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枳壳的化学成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3 07:22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枳壳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治疗作用


摘要
:枳壳中的三大 有效成分分别是挥发油类、黄酮苷类、生物碱类,分析
并测定它们的化学成分。例如:建立顶空液相微萃 取
/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测定枳
壳中有机挥发物的方法;
利 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枳壳中的
黄酮苷类化合物;
在酸性介质中,
高锰酸钾可氧化生物碱产生化学发光,
因此建
立了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生物碱的方法。< br>了解枳壳的治疗作用,
理气宽中,
行滞消胀。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其中主要成分柠檬烯、 芳樟醇、川皮陈素、辛弗
林、
N-
甲基酪胺等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 :
枳壳;挥发油;黄酮苷;生物碱;柠檬烯;芳樟醇;辛弗林;
N-
甲基酪胺;化学作 用;药理作用。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reatment Function
of Fructus Aurantii
Li Biyu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bstract :
The thre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Fructus Aurantii are volatile oil

flavonoid glycosides and alkaloid .Analysis and determine their chemical ingredients .
For
example
,a
novel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uctus Aurantii by headspace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ic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flavoniod
glycosides
extracts
from
Fructus
Aurantii
;
A
method
i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kaloids
in
Fructus
Aurantii
based
on
acidic
potassium
permanganate
chemiluminescence
,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chemiluminescence
,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chemiluminescence
,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between
alkaloids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re studied in detail . Understand the treatment function of
Fructus
Aurantii
,
regulating
qi-flowing
and
relieving
flatulence
.
By
consulting
material , analyse the pharmacdogical activities of Limonene

Lina lool

Nobiletin

Synephrine and N-methyltyamine.
Key word:
Fructus Aurantii; Limonene; Linalool; Synephrine; N-methyramine;
Che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es.

一、

引言





枳壳(
Fructus Aurantii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
(Citrus Aurantium.L)

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
7
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
干 或低温干燥。根据种类不同,枳壳又可分为,

绿衣枳壳:为植物枸橘
的近成熟果实, 呈半圆球形,直径约
2

3.5
厘米。外皮橙褐色或绿黄色,
散有众 多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皱纹,密被细柔毛。果实顶端的一面有明显
的花柱残基,
基部的一面有果 柄痕或残留短果柄。
横切面果皮厚
4

6
毫米,
黄白色,沿 外缘有
1

2
列棕黄色油点;瓤囊
6

8
瓣干缩呈棕褐色;中心
柱宽
4

6
毫米。气香,汁胞味微酸苦。产于 福建、陕西等地。

酸橙枳壳:
又名川枳壳、江枳壳。为植物酸橙的近成熟果实,多横 切成半圆球形,直

4.5

5.5
厘米。表面绿褐色或绿棕色,略 粗糙,散生多数油点。顶端一
面有花柱残基,基部一面有果柄痕。横切面果皮厚约
6

12
毫米,中果皮
黄白色,边缘有
1

2
列棕黄色 油点;瓤囊
10

13
瓣,棕褐色,每瓤囊中
常有种子数粒;中心柱 宽
7

11
毫米。气香,汁胞味苦而后酸。产于四川、
江西、浙江等 地。

香圆枳壳:又名江枳壳、川枳壳。为植物香圆的近成
熟果实,外形与酸橙枳壳相 似。表面褐色或棕褐色,花柱残基的周围通常
有一圈金钱环。横断面果皮厚
7

13
毫米,中果皮呈灰白色或白色;瓤囊
10

12
瓣;中心柱宽
4

7
毫米。气香,汁胞味酸而后苦。产于四川、江西、
浙江等地。

玳玳花枳壳:又名苏枳壳。为植物玳玳花的近成熟果实,通
常横切为二,呈半圆球形 ,直径
3

4
厘米。表面青黄色或橙黄色,有众多
细小的油点及网状 皱纹顶端一面有微小凸起的花柱残基,基部的一面有残
存的宿萼及果柄痕。横断面果皮厚
5
10
毫米,棕黄色;瓤囊
9

