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李晨光第二章 动物育种与繁殖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3 16:50

月经前性生活-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战友论坛)
第二章

动物育种与繁殖

第一节

动物生长发育规律

一、

动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动物的生长、发育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长是动物达到体成
熟前体重的增加,即细胞数目的增加和 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而发
育则是动物达到体成熟前体态结构的改变和各种机能的完善,即各
种 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形成。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长是发育的
基础,而发育又促进生长,并决定着生长 的发展方向。动物从开始
孕育到机体功能,一般分为两个时期:(
3
)胚胎期从受精卵 幵始到
动物出生为止。(
2


生后期从出生到死亡。它又分为哺乳期、育
成期、成年期、衰老期。

二、

动物生长的不平衡性

动物的生长发育在同一时期,机体各部 位之间,并不是按相同
比例生长,而有快慢之分。

1.
骨骼生长的不平衡性

动物全身骨骼分为外周骨(四肢骨)和体轴骨(躯干骨)。怀< br>孕期四肢骨生长明显突出,
出生时四肢特长,
尤其是后肢

^
出生后,
体轴骨生长加快,四肢骨生长减慢,即体躯变长、变深、变宽,四
肢变粗短。体轴骨 生长由前向后依次转移生长,生长中心为荐部、
骨盘部结合部,是全身最晚熟的部位,又是全身出肉最多 ,肉质最
好的地方,如果后期生长受阻,则后驱变尖窄而斜,影响产肉量。

2
、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性

外形变化与骨骼生长顺序有关。如牛、羊等, 幼畜头大腿长躯
干短,胸浅背窄荐部高,毛短皮松,骨多肉少;成畜身躯变长,胸
宽深,四脚短 粗,部位匀称,肌肉脂肪多。

3
、体重生长的不平衡性

动物的体重相对增长最快期是胚胎期。

4
、组织器官生长的不平衡性

生长快慢顺序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

第二节

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

动物最基本的繁殖方式是纯繁和杂交,但两者的目的不同。纯< br>繁即纯种繁育,是指在品种内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达到提高种
群性能的一种方法。纯繁可以使 本种群的水平不断上升,优良特性
得以保持。杂交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相杂交创造出新的变异品种。杂交可以用于育种,也可以用于生产比原品种、品系更能适应
特殊环境条件的高产杂合类型。< br>
纯繁为杂交提供优良个体,杂交则使纯繁种群进一步提高生产
力。

杂种优势是指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动物相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往
往表现出生活力、生殖力较强,生产性能较 高,其性状的表现均超
过亲本均值的现象。

杂种后代与其亲本相比:生活力提高,耐 受性、抗逆性增强,
饲料利用能力增强,生长速度加快,群体生产性能提高,遗传缺陷,
致死或 半致死现象减少。世界上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
90%
左右
的商品猪是杂交猪,肉 用仔鸡几乎全是杂交鸡,肉牛、肉羊、蛋鸡
等都是广泛利用杂种优势生产的。

1
、杂种优势的特点


亲本间的差异程度越大,杂种优势率越高。

亲本越纯正,
杂种优势率越高;亲本品质越高,杂交效果越明显。

遗传力低的
性状易获得杂种优势,遗传性高的性状不易获得杂种优势。

杂种
优势效应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因此杂种后代一般不留作种用。

2.
影响杂种优势的因素

动物的经济性状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表现杂种优势,一般遗传< br>力低的性状,如繁殖性状等杂交时易获得杂种优势。遗传力高的性
状,如外形结构和胴体性状杂交 时不易获得杂种优势。

杂交亲本血缘关系越远,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越强。

杂交方式杂交方式直接影响杂交效果。杂交采用何种方式须根
据当地市场需求,自然经济条件、动物种 群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等
来决定。以养猪来说,农村养猪以采用二元杂交为宜,本地母猪为
母本 ,外来公猪为父本。养猪场采用三元杂交,以达到更高的杂种
优势。

饲养管理条件, 性状的表现是遗传和生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其杂种优势表现不一样。有的高营养水 平条件
下表现较好;中等营养水平条件下表现较差;有的在中等营养水平
下表现较好,在高营养 水平时也没有提高。伺养方式对杂种优势也
有影响,在限制饲养条件下,饲料利用率以杂种优势的较明显 ,自
由采食条件下,日增重以杂种优势的较明显。

3.
杂交方式

二元杂交又称简单杂交。即两个品种杂交一次,所生杂种一代
全部利用,不再配种繁殖。这种杂 交方式对提高产肉、产奶、产蛋
等都有明显效果。

三元杂交(三品种杂交)即先用两 个品种简单杂交,生产繁殖
性能具有明显优势的杂种母畜,再与第三个品种公畜杂交,所生后
代 杂种全部用作育肥。现在国家推广的养猪品种多为三元杂交。母
猪为大长或长大二元母猪,公猪为杜洛克 ,所产后代为杜大长或杜
长大,三元商品猪,具有长势快,出瘦肉率高等优良特性。

