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沈阳整形医院万古霉素处方点评表指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3 00:28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减肥针灸)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 br>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是
当务之急。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甲氧西 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的最主 要的抗菌药物。万古霉素问世
53
年来,积累了大量
的临床数据和安全使用经验,拯救 了数以万计感染
MRSA
的重症患者,被誉为“抗生素的最
后一道防线”
。为
了保护好这一有效的老药,使之对临床抗菌治疗的贡献更加持久、长远,
处方点评工作组结合最 近的指南共识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
制定万古霉素点评指南,
旨在
通过点评,发现临 床使用中的不合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促进其合理应用。




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
结构复杂,
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
分子量为
1486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
pH 3 ~5
酸性环境中稳定,
其万古霉素
B
含量不低于
95%
,发 酵中其他杂质
<4%
,为乳白色冻干粉末,溶解后为透明溶
液。万古霉素口服几乎不吸 收,生物利用度可忽略不计。蛋白结合率范围为
30~55%
。除脑
脊液外在各种体液 中均广泛分布,包括胸腔液、心包液、腹水等。据报道脑膜没有炎症时,
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浓度为0~4mg/L

而有炎症时浓度可达到
6.4~11.1mg/L
。< br>万古霉素体内
基本不代谢,
90%
以原型经肾消除,肾清除率为
1.0 9~1.37ml/kg/min
,相当于所给剂量
90%
在给药后
24h< br>内从尿中排出。正常肾功能时万古霉素消除半衰期为
4~6h
,儿童消除半衰期

5~11h
。普通血透不能清除万古霉素,但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清除,连续
4h< br>透析可以清

10~60%
,持续血液超滤也能清除万古霉素,如连续
12h
持续静脉
-
静脉血液透析(
CVVHD

可以清除< br>55%
。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时,要根据谷浓度给予维持量。




万古霉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杀菌作用。
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
抑制细菌
浆内
RNA
合成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发挥抗菌作用。三重杀菌 机制可以延迟耐药菌的出
现,
是万古霉素持久敏感的基础。
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
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
、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 菌、肠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其中对
葡萄球菌具有杀菌作用,
但对肠球菌主要为抑菌作用。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和其他梭状芽孢杆
菌通常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芽孢杆菌、
单核细胞李斯特 菌、
乳杆菌、
厌氧球菌和部分放线
菌、棒状杆菌、乳酸杆菌常对万古霉素敏感。所有革 兰阴性菌、明串珠菌、分支杆菌对万古
霉素天然耐药。



201 2

8

1
日正式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需严格 控制使用特殊
使用级抗菌药物。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 将万古霉
素列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故需加强评估,
保证合理使用。
国内外 专家对万古霉素的合理
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于
1995
年 发布了《预防和控制万古霉素
耐药性》的指南,于
2006
年更新了《万古霉素中介< br>/
耐药金葡菌(
VISA/VRSA
)的监测和控
制指南》

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学会
ASHP

和感染病学药师学会

SIDP

的联合专家组于
2009
年共同制订了《万古霉素治疗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监测实
践指南》

IDSA

2011

1
月发 布了《成人与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MRSA
)感染
治疗指南》
(以 下简称指南)
。指南就成人及儿童各种
MRSA
感染治疗提出推荐意见,特别对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菌血症和心内膜炎、
肺炎、骨关节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作 了较为
详细讨论。
英国抗菌化疗协会于
2008
年发布了《英国
MR SA
感染预防和治疗指南》和
《英国
社区
MRSA
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指南》
。我国卫生部于
2004
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中对 万古霉素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也进行了说明。中国专家结合国内现状,于
2011
年制定了《万 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对万古霉素的药学特点、抗菌作用与药敏监
测、临床应用三大 部分进行了阐述。




点评依据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11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策略
-
专家共识》
2011




美国《成人与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MRSA
)感染治疗指南》
2011




美国《万古霉素治疗 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监测实践指南》
200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4




《热病》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2011-2012
(第
41
版)



《非外科手术预防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指南》
200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2012





2012
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卫办医政发〔2012

32
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 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
2009

38< br>号)

三、实施方案



抽样方法:系统抽样,由
HIS
系统提取应用万古霉素
/
去甲万古霉素病历
多少份




抽样频率:
1

/
月;



点评方法:
根据万古霉素
/
去甲万古霉素点评指南,点 评所抽取的病历,
按《万古霉素
/
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工作表》要求内容填写。

.

