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附子理中丸治疗阳痿医概复习资料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3 23:34

打哈欠的原因-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大肠杆菌特效药)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重点部分)

考试题型:单选题(
35-40
分)判断题(
10
分)填空题(
15-20
分)简答题(每
5
分,共
30-35
分)


一、诊断学部份

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热型、正常体温、发热的原因;水肿
的类型与特点;正常呼吸音、呼 吸困难的类型、常见原因与特点;疼痛的分析要
点;腹膜刺激征;咯血的常见原因;基本体查的方法,生 命征及其正常值;病理
黄染的突出部位

1
、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热型、正常体温、发热的原因);

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如发热,呼吸困难,呕血和咯


血,腹痛,水肿,昏迷


发热的分度: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
℃以上


热型: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
(
形状
)
称为热型







稽留热:
39~40
℃以上, 持续数日、数周,
24h
波动
<10


弛张热:
39
℃以上,
24h
波动
>2
℃,但在正常水平以上

间歇热:高热与无热交替反复发生

波状热:渐升达
39
℃以上,持续数日渐降至正常水平,反复发生

回归热:骤升达
39
℃以上,持续数日,骤降至正常水平

不规则热:无规律


正常体温:
36~37



发热的原因:
1.
感染性发热

2.
非感染性发热

1.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2.
抗原
-
抗体反应

3.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4.
皮肤散热减少

5.
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失常

6.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
、水肿的类型与特点;


1

全身性水肿

1.
心源性水肿:从足部开始 ,向上延及全身,颜面部一般不肿,水肿呈对称性、
凹陷性

2.
肾源性水肿: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和颜面部水肿,后发展为全身水肿

3.
肝源性水肿:
主要表现为腹水,
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
逐渐
向 上蔓延,而头、面部以及上肢常无水肿




1




1


4.
营养不良性水肿:
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
体重减轻等表现,

从 足部开始蔓延全身

5.
其他原因

1.
黏液性水肿:为非凹陷性水肿,颜面及下肢较明显

2.
经期前 紧张综合征:月经期
7~14
天出现眼睑、踝部以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
乳房胀痛及盆 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3.
药物性水肿

4.
特 发性水肿:
身体下垂部分,
原因不明,
被认为是内分泌功能失调与直立体位
的 反应异常所致

5.
其他(妊娠中毒症、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

局部性水肿
特点:液体积聚在身体某一局部组织


3

按程度分:

1.

隐性
水肿
(组织间液积聚较少,
体重增加
?
10%

以下
,
外观和指压凹陷不
明显)

2.

显性
水肿(体重增加
>10%
,指压凹陷明显)


3
、正常呼吸音、呼吸困难的类型、常见原因与特点;


1
)正常呼吸音:
1.
气管呼吸音:于胸外气管上方可听及

2.
支气管呼吸音:喉、胸骨上窝、背部第
6

7
颈椎以及第
1

2
胸椎附近

3.
支气管 肺泡呼吸音:胸骨两侧第
1

2
肋间,肩胛间区第
3
4
胸椎水平

4.
肺泡呼吸音:在大部分肺叶内均可听及



2
)呼吸困难的类型:
1.
肺源性呼吸困啦

2.
心源性呼吸困难

3.
中毒性呼吸困难

4.
精神神经性呼吸困难

5.
血液源性呼吸困难

肺源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发生机制

大气道狭窄、梗阻

小支气管狭窄,肺组织弹性减弱

肺呼吸,面积减少

特点

吸气费力、三凹症、高调吸气性喉鸣

呼气费力,干啰音

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快而浅

心源性呼吸困难
(特点: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

病因

左心衰竭(较严重)

右心衰竭


中毒性呼吸困难

病因

表现

发生机制

肺淤血

体循环淤血

特点

阵发性呼吸困难

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
粉红色泡沫样痰




2




2


酸中毒

急性感染

镇静类药物中毒


精神、神经性呼吸困难


神经性

精神性(癔症)


血源性呼吸困难

病因

重度贫血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表现

呼吸急促

表现

深长规则,伴有鼾声

频率加快

变慢变浅,节律异常

变慢变浅,节律异常:呼吸遏制(吸气突然中止)、双吸气(抽泣样)

