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怎样学好中医,非常值得一读
(
转
)
不管是不是学中医药,真的值得一看
,
有点长
一
这个话题本身就太大,肯定说不清,只是因为经常有人与我聊到它,干 脆就写出来,大
家讨论。首先应该明确我的本意,学中医、做中医与学好中医之间不是一回事。弄个手艺 混
饭吃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其实还真不如干点别的,中医这碗饭最难吃!
许多人是好不容易考上医学专业的,也必然很是珍惜,直到一级一级熬到副高级、 正高
级,也未必就学好了中医。以我的看法――他根本不应该进这个门。
学中医难不难?不难!这是一些高分学生的看法,原因很简单,他们能够用功,肯背肯
记,不就是那几百个药、几百个方吗?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得心应手。但到了临床许多人的
头就大起来 了,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教育有问题,
你的教材有问题,
你的老师也许也有问题。
认为难的大多是不用功的学生,想投机取巧,
60分万岁,这些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将来,
也不是我们操心的范围。
我的看法是:难!
二
其一难:
几千年的积累,要你一个脑袋装进去!是什么样的
CPU、多少内存、多大的硬盘?才能
处理这么多数据?!想着就可怕。所以要有方法,现在的学院派(大 专院校)讲求的是不停
的修改教材,所谓去粗取精,但是收效如何呢?说件事情便明了:一个内科主任朋 友,带着
一群实习学生,
非常的尽心尽力,
半年之后我问他是否有得意门生?是否要留 几个?他回答
‘一个都不要’
,可国家和家长花了多少钱,学生们费了多少力才到今天那!这位 主任说了
一句非常令人费解的话――‘有几个基础不错,知识还算扎实,但没思想。
’好个没思 想!
太贬低人啦!但细想一下,现在的教育方式不就是培养高分低能吗!几本书、画重点、考重
点,
ABCDE
选择题,肯定不需要思想!而师承派(家传、师传)的如何呢?许多人跟着老< br>师或父母学上几年,弄几个所谓祖传秘方,考个医师证书,便要杀遍天下了。难怪现在对于
师承考 试的审核越来越难了,因为这些人的确把政府部门弄得头疼。
那位主任所以说那几个好学生没思想,
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所有的知识贯穿起来,
什么叫
学问?学问
=
知识
+
思想,学中医不是学历史,历史就是历史,不能篡改历 史,只需要你记
住,然后加以理解就足够了。学中医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怎么变?举个例子:要 知
道‘普济消毒饮’
,知道‘李东垣’
,
(这是最起码的)还应该了解清楚‘ 大头天行’
,
(这些
就已经构成知识了)但知道这些以后没用!因为你找不到‘恶寒发 热,头面红肿,疼痛,咽
喉不利’的标准病人,现在需要你产生自己的思想:首先是‘毒’< br>!所谓‘
气之盛则为热,
热之盛则为火,火之盛则为毒
’前边为热为火的时候与 你无关,已经是毒的时候就要消毒!
简单!什么时候用呢?毒未发的时候,病人高热,没有表皮的症状, 你肯定以为是外感入里
化热?也想不起来这个方子。等到皮肤红了,正好用!说着简单,火候难拿!那里 红肿可以
用?头面红肿可以用,
(废话!
)这是李东垣的原意。后背呢?(比如红皮症 )照用!升麻干
嘛使?薄荷干嘛使?统统砍掉!加点蒲公英、地丁不好吗?腿上呢?(比如网状淋巴管炎 )
照用!
凡是李老先生原来要往上走的、
往咽喉走的统统不要,
加点牛膝不好 吗?再返回去看,
这方子已经被你改得不成什么样子了!好!大好!这就是你的方子,这就是你的思想! 等到
有一天你觉得‘普济消毒饮’这个方子不好用的时候,你可以称得上有点学问了,因为你一
定尝试了许多更理想的组合。
今年医师考试前,一个‘赶考 的举人’问我,为什么风寒外感不能用麻黄汤,我告诉他
“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让用!科举就是科举!你 得随他人心愿!你用了就不给你分!
”
,因为
写考试大纲的人不看病,
所以就 不用,
据说很多专家对麻黄汤都反感。
原因呢?因为麻黄素!
