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吃什么-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
感性降 低,
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
脂
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 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糖尿。
临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
即“三多一少”
)
,可使
一些组织或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
并 发酮症酸中毒、
肢
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和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是由多种环境
因素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的全身代谢
性疾病,且近年来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 的趋势。
糖尿病基本分为四类,包括:
1
型(胰岛素依赖型)
、< br>2
型(非胰
岛素依赖型)
、其它型和妊娠糖尿病。
1
型和2
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太
清楚,
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
其它型糖尿病多 有其特殊的病因可
查,
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
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
间诊断出来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
一、
1
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
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免疫应激引发的糖尿病。
又名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
35
岁以前发病,占糖
尿病的
10%
以下。
1
型糖尿病是 依赖胰岛素治疗的,
也就是说患者从发
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
二、
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出现非酮症高血糖高
1
/
19
学习交流文档
渗性昏迷,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脏病 变,周围神
经及植物神经病变,
大血管并发症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外周血
管病变。
2
型糖尿病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的内科疾病,一
旦罹患该病,需要终身服药或使用胰岛素,以控制病情。
2
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 糖尿病,多在
35~40
岁之后发病,占
糖尿病患者
90%
以上,随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中的发病率近年也
有升高的趋势。
2
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 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
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
扣 ,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一般较缓和,有的患者甚至自觉十分健康,
仅在体检中发现。
此型患者治疗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 口服降
糖药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一般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但在必要时
也 以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
1
型糖尿
病那样进行 胰岛素治疗。
三、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
心理治疗、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 患者,光靠运动,饮食可能无法控制病情。
这时就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有磺脲类、双胍类、糖 苷酶抑
制剂、噻唑烷二酮、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等。
其中双胍类是口服降糖药中的 元老。
降糖作用肯定,
不诱发低血
糖,
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如调脂、
抗小血板凝集等,
2
/
19
学习交流文档
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 用。为减轻
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胰岛素的种类非常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作用时间分类有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
根据来源分类有牛胰岛素、猪胰岛素、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并非 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
而是通过基因工
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价格较贵。进口的胰 岛素均为人
胰岛素。国内日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素的能力了。
例题
1
.
(
16
分)为探究中国楤木总皂苷对糖 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某研
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处理
1
:将60
只健康的雄性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喂
5d
后,随机
分为甲、乙两组。甲 组(
50
只)腹腔注射
3%
糖尿病诱导剂(
ALX
)
,
获得糖尿病模型鼠,乙组(
10
只)不作处理。
处理
2
:过程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
别
乙组
处
理
及
结
果
给大鼠分
别灌胃等
30mg/k
60mg/k
120mg/k
g SAC
g
g
25mg/kg
二甲双
生理
生理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甲组(随机均分为
5
组)
盐水
盐水
3
/
19
学习交流文档
量的不同
种溶液
SAC
SAC
胍
4
周后采血,测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
的
23.34
测量值
(
mmol/L
)
注:
SAC
为中国楤木总皂苷提取液;二甲双胍为临床使用的
降糖药
(
1
)
28.2
20.32
18.13
17.52
5
6.40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
,从而使血糖
水平降低。
ALX
作为糖尿病诱导剂,它能特异性识别并作用于
大
鼠
的
细
胞
,
使
该
细
胞
损
伤
、
坏
死
,
导
致
,血糖升高。
(
2
)
(
3
)
(
4
)
本实验中对照组是
。
实验结果表明,随
SAC
浓度增加,
。
C
组的实验结果与
D
组相比
,
此结果在实践上的意
义是
。
(
5
)
进一步研究发现,
SAC
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两方面:其一它能
ALX
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损伤,
另一它能
外周组织对胰
岛素的敏感性,以减轻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负担。
【答案】(除第四问第二个空、第五问第二个空,每空
1
分,其余每
空
2
分,共
16
分)
4
/
19
学习交流文档
(
1
)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
胰岛
B
细胞
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
2
)乙组、
D
、
E
组(答不全给
1分,答全给
2
分)
(
3
)其降血糖的作用越显著
(
4
)
降血糖的效果一致
(其降血糖的效 果与二甲双胍无显著差异)
一定浓度的
SAC
可作为有效的降糖药代替二甲 双胍
(合理即
可)
(
1
分)
(可制成降糖药、可代替二甲双胍、可治疗糖尿病)
(
5
)减弱
提高(
1
分)
2.
