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万病从根治13肝经受寒的症状及治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07:20

满口种牙价格-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南京骨科医院)
万病从根治
13
肝经受寒的症状及治疗






万病从根治
13
——肝经受寒的症状及治疗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树木被冻死的故事——肝经受寒的症状及治疗



小时候,家里种 了很多橘子树,每年都可以吃到甜甜的
橘子。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呼呼的北风,让大地的气温
直线下降,人只能呆在家中烤火,不敢出门。开春后,万物
复苏,可家里的橘子树却死了不少,父亲说 ,那是因为去年
冬天太冷,树给冻死了!以前我只知道,天气炎热时,如果
橘子树不浇水,树叶 就会发黄,甚者会干枯死亡,没想到这
树木受寒,也会被冻死。



多年后去内蒙古开会,也是冬天,火车路过山西,我看
见路边的树木稀稀拉拉,完全没有南方树木茂盛 ,当时有位
同事说,这里的土质不行,树长不好。我心里却想,这么冷
的天,树木不被冻死就不 错了,每年经历这么一场低温,来
年树木肯定死不少,又如何能繁茂呢?



从医后,进入临床,看到肝病的患者,自然就想到肝属
木,由自然界中树木的病理状态,也很容 易联想到肝脏的病
理状态。



当大地干涸,树木得不到水分滋养 时,就容易枯萎,遇
到火就会燃烧。在人体,当肾水亏虚,水不养肝时,肝火就
会亢盛,容易出 现肝阳上亢的问题,这时的肝脏就好像枯萎
的树木。而人体的心火需要通过肾水来制约,肾水的上升,< br>需要借助肝气的升发,现在肾水亏虚了,肝火亢盛了,心火
自然得不到肾水的救济,上焦自然火重 ,患者也就表现出口
渴、多饮、心烦、失眠的症状。




自然界中,气温过低时,寒性收引,树木受寒而枯。人
体也是这样,当寒邪深入足厥阴肝经时,同样也 会导致经脉
因受寒而收引,乃至受寒而枯。



木受寒则枯!这里 的枯不是因为水分不够,树木失养,
而是水太寒,树木筋脉收引,水液不能滋养树干所致。看看
大自然中的树木,干枯死亡的树和受寒死亡的树一样,树枝
都是枯的,水分不足啊!



在人体,当肾阳虚衰,寒邪内生,水湿得不到温化时,
寒邪就会侵犯人体的肝经,< br>肝经因寒而收引,
就会出现不适。

普通肝经受寒的症状及治疗



寒邪侵袭,凝滞肝经,肝经循行经过的部位就会出现以
冷痛为主的症状, 比如小腹、阴部、头顶发冷疼痛。中医称
其为寒凝肝经证,又称肝寒证。



临床上有些患者,向医生抱怨,医生啊,我这头顶凉哇
哇的,好像一桶凉水浇在上面;也有病人 反映,医生啊,我
的阴茎总感到发凉,这是为什么啊?



其实,
这就是寒邪进入肝经,
肝经因寒收引,
不通则痛。



在古代医书《医学发明》中,有一个经典的药方——天
台乌药散。它的组成是天台乌 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
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专治由于寒邪侵入肝脉而导致
的小肠 疝气,小腹牵连睾丸疼痛,坠胀,或小腹疼痛等症。



配方中的天台乌药 、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都能
行气疏肝,
散寒止痛。
槟榔可以下气导滞,
川楝子行气止痛,
和巴豆一起加工,再去掉巴豆,加入川楝子,结果是既减少
川楝子的寒性, 又增强行气散结的功能。



方中还有一味药——小茴香,此药看似平常, 生活中常
作为香料使用,其实只要运用得法,还可以治疗许多疾患。
医书中记载,小茴香味辛, 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具
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药效。临床上,凡是胃、肠道、小
腹受 寒后,出现胀闷、疼痛的人,使用后都能迅速见效。



有一女性患者周某 ,小腹受凉后,出现小腹胀闷,小便
次数多,
胀急难忍的症状。
在医院按照急性膀胱炎 治疗无效,
后做
B
超,结果提示盆腔有少量积液。运用小茴香
30
克 煎
水内服,一次治愈。



还有一男性患者张某,小便不利,小腹 胀闷。按慢性前
列腺炎治疗无效,服用小茴香,一剂缓解,三剂痊愈。



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很多,其实只要是小腹发胀,又
没有其他明显热证表现的,用这个方法都 会有效。



不仅是我喜欢用这个方法,历史上也确有这样的记载。



清朝末 年,俄罗斯富商米哈伊洛夫乘船游览杭州西湖,
正当他尽情欣赏秀丽风光之时,
突然疝气发作,
痛得他大叫。
随行的俄罗斯医生束手无策,幸好船夫向他推荐了一位老中
医。老中医把 一两中药小茴香,研成粗末,让米哈伊洛夫用
二两浙江绍兴黄酒送服。大约过了
20
分 钟,米哈伊洛夫的
疝痛奇迹般地减轻,并很快消失。在得知自己的疼痛是被小
茴香治好的以后, 他大呼神奇。此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重度肝经受寒的治疗


< br>寒邪入侵肝经,轻者会出现小腹、阴部、头顶冷痛,重
者则会发展成厥阴证。那厥阴证该如何治疗 呢?乌梅丸是首
选。



《伤寒论》中记载:
“乌梅三百 枚,细辛六两,干姜十
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去皮炮)六两,蜀椒四
两,桂枝(去 皮)
、人参、黄柏各六两,上药各为末,合治
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 熟,捣成
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
丸,食前服,以饮送下,一 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