升血压!缩血管?提高心 率!就象这几年闹马兜铃酸、木通碱、红汞、这些问题的本质都一
样,把问题割裂开考虑,用生化手段研 究方剂,用显微技术观察人体,这不是中医。最起码
这种人没有中医的思想。其实,我也很少用到麻黄汤 ,但原因不一样,现在的人生活条件、
工作条件都很好,很少有受大寒、卫表寒凝的病人,关键是寒邪是 否‘凝’滞,如果你从冰
窟窿里被人捞上来,你看‘荆防败毒散’还管不管用。你可以不用麻黄汤,至少 可以不给你
们院长、主任找麻烦,但你心里必须有它的位置,因为这是张仲景的思想,等到你认为太阳< br>病怎么那么千奇百怪的时候,
你就不会再记着麻黄汤了,
因为那时就已经有你自己的思想 了。
三
其二难:
一个好中医大夫就是一座医院,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中医的舌诊、脉诊被许
多人认为是看家的东西,
是他们西医不会的。
我不这么看,
中医真正的关键是它的理 论体系,
是它的辨证论治法则,是中医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如果丢了这些东西,任何一个西医大夫都可以把中药开出去。
但要在自己的脑袋里建立好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
使大脑按照这种逻
辑思维方式运转并非是一见容易的事!
西医的发展 为什么迅速?它是靠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努力,
在许多学
科之间建立 了良好的通道。
生物学的研究带动了生物化学的进步,
而抗生素的发明是西医发
展的上 帝,没有抗生素的发明,很难想象今天是多么悲惨的世界!物理学的进步导致了爆炸
式的医学演变,从居里和他太太熬沥青开始,
哪一项元素不被医生惦记呢?从琴伦发现了一
束奇 怪的影子,哪一束射线不投过你的身体?数学的分裂,演变出比尔盖茨这个怪物,高速
的数据处理带动了 临床影象学发展!中医就太惨啦!缺乏手段!为什么不用呢?
现代医学(包括西医和各国的传统医学)已经不可能割裂了,因为你的中药已经被人家
分解了,
你的方剂已经被人家提纯了。
你为什么不利用他们的手段呢?我经常用胎盘组织液,
就是比紫 河车省事,治疗疮疡溃久、新肉不生的时候外用,保证没有药源性感染的问题,因
为人家提纯的时候已经 把这个工作做好了。脉象坚涩的时候就对病人疼痛的部位来个
B
超,
多省心?!但关键 是你的后期工作,超出一个栓塞部位,溶栓吗?人家连肝素都用过了,还
那德行,又回来找你,继续‘逐 瘀’呀,咱们的通络就是周围血管再通嘛,开放周围血管又
不是西医的专利,
不许你用?关键是 你心里得明白,
用他们
B
超科的设备只是为了判断程度,
最后还得回到自己的 整体辨证上,
该补气?该补血?该化痰?还是该清热?这才是你真正的
本分,也是任何所谓现代 设备替代不了的!
有些
IT
人要在中医这 个锅里也蒯一勺汤,费劲巴力的搞了许多‘专家系统’软件,输
入症状――显示病名;输入临检指标―― 显示方剂,多么简单!但是,错了!这样会害死人
的!就象现在的许多中医医生一样,方子背得滚瓜烂熟 ,就是有一大堆的老病号治不好,原
因还是――缺乏思想。计算机的诊断是建立在数据统计的方式下,我 拆开过这类软件,一大
堆的数据库,优先判断的等级设置理论,加上一些名家的特定诊断结论,加权运算 的法则,
还有很是花哨的界面,高级
VC
编程,重重加密,工夫真的下了不少,
***
用没有!一个好
中医的思维方式应该是:
搜索数据
(主诉)
――数据分类
(望、
闻、
问诊)
――数据处理
(病
理分析) ――简单判断(归纳证型)――重新收集数据(舌、脉)――数据定性与定量分析
(详细问诊与实验室检 查)
――逻辑假设
(辨证)
――验证逻辑
(综合分析、
整体辨证)< br>――
结论判定与显示
(拟订方药、
书写病历)
。
[
建 议那些热衷于开发诊断系统的软件高手参考――
假如不怕累死的话。
]
四
中医的三个手指头下面是什么?假如你思维敏捷 、
能真正去理解你摸到的桡动的波动是
什么意思,那就能品味出病人的感觉,那病就象得在你身 上一样。其实脉搏就是线性系统学
中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
,而线性系统是专门研究‘ 黑盒子’现象的,就是通过输
出信号的变化,来理解那个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盒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情 况?而中医的脉
象不就是这个理论的应用吗?可惜!
有哪所院校会给中医专业开设这种课程呢? 你不妨自己
找本书看看,如果能看懂,你会觉得手下的感觉别有一番新的滋味,那种脉搏的萌动就不是< br>简单的
28
个分类了,然后再看‘脉经’
,会认为那本书简直太罗嗦啦。
想学好中医就应该博学,学什么都会有帮助,会让你的大脑动起来,如果你哪门功课不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8: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831.html
-
上一篇:大专医学专业选哪个好
下一篇:真的有人治好了狂犬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