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测-39健康网
幼儿园教案灯笼
【篇一:发光纸手工优质灯笼大班教案】
篇一:大班教案制作花灯
【活动目的】
1
、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制作简单
的灯笼。
2
、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灯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制的小灯笼。
2
.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纸杯、饮料瓶、抹布等。【活
动过程】
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元宵节)在这个节
日里你们吃过什么 ?(汤圆)玩过什么?(灯笼、烟花
??
)
1
、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
提问: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么?(好漂亮) 和你们元宵节买的
灯笼有什么区别?(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
蜡烛的;图 案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
)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
么材料制作的?(纸杯、饮料 瓶、彩纸)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
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
2
、观察操作材料,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
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现在你可 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
下用什么材料也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笼呢?(幼儿互相讨论制作灯笼
所需的 材料)
(2)
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
先选定 材料
——
用铅笔画图案再用剪刀剪下
——
在材料的对称边穿
上毛线< br>——
毛线上绑上小木棍
——
最后把蜡烛固定在灯笼中间。
(3)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
、展示作品
手提灯笼,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开展《正月十五打灯笼》的民间游戏。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活动要来源与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感兴趣的
事情。这不孩子们 对今天的活动表现得非常好,尤其是在讨论选用
材料时他们的奇思妙想让我震惊。还有在制作过程中他们 敢于尝试
利用自己
的方法及材料进行制作,极大的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 想象力。还
有在作品展示时,孩子们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灯笼。在这自然的环境
中为孩子们营造愿 意表达的氛围,使他们轻松的表达自己的心声。
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二:大班公开课手工制作:灯笼
课题:制作灯笼
教学时间:
2011-10-18
教学地点:佛昙中心幼儿园
教学班级:大二
班
班级人数:
43
人执教人:林雅芬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在
看图示折长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出灯笼,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
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系统化折纸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重
点难点:对准折痕对折,反角向外拉直。
二、活动准备:
1.
方形纸
2.
灯笼折纸范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依次出示灯笼折纸范例:
小朋友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好玩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折出来
的?
2.
教师示范操作,幼儿操作,交代要求。
灯笼制作过程:
(
1
)将正方形纸张对折成
“
长方形
”
,还原。
(
2
)对准还原后形成的折痕,左右再分别对折。
(
3
)折出四个小角,再向反方向折。
(
4
)折出四个角(反角)。
(
5
)反过来,反角向外拉直;翻面,灯笼就折好了。
3.
分发纸张,教师边示范幼儿跟着教师步骤进行操作。
幼儿按教师示范 来折纸,教师观察幼儿,进行个别辅导,遇有大部
分幼儿都不会折的步骤,可中途停止,集体讲解演示后 再折。
4.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看看谁折的好。
篇三: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四角灯笼
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四角灯笼
方法:将裁成同样尺寸的四个正方形,按 图
80-1
至图
80-6
折叠四
个平面灯笼,将折好的四个平面灯笼 口粘合,四个灯笼座粘合,成
为立体的四角灯笼,用棉线提梁,皱纹纸作穗。
步骤:
图一
正方形纸两边向中心折叠
图二
反过来,按虚线将两端向里折
图三
按虚线及箭头方向折叠
图四
按虚线将四个角向后折
图五
将上下两个小角拉开压平
图六
按虚线折好
图七
完成图
篇四:大班亲子活动:制作灯笼
大班亲子活动:制作灯笼
活动目标:
1
、通过亲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增进亲子感情。
2
、亲子共同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1
、家长自备各种自作灯笼的材料:如,彩纸、彩色鸡毛、花边等。
2
、班级准备:剪刀、胶水、双面胶、橡皮筋。
3
、舞曲音乐《新年好》
活动过程:
1
、家长和幼儿准时到达班级教室。
2
、主持人致开幕词。
3
、亲子制作
“
美丽的灯笼
”
(
1
)主持人教授制作方法。
(
2
)各家庭自由 制作,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动脑设计,在制作过程
中让幼儿动手参与。
4
、制做完成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灯笼展示。
5
、一起挂灯笼
(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篇五: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剪灯笼》案例分析
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剪灯笼》案例分析
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剪灯笼》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孙老师指导的个别化学习《剪灯笼》,其目标为:
1
、感受剪纸民间
艺术的美 ,了解挂灯笼是中国喜庆时的习俗之一。
2
、发展手部精细
动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 力。活动准备:
灯笼图片(圆形、椭圆
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葫芦形等),剪 刀、手工纸、废纸篓。
玩法分别为剪单个灯笼和双灯笼。
案例描述:
描述一:
师:把欣赏过的动物放到哪里?放回到盘子里。(师边讲,幼儿边
做)
< br>幼
a
:给我一把剪刀。(教师将操作篮递给幼儿,幼儿分别从中拿
了剪刀和记号 笔。)
幼
a
:(边讲边剪)我是这样剪的,我和老师
不一样。( 教师及时用微笑回应)
师:你们今天想剪单个还是双个
的?
