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14个常见疾病特效穴位大全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14:39

病毒感染-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达克宁栓有副作用吗)
14
个常见疾病特效穴位大全,
超级实
用的中医知识,收藏起来吧!

爱说中医的周医师

2019-03-08 18:31:01

1.
扁桃腺疼痛
——
合谷穴


合谷
”< br>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
45
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指压

合谷

对于缓解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用于扁桃腺疼痛,对于
牙 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2.
消除失眠症
——
摩擦涌泉


涌泉穴

在脚心斜走处,用手摩擦脚也可以。但是使用脚心相互摩擦,能同时刺
激双脚之
“< br>涌泉穴

是比较合理的。如此反复做三十六回,不久心情自然就会稳定
下来而能 入睡。

3.
自汗、盗汗
——
阴谷、肾俞

汗是由 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在膝盖关节内侧的

阴谷

与在第
2腰椎左右
2
厘米处的

肾俞

,对多汗症非常有效。< br>
4.
低血压
——
百会穴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 ,稍微强力的指压叫

百会

的穴位。

百会
”< br>在头的最上
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
6
秒钟,如 此反复
5
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5.
风湿疼痛
——
内关、外关、百里

上半身疼痛

以指压

外关



内关

最 有效。

外关

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
处。

内关

位于

外关

的反面。

下半身 疼痛
,以指压

百里

最有效。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 面吐气
一面压
6
秒钟,如此重复
10
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 胀、发炎的话,不
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6.
感冒、发烧
——
大椎

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 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
面的骨称为第
7
颈椎、其下降之骨(第 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

大椎

的穴位。强力按压此穴位,能帮助 退烧、快速缓解感冒的各种症状。

7.
高血压
——“
高血压点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 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

高血压点

的穴位。慢慢的
吐气 ,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
6
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
3
次。一天请
10
次。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
效 。

8.
更年期
——
血海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
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
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
有称为

血海
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继续按压
6
秒钟。 反复做
10
次。每天坚持不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

9.
解宿醉
——
摩擦足背

在足背有

太 冲穴

,对于宿醉有极佳效果。

太冲穴

位于脚中指拇趾 与脚板中央
之处。其方法为站立着,用一只脚踏另一只脚背之中腹,如此交替的做即可。宿
醉后 的第二天早上会头痛,但不用但心,只需持续做此足背摩擦运动三分钟后,
头脑就会非常清醒。

10.
喉咙痛
——
尺泽、上尺泽

喉咙痛可指压

尺泽



上尺泽

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 手臂内侧中央处有
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

尺泽


尺泽

上方
3-4
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
就是

上尺泽




11.
天枢穴: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便秘、腹胀


天枢穴位位置图




图解天枢穴位的位置


天枢穴的位置
:在腹部,横平肚 脐中央,前正中线旁开
2
寸处。即:在腹中部,
距脐中左右
2
寸处。

取穴技巧
:仰卧,肚脐旁开
3
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

穴位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
有第
9
肋间动、
静 脉分支及腹壁下动、
静脉分支,
布有第
9
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12.
胆俞穴:胆囊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胆俞穴位位置图




图解胆俞穴位的位置


【胆俞穴的位置】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处。

【取穴方法】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取穴时,通常采用
正坐或俯卧姿势。

【穴位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腱肋肌之间;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
第十胸神经 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按摩胆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黄疸、口苦、呕吐, 肋痛、肺痨、惊悸,胸腹胀满,骨蒸潮热;胆
经疾病,如胆囊炎,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风湿性关节 炎、胃炎,肝炎等。

【穴位配伍】胆俞穴配阳陵泉穴、太冲穴胆道疾病。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胆俞穴斜刺
0.5-0.8
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

不可深
刺,以防造成气胸。

【艾灸方法】艾炷灸
3-7
壮;或艾条灸
5-15
分钟。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4: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278.html

14个常见疾病特效穴位大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