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维莫司-
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摘要: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 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用西医方法治疗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中
医治病求本的独特疗效对慢性支气管炎 有很大的帮助,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本文
从单纯穴位敷贴疗法和其他疗法的单独和联合运用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
进行探讨,提炼近五年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的研究成 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
:
穴位贴敷;慢性支气管炎;综述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
临床上以咳
嗽、
咳痰为主要症状
,
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穴位贴敷是中医传统的外治 方法
,
通过使用特定的中药贴敷于体表腧穴
,
并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 br>,
达到预防和
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就从近
5
年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 管炎方面及对肺系疾病的
治疗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
、
1
穴位敷贴疗法治疗
1
、
1
、
1
无对照组
王 萍等
[1]
用白芥子
15g,
苏子
15g,
甘遂
1 0g,
细辛
10g,
红花
10g
共研成细末
,
用热
开水调成膏状
,
加少量生姜汁
,
敷于双侧肺俞、心俞、定喘、膏盲俞
,
敷贴时间为
20-30min,
自觉发痒、
灼热即可取下。
每天贴
1
次
,
连续
7-14
天。
结果示治愈54
例,
好转
78
例,
无效
18
例。
钱玉生
[2]
采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151
例
,
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疗效。结果示显效
39
例
,
有效93
例
,
无效
19
例
,
总有效率
达< br>87. 42%
。可见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
,
效果 显著
,
副
作用小
,
方便易行
,
值得推广应用。王宝 玲
[3]
采用梅花针打通双侧的肺俞、膏盲俞、
心俞、膈俞等穴位;并用贴敷散
(
白芥子、细辛、玄胡、甘遂
)
外敷治疗本病
56
例。
结 果显示总有效率为
100%
。可见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
,
祛痰平喘的功效 。高海
[4]
等将延胡索
40%
,白芥子
40%
,甘遂10%
,细辛
10%
,上药共研成细粉,用生姜汁
第
1
页(共
8
页)
调和成糊状,
用时取适量
(约
1cm
×
1cm
×
1cm)
置于
5cm×
5cm
大小的纱布上,
其中也
可加
0.3g
麝香,以 加强疗效。每贴含生药
1.5g
,每人每次需用
8
贴,每年的三九、
三伏天使用,伏九贴膏现用现配。选取双侧定喘、肺俞、膏肓、天突及膻中穴。夏
季入伏日起,每
10
天贴
1
次,计
3
次;冬季入九起,每
9
天贴
1
次,共计
3
次。
成人每次贴
2
~
4h< br>,儿童每次贴
0.5
~
2h
,伏九贴疗法
3
年为1
个疗程,病程长者
可适当延长疗程,该技术平时也可使用,
10
天贴< br>1
次,治疗
3
个月,共
9
次。结果
127
例中,显效
33
例
(26.0%)
,有效及好转
90
例
(70.9%)
,无效
4
例
(3.1%)
,总有
效率
96.8%
。观察发现,病程短则疗效好。黄庆亮等
[5]
将
326
例小儿咳喘患儿均采
用百龙定喘膏保健贴穴位贴敷,结合拔罐和
TDP
照射治疗。结果痊愈
189
例,好转
83
例,显效
45
例, 无效
9
例,总有效率
97.23%
。可见百龙定喘膏保健贴外敷治疗
小儿咳喘,具有简便、廉验、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势。朱建红
[6]
在选定输穴拔罐
后敷贴中药
,
每周
1
次
,
每年
5
次
,
3
年为
1
疗程。
结果示远期疗效治愈
80
例
,
占
43.
01%
;显效
72
例
,
占
38. 71%
;有效
19
例
,
占
10. 22%
;无效
15
例
,
占
8. 06%,
总有
效率
91.
94%
。
可见拔罐加穴位敷贴治 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
能使本病的复发率明显减
少或不复发。柳伟等
[7]将来自门诊的慢支患者
,
预约在三伏天
,
给予三伏口服药物和
三 伏穴位敷贴治疗
,
冬季随访患者的发病情况以判断疗效。结果示“三伏”内外合
治慢性 支气管炎总有效率
96.97%
。
可见
“三伏”
内外合治能减少和控 制慢性支气管
炎的复发
,
可治愈。周素贞
[8]
将麝香、白芥子、细 辛、延胡索、白芷、川芎、香附等
按一定比例磨成药粉,用少量姜汁将上述药粉调成糊状,选择肾俞(双 侧)
、心俞
(双侧)
、定喘(双侧)
、脾俞(双侧)膈俞(双侧)等。先将选 敷处局部按摩
1-2
分钟,再将药糊填塞入专制穴位贴敷膜中,贴于各处。保留
4-6
小时,若患者觉局
部烧灼等难以忍受的不适可随时去掉,时间不到
4
小时的病 例予以剔除。结果示资
料完整并入选共
232
例中,治愈
42
例,占
18.1%
,显效
84
例,占
36.2%
;好转
6 4
例,占
27.6%
,无效
42
例,占
18.1%
,总有效率
81.9%
。
1
、
1
、
2
设置对照组
张锡三等
[9]
将
60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国著 名老中
第
2
页(共
8
页)
医颜德馨教 授的经验方
,
用苓桂术甘汤加味预防本病;治疗组予院内制剂止喘膏穴
位贴敷
,
连续治疗
3
年
, 3
年后观察疗效。结果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
两组临床
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 05)
。可见止喘 膏能够显著预防或减轻慢性支气管
炎的发作
,
起到“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和“愈后防复”的作用。刘红宇等
[10]
将符
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
2
组,对照组
30
例采用常规抗炎和化痰止咳等治疗措
施,治疗组
62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
2
组疗效及疗程。结
果治疗组总 有效率
