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怎么食疗-
解剖组胚(绪论、上皮、结缔组织)
1.
什么是嗜酸性和嗜碱性?
一般染色方法由两种染色剂(酸性、碱性)组成,通常细胞核及浆碱性粒体为碱性,细胞浆
为酸 性。酸性染料可和带正电荷的(碱性)物质结合,这种物质称嗜酸性物质,对酸性染料
具有亲和力,因此 嗜酸性粒细胞之颗粒本身为碱性物质;碱性染料可和带负电荷的(酸性)
物质相结合,
这种物质 称嗜碱性物质,
对碱性染色粒具有亲和力,
因此嗜碱性粒细胞之颗粒
本身为酸性物质。
2.
组织的概念,基本组织包括哪四个?
组织:由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
什么是内皮、间皮?
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为内皮
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为间皮
4.
上皮细胞的侧面结构有哪些?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5.
疏松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1
)成纤维细胞
形态:胞体大,扁平多突
结构:
LM
胞质弱嗜碱性,核卵圆形,核仁明显,
EM
丰富的
RER
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形成三种纤维、形成基质
(
2
)巨噬细胞
形态:圆形或不规则形
结构:
LM
核小、着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
EM
微皱褶和突起;大量溶酶体、吞噬体、
吞饮小泡;微丝和微管
功能:识别、粘附和吞噬功能
抗原提呈、参与免疫应答
分泌功能(溶菌素、补体、细胞因子等)
(
3
)浆细胞
形态:圆或卵圆形
结构:
LM
核小、偏位,核染色质呈车轮状;
胞质嗜碱性,近核侧有浅染区
EM
丰富的
RER
,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
(
4
)肥大细胞
形态:圆或卵圆形
结构:
LM
粗大的嗜碱性颗粒(异染性,水溶性)
EM
颗粒有单位膜包被,呈板层状或细颗粒状
功能:释放活性物质
引起过敏反应
基本组织(软骨、骨、血液、肌、神经)
1.
软骨陷窝、同源细胞群、哈弗斯系统、尼氏体、突触?
软骨陷窝:软骨细胞所在的腔隙
1
同源细胞群:由同一个软骨 细胞分裂而来的
2-8
个软骨细胞,同时存在于一个软骨陷窝中,
称为同源细胞群。< br>
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
,
由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是长 骨中起支持作
用的主要结构
.
尼氏体:结构:
LM
为颗粒状或斑块状的嗜碱性物质
EM
RER+
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结构蛋白和分泌蛋白
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或神经元 非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分为化学突触
(神经递质,单
向)和电突触(缝隙连接, 利用电流传递信息,双向传递)
2.
简诉长骨骨干的结构?
骨干 (主要是密质骨)
:由外环骨板(位于骨干外周,较厚,规则
),
内环骨板
(
位于骨髓腔表
面,较薄,不规则
),
骨单位
(
又称哈弗斯系 统
,
由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
,
是
长骨中起支持作 用的主要结构
.)
和间骨板
(
位于骨单位之间,形状不规则
)
构成。
3.
试述五种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
、中性粒细胞
形态:胞体球形
结构
:
胞核呈蓝紫色,染色质呈块状,着色深;成熟的核多为分叶状,一般可分2
~
5
叶,
常见
3
叶,幼稚的核呈杆状。胞质中含许多 散在细小的颗粒,
Wright
染色中呈紫红色
功能
:
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
2
)
、嗜酸性粒细胞
形态:球形
结构:
LM
核常分
2
叶,呈八字形 ;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在
Wright
染色中
呈桔红色
EM
颗粒多呈椭圆形,有膜包被,颗粒内含电子密度高的长方形结晶体
功能:嗜酸性颗粒内含有组胺酶阳离子蛋白等,可抑制过敏反应、杀灭寄生虫
3
)
、嗜碱性粒细胞
形态:球形
结构:
LM
胞核分叶或呈
S
型,染色浅;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 大小不等,分布不均,
染成蓝紫色,可覆盖在核上
EM
颗粒内呈密度不一的细粒状
功能:与肥大细胞功能相似,参与过敏反应
4
)
、单核细胞
形态:胞体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 可呈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核常偏位,
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故着色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常染 成蓝色,内含许多细小的嗜
天青颗粒
功能:活跃的变形运动、趋化性、吞噬功能,可分化为巨噬细胞等
5
)
、淋巴细胞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
< br>结构:胞核呈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深;胞质较少,环绕核周围呈一窄带,嗜碱性,
呈蔚蓝 色
功能:免疫防御功能
4.
简诉肌节的结构和功能?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后者形如豆芽,分头、杆两部分,两部分连接处可以屈动。
细肌丝:由原肌球蛋白、肌钙
(
原
)
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
2
功能:骨骼肌纤维结构和收缩的基本单位
5.
简诉三联体的组成和功能?
三联体:
由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 池组成,
将肌膜的兴奋传导入肌浆,
从而引起肌节的收缩
6.
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组成?
突触前成分:
1.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
2.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
突触后成分
:1.
突触后膜
2.
有受体和离子通道
7.
简述有髓神经纤维的构成?
成分:髓磷脂和蛋白质
结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板层状
形成: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由施万细胞的胞膜反复包卷轴突并融合而成
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
呼吸、消化管
1.
突触、粘液
-
碳酸氢盐屏障、绒毛、皱襞?
粘液-
碳酸氢盐屏障:表面粘液细胞可分泌含高浓度碳酸氢根的不可溶性粘液,在胃粘膜表
面形 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保护胃粘膜不为胃酸侵蚀
绒毛
:上皮
+
固有层
皱襞:粘膜
+
部分粘膜下层向管腔突起
2.
简诉肺内支气管结构变化的特点?
肺内支气管结构的变化特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单柱→单立
杯状细胞:多→少
混合腺:多→少
平滑肌:少→多
软骨片:多→少
3.
简诉气血屏障的构成?
构成:肺泡 表面活性物质及其液体层,
I
型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内皮基膜,
内皮 细胞
4.
简诉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组成: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阑尾、肛门
5.
论述胃粘膜固有层的微细结构?
组成:
(1)
主细胞 ,
(2)
壁细胞,
(3)
颈粘液细胞,
(4)
内分泌细胞,
(5)
干细胞
1)
壁细胞
:
泌酸细胞
分布:颈、体部为多
形态:胞体大,圆或锥体形
结构:
LM
:胞质强嗜酸性
EM
: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
功能:
分泌盐酸内因子(促进维生素
B12
吸收,促红细胞生成)
2)
主细胞
:
胃酶细胞
分布:腺底部较多
形态:柱状,小
结构:
LM
: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呈空网状
EM
:表面微绒毛,
RER
,高尔基体,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6.
论述小肠绒毛与吸收功能相关的结构?
表面积大:微绒毛扩大其表面积
绒毛中轴:有孔毛细血管,中央乳糜管,纵行平滑肌
3
便秘怎么食疗-
便秘怎么食疗-
便秘怎么食疗-
便秘怎么食疗-
便秘怎么食疗-
便秘怎么食疗-
便秘怎么食疗-
便秘怎么食疗-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16: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