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缺血性卒中的诊断
一、
缺血性卒中的分层诊断步骤(七步法)
第一步
缺血性卒中的初步诊断,
这一步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区分真性卒中,
还是假性卒中。要利用基本影像和电生理技术,
与下
列疾病鉴别:
癫痫
晕厥
中毒或代谢性疾病(包括低血糖)
颅内肿瘤
硬膜下血肿
周围性眩晕
其次,简单的区分卒中类型,要用非强化
CT
,鉴别:
血性卒中
脑静脉系统病变
第三,初步确定的区分卒中部位,
根据某一血管闭塞综合症的临床表
现,联
合非强化
CT
第二步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诊断,
这一步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判断缺血
性损伤的严重程度
在血管闭塞之后,
远端血管分布区的组织可以呈现良性低灌注,
可以
出现缺血半暗带(
Penumbra
),也可以是梗死。缺血半暗带
是缺血性
卒中治疗的关键,此时需要灌注影像(
CTP
,
MR
的
DW
、
I PWI
)判断
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
1 / 16
其次,判断低灌注的持续时间。
用
CBV
和
CBF
的关系,推断低灌注发生的时间。
第三,判断血管
闭塞的程度。
缺血性卒中发病之后,
血管可以是完全闭塞,
也可以是高度狭
窄,
也可以是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
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需要
采取不同
的干预手段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主要使用影像学的
4P
技术。即血管
(
pipes
)、灌注(
perfusion
)、脑实质(
parenchyma
)和半暗
带
(
penumbra
)
`
第三步
判定卒中后血管损伤的部位和原因,
这一步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判
断血管损伤的部位。
这些部位可能位于心脏、主动脉弓、颈部动脉、颅内大血管和
小血管。
其次,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该部位血管损伤
如果定位在心脏(考虑心源性卒
中),应该明确心脏的确切原
因,如左室附壁血栓、
心房颤动、
瓣
膜病、卵圆孔未闭(
PFO
)、
心内膜炎等
如果定位在血管,
一定要明确是动脉粥样硬化中重度狭窄
(血
流动
力学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动脉
-
动脉的栓塞)
、
夹层
动脉瘤、血管痉挛、纤维肌发育不良、动脉炎等
第四步
判定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首先,判定有无传统的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通过询问和
检查,即
可判定。
其次,判定易栓症的危险因素
这类危险因素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获得
2 / 16
的,需要通过
特殊检验才能判定。包括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红细胞增
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蛋白
C
缺乏症、蛋白
S
缺乏症、
AT
Ⅲ缺乏症、凝血酶变异等
第三、注意一些新的危险因素
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第五步
判定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
根据以上的资料,应该明确患者可能的发
病机制,主要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栓塞性卒中(心源性或动
脉源性)、
腔隙性(小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梗死
/
分水岭梗死、
血管
禁挛。
第六步
判定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
从临床角度,
采用
NIHSS
。在早期
NIHSS
评分的多少直接影响
溶
栓治疗和其他治疗的决策。
从影像学角度,
CT
上的低密度区,
MRI
的
DWI
的高信号区,
都
是溶栓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七步
评估患者全身因素
包括年龄、既往功能状态、伴发病、心理、社会地位、济济
状况、价值趋向
二
缺血性卒中的类型
(
一
)
按症状体征演变过程分类,现在少用
完全性卒中
(
Complete Stroke
)
,数小时
(
<
6h)
达高峰
进展性卒中
(
Progressive Stroke
)
,渐进性加重,在
48h
内
仍不断进展
可逆性缺
血
性
神经
功能缺失
(
Reversible Ischemic
3 / 16
Neurological Difict
,
RIND
)
症状较轻,但持续存在,
可在
3
周内完全恢复
(
二
)
按临床表现分型
(
OCSP
分型
)
完全前循环梗死
( TACI)
部分前循环
梗死
( PACI)
腔隙性脑梗死
(LACI)
后循环脑梗死
(POCI)
(
三
)
按临床表现,特别是神经影像表现
大面积脑梗死
(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
分水岭脑梗死
(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皮质前型
皮质后型
皮质下型
出血性脑梗死
(
Hemorrhagic Infarction
)
多发性脑梗死
(
Multiple
,
CWS
)
I
Infarction
)
(
四
)
按病因分型
(
TOAST
病因分型
)
,国际比较常用。
大动脉粥样硬化
( 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 )