点评要点

本点评要点汇总了国内外相 关指南和共识,
以中国专家共识和国内相关法规
规定的内容为主,若共识中无相关内容,可参考 国外其他指南。

(

)

管理指标

1.

处方医师权限:万古霉素为特殊使用级,需高级职称医师处方; 特殊情况可
越级使用,紧急使用处方量
≤24
小时。

2.

病程记录:有抗菌药物特殊用药申请,或病程中有记录(副高及以上医师查
房意见、会诊意见等 )。

(

)

适应症适宜性

1.

预防用药

1.1.

手术预防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万 古霉素适
用于
MRSA
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 膜
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

根据热病(第
41
版),万古霉素适用于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手术预防用药。

1.2.

非手术预防

根据
《非外科手术预 防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指南》

可根据诊疗过程的特点
和患者患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 险水平,选用万古霉素进行预防治疗。

2.

治疗用药

2.1.

经验用药

2.1.1.

适应症是否适宜

根据中国专家共识中经 验治疗的推荐意见,
判断经验治疗选择万古霉素是否
适宜,具体内容见附件
1
中的经验治疗部分。

2.1.2.

是否与药敏结果一致:是、否、未做药敏实验

取标本时间在用药前,药敏结果不一致 ,判



。取标本时间在用药后,不
做判断。

2.2.

根据病原学结果判断给药是否适宜

2.2.1.

适应症是否适宜

根据中国专家共识中的 目标治疗方案(附件
1
)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附件
2
),判断根据病原菌选择万古霉素治疗是否适宜。

2.2.2.

根据
MIC
值选择万古霉素治疗是否适宜

根据
MRSA< br>指南中的推荐,判断根据
MIC
值选择万古霉素治疗是否适宜。
MRSA
指南推荐:如果临床分离菌株
MIC≤2mg/L
,应根据患者对万古霉素的治
疗反 应而非
MIC
值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A-III
):如果患者用万古霉素治疗 后临
床与微生物有良好反应,
则继续使用并密切随访;
即使进行了彻底清创术及其他< br>感染灶清创,如果患者用万古霉素后临床与微生物无良好反应,则不论
MIC

如何,均应改用替代药物。如果临床分离菌株的
MIC>2mg/L[
如万古霉素中介

VISA
)或耐药(
VRSA

]
,应采用替代药物治疗 (
A-III
)。

(

)

用药过程适宜性

1.

溶媒适宜性

溶媒仅可选择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2.

用法适宜性

2.1.

浓度:万古霉素浓度低于0.5%
,去甲万古霉素低于
0.4%


2.2.

滴速:
60
分钟以上,或以不高于
10mg/min
的速度给药。当 每次剂量超过
1.0g
(如
1.5g

2.0g
)时,输注 时间应延长至
1.5~ 2.0 h
,但无需采用连续持续静脉
滴注方式。

2.3.

预防用药时间适宜性: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 预防用药原则判
断其合理性。

3.

用量适宜性

3.1.

