芎、当归、茯神、茯苓、木香、钩藤、
白芍、甘草各
3

5
克,红枣
3
枚。水煎服,每日
1
剂,
2

分服。方以钩藤平肝,茯神宁心,茯苓祛湿,当归、川芎、
白芍养血,木香、甘草、大枣温脾胃而和中气 。胃气得和,
心神安宁,则夜卧安宁。






宝书说药(
226









煅牡蛎,软坚散结之尖兵。治疗乳痹(乳腺小叶增生)余
常用《医学衷中 参西录》消瘰丸,每收良效。方用:煅牡蛎
500
克,生黄芪
200
克,三棱 、莪术、龙胆草、浙贝母各
100
克,生乳香、生没药、血竭各
50
克,玄参
150
克。共研细
末,炼蜜为丸,
10
克重,每天服
3次,每次服
1
丸。



本方原本治疗瘰疬,余思之乳 痹之形状与瘰疬相似,故
移用之,果然有效。方中重用牡蛎、浙贝母、三棱、莪术消
痰软坚,黄 芪、玄参补气养血,血竭、乳香、没药活血化瘀,
龙胆草疏肝解郁,有补有攻,使攻邪而不伤正,故能建 功。
使用时,配合外用消瘰膏,其效更彰。方用:生半夏
50
克,
生马钱子< br>20
克,生山甲、生甘遂、皂角、血竭各
15
克。前
5
味用香 油炸枯,去渣,将黄丹收膏,火候到时,将血竭粉
掺膏中融化,摊做膏药敷患处。



常与龙骨相伍,有相辅相成之功。汗为心液,龙、牡善
敛心气,故能止汗。治疗自汗 、盗汗,余常用《太平惠民和
剂局方》中的牡蛎散。方用:黄芪
30
克,麻黄根(洗)
30
克,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
30
克,浮小麦
30< br>克。共研为粗末,水煎去渣服,每天
1
剂(
15
克)

2
次分
服。本方有敛汗固表的作用,不仅能止自汗盗汗,而且能补
虚劳不足,止心悸 ,治遗精。
《成方便读》中说:
“黄芪固卫
益气,以麻黄根领之达表而止汗;牡蛎咸寒 ,潜其虚阳,敛
其津液;麦为心谷,其麸则凉,用以入心,退其虚热耳。此
治卫阳不固,心有虚 热之自汗也。







宝书说药(
225


龙骨





龙骨常与牡蛎合用,有相得益彰之妙,善于摄敛正气,治
疗痰喘;宁心安 神,治疗失眠。收敛固涩,可止崩止带。



治疗外感痰喘服用小青龙汤病 未痊愈或愈而复发者,余
常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从龙汤治之。方用:生龙骨、生
牡蛎各50
克,生杭芍
15
克,清半夏
12
克,炒苏子
12< br>克,
炒牛蒡子
12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2
次分服。临床中余体
会到,治外感痰喘小青龙汤疗效不菲,但从龙汤不可或缺,
用之则疗效巩 固,不用则病情易于反复发作。



治疗失眠,
余常用柴胡加龙骨 牡蛎汤加酸枣仁、
夜交藤、
合欢花治之,每收良效。方用:柴胡
12
克,龙骨 、牡蛎各
50
克,党参、茯苓、半夏、黄芩、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

12
克,桂枝
6
克,大黄
3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br>2
次分
服。



治疗崩漏,余常用《医学衷中参西 录》的固冲汤治之,
方用:白术
30
克,黄芪
30
克,煅龙骨、煅牡 蛎各
50
克,
山萸肉
20
克,白芍
15
克,海螵蛸
15
克,茜草
15
克,川断
15
克,棕炭
10克,五倍子
15
克(冲服)
。水煎服,每日
1
剂,
2< br>次分服。本方还可用于治疗少女经血不止、中年妇女
血崩、上避孕环后阴道出血不止等病症,均能 获得可靠的疗
效。
原书中方下记载:
偏热加生地
15
克;
偏 寒加附子
10
克;
血多阳脱加人参
30
克,
附子
1 0
克;
大怒之后血崩加柴胡
15
克。临床使用时可作参考。



治疗白带(或黄带)过多,余常用《医学衷中参西录》
的清带汤(山药、 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茜草)
,余常
处方为:山药
15
克,生龙骨、生牡 蛎各
50
克,海螵蛸、土
茯苓各
30
克,茜草、白术、黄柏、金银花 、连翘、败酱草

15
克,白果
5
枚。水煎服,每日
1剂,
2
次分服。一般连

5
剂即可见效。若病久难愈者,可将此 方配制成丸药缓图
之。清带汤张锡纯谓之:
“此方用龙骨、牡蛎以固脱,用茜
草、海螵 蛸以化滞,更用生山药滋真阴固元气。……汇集成
方,其能开通者,兼能收涩;能收涩者,兼能开通。相 助为
理,相得益彰。
”加入白果、白术,仿《傅青主女科》完带
汤之意也。再与清热燥 湿的土茯苓、黄柏、金银花、连翘、
败酱草合用,收效自然不同凡响。








宝书说药(
224


虎杖





虎杖,清热解毒之功甚著。
《小儿药证直诀》用虎杖散治小
儿实热盗汗,乃善用虎杖者也。虎杖,锉为散,水煎服,量
多 少与之,不拘时候。



余思之,
此方颇具深意,
虎杖能 清湿热,
杜绝盗汗之源,
故能收效。



宝书说药(
223


自然铜




自然铜,多用于接骨疗伤,外用有杀虫止痒之效。治疗神
经性皮炎余常用《中医皮肤 病学简编》中的自然铜膏。



方用:自然铜(煅末)
31
克,硼砂末
15
克,凡士林
156
克。调成软膏,外涂患处,每日
2

3
次。




宝书说药(
222


酸枣仁





酸枣仁宁神定志之良药也。



治疗阳亢性 失眠,余常用北京名医冉雪峰创立的卧佛汤
治之,效果理想。方用:酸枣仁、麦门冬、石斛、杜仲、寄< br>生、牛膝、丹参、槐米、钩藤各
15
克,生地、铁锈各
30
克,
龟板
50
克。血压高者加青木香
10
克;虚热上逆加龙胆草、
黄柏 各
15
克;胃纳少者加厚朴
15
克,广木香
10
克;大便< br>干结加大黄
5

1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2
次分服。使用
时,酸枣仁的用量可加大至
30
克。本方治疗高血压患者之
失眠,疗效更好。



治疗因阴血不足所致失眠多梦、心悸不宁、 五心烦热、
盗汗耳鸣等症。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之安神胶囊
方做丸治之,效果满意。 方用:酸枣仁(炒)
50
克,川芎、
制何首乌各
50
克,麦冬、五味 子、丹参、茯苓、知母各
100
克。粉碎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
9
克。每 天服
3
次,每
次服
1
丸。本方有补血滋阴、养心安神的作用,用于治 疗失
眠,堪称良方。






宝书说药(
221


浮海石





浮海石,清肺化痰之功甚著。余治疗小儿哮喘,一切风湿
燥热,咳嗽痰喘 ,常用《医学从众录》中的海浮石滑石散。
方用海浮石
12
克,飞滑石
12< br>克,杏仁
12
克,薄荷
6
克。
研为极细末。每服
2< br>钱,每天服
3
次,用百部煎汤调下。此
方虽简,用之颇灵。

酒渣鼻-


酒渣鼻-


酒渣鼻-


酒渣鼻-


酒渣鼻-


酒渣鼻-


酒渣鼻-


酒渣鼻-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6: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376.html

宝书说药(1-234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