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总计
12
学时)
课题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
课时
12
学时
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2
、学前儿 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预防
3
、学前儿
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2
、了解行为疗法。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婴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防治。
素质目标:具备婴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防治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婴幼儿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常见心理卫生问题行为矫治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学生活动
导入:众说纷纭话健康
(一)健康的含义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 适应的健全状态,
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转变。后者认< br>为:应该从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来综合认识疾病和健康。
(三)心理健康
1
、什么是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或心理卫 生,是研究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
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2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做好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工作,不仅可将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心
理障碍消灭在萌芽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儿童在认知、情感、 意志和
个性等方面正常地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其对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
能力。
知道健康包括身
体健康、心理健
康、社会适应性
1
(四)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哪些
?
(
1
)智力发展正常;
(
2
)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
3
)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
4
)行为统一和协调;
(
5
)性格特征良好。
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一)影响婴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1
、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先天的非遗传因素、后天的脑损伤、儿童感觉
统合失调。
2
、心理因素:气质、动机、情绪、自我意识。
3
、社会因素:家庭、托幼机构、社会。
(二)气质类型
(
1
)美国学者托马斯依据九个特点来判断气质
活动水平、规律 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情、坚持性、注意
分散度、反应阈。
(
2
)从养育的角度,将气质分为三种类型:难养型、兴奋缓慢型、易养
型。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1
、改善环境;
2
、开展心理咨询;
3
、加强保健措施,促进健康;
4
、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5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认识(健康信息、知识)是基础;态度是动力;行为和增进健康是目标。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前儿童养成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自觉抵制各种不
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心理保 健的意识和能力,健康成长。
知
道
婴
幼
儿心理健康的
标志
2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
、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
1
)懂得哪些要求合理,哪些要求不合理;
(
2
)学会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2
、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
1
)移情教育;
(
2
)多给幼儿创造一些合作的机会;
(
3
)恰当的自我评价。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
1
)有规律的生活;
(
2
)良好的卫生习惯。
4
、性教育:
(
1
)没有性歧视;
(
2
)没有性压抑;
(
3< br>)自然地回答性问题;
(
4
)两性
别优势互补教育。
3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预防
一般行为偏异的种类:情绪障碍、睡眠障碍 、品行障碍、正常心理机能
发育迟缓、不良习惯。
(一)情绪障碍的内容
儿童期恐惧、屏气发作、暴怒发作。
1
、屏气发作的表现和预防
(案例分析)
(
1
) 概念:又称呼吸暂停症,该症的主要特征是,
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
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br>
(
2
)
表现:
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时,
突然出现 急剧的情绪爆发,
发怒,
惊惧、哭闹后旋即发生呼吸暂停。
(
3
)预防:解除可引起的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
2
、暴怒发作表现和预防
(案例分析)
1
、表现:儿童在 自己的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哭闹、
尖叫、
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
撕东西、扯自己的头发等等过火的行为。
2
、预防:合理宣泄不良的情绪、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家长不能妥协。
(二)小儿常见睡眠障碍的表现、原因及预防、处理办法
常见睡眠障碍包括:夜惊、梦游症和梦魇。
1
、夜惊。
(案例分析)
(
1
)
表现:
入睡不久
(
一般半小时左右
)
,
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 下,
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若叫他,不易唤醒。发作
一般持续数分钟,醒 后完全遗忘。
(
2
)原因:
①儿童夜惊,
多由心理因素所 致,
②睡前精神紧张易发生夜
惊;③室内空气污浊、室温过高、盖被过厚、受压迫前胸、晚餐过 饱④
鼻咽部疾病致呼吸不畅,肠寄生虫病使小儿的睡眠受骚扰,也可导致夜
惊。
(
3
)预防:
①改善不良环境,②培养好的睡眠习惯,③预防和治疗躯体
疾病。
2
、梦游症
(案例分析、新闻视频观看)
(1
)表现:儿童于熟睡中突然起床,
可逐件穿好衣服,在室内或到室外
看案例分析
了解幼儿常见心
理卫生问题
4
做些简单的活动,如来回踱步、跑步等。游荡时,表情茫然,步态不稳,
动作刻板,可能口中念念有词,但是意识并不清醒。上述发作持续时间
可长可短,然后上床继续入睡, 醒后完全遗忘。
(
2
)原因:
①家族遗传;
②大脑皮质内 抑制功能减退;③白天过于兴奋
或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得不到缓解。
(
3
)处理:
一般,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梦游症可自行消失,不必进行
特殊的治疗。
3
、梦魇
(案例分析)
(
1
)表现:为儿 童做噩梦
(
如从树上跌落、
突然失足落水等
)
,伴有呼吸
急 促、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以致从梦中惊醒、哭闹。醒后仍有
短暂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 汗、面色苍白等。对梦境能有片断
的记忆。只要不经常发作,可不做特殊治疗。
(< br>2
)预防:
生活有规律,
使儿童体内的生物钟正常运转;
培养开朗的性
格;化解心理冲突。
5
看案例分析
了解幼儿常见心
理卫生问题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本文更新与2021-02-14 00: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