浅快,叹息样呼吸,手足抽搐





4
、疼痛的分析要点;


1
)部位、(
2
)性质和程度、(
3
)诱发因素、(
4
)发作时间


5
、腹膜刺激征;

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以及反跳痛的统称,是急性腹膜炎的体征


6
、咯血的常见原因;


1
)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癌等


2
)心血管疾病:常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左心衰竭


3
)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癌、肺脓肿等


4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急性传染病、风湿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7
、基本体查的方法,生命征及其正常值;

基本体查的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生命征及其正常值
评价生

活动存

与否及其
质量的
指标,包括
体温

temperature,T)

脉搏
(pulse,P)< br>、
呼吸
(respiration,R)
和血压
(blood pressure

BP)
,为体格检查必须检查的
项目

1.
体温


口测法:
36.3-37.2


肛测法:
36.5-37.7


腋测法:
36-37


2.
呼吸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
12-20
次/分,呼吸与
脉搏之比为
1

4
。新生儿呼吸约
44
次/分,随 年龄
增长而渐慢

3.
脉搏


类似心率
60

100

/

,
3岁以下
>100

/


4.
血压




3




3



根据
199 9

WHO
标准,理想血压
<120/80mmHg
,高血

>140/90mmHg

8
、病理黄染的突出部位。

皮肤、巩膜、口腔黏膜


二、
脑血管病:
按病理性质分类 可分为几类?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
常出现“三偏”是指什么?脑栓塞、脑出血、蛛 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的常
见病因是什么?出血或血栓常见部位,
常见缺血性脑血管
(脑梗死)
类型有哪些?
诊断的常用检查。颈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患者早期死因< br>

1
、按病理性质分类可分为几类?

1
)、缺血 性卒中
(
脑梗死
)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

2
)、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TIA和脑卒中史



吸烟、酗酒、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

3
、脑血管疾病常出现“三偏”是指什么?

三偏”是指: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4
、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脑栓塞常见病因:心源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等心脏病伴心房纤颤



脑出血常见病因: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因:先天性动脉瘤



脑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

5
、出血或血栓常见部位

70%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的壳核及内囊区(豆纹动脉破裂),

脑干、脑叶、小脑齿状核各占约
10%


6
、常见缺血性脑血管(脑梗死)类型有哪些?

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脑栓塞

7
、诊断的常用检查。


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
1
.头颅
C T
(确诊
SAH
的首选诊断方法)
2
.脑
脊液(
C SF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4
MRI

MRA
5
.经颅多谱勒
6
.实验
室 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免疫学等


2
)脑出血(
ICH
):
1.
CT
: 首选检查方法,为高密度影
2.
MRI:对脑干出
血优于CT
3.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4.
脑脊液检查:脑压增高,脊液
呈均匀血性
5.
血、尿、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


3
)脑栓塞:
1.
头颅
CT
、MRI
2.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多普勒


4
)脑血栓形成:
1
.头颅
CT

24-48
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
2.MRI检

3.
脑血管造影(
DSA

MRA

4
.其他

TCD、血液流变学等




4




4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MRI 2.
血 常规
3.
生化检查
4.
血脂血液流变学

RBC
压 积,血粘稠度、血小板)


8
、颈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
每次持续数分钟至一小时,
不超过
24
小时完 全恢复,
常反复发作

9
、脑出血患者早期死因

脑疝


三、
心血管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 有哪些?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的临床特点有哪些?常见的冠心病的临床类型有哪些?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 怎
样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显著症状?心电图特征有哪些?最有特征的心肌坏
死标志物?敏感 性指标
.
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WHO/ISH
成人高血压诊断 标准是什么?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高血压病最常
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什么?主要 治疗药物
(每类举例)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哪些?

不可控制因素:年龄、性别、遗传。

可控制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其他危险因素:肥胖、嗜酒、职业、缺乏体育锻炼、社会心理因素、高半胱氨酸血症。


2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2)

诱因:情绪激动、劳累、饱餐等;

(3)

部位:胸骨后、心前区;

(4)

性质:压迫或紧缩性胸痛,发闷,烧灼感,心焦感

(5)

持续时间:常<
30min
,一般在
3-5
分钟内逐渐消失

(6)

缓解方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
、常见的冠心病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4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怎样治疗?

