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
独活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 的同时也更重视养生。
很多人都知道独活汤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接
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独活汤。
【处方】
炙甘草
6
克
羌活
防风
独活
大黄
(煨)
泽泻
肉桂各
9
克
当归
梢
连翘各
15
克酒汉防己
酒黄柏各
30
克
桃仁
30
个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腰痛如折,沉重如山。
【用法用量】
每服
15
克,用酒
70
毫升,水
350
毫升,煎至
150
毫升,去滓热
服。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第
1
页
【处方】
独活
2
两,当归
2
两,常陆
2
两,白术
2
两。
【功能主治】
产后诸风,肿气百病。
【用法用量】
上以水
1
斗,煮取
4
升服。覆取汗。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三引《产经》
【处方】
独活
1
钱,秦艽
5
钱,炙没药
8
分,怀牛膝
1
钱半,五加皮
1
钱
半,当归
1钱半,丹参
1
钱半,巴戟肉
1
钱半,川续断
1
钱半,< br>狗脊
3
钱,广木香
4
分,红枣
3
个,桑枝
3
钱。
【功能主治】
寒客肾与膀胱之经,腰脊痛引股腿。
【摘录】
第
2
页
《马培之医案》
【别名】
独活丹
【处方】
独活< br>4
两,
生姜
6
两,
甘草
(炙)
2
两 ,
桂心
2
两,
生葛根
2
两,
芍药
2
两,栝楼
2
两。
【功能主治】
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亸曳。
【用法用量】
独活丹(
《三因》卷二)
。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
《外台》卷十四引《古今录验》
【别名】
第
3
页
桂心散
【处方】
独活
4
两,
生葛根半斤,
芍药
3
两,
防风
2
两,
半夏
1
斤
(洗)
,
桂心
5
两,当归
2
两,附子(炮)
2
两,甘草 (炙)
2
两,生姜
10
两(一方去半夏,用麻黄
3
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不能语。风亸曳,肢体不能收摄。
【用法用量】
桂心散(
《普济方》卷九十四)
。
【注意】
忌羊肉、
(饣曷)
、生葱、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等。
【摘录】
《外台》卷十四引《古今录验》
第
4
页
【处方】
羌独活
3
两,
葛根
3
两,
甘草
2
两
(炙)
,
麻黄
1
两,
桂心
3
两,
生姜
6
两,芍药
3
两,干地黄
2
两(一方无芍药)
。
【功能主治】
产后中柔风,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
上以清酒
2
升,水
8
升,煮
3
升,分
5
次服。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三引《产经》
【别名】
独活散
【处方】
独活
3
两,防风< br>2
两,干姜
2
两,桂心
2
两,甘草
2
两,当 归
两。
【功能主治】
妇人中风,口噤不识人。
第
5
页
2
【用法用量】
独活散(
《圣惠》卷六十九)
。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三引《产经》
【处方】
独活
3
两,生姜
6
两,干地黄
5
两,芍药
4
两,防风
3
两,桂心
3
两,
栝楼
3
两,
甘草
2
两
(炙)
,
麻黄
2
两
(去节)
,干葛
3
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风湿客于腰,令人腰痛。
【用法用量】
以水
8
升,酒
2
升,煎取
3
升,分
3
次服。不愈,重作。
【注意】
忌海藻、生葱、菘菜、芜荑。
第