12
瓣;
中心 柱宽
4

8
毫米。气香,汁胞味苦而后酸。产于江苏。通过显微镜观察,果皮横切面:表皮细胞
1
列,较小,外被角质层,有气孔。中果皮薄壁细
胞壁不均 匀增厚,
有较大细胞间隙,
外侧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长至
35μm

油室不规则排列成
1-2
列,卵圆形或长圆形,径向长
325-
1560μm
,切向长
260-
715μm
;维管束纵横散布。内侧细胞多切 向延长,排列紧密。

枳实(
Frucus
Aurantii
Immaturus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
甜橙(
Citrus
Sinensis.L
)的干燥幼果,
5

6
月间采摘或采 集自落的果实,
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
洗净、 闷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麸炒用。






历代本草均认为枳壳、枳实为同一来源,功效相近,一般以果实
大小及成熟程度来区分。枳实大、性苦 、快速,枳壳小、药性和缓。在古
代认为气在胸中,则用枳壳,气在胸下,则用枳实,气滞则用枳壳,气 坚
则用枳实。





尽管枳壳药材品种很多, 但其中主要成分基本上为三大类:挥发
油类

Volatile Oil


黄酮苷类

Flavonoid Glycosides


生物碱类

Alkaloids



二、化学成分分析与提取

1.
挥发油类


建立 顶空液相微萃取
/
气相色谱
-
质谱(
HS-
LPME
/
GC-MS)联
用测定中药枳壳中有机挥发物的方法。枳壳中的邮寄挥发物大多为萜类化< br>合物,极性弱,正辛烷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的远离,选择正辛烷
为萃取剂效果最好。

在顶空液相微萃取最佳实验条件下,枳壳粉碎过
830um
孔径,准 备称
去枳壳粉末
0.3g,
臵于
10mL
配有聚四氟乙烯胶垫的小瓶 中,
在室温
20
下平

20min
,插入预先抽取的
2uL
正辛烷的微样进样器中,顶空萃取
8min

拉回活塞后取出进样器 ,立即插入气相色谱仪(
GC
)进样口进样分析。



HS-LPME
法鉴定出
51
中枳壳挥发物,
主要有柠檬 烯

Limonene


芳樟醇(
Linalool)、
r-
松油烯(
r-Terpinene
)、月桂烯(
Myr cene
)、
a-

烯(
a-Pinene
)、
B -
蒎烯(
B-pinene
)、
B-
罗勒烯(
B-Ocin ene
)、异松油烯

Terpinolene
)、大根香叶烯
-D

Germacerene-D
)和桧烯(
Sabinene
)等。
这十种挥发物占枳壳挥发油总量的
71.91%,
其中
9
中是分子式 为
CH
的单萜
化合物,另一种为单萜的含氧衍生物芳樟醇,柠檬烯是枳壳挥发油中含量
最高的成分,达到
40.90%





2.
黄酮苷类化合物





黄酮苷类 化合物也是枳壳的三大主要成分之一,均有显著的生理
活性。黄酮苷中有新陈皮苷,经水解后可得橙皮苷 和柚皮苷。


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与二极 管阵列检测器(
DAD
)及电
喷电离质谱联用技术(
MS
)研究枳壳 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准备称量枳壳药材粉末
5g

80%
乙醇
200ml
超声提取
2
次,
每次
30min

将乙醇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
60
℃减压回流使乙醇挥发,蒸至无醇味。
准确称取
100g
大孔树脂填装
20mm
内径玻璃柱。将回收的药物水溶液部 分
上样于树脂柱,吸附过夜,以
3
倍体积超纯水清洗柱体,再以
3
倍 柱体体