1
).立即停止活动;

2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3
).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化或喷雾吸入;

4

.
亚硝酸异戊酯以手帕包裹敲碎盖于鼻部吸入


5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显著症状?

1

.
疼痛(最显著);

2

.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等);

3

.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重者有呃逆);

4

.
心律失常;

5

.
低血压和休克;

6

.
心力衰竭





5




5


6
、心电图特征有哪些?

1
)病理性
Q
波;

2
)抬高的
ST
段弓背向上型;

3

T
波倒置


7
、最有特征的心肌坏死标志物?

1
)肌红蛋白;
2)肌钙蛋白
I

T
(敏感指标);
3)
CK
的同功酶
CK-MB
(敏感性和特
异性极高)。


8
、敏感性指标,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敏感性指标:肌钙蛋 白
I

cTnI
)或肌钙蛋白
T(cTnT)
:特异性最高 ,持续时间最长;

治疗措施:
再灌注心肌


9

WHO/ISH
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什么?

收缩压 ≥
140mmHg

18.62kPa
)和(或)舒张压≥
90mm Hg

11.97kPa
)即能诊断为高血压。


10
、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

1)
.
遗传因素;

2)
.
性格因素;

3)
.
神经精神因素;

4)
.
肥胖;

5)
.
膳食影响


11
、高血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脑出血


12
、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什么?

目标:一般普通高血压患者
<140/90 mmHg
;糖尿病、肾衰:
<130/80 mmHg

65
岁及以
上老年人
<150mmHg
,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13
、主要治疗药物(每类举例)?

1.
利尿剂
:
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2.
β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3.
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
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氯沙坦、缬沙坦等。
< br>四、
妇产科:
妊娠的分期,早孕反应,早期妊娠的表现有哪些?早孕的辅助检
查 有哪些?决定分娩的因素有哪些?分娩的总产程与产程分期是什么?产道?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法有哪些项 目?胎心率的正常值?何谓足月产?

外生殖器的解剖,
女性骨盆的类型,
输 卵管的解剖结构。
盆腔炎的高危因素、
病原体?盆腔炎的治疗措施。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 分类、
病因;
各种类型阴道炎分
泌物的特点。子宫肌瘤和宫颈癌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 ?诊断方法?





6




6


1
、妊娠的分期,早孕反应,早期妊娠的表现有哪些?

妊娠的分期:
妊娠期全过程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计算,平均
40
周(
280
天)。
1

早期
妊娠:
13
周末以前

2

中期
妊娠:第
14-27


3
晚期
妊娠:第
28
周及以后。
(
习惯上,每四周为一 个妊娠月。
)
早孕反应
:
约半数妇女于
停经
6
周左右开始
出现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厌恶油腻、
恶心、晨起呕吐等。多在 妊娠
12
周左右自行消失

早期妊娠的表现

1).
停经
2).
早孕反应
3).
尿频

4).
乳房变化(逐渐增大,自觉乳房轻度胀痛及乳头疼痛,出现蒙氏结节)

5).
生殖器官变化(黑加征
)
2
、早孕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1
)妊娠试验
2
)超声检查
3)
宫颈粘液检查

4)
基础体温测定
5
)黄体酮实验

3
、决定分娩的因素有哪些?

1
)产力


2
)产


3
)胎儿

4
)精神心理因素


4
、分娩的总产程与产程分期是什么?产道?

总产程:分娩的全过程。指从 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临床上分为
3
个产程:

1
)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临产开始到宫口开全(初产妇
11~12h
;经产妇:
6~ 8h


2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
1~2h
;经产妇:几分钟
~1h


3
)第三产程:胎 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5~15min
,不超过
30min
)< br>
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软产道。


5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法有哪些项目?

1
)每分钟心率


2
)呼吸


3
)肌张力


4
)喉反射


5
)皮肤颜色


6
、胎心率的正常值?

120--160

/min

7
、何谓足月产?