它的适应证主要有:
< br>1.
脏寒,蛔上入膈,烦闷不安,手足厥冷,得食而呕,腹痛,
吐蛔,时发时止。

2.
伤寒,下痢腹痛,久痢,诸药不愈。

3.
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



从上面 可以看出,乌梅丸的适应证其实很广泛,凡是符
合上热下寒的病机(即心火亢盛,脾肾阳虚,肝经有寒) 均
可以使用,消化系统疾病有效,呼吸系统疾病有效,神经系
统疾病也有效。临床上许多疑难杂 症,采用乌梅丸加减,均
有非常神奇的疗效。



有人或许会问, 五行相生就好比一个循环,始终朝着一
个方向运动,有没有可能循环太过?就好比汽车的轮子一
样,它就得有刹车,没有刹车就太不安全了。



五行之间除了相生,还有 相克,相生是为了五脏之间能
够输布气血能量,相克是五脏之间相互克制,没有克制的相
生,是 容易出问题的。

万病从根治
14
——脾虚的诊断与治疗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体内湿气重,首先需补脾





临床上很多病 人体内湿邪重,吃了很多除湿的药物,还
是湿邪重,每逢夏天,身上总爱长一些水疱。除湿固然是一种办法,但并非最佳的办法,最佳办法是找到湿邪在人体内
的天敌,即什么脏腑能够克制湿邪
!




哪一个脏腑是湿邪的克星呢
?




脾脏
!




脾主湿,喜燥恶湿。脾脏对体内的水湿之邪具有运化的
作用,能促进水液的代谢。如果脾脏功能出现了 问题,湿邪
就会在体内泛滥。单纯针对湿邪用药,虽然可以起效,但很
难彻底治愈。





我见过这样一位男性患者,
35
岁,大便稀溏
3
年多。





3
年多来,每天大便
3

4
次,量不多,稀稀的,黏腻不
爽,
还伴有四肢酸楚乏力。
自己购买抗生素 服用,
效果一般。
服用
N

J,
便的中药后,大便成形,病 情好转,但没过多久,
病情依旧。后来在医院就诊,医生建议服用思密达,服用后
大便好转,但 四肢酸楚无力的症状没有改善。





他来我这就诊时 ,我特意看了他的舌象,发现他舌体胖
大,是典型的齿痕舌,脉象右关尺郁缓。我告诉病人,你的
脾脏虚弱,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异常,肠道湿邪过重,所以
才如此。





病人疑惑地问我,他也听别人说他是湿重,可天天吃冬
瓜,也吃了很多利 湿的药物,为啥总好不了呢
?




我说,湿重只是表 象,你的病根是脾虚,只要吃些健脾
的药,让脾的化湿功能正常,病情自然就会好转的。我建议
他采用食疗的办法,很快就见效了。





健脾的食疗方法





其实食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吃一顿薏米粥,配上用
苍术泡的茶。





薏米粥做法如下:薏米研为粗末,与粳米等量,加水煮
成稀粥。





此粥源于《本草纲目》
,薏米又称薏苡仁,其味甘、淡,
性微寒 ,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的功
效;配合粳米煮粥,最能补脾除湿。





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对于肠道湿邪偏重的病例,疗效
非常好。





而且,
单用苍术一味药,
我就治疗过很多例腹泻的病人。





夏天天气炎热,心胸烦躁,人们就喜欢贪凉,吃很多冰
棍,喝 很多冷饮,这非常容易造成寒湿困脾,让人感到四肢
乏力,
犯困,
食欲减退,
大便稀溏,
有时甚至腹部隐隐作痛。
常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身体伤了湿,伤了寒
!




但这么热的天气,不可能不贪凉,也不可能不吹空调,那么如何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又让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保
证呢
?




有年夏天,我也因为天气炎热,过度贪凉,出现了小便
短少,
腹 痛、
一天腹泻十几次的惨状,
同时还伴有四肢乏力,
食欲减退。当时服用理中丸,疗效 不明显。第二天采用生苍

l0
克泡服,下咽之后立即感到胃肠舒展,小便通畅,当天
腹泻治愈,体力也得以恢复。一味苍术饮,疗效真如神。





自身体验之后,凡是遇到脾虚湿盛,四肢乏力的患者,
我常常建议他们用生苍术泡水 当茶饮,均收到很好的疗效。





任何一种病邪侵犯 人体,都是因为与之相对应的正气不
足,
中医称为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br>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按照生克理论,
就是克制病邪的东西弱了,< br>所以人体才生病。





脾脏喜燥恶湿,这是它 的个性,也是脾脏的生理特性。
当人体湿邪偏重时,脾脏会被湿邪所困,脾脏的功能就得不
到正 常的发挥,湿邪代谢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反过来进一步
加重体内的湿邪,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湿邪为患的疾病,健脾利湿,打破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万病从根治
15
——如何清除人体多余的水湿



者: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小时候,家里居住环境不好,住的是土房、瓦房。秋天落叶纷飞,很容易飘落在屋顶,堆积在瓦沟,以致屋顶的排
水通道被堵塞。每次下雨的时候,只要雨 水稍大一点,屋顶
排水不畅,瓦房就会漏雨。雨水从屋顶滴答滴答地落下来,
落到屋内的地面上 。为了防止地面被雨水淋湿,只好弄个盆
子接水,但雨水滴在盆中后,还是会溅起来,盆的周围通常会被溅湿。所以雨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地面弄干,父亲
最常用的办法是将灶膛里的柴灰撒在被溅 湿的地上,柴灰很
干燥,撒上去之后,很快就将地上的水吸收了,将已经吸水

满口种牙价格-


满口种牙价格-


满口种牙价格-


满口种牙价格-


满口种牙价格-


满口种牙价格-


满口种牙价格-


满口种牙价格-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7: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728.html

万病从根治13肝经受寒的症状及治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