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当涂县人民医院小儿推拿适宜技术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3 17:39

吃什么食物丰胸-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子宫肌瘤不能吃什么)



小儿推拿实宜技术














阳城县中医院






1






一、小儿推拿治病的机理

二、小儿推拿的作用

三、小儿推拿的优点

四、小儿推拿的特点

五、小儿推拿适宜年龄

六、小儿推拿适应症

七、小儿推拿的禁忌症

八、小儿推拿基础手法

九、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

十、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发热

感冒

咳嗽

哮喘

泄泻

便秘

呕吐

厌食

疳积

遗尿

脑瘫

保健按摩





2

小儿推拿适宜技术


小儿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 中医基本理
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
或部位施以手法,通过经 络传导,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以
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经过几百年的临床实
践 证实,具有可靠的疗效,并可避免小儿打针服药之苦
,

效快,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能 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
故很受病
家欢迎。

一、小儿推拿治病的机理

小儿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故古人将之称 为
“纯阳之体”

也就是说小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小儿的细胞、组织具有超
强的修复与再生能力。小儿推拿正是充分调动并增强机体的
这种能力,使其有力的驱除外邪而快速有效的 治疗疾病。在
治愈疾病的同时,小儿机体的免疫力也可显著增强。

二、小儿推拿的作用



小儿推拿的作用可概括为:平衡阴阳、调 和脏腑、疏通
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具体表现为:



1.
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小儿推拿可增强免疫功能,并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食欲
旺盛,发育正常。


3

2
.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小 儿推拿通过按摩小儿身体的穴位,通过经络的络属,
使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
的。



3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1)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 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
阴阳平衡、正气充足,提高了小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起到
不得病、 少得病的功效。




2)
防病传变: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得病后传变
较快,
易发生危急重症,
小儿推拿可及时阻止病邪由表入里,< br>防止危重情况的发生。

三、小儿推拿的优点

1
.见效快、治疗范围广、疗效高



临床实践证明,小 儿推拿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
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肺部疾病效果更佳。对许多慢
性病、疑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见效快,大部分疾病一

1-6
次即愈,对于慢性 迁延性疾病短期内也可明显见效。



2.
方便易行、安全稳当

小儿推拿手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不需要其他辅 助设
备,而且,只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按照小儿推拿的操作
规程合理进行施治,一般不会出 现危险或不安全问题。


4

3
.没有毒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



推拿是一种单纯的 物理疗法,治疗过程中避免了药物治
疗的某些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是一种有百利无一害的治疗
方法。



4
.治病除根,不易复发



慢性病复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疾病所累及的脏腑气血功
能下降。小儿推拿根据中医基础 理论,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
疾病,针对病因,运用手法,调理气血循环,恢复其脏腑功
能,达到 治病除根的目的;可调补体质减少疾病再发机会。
对于身体虚弱者,不仅可治愈已发疾病,同时也可提高 免疫
功能及身体素质。



5.
无痛苦,易于接受



其他疗法小儿都要遭受痛苦, 即使是服药,小儿也难以
接受,
给疾病治疗带来麻烦,
影响疗效。
应用小儿推 拿疗法,
儿童无痛苦感,无恐惧心理,可配合医生,提高疗效。

四、小儿推拿的特点

小儿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能力较强,
且病因单纯,疾病过程中受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较
少。

1
.小儿推拿以推法、揉法、运法等手法为主,要求手
法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病所,不 可竭力攻伐。掐
拿捏等重手法多在最后使用。


5

2
.小儿推拿所用穴位有些为小儿所特有,这些穴位呈
点状、线状或面状,以两手居多。



3.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是头面、上肢、胸腹腰背、下
肢。< br>在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
如姜汁,
滑石粉等以滑润皮肤,
提高疗效;

4
.小儿推拿治疗疾病见效快,治愈率高。

五、小儿推拿适宜年龄

小儿推拿对
12
岁以下的儿童都有效,
尤其对
1
个月至5
岁的儿童效果更好,年龄愈小治疗效果愈佳。

六、小儿推拿适应症

一般的常见病症都能应用。尤其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以及小儿痹证等方面有满意的疗效。
1
.呼吸系统
疾病:
小儿发热、
感冒咳嗽、
咽炎、急 慢
性扁桃体炎、急慢性鼻炎、
鼻窦炎、鼻出血、
急慢性支气管
炎、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哮喘、
肺炎等。