万古霉素

1)

成人:
根据说明书,
通常
2g/
日,

0.5g

q6h

1g

q1 2h

可根据年龄、
体重、症状适量增减。根据美国
MRSA
指南: 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推荐
15

20mg/kg/
次(实际体重),每8~12
小时
1
次静脉滴注,每次不超过
2g

B-I II
)。
疑似
MRSA
感染的重症患者(如脓毒症、脑膜炎、肺炎、感染性心 内膜炎等),
可首剂给予
25

30mg/kg
(按实际体重)负荷 剂量(考虑到红人综合征或发生过
敏反应的风险增加,应延长静脉滴注时间至
2h
,或 在负荷剂量前给予抗组胺药
物)(
C-III
)。

2)

老年人:
1g/
日,
0.5g

q12h

1g

qd


3)

儿童、婴儿:每天
40 mg/kg
,分
2~4
次静滴。

4)

新生儿:
每次给药量
10~15 mg/kg< br>,
<1
周龄:
q12h

1
周龄
~1
月龄:
q8h


5)

肾功能不全患者: 基于中国专家共识,结合临床症状和血药浓度,判断
给药剂量和间隔是否适宜,详见表
1



1
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万古霉素给药剂量和间隔推荐

肾功能

不全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肌酐清除率
/ml?min

≥50

20~50

10~19

<10

-1
万古霉素

给药剂量和间隔

1g

q12h

0.5g

q12~24h

0.5g

q24~48h

0.5g

q48~96h

间歇性血液透析

一 般
4~7d
给药
1g
,并结合血药
浓度调整给药方


血液滤过

一般
q24~48h
给药
0.5g

并结合血药浓
度调整给药方案

注: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和感染,多 数患者(
>65
岁)有不同程度肾功能的受损,除非肌酐清
除率检测证实为肾功能正常 ,否则剂量应该按照轻度肾功能不全的调整剂量给药,即
0.5g

bid


3.2.

去甲万古霉素

1)

成人:每日
0.8g

1.6g

80
万~
160
万单位),分
2

3
次静滴。

2)

小儿:每日按体重
16

24mg/kg

1.6

2.4
万单位
/kg
),分
2
次静滴。

4.

疗程适宜性

根 据美国
MRSA
指南中关于治疗疗程的推荐意见,判断疗程是否适宜,详
见附件
3


5.

药物配伍禁忌

根据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在
pH3~5
环境下稳定,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
并输注,包括 下列药物:氨茶碱、磷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以及碱性溶液等。

6.

相互作用

根据说明书,万古霉素与下列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若必须
合并用药时应慎重给药,详见表
2



2
万古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名称

全身麻醉药:

硫喷妥钠等

临床症状及处置方法

同时给药时可出现红斑、组胺< br>样潮红、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在全身麻醉开始前
1
小时停止
静滴本药< br>
有耳肾毒性的
可引起肾功能,听觉的损害及
药物:氨基糖苷
加重,所 以应避免联用,若必
类抗生素、含铂
须合并用药应慎重给药

抗肿瘤药物等

有肾毒性药物:

可引起肾功能的损害及加重,两性霉素
B
、环
所以应避免联用,若必须合并
孢菌素

用药应慎重给药

机理及危险因素

机理:全身麻醉有致过敏释放组胺的作用,本品也有释
放组胺作用,但其相互作用
机理不明

机理: 两种药均具有耳肾毒
性,
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不明;
危险因素:肾功能损害、老
年人及长期用药患者

机理:
两种药均具有肾毒性,
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不明; 危
险因素:肾功能损害、老年
人及长期用药患者

7.

联合用药

如联合使用的抗菌药物中有与万古霉素治疗相同细菌的药物时,
请 将该抗菌
药物填写在上报表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联合使用了克林霉素。

(

)

血药浓度监测

1.

特定人群是否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根据中国专家共识和美国
MRSA
指南,建议常规做血药浓度监测(
TDM

的患者为:①应用大剂量万古霉素来维持血 药谷浓度在
15~20mg/L
并且长疗程
治疗的患者;②肾功能不全(包括接受透析 治疗的患者)、老年人、新生儿等特
殊群体患者;
③合用其他耳肾毒性药物的患者;
④ 严重感染患者;
⑤伴有病理性
肥胖患者;⑥分布容积有波动的患者。

对大多 数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SSTI

患者,
如果肾功能正常、
无病理性肥胖,
给予常规剂量
1g
,每
12
小时
1
次时,无需监测血药谷浓度(
B-II
)。

2.