(
16
分)为探究药物
X
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 做
了如下实验。
(
1
)
糖尿病是由于
_____ ______
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
综合征。
长期高血糖会引起某些大脑神经 元损伤,
这些神经元释放的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
___________
,其释放量减少会导致大脑认
知功能下降,出现糖尿病脑病。
(
2
)研究者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均分为
6
组,其中
1
组大鼠作为空白对 照组,
2~6
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
分别给
6
组大鼠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药物
X
和药物
D
(用
于糖尿病脑病治 疗的常规药物)
,
21
天后检测
1-5
组大鼠的血糖和体
重 ,结果如下表。
注射的物质
组别
(
1
次
/
日)
均值
均值
体重平
血糖浓度平
5
/
19
学习交流文档
(
g
)
1
2
3
物
X
-1
药物
4
X
-1
药物
5
X
(
mg/dL
)
119.25
589.15
299.12
等量生理盐水
等量生理盐水
-1
药
331.25
116.25
236.36
259.43
265.60
269.36
231.25
① 实验中
2~6
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
___________
大 鼠。
②第
3~5
组结果说明,药物
X
能够使大鼠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且随药物< br>X
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
强。
(
3
)研究发现,出现 糖尿病脑病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
酰胆碱酯酶是学习记忆功能调节的关键酶。
为进一步研 究药物
X
的治
疗效果,
研究者检测上述
1-6
组大鼠大脑神 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
活性,结果见下图。
6
/
19
学习交流文档
①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下产生胆碱和乙酸,显色剂可
与
胆
碱
反
应
,
使
胆
碱
显
色
。
研
究
者
将
1~6
组
显
色结
果
与
相比较,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 量,从而计算得到
___________
。
②
判断,药物
X
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
【答案】
(
16
分)
(
1
)胰岛素
神经递质
(
2
)①糖尿病模型(或“患糖尿病的”
)
②血糖浓度升高
体重降低
(
3
)①标准溶液显色结果(或“标准曲线”
)
乙酰胆碱酯酶
活性
②
0.35mg
·
kg
-1
药物
X
的治疗效果(或“第
5
组的胆碱酯
酶活性”< br>)与药物
D
相近
3
.
(
15
分)
研究人员用克隆猕猴创建糖尿病模型并探索该病的治疗方
法。实验过程如下:
将
9
只健康的克隆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
2
周后,
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
由
甲:糖尿病模型组(
6
只)
乙:正常组(
3
只)
饲
喂
处
理
高糖、高脂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
普通饲料和充足的饮
水果,喂养
4
周
水、水果
静脉注射
30%
的链脲佐菌素(糖尿
不做处理
病诱导剂)
7
/
19
学习交流文档
采
血
处
理
3
天后空腹采血,以后每周 采
2
次,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
连续
12
周
A
组:
3
只猕猴动脉注射一定量的
干细胞悬液
B
组:
3
只猕猴动脉注射等量的生
理盐水
血
不做处理
采
血
注射后第
1
、
6
周空腹采血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
血
(
1
)实验中对照组是
。
(
2
)链脲佐菌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 其副
作用为破坏动物体内的
细胞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
(
3
)实验中主要监测血液中四项基本指标:①
、②血
脂、③
和
C-
肽等物质的含量变化。
(
4
)
血 液中
C-
肽含量变化是诊断糖尿病类型的重要依据。
1
分子某前
体蛋 白在细胞的
处合成后,通过内质网以小泡形式运输到
,
在酶的作用下 水解成
1
分子③和
1
分子
C-
肽,然后以
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
5
)饲喂
12
周后,收集 乙组中某只猕猴
24
小时的尿液,经防腐处理
后,取尿样
2
毫升加入
1
毫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
中
,
空腹情况下乙组猕猴仍能使①维持在正常水
平,
其体液调节过程是:
。
8
/
19
学习交流文档
(6
)实验中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猕猴。为追踪干细胞
成活、分化等情况,研究 人员设计了巧妙的方法:选用正常雄
性猕猴作供体,将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猕猴体内,干细胞
中的
作为追踪的标记物。
【答案】
(共
15
分。第
3
~
4
小题 每空
1
分,第
1
、
2
、
5
、
6
小题每
空
2
分。
)
(
1
)乙(正常组)和
B
组
(
2
)胰岛
B
(
3
)血糖
胰岛素
(
4
)核糖体
高尔基体
胞吐
(
5
)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当血糖浓度降 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元分解和
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
(
6
)
Y
染色体
4.
(
18
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类疾病。科研人员为探索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做了如下研究。
(
1
)由于胰岛素可
细胞摄取并利用葡萄糖,抑
制
,对机体的糖代谢起
作用,故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
2
)实验一:将肝脏细胞分为甲 、乙两组,甲组中加入高浓度胰岛
素,乙组不加胰岛素,适宜条件下培养
24
小时后, 各取出等量细胞,
9
/
19
学习交流文档
低血糖吃什么-
低血糖吃什么-
低血糖吃什么-
低血糖吃什么-
低血糖吃什么-
低血糖吃什么-
低血糖吃什么-
低血糖吃什么-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1: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406.html
-
上一篇:糖尿病防治知识问答
下一篇:糖尿病知识题(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