妊娠满
37
周至不满
42
足周期间分娩


8
、外生殖器的解剖

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9
、女性骨盆的类型,输卵管的解剖结构。

类型:
1
)、女型

常见

2
)、男型

较少见

3
)、扁平型

较常见


4
)、类人猿型

少见

解剖结构:
由内到外分为四部:

1.

间质部:狭窄而短




7




7


2.

峡部

3.

壶腹部:宫外孕常发部位

4.
伞部:有“抬卵”作用

10
、盆腔炎的高危因素、病原体?


高危因素:
1
)年龄:
15-25
岁;

2
)性活动

3
)下生殖道感染

4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下生殖道病原体上行感染

5
)性卫生不良习惯

6
)临近器官感染蔓延

7
)盘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病原体:

1
)外源性病原体: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


2
)内源性病原体:需氧菌、厌氧菌

11
、盆腔炎的治疗措施。

以抗生素药物抗感染治疗为主,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1
)门诊治疗:以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


2
)住院治疗:门诊治疗者,应住院给予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3
)中药治疗


12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分类、病因;

分类:无排卵性出血和排卵性出血

病因:


1
)全身性因素


2

HPOU轴(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
-
子宫)功能失调


3
)子宫和子宫内膜因素


4
)医源性因素


13
、各种类型阴道炎分泌物的特点。


1
)滴虫性阴道炎: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2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白带呈稠厚豆渣状或凝乳样


3
)细菌性阴道病:匀质、稀薄白带伴鱼腥臭味


14
、子宫肌瘤和宫颈癌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

子宫肌癌病因
:与雌激素、孕激素、生长因子的刺激及某些遗传因素相关。

临床表现

1

症状

1
)月经改变


2
)下腹包块


3
)白带增多


4
)压迫症状


5
)不孕


6
)贫血


7
)其他:下腹坠痛、腰酸背痛、经量加重


2

体征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均匀增大或外形不规则,表面不规则有 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
光滑,
质地硬;
浆膜下肌瘤可扪及实性球状肿块与宫体有蒂相 连;
黏膜下肌瘤位于子宫内者,
宫体均匀增大,脱出于宫颈外口者,窥器检查可看到宫颈处有粉 红色肿物。

诊断方法

1
、超声

2
、宫腔镜检查

3

MRI
宫颈癌病因

1
、初次性生活
<16
岁、早育


2
、性生活紊乱,有
3
个以上性伴侣

3
、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妇女

4
、密产、多产




8




8


5
、经济状况低下

6
、传播性传播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

临床表现

1
、症状



1
)阴道流血


2
)阴道排液


3
)晚期癌的症状


诊断方法:
1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阳性



2
、碘试验



3
、阴道镜检查



4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5
、宫颈椎切术




6
、其他

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与直肠镜、
CT

MRI
、淋巴造影可协助临床分期


病毒性肝炎:
肝炎的三个临 床分型包括哪几种?病毒性肝炎
(包括乙肝、
甲肝等)
主要传播方式有哪些?乙肝“大 三阳”、

“小三阳”分别指什么?急性黄疸型
肝炎的发病经过几个阶段?病毒性肝炎 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五、肝炎的三个临床分型包括哪几种?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2
、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甲肝等)主要传播方式有哪些?

1)

甲、戊型:口
-
粪(消化道)途径传播。

2)

乙、丁型:母婴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生活密切接触

3
)丙 型:胃肠道外途径传播,包括输血及血制品、针刺、注射、器官移植、血液透析、
生活密切接触、性接触 、母婴传播。


4
、乙肝“大三阳”、

“小三阳”分别指什么?

大三阳
:
HBsAg
(表面抗 原),
HBeAg

e
抗原),

HBc
(核心抗 体)均为阳性

小三阳
:
HBsAg
(表面抗原),
HBe

e
抗体),

HBc
(核心抗体)均为阳性< br>
(均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
表现为阳性,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
其检查意义在于:
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5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发病经过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

①黄疸前期,平均
5-7


②黄疸期,可持续
2-6


③恢复期,平均
持续
4


6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乏力,纳差,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


7
、治疗原则?