血药浓度监测是否规范

根据中国专家共识和美国
MRSA
指南,推荐以下操作:

采血时间 :应在第
4
剂或第
5
剂给药前
30min
采血;对于透析患 者中,由于
存在药物浓度的反弹,
TDM
宜在透析结束后
6h
进行。 首次监测血药浓度时,宜
同时进行峰、谷浓度监测,之后如需连续监测,可仅测谷浓度。

3.

是否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根据中国专家共 识和美国
MRSA
指南,
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临床上应控制在
10~20mg /L
,至少要保持在
10mg/L
以上,以避免耐药。对于
MRSA
严重感染,
如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肺炎、严重
SSTI
(如 坏死性
筋膜炎),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维持在
15~20mg/L

B-I I
)。对于接受透析和
超滤的患者,推荐血药谷浓度维持在
15mg/L
以上 。

(

)

用药结果

1.

预防用药

根据预防用药的结果及可能的其他情况,分为两种情况:

有效:按预防用药原则应用,未发生可能的感染。

无效:临床无效(症状、体征持续 或不完全消失或恶化;或者出现了这一疾
病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和
/
或使用了其他的针对 这一疾病的抗菌治疗措施);和
/

细菌学未清除或假定未清除。

2.

治疗用药

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和细菌学疗效(病原体检查),综
合考虑,将用药结果分为四种情况:

治愈: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均已消失或完全恢复正常,且影像学和实验室
检查等非微生物学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和
/
或细菌清除或假定清除。

好转:临床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和
/
或细菌学清除或未清除。
< br>无效:临床无效(症状、体征持续或不完全消失或恶化;或者出现了这一疾
病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和
/
或使用了其他的针对这一疾病的抗菌治疗措施);和
/

细菌学未 清除或假定未清除。

其他:上述均不能包括的结果。

五、工作表格
---
万古霉素
/
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工作表


万古霉素
/
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工作表

医院

患者
信息

诊断


性别

原患疾病



编号



体重

用药
目的




k
g


过敏史

病历号



年龄











处方医师权
是否存在医师越
管理指标



病程记录

实验
室指



权使用

越权开具

处方医师
职称



越级使用天数


有抗菌药物特殊用药申请,或病程中有记
录(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等)

给药前




给药后


给药期间



日期








体温(℃)

白细胞

10


9























































中性粒细
胞百分率

%


血沉

mm/h


C
反应蛋白
(mg/L)

降钙素原
(ng/mL)

肌酐

μ
mol/L


ALT

IU/L


AST

IU/L


日期

影像
学检


X


CT

MRI

B



















































疗程


(天)


用药
情况

药物信息



































给药
方式

溶媒










单剂







总剂


切口
类型

手术
结束
g

量费





DDD


DUI



手术开
始时间

开始给
药时间






用药
情况

手术预防
用药



时间

结束
给药
时间

追加
给药




术中追
加给药

用药总
时间





原因

非手术预
防用药



用药
原因

做药敏试
经验
用药




药敏结果

样本送检
时间







是否与药敏结
果一致


样本送
检时间






治疗用药



根据
病原
学结
果给


给药后是
否发生
ADR

ADR






ADR
程度


药敏结果

ADR
名称







ADR
药物治疗费






不良反应(
ADR



是否
监测

调整
剂量



血药
浓度
监测

是否应当监


血药浓度

预防用药

治疗用药

适应证适宜




监测
人群







取血时






有效

治愈



治疗
结果


无效


无效


















其他


合理性











用药
点评

溶媒适宜性

用法、用量
适宜性

治疗疗程适
宜性

抗菌联合用


配伍禁忌

相互作用





















合并
用药

其他用药不合理问题

说明


用于说明非常规用药情况,选填

填表说明:

1.
医院


1
)医院:医院全称。


2
)科室:请填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时的就诊科室。


3
)病历号:请填写患者在本院的病历号。

2.
患者信息


1
)性别:男、女。


2
)年龄:单位:岁。
5
岁以下填岁

月龄;
28
天以下填日龄。


3
)体重:单位:
kg




4
)过敏史:请填写患者既往的食物、药物过敏史。

3.
诊断


1
)原患疾病:请填写患者入院诊断。参考病历首页填写。


2
)用药目的:请填写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目的。

1
)对于手术预防用药:请填写手术名称。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2

对于非手术预防用药:
请参考病程记录填写患者用药原因,
如预防感染性心 内膜炎。

3

对于治疗用药:
请参考病程记录填写感染部位和(可疑)
感染细菌。
如:
肺部
MRSA
感染。

4.
管理指标


1
)处方医师权限

1
)是否存在医师越权使用:请填是或否。

2
)越权开具处方医师职称:请填越权医师职称。参考: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3
)越权使用天数:如果越权,请按
1
天和
>1
天两种情况填写 。使用不满
1
天按
1
天计
算。


2)病程记录:有抗菌药物特殊用药申请,或病程中有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
诊意见等):请填 是或否。

5.
实验室指标


1
)日期:请填写实验室指标对应的日期。


2
)感染指标: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血沉、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3
)不良反应指标: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4
)填写说明:给药前,请填写离开始给药最近的一次指标。给药期间,请填写给药
期间各次 结果。给药后,请填写离给药结束最近的一次指标。

6.
影像学检查


1
)日期:请填写影像学检查对应的日期。


2
)各项检查:
X
片、
CT

MRI

B
超。


3
)填写内容:请填写与使用万古霉素的原因有关的影像学检查的检 查部位和检查报
告诊断结论。例如:右下肺炎症,右侧胸膜增厚。


4)当检查报告单或病程中有关于检查变化情况的描述时,请客观记录原文。如:肺
部阴影较前有所吸 收。

7.
用药情况


1
)药物信息

1
)名称:请填写使用药物通用名称,即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或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
素。

2
)规格:请填写单支药物的剂量,如一支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0.4g/
支。

3
)给药方案:一个患者在一个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方案可能 会发生变化。请按照给药方
案的顺序依次填写。



疗程:每一种给药方案的起止日期。



给药方式:每一种给药方案单次的给药剂量

给药频次。给药频次有
Q6h< br>、
Q8h

Q12h

Q24h
、其他。如:
0.5g

Q8h
(使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



溶媒:每一种给药方案的使用溶媒种类

溶媒体积。如:
0.9%
生理盐水
100ml




总剂量:请填写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使用药物的总剂量。单位:
g




单剂量费用:请填写单支药物的费用。如一支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费用:< br>82.5
元。


DDD

DUI
:计算获得。


2
)手术预防用药:

1
)手术预防用药:请填是或否。

2
)切口类型:Ⅰ类、Ⅱ类、Ⅲ类切口。

3
)开始给药时间:参照 手术记录单上时间填写。以
xx

xx

xx

x x

xx
分描述。

2012

9
10

14

30
分。

4
)手术开始、结束时间:参照手术记录单上时间填写。描述方式同上。

5
)结束给药时间:参照手术记录单上时间填写。描述方式同上。

6
)术中追加给药:请填是或否。

7

追加给药原因:< br>请从以下三种中选择一项:
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
失血量大
( >1500 ml)

无(前面
2
项均不满足者选此项)。

8
)用药总时间:按小时计算。计算从开始给药到最后一次给药的时间。


3
)非手术预防用药:

1
)非手术预防用药:请填是或否。

2
)用药原因:请填患者预防 性使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的原因。如预防感染性心
内膜炎。


4
)治疗用药:

1
)治疗用药:请填是或否。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鱼尾纹除皱方法-龙齿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0: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8632.html

万古霉素处方点评表指南的相关文章