6
页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
【处方】
独活(黄色如鬼眼者,去芦,洗,焙,称)
1
两,羌活(去芦)
1
两,防风(去钗股)
1
两,人参(去芦)
1两,前胡(去苗,
净洗)
1
两,细辛(华阴者,去叶)
1
两,五 味子(拣)
1
两,
沙参
1
两,白茯苓(去皮)
1
两 ,半夏曲
1
两,酸枣仁(微炒,
去皮,研)
1
两,甘草
1< br>两(炙)
。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肝经因虚,内受风邪,卧则魂散而不守,状若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
4
大钱,
以水
1
盏半 ,
加生姜
3
片,
乌梅半个,
同煎至
8
分,
去滓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
第
7
页
《本事方释义》
:此驱风养正之方也。独活气味苦辛甘平, 气味
俱薄,
浮而升阳也,
入足厥阴、
少阴,
引经之风药,
故 以之为君;
防风气味辛甘温,
入手足太阳之风药;
细辛气味辛温,
气厚于味,
阳也,入足厥阴、少阴,引经之药;枣仁气味苦平,入手少阴;
前胡气味苦平、微寒,阳中之阴 ,降也,入手足太阴、阳明之风
药,其功长于下气;半夏气味苦辛微温,沉而降,阴中阳也,入
足阳明,除痰散逆;五味子气味酸苦咸微温,收敛散逆之气,入
足少阴;沙参气味甘苦微寒,能补五脏之 阴,入足厥阴;羌活之
气味与独活同,入足太阳兼能利水;甘草气味甘平,兼通入十二
经络,诸 味得之,皆能缓其性,乃君子之品也;茯苓气味甘平淡
渗,入足阳明,能引诸药达于至阴之处;人参气味 甘微温,入足
阳明,能补五脏之阳,使身中正气大旺,外邪不能侵犯矣。
【摘录】
《本事》卷一
【处方】
独活、防风、荆芥、赤芍、陈皮、半夏、厚朴、苏叶(或加钩藤
钩)
。
【功能主治】
妇女脚气,感风寒而发,遍身腰腿酸疼。
第
8
页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
【处方】
独活(去芦头)
1
两半,白鲜皮半两,羌活( 去芦头)
1
两,人
参
1
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或虚汗多,困乏,体热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
3
钱匕,以水
7
分,酒
3
分,同煎
7
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候。
【摘录】
第
9
页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
独活(去芦头)
1
两半,枳壳(去瓤,麸炒)
1
两,芎?
1
两,
当归(切,
焙)
1
两,
竹 沥
(半碗)半两,
细辛
(去苗叶)半两,
桂(去粗皮)半两,防风(去叉)< br>1
两半,蔓荆实
1
两半。
【制法】
上将
8
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口面?斜,语涩,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
3
钱匕,
以水
1
盏半,
煎至
1
盏,
加竹沥
1
合,
再煎至
7
分,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
独活、防风、柴胡、葛根、广皮、甘草。
第
10
页
【功能主治】
伤寒足冷。
【用法用量】
【摘录】
《伤寒大白》卷四
【处方】
羌活、防风、荆芥、牛膝、柴胡、何首乌。
【功能主治】
痘浆收敛,而手足红肿发毒。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痘疹仁端录》卷十
第
11
页
【处方】
当归、白术、黄耆、薄桂、牛膝、独活、甘草。
【功能主治】
小儿鹤膝风。
【摘录】
《幼科折衷》卷下
【处方】
独活(去芦)
1
两,桑寄生
1
两,牛膝(酒浸)
1
两,秦艽(去
芦)
1
两,赤茯苓(去皮)1
两,桂心
1
两,防风(去芦)
1
两,
附子(炮,去皮 脐)
1
两,当归(炒,去芦)
1
两,生干地黄
1
两,杜仲( 锉,炒去丝)
7
钱半,细辛(去苗)
7
钱半,芎?
