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淑堂-
中医外治疗法集锦
中医外治疗法:利用食品的温热渗透作用,疏经通络, 加速血液循环,
从而治疗某些疾病。
1 .
蛋熨
:
< br>取
1
只鸡蛋或鸭蛋放在水里加热。
温度适宜时,
将蛋臵于病人腹部,< br>背
部,四肢等处,来回块速滚动(蛋凉了另换热蛋继续熨烫)。每次
10
分钟。 适用于治疗寒湿腹痛,四肢厥冷,伤风感冒,腹泻虚脱等症。
2.
谷糠熨
:
谷糠
500
克,干锅炒到极热(以不焦为度), 加几片姜葱更佳。再加米
酒米醋适量,拌和均匀,以布包扎,熨肚脐,胁肋及全腹部。可治疗胸
肋痛,腹中痞块。肠鸣腹泻等症。
3.
麸皮熨
:
小麦 麸皮
500-1000
克。干锅炒至极热,用酒,醋烹(
peng)
后装入小 布
袋中,趁热熨胸肋和腹部。适用于胸肋痛肠鸣腹泻等症。
4.
茴香熨
:
茴香
20
克,粗盐
500
克, 干锅炒热用布包好,熨关节痛处;或用小茴
香
250
克,
干锅内炒至微香时,
用布包扎趁热熨关节痛处,
可治疗关节
痛和多种慢性神经痛。
5.
盐熨
:
大粒粗盐
(
不用精盐)
500
克 ,于热锅中快炒热后,装入布袋,熨肚脐
和全腹部。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菌痢,痛经及过食生冷或 刺激性
食物所致的腹胀,腹痛等。
6.
醋熨
:
将适量大粒粗盐炒热后,加入事先研成细末的香附
30
克,再加入陈醋
适量,调和均 匀,装入布袋,热熨手心,足心及腹部等。每次
10-20
分
钟。
可治疗四肢 冰冷,
寒湿气痛,
脘腹胀满,
淤血肿块,
发热惊风等症。
7.
酒熨
:
白酒
250
克,熨热,用棉纱球浸 蘸(
zhan
)自上而下的搓擦胸口。适用
于治疗心胸闷胀,心郁不舒。
8.
姜熨
:
老姜,葱头各
500
克,桔子叶( 或艾叶)
50
克,切碎,加酒
50
克炒热,
布袋装好。趁热熨疼痛的 关节。或用生姜葱头各等量,切细捣烂炒热,
用布包裹熨患处,冷则更换,每日数次。治风寒胃痛,关节 酸痛。
9.
葱熨
:
连根须的大葱
500克,
洗净切碎,
干锅炒至极热,加陈醋
50
毫升拌匀。
趁热用布 扎,熨背,颈,额等处,每次
15
分钟。先熨后敷。可治风寒
感冒,
背心凉,
痰多气喘等;
若用来熨肚脐四周和小腹,
则可治疗尿闭,
肛门胀痛;趁热熨贴 于扭伤肿痛处,可消肿止痛。
10.
蒜熨
:
大蒜瓣< br>250
克,胡椒少许,捣烂后臵于碗中,放入热水盆内烫热后,用
布包好,熨肚脐四周, 能治久治不愈的寒泻。
11
,田螺熨
:
大田螺
3
个,食盐少许。将田螺捣烂,加盐调匀,熨敷气海穴,可治便
秘。
葱姜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
:
婴幼儿腹泻是全年均可发生的综合性病症,特别好发于夏秋季节。
引起
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
从中医观点看总离不了脾胃虚弱 ,
受外邪影响使
脾胃功能失调而致。如感受寒,湿,暑,热等外邪,尤以湿邪为多见;
或喂养不当,
饥饱不节,
清气不升,
食谷不化;
或肾阳不足,
脾失温 煦;
均可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而导致腹泻。
患儿大便次数频繁,
粪便稀薄呈菜 绿色,
夹有奶块或食物残渣,有的奇
臭难闻。
病程短则月余,
长则数月,导致婴儿精神萎靡,
面色苍白无华,
即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也给家长日常工 作带来后顾之忧。
采用葱
姜推拿的方法通常一周内即可治愈。
取葱根四段, 鲜姜三片各切细,加适量食油捣和为泥。用食,中,大拇
指末节罗纹面蘸葱姜油混合物施术于婴儿体表, 顺序如下:
1.
在拇指末节罗纹面,顺时针揉动
300
次。
2.
从食指桡侧,自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
200
次。
3.
在 患儿脐上方,术者以四指末节罗纹面,固定在上腹部作顺时针摩
动
5
分钟。
4.
以中指罗纹面在脐中作顺时针揉动
200
次。
5.
自尾椎向上(约成人一指长度)直推
200
次。
6.
以中指罗纹面在尾椎顺时针揉动
200
次。
此法简便易行,患儿易 接受,且无不良反应。患儿推拿过程中哭闹,是
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惊慌。轻症或腹泻时间短,每天施术 一次,三至四
次即可治愈。症状稍重及腹泻时间长,次数相应多些,只要坚持推拿,
就能收到良 好效果。
御淑堂-
御淑堂-
御淑堂-
御淑堂-
御淑堂-
御淑堂-
御淑堂-
御淑堂-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17: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