2
.消化系统
疾病
:疳积(积滞 、奶痨、奶积、食积)

厌食、溢奶、呃逆、呕吐;
流涎、
口疮、鹅口疮、地 图舌;
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脱肛
等。

3
.其它类:
惊风、夜啼、
自汗、
盗汗;
尿频、遗尿、
疝气;
肌性斜颈、
面瘫、脑瘫
后遗症、弱智、
儿童多动症及
抽动症;
弱视、斜视、假性近视;< br>脊柱侧弯、小儿麻痹后遗
症;
婴幼儿湿疹、
生长发育迟缓等。


6

4

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不乳、新生儿吐
乳、
新生儿惊风、新生儿夜啼、婴幼儿急疹、风疹、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 儿。

七、小儿推拿的禁忌症

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疮疖 等,局部
不宜按摩;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骨结核、
骨髓炎、丹毒等;各种恶性 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
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骨折、脱位、急性出血等。

八、小儿推拿基础手法

1
.推法

(1)
直推法 :以拇指桡侧或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亦可用食中二指面着力作直线推动。

(2)
旋推法: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
动。

(3)
分推法:
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
自穴位中间向两旁
分向推动。


7

(4)
合推法:以拇指桡侧缘自穴位两端向中央推动。
2
.揉法

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8

(1)
(2)


(3)
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
按法:以掌根或拇指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
下用力按压。

4.
摩法:以手掌面或食中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
关节连同前臂,作顺 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5.
掐法:用指甲重按穴位。

6.
捏法:

(1)
二指捏:医生两手略尺偏,两手食指中 节桡侧横抵
于皮肤,
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
两手指共同捏拿肌肤,
边捏 边交替前进。

(2)
三指捏:两手略背伸,两手拇指桡侧横抵于皮肤,

9

食指中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三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
捏边交替前进。

7.
运法:以拇指或食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
形或环形推动。

九、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

1.
攒竹
(
天门
)
: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也称开天门。< br>


2.
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用两拇指桡侧
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



3.
太阳: 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寸。用两拇指桡
侧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方向< br>推运为泻。



4.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 线。用拇指或
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边蘸水边自上而下
刮。



5.
腹:即腹部。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
分推, 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6.
脐:即肚脐。用 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指或
掌摩,
称摩脐;
用拇指和食、
中指抓住肚脐 抖揉,
亦称揉脐。



7.
丹田:脐下
2-3
寸之间。用揉法揉称揉丹田;用摩
法摩称摩丹田。



8.
脊柱: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用食中二指自上而下

10

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9.
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用食中指
自上而下直推称推下七节骨;

用拇指桡侧缘自下而上直推
称推上七节骨。



10.
龟尾:尾椎骨端。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11. < br>脾经: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脾经,将
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亦为补;由
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两者统称推脾经。



12.
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
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 经。两者统称推肝经。



13.
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旋推 为补,称补心经;向
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14.
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肺经;
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 肺经。两者统称推肺经。



15.
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由 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
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两者统称
推肾经。


16.
大肠: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从食
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自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的桡
侧为清,称清大肠。两者统称推大肠。


17.
小肠:小指尺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沿小指尺侧缘处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沿小

11

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小肠。两者统称推小
肠。



18.
胃经:拇指掌侧第一节。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
指根方向直推为 清,称清胃经。两者统称推胃经。



19.
四横纹:食指、中 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
关节横纹处。用拇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
指横 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



20.
板门:手掌大鱼 际处。指端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
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
门 。本穴还常用割治法治疗疳积。



21.
内八卦:为手掌面, 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
指根横纹的
2/3
为半径所作的圆。
用运法,< br>顺时针方向掐运,
称运内八卦或运八卦。



22. 二扇门:手背第三掌指关节近端两侧凹陷处。用拇
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 门。



23.
外劳宫: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处。用揉法称揉外劳;
用掐法称掐外劳。



24.
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用拇指桡侧
面或食中指指面 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
指桡侧推向肘为大推三关。



25.
天河水: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直上至肘
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
称清天河

12

吃什么食物丰胸-


吃什么食物丰胸-


吃什么食物丰胸-


吃什么食物丰胸-


吃什么食物丰胸-


吃什么食物丰胸-


吃什么食物丰胸-


吃什么食物丰胸-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17: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575.html

小儿推拿适宜技术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