7
钱半, 赤芍药
7
钱半,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
妇人风痹,手足不随,身体疼痛,言语謇涩,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
8
钱,以水
1
中盏半,熊至
1
大盏,去滓温
服,不拘时候。
第
12
页
【摘录】
《准绳·女科》卷二
【处方】
独活
2
钱,麻黄(去节)
2
钱,川芎
2
钱,大黄(焙)
2
钱,天
麻
2
钱,防风
2
钱,北细辛
2
钱,甘草
1
钱,荆芥穗
1
钱。
【功能主治】
解表通里。主小儿风痫内热。
【用法用量】
上锉。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七
【处方】
独活(去芦头)
1
两半,当归(锉,炒)
3
分,防风(去叉)
3
分,
麻黄
(去根节,
煎掠去沫,
焙)
1
两,
附子
(炮裂,< br>去皮脐)
1
枚,细辛(去苗叶)半两。
第
13
页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角弓反张,口噤发痉。
【用法用量】
每服
5
钱匕,
水、
酒共
1
盏半,
同煎
1
盏,
去滓温服,
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
独活
4两,葛根
2
两,桂枝
2
两,芍药
2
两,防风
2
两,甘草
2
两,干姜
2
两。
【功能主治】
卫不和,胸背相引而痛者。
【用法用量】
上
(口父)
咀。
以水
1
斗 ,
先煮葛根,
减
3
升,
去上沫,
纳诸药,
煮取2
升,去滓,温服
1
升。覆取微汗。若病只宜消散者,服汤
第
14
页
则无汗而解。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五四
【处方】
< br>独活
1
两,细辛(去苗)
1
分,僵蚕(炒)半两,牡丹皮
防己 半两,紫菀(去苗)
1
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痫症。阴阳失度,气血相并,素无疾而暴得瘛疭,发讫即如常,
经隔月日以复如前。
【用法用量】
每服
5
钱,以水
2
盏, 煎至
1
盏,去滓温服。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三
第
15
页
3
分,
【别名】
独活散
【处方】
独活
5
两,防风
2
两,秦艽
2
两,桂心
2
两,白术
2
两,甘草
2
两,当归
2
两,附子
2
两,葛根
3
两,生姜
5
两,防己< br>1
两。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
口噤 不能言;
产后角弓反张,
手足硬强,
顽痹不仁。
。
【用法用量】
独活散(
《圣惠》卷七十八)
。
【摘录】
《千金》卷三
【处方】
川独活半两,羌活半两,人参半两,防风半两,当归半两,北细
辛半两,茯神(去木)半两,半夏半两, 桂心半两,白薇半两,
远志(去心)半两,菖蒲(去毛)半两,川芎半两,甘草
3
分。
【功能主治】
第
16
页
妇女风虚昏愦不自觉知,手足瘛疭,坐卧不能,或发寒热,血虚
不能服发 汗药,及中风自汗。
【用法用量】
上
(口父)
咀。
每服
5
钱,
以水
1
盏半,
加生姜
5
片,
煎至
7
分,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
:此手少阴、足厥阴药也。肝属风木而主筋,故 瘛
疭为肝邪。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二活、防风祛风,细辛、桂
心温经,半夏除痰,芎、归辛 散风而温和血,血和则风散,辛以
散之,即辛以补之也。心为肝子,肝移热于心则昏愦,故以人参
补心气,菖蒲开心窍,茯神、远志安心神;白薇咸寒,退热而治
厥,使风静火息,血活神宁,而瘛疭自 已矣。
【摘录】
《妇人良方》卷三
【处方】
独活(去芦头)
1
两,防风(去叉)
3
分,五加皮
2
分,附子(炮
裂,去皮脐)
2
两,芍药
1两,干姜(炮裂)
1
两,桂(去粗皮)
1
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
1
两,杜仲(去粗皮,炙,
第
17
页
锉)
1
两,五味子(炒)
3
分。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后,风虚邪气流注,腰胯冷疼,脚膝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
5
钱匕,用水
1
盏半,煎至< br>7
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
独活(去芦头)1
两,萆薢
1
两,细辛(去苗叶)
1
两,人参
1
两,牛膝(去苗,切,酒浸,焙)
1
两,酸枣仁(微炒)
1
两,
附 子(炮裂,去皮脐)
1
两,羚羊角(镑)
1
两,赤芍药
1
两 ,
黄芩(去黑心)
1
两,茵芋(去粗茎)
1
两,麻黄(去根节,煎< br>掠去沫,焙)
1
两,防己
1
两,桂(去粗皮)
1
两, 甘草(微炙,
锉)
1
两。
第
18
页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6: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