四元杂交又称双杂交,即先用两个品种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
在两杂种间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畜禽。如鸡 的近交系之间的杂交。

轮回杂交即两、三个或更多个品种轮流参加杂交,杂种母畜继
续参加繁殖,杂种公畜供经济利用。

第三节

动物繁殖及人工授精

一、家畜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1
、公畜生殖器官的构成及其生理功能

公畜的生殖器官有睾丸、输精管道、副性腺、交配器官和阴囊
组成。

睾丸: 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是精子生成的场所。另外,还
分泌雄激素,激发公畜性欲及性兴奋,刺激第二性 征。

输精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和尿生殖道。附睾是精子成熟、
储存的场所,输精 管运送精子进入尿生殖道。

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它的分泌物与输精管的分泌物一起形成精清液,有稀释精子,利于精子生存和活动的
作用。

交配器官:阴茎为公畜的交配器官,具有交配和排尿功能。

阴囊:应保护睾丸,使其处于最佳温度环境中。

2
、母畜生殖器官的构成及功能

母畜生殖器官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外生殖器所构成。
卵巢:左右侧各一,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

输卵管:位于每侧卵巢和子宫角之间的一条弯曲管道。是输送
卵子和卵子受精的地方。

子宫:分为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三部分。是胚胎发育和胎
儿娩出的器官。

阴道:是交配器官,同时也是分娩的产道。

外生殖器:是交配器官,也是排尿必经之路。

二、

几种主要生殖激素的应用

1
、生殖激素与动物生殖功能的关系
< br>生殖激素就是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
功能的激素。生物体的所有代谢活动 如生长、发育、生殖等都是在
不同种类的激素作用下进行的。激素种类很多,几乎所有激素都直
接或间接地参与生物体的生殖活动。动物的生殖活动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一旦分泌生殖激素的器官、组织 活动功能失去平衡,就会导
致生殖激素紊乱,造成动物繁殖功能下降,甚至导致不孕、不育的
发 生。生殖激素对雌性动物的作用比较重要复杂。随着畜牧业的快
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繁殖活动在人为 控制条件下进行,如同期
发情、排卵、配种、分娩等工作,按照人的意愿进行。

2
、常用生殖激素的作用


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天然的不易提纯,成昂贵,貝前人工合成的有促排卵

2
号,促
排卵

3
号。


在输精前给雌性动物肌注促排卵

3
号,提高动物受胎率。
奶牛用量为

200
微克左右。

诱导排卵,
羊用量为

150


300

克。

治疗大牲畜卵泡囊肿,牛用量为

1000


2000
微克。


2
)催产素(
OXT)

提局受胎率在配种前向母牛法 催产素,
提高受胎率。

同期
分娩妊娠
112
天的母猪,
先注射氯前列烯醇,
16
小时产素,


4

时全部分娩。


3
)促卵泡素(
FSH)

治疗雌性动物不发情、卵巢静止、
卵巢发育不全等症。


早动物性成熟,和孕激素合用,提早 发情配种。

诱导泌乳乏情的
雌性动物发情,对于产后

4
周的泌乳母猪,应用

FSH
,可提高发情
率及排卵率,缩短产仔间 隔。

治疗精液品质不良,当精子密度不
足或子活力低时,应用促卵泡素(
F SH)
和促黄体素(
LH)
可提高精
液品质。


4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治疗卵巢发育不全、卵巢机 能衰退长期不发情或安静发情。

治疗公畜

睾丸机能衰退、死精等。

提高羊的双羔率。

超数排卵。

诱导反季节发情。


5
)雌激素


动物催情。

治疗产后 胎衣不下或排出干尸化胎儿。


雄性动物生物

去势。

刺激未孕母畜泌乳。


6
)前列腺素


诱导同期发情。

用 于人工引产和同期分娩。

治疗生殖
器官的疾病。如治疗持久黄体、黄体囊肿、子宫积 脓、干尸化胎儿
等。

用于超数排卵,配合促卵泡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高人工授精、受胎率。

增加公畜射精量。

三、动物的生殖生理

动物的繁殖特点


1
)初情期

动物初次出现性行为,公畜能够射出精子或母畜能够 排卵的时
期。(
2
)性成熟

月经前性生活-


月经前性生活-


月经前性生活-


月经前性生活-


月经前性生活-


月经前性生活-


月经前性生活-


月经前性生活-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16: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451.html

第二章 动物育种与繁殖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