95.2%
,对照组总有效率
86.7%
,
2
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
可见不受时限的穴位贴敷配合常规 用药较单纯常规用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所致
咳嗽在减轻症状、
缩短病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王志忠等
[11]
选择慢性支气管炎
231
例
,
随机分 为治疗组
116
例
,
应用止咳平喘贴贴敷
4
个选择穴位,
并加用自热式柔性
TDP
灸疗贴;
对照组
115
例< br>,
单用止咳平喘贴贴敷
4
个选择穴位。
两组急性发作期均
给予 抗感染、解痉平喘等西医治疗。结果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
治疗组与
对照组疗 效显著差异
(P<0.05)
。
可见应用止咳平喘贴加用自热式柔性
TDP< br>灸疗贴治
疗慢性支气管炎
,
临床效果更好。
郭艳明
[12]< br>将
60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 。对照组采用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
,
每伏贴敷
2
次
,
观察组 在对
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
,
共注射
4
周。观察治疗前、治疗 半年后中医证候积
分的变化
,
并评定疗效;观察治疗后
1
年内感冒次 数。结果示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
分减少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
90.0%,
对照组为
80.0% ,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
效率为
96.7%,
对照组为
90.0%,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
;观察组治疗后感
冒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
。可见三伏天穴位敷贴联合
穴位注射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 的近期疗效
,
并能预防感冒。吴金玉等
[13]
将白
芥子
1 50g,
檀香
50g
碾成细末
,
再将麻黄
400g,
置入麻油
1000g
中浸泡
7
天
,
煎炸
,
沥
渣
,
待麻黄油冷却至
60-40
℃时
,
将白芥 子、
檀香细末搅入其中
,
用辅料收成硬膏。
遇
每年夏季初、中、末三 伏之日
,
取
3
×
3cm
透气敷贴
,
将膏药 均匀贴患者膻中、天突、
大椎、
肺俞、
肾俞、
脾俞穴。
连续治疗3
年后进行疗效评定。
可见治疗组有效率
93.3%
,
第
3
页(共
8
页)
对照组有效率
75.7%< br>,
P<0.05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杨艳华
[14]
将
206
例慢性
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
2
组;观察组
126
例
,
应用白芥子、麻黄、黄芪、白术、细
辛、僵蚕药物制成药饼
,
选 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定喘腧穴
,
分别在头伏、二
伏、
三伏的第一天贴 敷;
对照组
80
例
,
应用斯奇康肌注
,
每次
0.5mg,
隔日
1
次
,
疗程
36
d
。
两组行各自治疗方法后
,
均不再予以其他治疗。
结果示观察组有效率为81.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6.3%
;两组比较
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可见
三伏贴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
安全。王超等
[15]
将白芥子
1
份
,
延胡索< br>1
份
,
细辛
0 .5
份
,
甘遂
0 .5
份
,
樟脑
0.1
份
,
共研细末。将药末加姜汁 调成膏状
,
摊
于
6
块
5cm
×
8cm的伤湿祛痛膏上
,
贴于背部肺俞、心俞、膈俞
(
均双侧
)
穴位上
,
于
初伏、中伏、末伏各贴
1
次
,
共3
次
,
每次贴
4-6h,
连贴
3
年为
1
个疗程。对照组
:
核酪
:
每周肌肉注射
2
次,
每次
2-4ml,
连用
3
个月
,3
年为1
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
组
90
例
,
临床控制
24
例
,
显效
54
例
,
有效
5
例
,
无效
7
例
,
总有效率
92.2%
;对照 组
90
例
,
临床控制
13
例
,
显效
38
例
,
有效
12
例
,
无效
27
例
,
总有效率
70.0%
。两组总
有效率比较
,P<0. 0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王纯丽
[16]
根据脏腑经络理论选取天突、中
府 、膻中、大椎、定喘、肺俞、膏肓俞等穴位
,
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后用三棱针点刺;
取本 院自制的以生甘遂、白芥子、清半夏、元胡、细辛等为配方的中药膏剂
,
用新
鲜姜汁调 节其稀稠度后涂于消毒纱布上
,
分贴于上述穴位。
外用胶布固定
,
成 人
24
h
取下
,
儿童
10
h
取下。在 每年夏季初伏、中伏、末伏共治疗
3
次
,
每次间隔
10
d,
3
次为一疗程
,
共治疗
3
个疗程。
对照组参照王梅等的研究依辨证分型口服中药煎剂
:
Ⅰ型
(50
例
)
予金水六君煎合七味都气丸加减
,
Ⅱ型
(47
例
)
予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
Ⅲ型
(46
例
)
予二陈汤合三子养 亲汤加减
,
Ⅳ型
(43
例
)
予清金化痰汤加减。
结 果示
3
个疗程结束后
,
观察组治愈
439
例
(78. 39% )
、好转
110
例
(19. 64% )
、无效
11
例
(1.
96%
)
、总有效率
98.
04%,
对照组治愈
58
例
(31.
18%
)
、好转
84
例
(45.
16%
)
、
无效
44
例
(23.
66%
)
、
总有效率
76.
34%,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
。
许洪平等
[17]
用自制中药贴膏
(
配方
:
肉桂、丁香、 生川乌、生草乌、乳香、没药、红
花、当归、白芍、赤芍、透骨草、炙麻黄、细辛、洋金花、射香
)
,取穴
:
肺俞、膏
第
4
页(共
8
页)
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
依维莫司-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0: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308.html
-
上一篇:直肠癌手术后一般多长时间容易复发
下一篇:结肠癌手术后能吃什么中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