综合性治疗,急性期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治疗

一些知识点:

慢性化倾向最高的肝炎病毒是丙肝;



甲戊肝没有携带和慢性状态,主要经
消化道传播;

乙丙丁有慢性状态和携带,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



多用于
提示乙肝感染性大小的指标是
HBeAg,
免疫力指标是抗
HBs


六、肿瘤:
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病因)、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肿瘤的临床表



9




9


现,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诊断依据,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区别)。< br>肿瘤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癌的相关病因、
肺癌的三大 危险因素、
主要表现与诊断,
早期肺癌的征象?
肺癌检查与治疗方法。结肠癌的主要表 现与诊断(左半右半特点?);结肠癌的
早期征象?乳腺癌的好发年龄、
好发部位,
主 要表现,
转移途径。
癌肿侵入
Cooper
韧带的后果?

桔 皮样

改变的原因?


1
、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病因)

肿瘤:
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 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
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
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

1

.
外界因素;
化学因素
(烷化剂,
多环芳香烃化合物,氨基偶氮类,
亚硝胺类,
真菌毒 素和

植物毒素)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

生物因素(病毒因素,主要为致癌病毒)

2

.
内在因素
:
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2
、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

直接蔓延,淋巴活血行转移以及种植三大类(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血道转

移)

3
、肿瘤的临床表现

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浸润与转移,出血

4
、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X
线检查和病理学组织学检查

5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区别)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即:肿瘤的形态学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多为外生性或膨胀性生长。

恶性肿瘤:除上述生长方式外,主要为浸润性生长。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有哪些?

恶性无包膜,肿块增长快,分化程度低,症状溃疡(出血),液化,坏死,晚期恶病质。

良性有包膜,肿块增长慢,分化程度高,症状以贫血,低热、乏力为主


6
、肿瘤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治疗方法有哪些?

诊断检查方法: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X
线
;CT;
磁共振成像),内镜检查,病理形

态学检查

手术治疗,抗癌药物疗法(化疗),放射疗法(放疗),生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

疗),中医中药治疗


7
、肺癌的相关病因、

吸烟;
职业致癌因子;
空气污染;
电离辐射:
饮食与营养;
其它:< br>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感染、
遗传等


8
、肺癌的三大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与诊断。

三大危险因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致癌因子




10




10


主要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咯血(痰中带血)、胸痛、发热。

肺癌的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基础)

影像学诊断

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学诊断(最可靠依据)

9
、早期肺癌的征象?


1

胸痛(
2
)咳嗽(
3
)发热

(和常见症状差不多)

10
、肺癌检查与治疗方法。

检查

1

X
线(是发现肿瘤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2

CT
(对分期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是肺癌最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3
、痰细胞学:(属病理学诊断)

4
、支气管镜检查

5

PET
(是肺癌定性诊断和分期的最好、最准确的无创检查)

6
、肺活检

7
、转移病灶活检,胸水中找癌细胞

8
、经胸腔镜、纵膈镜、开胸活检。

注意:
影像学是发现肺癌征象的常用而有价值的方法;


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是肺癌确诊的必要手段。


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

2
.化学治疗

3
.放射治疗

4
.免疫治疗

5
.中医中药

6
.其它局部治疗


11
、结肠癌的主要表现与诊断(左半右半特点?);

右半肠:
1
)腹痛不适、
2
)大便变样
3
)腹部包块
4
)贫血和恶病质

左半肠:
1
)腹部绞痛
2
)排便困难
3
)粪便带血或黏液


12
、结肠癌的早期征象?

腹胀、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排便习惯改变、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13
、乳腺癌的好发年龄、好发部位,主要表现,转移途径。

好发年龄:
40

50


好发部位:
乳房外上象限

主要表现:
1
)肿块
2
)皮肤改变
2
)乳头溢乳
4
)乳头外观改变
5
)腋窝淋巴结肿大

转移途径:
1
)直接浸润
2
)淋巴转移
3
)血液转移




11




11

打哈欠的原因-


打哈欠的原因-


打哈欠的原因-


打哈欠的原因-


打哈欠的原因-


打哈欠的原因-


打哈欠的原因-


打哈欠的原因-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23: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990.html

医概复习资料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