幼:(有的回答单个,有的回答双个)
师:可以啊,不一样的也可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
师:(其中一个幼儿笔没水了,教师提醒到)换一头试试。
师:教师将操作篮放到桌子中间,并告诉幼儿剪下的废纸放在筐子
里。
幼
b
:
“
我剪完了
”
师:剪 完了是吧?这是单个灯笼,并且鼓励说:要不要再挑战双个
灯笼,剪两个灯笼试试看好不好?幼儿看了看 材料,点点头,但她
并没有继续挑战,而是等到老师第二次巡视时又鼓励了一次才继续
操作。( 另外一个孩子也剪好了单个灯笼,教师同样鼓励着幼儿继
续挑战双灯笼。
描述二
幼儿
a
:我的灯笼剪坏了。
师:(老师直接说)这个纸是不是太小了?要不要换一张大一点的?
把小纸放旁边,拿一张大纸 。但幼儿坚持拿着小纸操作。
幼儿
c:
我的灯笼剪坏了,但是我不记得从哪开始剪了。
案例分析:
活动中教师能及时鼓励幼儿挑战自己,这样的指导对于幼儿剪 纸能
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及时有效的鼓励是促进幼儿进一步
发展的最佳方式。教师的 指导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大班美术活
动中的常规应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习惯,活动物品的摆放应是 师
幼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描述一中,教师在观察现场帮助幼儿递剪
刀和记号笔,这完全是幼儿 可以独立完成的事儿,至于废纸放在哪、
记号笔没水了,作为大班幼儿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一小 问
题的能力,这也是生活和学习中已经逐渐养成的良好卫生和习惯,
诸如此类的常规如果存在问 题完全可以在活动总结时提出,而不是
在活动中一一帮忙和提示。活动的总结不光是针对观察对象,更可
以面对全班幼儿总结,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们玩游戏时反复出现同
样的问题,教师也不用反复的 对每位幼儿重复同样的问题。描述二
中,孩子在出现问题时和遇到困难时,教师没有给予孩子思考和探< br>索的时间,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并急于指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我想
活动的重点应是观察幼儿是否有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否能否思
考灯
笼被剪成两半的原因、能否先构思后剪、能否 多次打开并折回后再
改进,以及有困难能否向同伴、教师求助等能力。但教师的指导行
为对幼儿 以上能力似乎没有太大帮助。
此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平日里的观察和指导能力的 欠缺,我们的
方式和方法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有待改进的。
因此,我们还需 进一步学习和努力提高观察指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能力。
【篇二: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花灯真漂亮】
篇一:中班社会教案我们都是好孩子
中班社会教案:我们都来做好孩子
一、设计意图
< br>在这个课件中让孩子要爱护小动物、讲究卫生和注意日常生活。以
课件的形式生动的表达更能让幼 儿明白。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对生活习惯有正确的对待。
2
、让幼儿区分正确生活习惯和错误的生活习惯
三、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图片
四、过程建议
第一步:问幼儿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让幼儿自己回答 )第二
步:大家观看课件(教师边看边讲解)
1
、大家说里面谁是好孩子呢?
2
、看完以后,试着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课件的内容,这样有利于锻
炼幼儿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
常规检测-39健康网
常规检测-39健康网
常规检测-39健康网
常规检测-39健康网
常规检测-39健康网
常规检测-39健康网
常规检测-39健康网
常规检测-39健康网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8: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174.html
-
上一篇:亲子制作灯笼活动方案
下一篇:小班手工灯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