心源性栓塞
(Cardioembolism, CE)
小动脉闭塞
(Small- artery occlusion, SAO )
其它明确病因
(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cause, ODC)
不明原因
(Stroke of undetermined cause, UND)
(
五
)
按发病机制分型,
《神经病学》第五版
(
王维治主编
)
用。
三、
OCSP
分型诊断标准
1
完全前循环梗死
( TACI)
表现为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
(
MCA
)
综合征的表现:大脑高
级神经
功能障碍
(
意识障碍、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障碍等
) ,
同向偏盲
;
对侧
3
4 / 16
个部位
(
面、上肢和下肢
)
中至少有
2
个以上运
动和
/
或感觉障碍。多为
MCA
近端主干,少数为
ICA
虹吸段闭塞引
起的大片脑梗死
2
部分前循环梗死
( PACI)
有以上三联征的
2
个
,
或只有高级神经功能障碍
,
或感觉运动缺损
较
TACI
局限。提示是
MCA
远段主干、各级分支或
ACA
及分支闭塞引
起的中、小梗死。
3
腔隙性脑梗死
(LACI)
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轻偏瘫、单纯感觉性脑卒中、运
动感觉性脑卒中、构音障碍
-
手笨拙综合征、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大多为基底节或脑桥小穿通支病变引起的小腔隙灶。
腔隙综合征类型
典型临床表现
⊙上下肢大体相同程度轻偏瘫;
病变部位
对侧内囊后肢或脑桥
纯运动轻偏瘫
5 / 16
(
PMH
)
⊙ 不伴感觉、视觉及皮质损害(如失语)
;
⊙脑干病变不出现眩晕、耳鸣、眼震、复视
及小脑性共济失调;
病变
纯
感
觉
轻
偏
瘫
(
PSS
)
⊙有七种变易,
变易型的
PMH
可表现多样
⊙偏身感觉缺失,可伴感觉异常(如麻木、
沉重、刺痛、僵硬感)
对侧丘脑腹后核、内囊
后肢、放射冠后部、及
延髓背外侧病变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
AH
)
⊙
PMH
伴小脑性
共济失调,偏瘫以下肢重
对侧脑桥基底部上
1/3
(足踝部明显)
,上肢轻;
⊙面部最轻;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
与下
2/3
交界处、内囊
后肢及偏上处(影响
颞、枕桥束及椎体束)
和放射冠及半卵圆中
心
(影响皮质桥脑束和
部
分椎体束)
构音障碍
-
手笨拙综
合正(
DCHS
)
⊙构音障碍、吞咽困难、
脑桥基底部上
1/3
与下
2/3
交界处,为基底动
⊙病变侧中枢性面舌瘫
⊙面瘫侧手无力
⊙精
脉旁中央支闭塞。
细动作笨拙(书写时易发现)
⊙指鼻试验不
准,轻度平蘅障碍
感觉运动性卒中
(
SMS
)
⊙以偏身官爵障碍起病,再出现轻偏瘫
丘脑腹后核及邻
2
内囊
后肢,是丘脑膝状体支
或脉络膜后动脉丘脑
支
闭塞。
4
后循环脑梗死
(
POCI
)
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椎
-
基底动脉综合征。
可表现为同侧颅神经
瘫痪
及对侧运动感觉障碍;双侧运动感觉障碍;双眼协同活动及小
脑功能障
碍
,
无同侧长束征或同侧视野缺等。
为椎
-
基底动脉分支闭
塞引起的大小
不等的脑干、小脑梗死。
四、
TOAST
分型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AdamsH PJ r, Bendixen BH, Kappelle LJ, Biller J, Love
BB, Gordon DL, Marsh EE 3rd: 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 of acute
6 / 16
ischemic stroke. Definitions for use in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TOAST.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Stroke 1993; 24: 35
–
41
(一)
分型依据
:
?
possible diagnose
标准;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资料
?
probable diagnose
标准:
临床表现十影像学资料十辅助检查
注:
辅助检查包括
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
心电图,凝血机能检查,
DSA,
TCD
等。
(二)
各型标准
1
、大动脉粥样硬化
(
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
)
本分类指颅
外颈部大动脉或颅内较大动脉(包括主要脑动脉或皮
质支)粥样硬化病变
引起的脑梗死。有血管堵塞的临床表现或影
像学表现。
(
1
)临床征象包括:失语、忽视、意识改变及运动障碍等皮质损
害,或脑
干、小脑损害体征;间歇性跛行、同一血管支配区
域的
TIA
、颈部
血管杂音或搏动减弱等病史支持该亚型的诊
断。
(
2
)头部影像学(
CT
或
MRI
)表现:大脑皮质、脑干、小脑或半球
皮质下梗死灶直径
> 1.5CM
。
(
3
)辅助检查:颈部血管彩色超声、
CTA/MR
、
A
或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
(
DSA
)显示,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
> 50%
,但应排除心
源性
栓塞的可能。若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或血管造影无异常所
见或改变轻
微,则该型诊断不能确立。
2.
心源性栓塞
(
Cardioembolism, CE
)
本分类指由于心脏来源的栓子引起
7 / 16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2: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