60%
乙醇溶液洗脱柱体,收集洗脱液。洗脱液
60
℃减压 回流挥去液体,
固态部分以
20ml50%
乙腈
-
水溶液溶解,用< br>0.22um
滤膜过滤够,得样品溶
液。
DAD
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 br>280nm

色谱柱柱温
30

.
二元线性梯度洗脱 。
流动相流速
1.0mL/min
,进样量为
2uL
。流动相从DAD
检测器流出后,经
柱体后分流,以
0.4mL/min
的流速注入 质谱仪。

2


分离并检测到枳壳中的
6
中黄酮 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

Neoeriocitrin
)、异柚皮苷(Isonaringin
)、柚皮苷(
Naringin
)、橙皮苷
(< br>Hesperidin
)、新陈皮苷(
Neohesperdin
)和新枸橘苷 (
Neoponcirin
)。
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六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 准分子峰


M+H


及分子加钠峰([
M+H
]),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
解信息,可以快速鉴定枳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另外,还发现枳壳中含有川皮陈素(
Nobiletin
),并且也是黄 酮苷类化
合物的一个有效成分。


2
)鉴定

取 少量粉末,在试管中中加入乙醇,在沸水上煮沸
3min
,取上清液,
加盐酸
2
滴,镁粉适量,臵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溶液即显红色。

3.
生物碱类



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可以氧化生物 碱产生化学发光,枳壳乙醇
提取液中含有柚皮苷和橙皮苷等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发现黄酮苷类化合物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发光,因此枳壳乙醇提取液必须经过氧化铝层析柱除
去黄铜苷类化合物后再用化 学发光法测定枳壳中生物碱的含量。


称取枳壳粉末
1.290g
,加入
10mL
乙醇,超声提取
30min
,静臵,过
滤,重复上述 过程
4
次,合并
5
次提取液,并用乙醇定容至
50.00mL
得枳
壳的乙醇提取液,
移提
20.00mL
提取液,
低温加热
50-60
℃)
浓缩至约
1mL

定量至中性氧化铝 (
4g
)柱上,用
20mL
乙醇洗脱液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
并低温 加热浓缩后移入
2mL
容量瓶中,加乙醇定容后的
=
得待测样品溶液。

3


枳壳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最常见的应该算是辛弗林
( Synephrine)

N-
甲基酪胺
(N-methyltyramin e)
,用化学发光方法无法测定单一生物碱的含
量,只能测得生物碱总量占枳壳成分的
0.105%.
二、

治疗作用

枳壳为常用重要,性微寒、味苦 、酸。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
能。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 、子


脱垂等症状、





古代医学著作也常提到枳壳的治疗作用,《圣惠方》中有“枳壳
浸酒含漱可治牙齿疼痛”;《本事方》 中有“枳壳与木香细末,白汤调下,
可治伤寒呃噫”;《秘传经验方》
:
“枳壳可治五 积六聚,不拘男妇老幼,
但是气积,并皆治。”《小儿痘疹方论》
:
“治因惊气吐逆作 搐,痰涎塑塞,
手足挚,眼睛斜视。


根据症状不同,
枳壳应与不 同药材配伍。
枳壳苦降下行,
善宽胸利隔,
行气消痞,是治疗胸闷滞气的常用中药。枳 壳配巴豆,一攻痰积,一行气
滞,相辅相成,用于五积六聚。配乌梅,一酸涩收敛,一行气散风,治疗< br>肠风下血。枳壳配桔梗,一升一降,共调气机,用于脘腹胀满及咳喘痰多。
配白术,一健脾,一行 气,消补兼施,治疗胸腹气滞,痞满胀痛,噫气秽
臭,食滞不化及水肿等症。配黄连,一清湿热,一行气 滞,治疗湿热痢疾,
里急后重及肠风下血。配陈皮,与枳壳共理气机,陈皮燥湿以化痰,枳壳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鉴别胎儿性别-催乳素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7: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069.html

枳壳的化学成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